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56-20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指南_第1页
DB41-T 2156-20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指南_第2页
DB41-T 2156-20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指南_第3页
DB41-T 2156-20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指南_第4页
DB41-T 2156-20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010CCS

P

2141 DB41/T

2156—2021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指南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库七七提供下载DB41/T

2156—2021库七七提供下载前言

.................................................................................

II1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通风设计规划与调查

.................................................................

25 通风方式

...........................................................................

46 通风标准及设计风量

.................................................................

57 通风计算

...........................................................................

68 风机房

............................................................................

119 风机选型与布置

....................................................................

1310 通风系统结构设计

.................................................................

1411 通风控制及火灾防排烟

.............................................................

16库七七提供下载DB41/T

2156—2021库七七提供下载 本文件按照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长安大学。覃桢杰、化思豪。II库七七提供下载DB41/T

2156—2021库七七提供下载1 范围风计算、风机房、风机选型与布置、通风系统结构设计、通风控制及火灾防排烟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山岭隧道的通风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JTG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

D70/2-02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一氧化碳浓度隧道单位体积被污染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的体积,用体积浓度计量。3.2烟尘浓度

100

m

度的指标。3.3需风量按保证隧道安全运营要求的环境指标,根据隧道条件计算确定需要的新鲜空气量。3.4设计风量以计算得到的隧道需风量为基础,在满足运营要求而配置风机后达到的通风量。3.5设计风速根据设计风量计算得到的空气在隧道内沿隧道轴向流动的速度。3.6风压机的相对静压和相对全压。3.7库七七提供下载DB41/T

2156—2021库七七提供下载纵向通风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的流动。3.8互补式通风轴线方向(纵向)排出的流动。3.9半横向通风出(或进入)的流动。3.10全横向通风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横向)的流动。4 通风设计规划与调查4.1 通风规划4.1.1 整体规划等进行整体规划。4.1.2 设计步骤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按下列步骤实施:a)

应收集隧道所在路段平面、纵断面,隧道地形、地物、地质等路线资料;b)

应收集隧道所在路段的公路等级、隧道断面、交通量,所在区域的气象和环境条件,以及隧址区域的环保要求等技术资料;c)

应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隧道需风量的初步计算及通风方案比选;当因路线方案使各通风方案均不满足运营安全、经济、环保要求时,则应重新论证路线方案、隧道长度、纵坡等;d)

应根据比选确定的通风方案计算需风量,确定设计风量,并计算通风系统阻力;e)

应根据通风系统阻力计算风机风压、风量、功率等,并进行风机选型及配置;f)

通风设备安装前,应针对隧道土建施工、通风设备参数变更情况复核通风系统是否满足隧道运营需求。4.1.3 设计原则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a)

通风系统可根据近远期预测交通量进行一次设计、两期实施;b)

应根据所在路段交通量增长、汽车有害气体标准排放量变化、各分期实施阶段洞内通风标准和洞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变化、土建工程及通风设施分期实施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c)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对日常运营通风与防灾通风设施进行统筹规划,明确日常运营工况与火灾工况的风机数量;d)

各期安装的设备应满足隧道防灾通风需求;e)

服务隧道和地下风机房通风系统应采用正压通风方式。库七七提供下载DB41/T

2156—2021库七七提供下载4.1.4环境影响隧道洞口或通风井口有环境保护要求时,有害气体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4.1.5 坡度要求长度L>5000

m隧道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2.0%;隧道行车方向进口接线纵坡宜与洞内一致。4.2通风调查下列内容:a)

隧道所在路段设计预测年份的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阻滞和人行情况等;b)

隧道通行的不同动力、不同燃料类型车辆的构成;c)

隧道所在路段的交通高峰时间段、交通出行规律;d)

隧址区域自然风速、隧道洞口或通风井位置的气流扩散等;e)

隧道洞口及通风井位置的气压、风向、风速、温度等;f)

特殊气象条件;g)

隧道洞口或通风井周围的敏感地物,以及隧址区域的环境空气背景浓度等;h)

通风井位和风机房的地质情况,以及通风井所在区域的地形、地物。4.3 交通量4.3.1 设计小时交通量均日交通量(AADT)进行换算,并宜符合下列规定:a)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宜采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若未明确提出,山岭重丘区隧道可取

12%,平原微丘区隧道可取

9%;b)

55%向交通隧道行车上坡较长方向的方向分布系数可取

60%;c)

