《在蓝色的台阶上坐过》中的帕沙_第1页
《在蓝色的台阶上坐过》中的帕沙_第2页
《在蓝色的台阶上坐过》中的帕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蓝色的台阶上坐过》中的帕沙

塔吉亚娜托尔斯塔亚是一位真正的苏联作家。她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重建前夕踏上文学道路并在后苏联的90年代蜚声文坛。在她尚未完全展开文学叙述之时,苏联政体以及书报检查制度就永远地消逝了,文学创作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各种后现代反叛思潮的引进成为她这一代作家重要的思想资源,成为她对社会与人进行“价值重估”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后现代文学思潮风靡俄国的90年代,当这位俄国女作家声誉日隆的时候,她来到后现代主义发源地之一的美国,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沐浴与荡涤,成为反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俄罗斯“另类文学”的女作家代表。“我的先辈,无论是来自父亲还是来自母亲方面的,大都以文学为业……”托尔斯塔雅的作品一面世立刻引起俄国和西方评论界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文评家亚历山大·盖尼斯说:“托尔斯塔雅的创作是独特的,她的视角具有巨大的情节张力。进入作家视野的一切都是动态的,鲜活的,无不具有独立的生命和独具的行为方式。”托尔斯塔雅是“小人物”的言说者,但她所关注的小人物不仅是一些被生活抛离正常轨道的,而且是心灵有“缺陷”的现代人。他们或是孩童,或是老人,或是生理年龄并非这两类的人,但认识世界与人的方式却与他们相似的成年人。作家以都市底层的生活为蓝本,将笔触深入到了当代社会弱势人群的精神皱褶。从这样的小人物角度评说人的现代生存便是从社会底层来审视社会,因此也最具有颠覆性。托尔斯塔雅说:我的兴趣是在那些孤独的离群者身上,人们通常对这群人不闻不问,或者把他们当作是荒唐可笑的人,人们既听不到他们的说话声,也看不到他们的痛苦之所在。当他们离开人世的时候还不甚明白,常常得不到对一些重大的问题的答案,他们会像孩子一样感到疑惑怅惘:节日过完了,但礼物在哪里?其实,生活就是礼物,他们自己就是礼物,但谁也没有对他们这样解释过。“孤独”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渗透到每个现代人的心灵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难能理解,相互的设防甚至折磨成为当下人与人关系的一大痼疾。这是女作家小说的中心命题。让人们认识自己和他人,还生命的节日给所有孤独的人群,这就是她这一类文学命题的价值取向。《在金色的台阶上坐过……》的主人公帕沙是个已经50岁的老会计。在一个女童的眼中,这位弱小羞怯、胆小怕事的大叔却具有像她那样纯真、幼稚的心灵。他渴望回到童年,像孩童那样得到成人们的理解、帮助与呵护,但却没人愿意去了解他,最后孤独地惨死在金色的台阶上。《黑夜》中的阿列克谢·彼得洛维奇是个生理上已经进入老年,但智力上、心理上却永远长不大的弱智者。他“错误地”来到人世,世界不接受他,女人不喜欢他,他只能与耄耋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在自己不尽的遐想中寻找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世界。《相遇小鸟》中的小男孩别佳生活在一个无人与共的孤独的世界中,成人世界使他窒息,他以期待节日的心境期盼着一个化作小鸟西林的姑娘塔米拉给他家人带来死亡与解脱……这些人物孤独封闭,心灵焦虑,对生活失望。他们从不加入生活的合唱,而是带着疑虑、困惑甚至拒绝来看待生活、拷问生活。他们的心境、思虑、行为都充满了后现代社会中小人物的鲜明特征。对女性生存体验的特殊关注是托尔斯塔雅体察孤独、表达人与人之间难能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普通女人的极为寻常的生存现状与爱情感受有着不可忽视的普遍性意义,它让读者体悟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女性的心灵世界:隐秘的悲欢,生存的苦难,永恒爱情的不可求,永恒幸福的不可得。《可爱的舒拉》叙说了一个命途坎坷、孤独无助、渴望爱情却又得不到幸福的90岁的老妪如何在生命的黑夜中默默地死去。