当设计小时交通量大于隧道所在路段的最大服务交通量时,宜采用最大服务交通量换算的设计小时交通量。4.3.2 混合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将标准小客车交通量换算成混合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其换算的步骤为:a)

根据交通组成百分比和标准小客车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算出各车型对应的标准小客车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b)

将各车型的标准小客车高峰交通量换算成混合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表车型及车辆折算系数可按

JTG

B01

取值。4.3.3 阻滞车速c)

对于长度

L≤1000

m

的隧道可不考虑交通阻滞;对于长度

L>1000

m

长度为

1000

m

计算。以下行驶情况可视为交通阻滞:d)

高速公路隧道内各车道平均行车速度不大于

km/h;e)

一级公路隧道内各车道平均行车速度不大于

km/h;f)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隧道内各车道平均行车速度不大于

10

km/h。4.3.4 火灾交通量七七库提供下载DB41/T

2156—2021七七库提供下载火灾工况下交通量计算应遵循下列原则:a)

工况车速宜按

0

km/h

b)

单向交通隧道宜按独立排烟区末端位置发生火灾考虑;双向交通隧道宜按洞内中点发生火灾考虑;c)

隧道交通量由洞内滞留的车辆数与后续进人洞内的车辆数之和确定,后续进入洞内的车辆数,单向通行隧道宜按

5

min

计算,双向通行隧道宜按

10

min

计算。5 通风方式5.1 通风方式选择5.1.1 影响因素隧道通风方式选择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

隧道长度;b)

交通条件;c)

地形、地物、地质条件;d)

通风要求;e)

环境保护要求;f)

火灾时的通风控制;g)

维护与管理水平;h)

分期实施的可能性;i)

工程造价、运营电费、维护管理费。5.1.2 通风方式分类方式、全横向通风方式以及采用以上多种通风方式形成的组合通风方式。各类通风方式的特点可参考JTG/T

D70/2-02。5.1.3 设置机械通风方式初步判定条件双向交通隧道,当符合公式(1)的条件时,可设置机械通风。L

N

6105…………(1)式中:L——隧道长度,单位为米(m);N——设计小时交通量,单位为辆每小时(veh/h)。单向交通隧道,当符合公式(2)的条件时,可设置机械通风。L

N

2106

…………(2)若不满足公式(1)、(2)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5.2 通风要求5.2.1 设计风速L≤10001000<L≤300030003

3δCOcm

150100

tt60≤vt50≤vt30tt

0.00650.00700.00750.00900.0120提供下载库七七b) 隧道内20

内的平均N02设计浓度可取

提供下载库七七b) 隧道内20

内的平均N02设计浓度可取

cm

/m

;c) 交通阻滞时,阻滞段的平均CO设计浓度可取

cm

/m

,经历时间不宜超过

min;d) CO设计浓度不应大于cm

/m

min内2设计浓度不应大于

cm

/m

;e) CO允许浓度不应大于30

cm

/m

,N02允许浓度不应大于0.12

cm

。单向交通隧道的设计风速不宜大于10.0

,特殊情况不应大于12.0

速不应大于8.0

m/s;设有专用人行道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7.0

m/s。5.2.2 风流流向双向交通隧道设计风向宜与行车上坡较长方向一致,洞内通风气流方向不宜频繁变化。5.2.3 交互污染隧道洞口之间、送排风口之间的污染物空气流动,应符合下列要求:a) 气窜流时,通风设计应考虑窜流带来的影响;b) 上、下行隧道的通风方式;c) 宜朝开阔方向;d)

5

m距不应小于

5

m;进风口与排风口不应同方向布置,防止窜流。6 通风标准及设计风量6.1 通风标准6.1.1 CO

2设计浓度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 通风设计的卫生标准应以稀释CO为主,正常交通时,CO设计浓度可按表1表

1 CO

设计浓度33333 33 33 3336.1.2 烟尘设计浓度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安全标准应以稀释烟尘为主,烟尘设计浓度K取值应按表2、表3执行;表2 烟尘设计浓度(钠光源)

tt60≤vt50≤vt30tt-1

0.00500.00650.00700.00750.0120库七七提供下载b) 双洞单向交通临时改为单洞双向交通时,隧道内烟尘允许浓度不应大于0.012

m

;c) 库七七提供下载b) 双洞单向交通临时改为单洞双向交通时,隧道内烟尘允许浓度不应大于0.012

m

;c) 隧道内养护维修时,隧道作业段烟尘允许浓度不应大于0.003

m

。表

3 烟尘设计浓度(荧光灯、LED

灯等光源)-1-16.1.3 换气频率和换气风速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舒适性标准应以换气稀释异味为主,隧道空间最小换气频率不应低于3