在生命的尽头,她回顾自己的3个丈夫和曾经有过的一次与一位执着、但不富有的男人的邂逅的爱情。她渴望能如同在童话中那样永远留住生命中那十分短暂却美好的幸福瞬间,但是生活却是无情的。凄惨的舒拉死后,留在房间里的只有“老太婆的破烂——一双长统袜子、一顶一年四季都戴的礼帽、一个被打破了壶嘴的破水罐……还有被踩在稀泥中的一捆信”。《索尼雅》中的同名女主人公“憨傻、丑陋”、天真、轻信,是一个“和谐与安宁”的守望者、儿童的庇护人。“索尼雅水晶般憨傻的纯真中闪耀着令人赞叹、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别样的光泽”。然而她始终是一个被耻笑、作弄的对象,她真诚地信守一个恶毒的女人阿达(地狱之意)设下的爱情骗局,靠对虚拟的爱的幻想与期待生活着。短篇小说《诗人与诗神缪斯》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在爱情世界中艰难生存、在心理与精神上被压抑的女性孤魂。尼娜几乎与周围所有男女都没有能进行心灵和话语对等交流的平台。女主人公始终想进入自主的女性角色,结果却只能认同自己实际上的附庸地位。她从来就是医生、女友、情人、妻子的划分与综合。一个个男性在注视她、称赞她、利用她之后,都相继离她而去。在现实人生的性别游戏里她总是身陷颓势劣境,即使短暂的胜利也混合着凄苦。女主人公渴望爱的心灵始终没有阳光射入,她找不到理想的生活,走不出心灵的暗夜。如同当代大部分俄国后现代主义作家都选取通俗题材一样,女作家创作的选材并无独特的异于他人之处,惟有她开创性的创作方式才赋予作品一种新的文学相貌。文学史家尼·莱捷尔曼称:“托尔斯塔雅震惊读者的不是她短篇小说的内容,而是一种十分精致的诗学的复杂性和美。”这种复杂性与美集中体现在小说的情节上。托尔斯塔雅小说中的基本冲突是小人物所置身的现实生活与他们所幻想的生活之间的巨大反差与激烈碰撞。幻想性与童话性成为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对世界童话式的理解与接受实际上成为她小说中众多人物摆脱苦难、创造诗意生活的一种模式。在作家的艺术世界中现实都与幻想与梦幻相连。《在金色的台阶上坐过……》、《爱或不爱》、《相遇小鸟》、《安静地睡吧,儿子》是孩提的童话。他们中有对成人世界十分不理解的少男少女,有鄙弃布满“灰土、粉尘、霉菌”的邻居别墅的小女孩,有想永远留在儿童世界不肯长大的男孩儿们,有憎恨并作弄一个庸俗老妇人的一群孩子。他们都有与生俱来的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把儿童世界当作永远的天堂。而《索尼雅》、《奥凯尔维利河》、《别杰尔斯》、《圆圈》、《痴愚说客》等是成人的童话。成人们感叹时光的无情,难以容忍周围世界的庸俗、污浊,他们都渴望回到自己的童年,却发现那神奇的儿童世界早已与他们无缘,于是他们或是沉溺在儿时的童趣与纯真中,或是天真地在幻想与童话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正如女作家在短篇小说《圆圈》中所说,“世界到了尽头,世界是扭曲的,世界是封闭的。”童话化了的虚拟的艺术现实反映出作家一种矛盾却又统一的美学主旨:一是作家要叙说现实的混乱与无序,用虚拟来表达对“真实现实”的厌恶与嫌弃。在她看来,“所谓真实的生活不过是一场破坏性的、让人变得庸俗的旋风,摆脱它惟一的方式就是不要相信这种生活是真实的”。托尔斯塔雅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建构的是一个不稳定的、具有开放性结尾的世界,在这里理性世界与经验世界分崩离析,混乱无序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成分,非理性成为艺术思维的基本逻辑。苏联解体后的俄国现实引发了一种社会心理需求,大量激增的“启示录式”的后现代作品正在印证并表达着人们内心强烈的不安与恐惧。后现代小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拒绝传统思维范式而又无法觅得可以遵从的美学理想与取向时,表达对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社会秩序里的人的惶恐。它们为这种心理的宣泄提供了独特的渠道与美学方式,从而使无控制的叙说取代了控制的叙说,让非理性的思维取代了理性的思维。对于熟识苏联文学的中国读者来说,阅读这种文学作品的经验是非常匮乏的,这就带来了一个如何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