次;采用纵向通风的隧道,隧道换气风速不应低于1.5

。6.2 设计风量设计风量应按稀释需风量、稀释烟尘需风量、隧道换气需风量以及火灾时排烟需风量的最大值,需风量计算公式应按JTG/T

D70/2-02执行。考虑汽车技术发展,宜单独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影响。7通风计算7.1一般规定公路隧道通风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计算;b) 通风系统中,风机及交通通风力提供的风量和风压应满足需风量和克服通风阻力的要求;c) 且汽车行驶也可视为恒定流;d) 沿程阻力系数及局部阻力系数应根据隧道或风道的断面当量直径和壁面粗糙度以及风道结构形状等取值,常用阻力系数可按

JTG/T

D70/2-02

执行。7.2 自然通风力7.2.1 确定原则应按以下原则确定:a)

年与隧道通风方向一致时,宜作为隧道通风动力考虑;b)

结果宜取

;c)

考虑季节变化的影响。7.2.2 自然通风力计算隧道自然通风力计算公式应按JTG/T

D70/2-02执行。7.3 交通通风力7.3.1 确定原则DB41/T

2156—2021应按以下原则确定:a)

力考虑;b)

双向交通时,交通通风力宜作为阻力考虑;c)

交通通风力应按设计速度以下各工况车速分别计算。7.3.2 通风力计算单洞双向交通通风力的计算方法和双洞单向交通通风力的计算方法可按JTG/T

D70/2-02执行。7.4 通风阻力隧道内通风阻力应按JTG/T

D70/2-02执行。7.5 全射流纵向通风方式7.5.1通风模式全射流纵向通风方式的模式可按JTG/T

D70/2-02执行。7.5.2 隧道压力隧道内压力平衡应满足公式(3)。pr+pm=pt+pj…………(3)式中:pm ——隧道内自然通风力,单位为帕(Pa);

——隧道内交通通风力,单位为帕(Pa);——隧道内通风阻力,单位为帕(Pa);pj——射流风机群总升压力,单位为帕(Pa)。7.5.3 射流风机升压力与所需台数射流风机升压力与所需台数计算应按JTG/T

执行。7.6 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7.6.1 通风模式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的模式可按JTG/T

D70/2-02执行。7.6.2 设计规定送排式纵向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 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宜用于单向交通隧道;b) 隧道内最大设计风速不宜大于

;c)应防止短道段出现回流,短道段长度不应小于

50

m;d) 应为短道段提供一定的窜流风速,送风量计算应充分考虑短道段窜流风量及其污染浓度。7.6.3 隧道压力DB41/T

2156—20214,同时通风计算应对通风井位置以及通风井与射流风机位置等各方案相应的需风量、设计风量、风速等进行反复试算,确定合理的沿程压力分布。b er tP

+P+pj

P

P+b er t式中:

——送风口升压力,单位为帕(Pa);——排风口升压力,单位为帕(Pa);pj

——射流风机群总升压力,单位为帕(Pa);pm

——隧道内自然通风力,单位为帕(Pa);——隧道内交通通风力,单位为帕(Pa);——隧道内通风阻力,单位为帕(Pa)。7.7 互补式通风方式7.7.1 通风模式互补式通风方式的模式可见图

1。图1双洞互补式通风方式示意图7.7.2 污染物浓度分布互补式通风方式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分布可见图

2互补系统后,隧道污染物浓度变化。DB41/T

2156—2021图

2

隧道污染物浓度变化示意图7.7.3 设计规定互补式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 宜用于上下行隧道需风量的较大值大于单隧道最大允许通风量且上下行隧道需风量之和小于2

倍的单隧道最大允许通风量;b) 上下行隧道需风量的比值宜大于

1.5

且隧道长度应在

5000

m

以内;c) 隧道内最大设计风速不宜大于

。7.7.4设计风量左、右线隧道的设计风量可按公式(5)计算。

…………(5)式中:,,

——左线隧道内污染物排放量,

m3/s)m2/s);,,

——右线隧道内污染物排放量,

m3/s)m2/s);QL

——左线隧道的设计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QR

——右线隧道的设计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 ——隧道内污染物浓度限制值,

3/m3m)。7.7.5 压力计算互补式通风方式的压力可按下列要求计算。a)

隧道第Ⅰ区段末端的全压(分流前的全压)可按公式(6)计算。)

v12……(6)p1

p

pj1pt1)

v12……(6)式中:——第Ⅰ区段末端的全压,单位为帕(Pa);——入口与风流出口的气象压力差,单位为帕(Pa);——第Ⅰ区段射流风机总升压力,单位为帕(Pa);

LⅠDr

2

ρ

——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DB41/T

2156—ρ

——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pt1——第Ⅰ区段交通风总升压力,单位为帕(Pa);e

——隧道入口局部损失系数;r ——沿程损失系数;Dr

——隧道断面当量直径,单位为米(m);Ⅰ

——第Ⅰ区段长度,单位为米(m);3

——第Ⅰ区段①-①断面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b)

隧道第Ⅱ区段始端的全压(分流后的全压)可按公式(7)计算。

………(7)ptotptot2'

ptot2

pt2

r

v22

…………………(8)——第Ⅱ区段始端的全压,单位为帕(Pa);

——排风口升压力,单位为帕(Pa),可按

JTG/T

D70/2-02

执行;

——分流型风道主流分岔损失系数,可按

JTG/T

执行。c)

隧道第Ⅱ区段末端的全压(合流前的全压)可按公式(8)计算。L2

Dr

2式中:p2'

——第Ⅱ区段末端的全压,单位为帕(Pa);——第Ⅱ区段交通风总升压力,单位为帕(Pa);

——第Ⅱ区段②-②断面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d)

隧道第Ⅲ区段始端的全压(合流后的全压)可按公式(9)计算。

2'

……(9)pp3

pt3

pj3

r

v32

v32………(10)

——第Ⅲ区段始端的全压,单位为帕(Pa);——送风口升压力,单位为帕(Pa),可按

JTG/T

D70/2-02

执行;13

——合流型风道损失系数,可按

JTG/T

D70/2-02

执行。e)

隧道第Ⅲ区段末端的全压(出口)为零,应满足公式(10)。L3

Dr

2 2式中:pj3

——第Ⅲ区段射流风机总升压力,单位为帕(Pa);

——第Ⅲ区段交通风总升压力,单位为帕(Pa);

——第Ⅲ区段③-③断面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f)

横通道所需轴流风机全压可按公式(11)计算。10Lzj

Lzj

=1.1(pzj

DB41/T

2156—2021n2 2ptotz

r

v

pin+

vb)2 2j1

Dr

2

2——横通道所需轴流风机全压,单位为帕(Pa);——横通道各段长度,单位为米(m);——横通道各段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pin

——横通道风流入口与出口静压差,单位为帕(Pa);

——送风口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7.7.6 横通道间距横通道间距以污染物浓度是否超标为标准,宜大于

m且宜小于100

m。7.8 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式。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的压力模式和压力计算可按JTG/T

D70/2-02执行。7.9其它通风方式集中送入式纵向通风方式、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的计算要求可按JTG/T

D70/2-02执行。8 风机房8.1 一般规定8.1.1 设计考虑因素(斜)本过高,宜考虑设置地下风机房。8.1.2 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a)

并应设置大型设备搬运通道和工作通道等;b)

风机房与风道的连接应严密封闭;c)

风机房与通风井内应采取防排水措施;d)

风机房的设计应满足房屋建筑设计相关规范要求。8.2 地下风机房8.2.1 设计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a)

设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经济性和安全因素,宜选择在围岩条件较好地段;11地下风机房设备及管理用房内每人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30

m

地下风机房设备及管理用房内每人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30

m

b)

地下风机房与隧道的位置关系,可根据地质条件以及隧道与通风井、连接风道的位置确定;c)

地下风机房的布局应满足风机及其配套设施的综合布置、运输、安装、检修等各项功能要求,大型通风机宜集中布置;d)

道之间应设置检修通道;e)

设施,并设置质量可靠、功能充足的排烟和自动灭火系统;f)

地下风机房与隧道正洞之间的各连接通道应设置防火门;g)

上下行隧道送(排)风道宜合并设置、独立控制。8.2.2 功能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a)

地下风机房分为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两种类型,应根据隧道具体情况选择地下风机房类型;b)

通道和工作通道等;c)

组成。8.2.3 新风量和风速3量的;有人值守的地下风机房活动区风速冬季不宜大于0.3

m/s,夏季宜为0.2

。8.2.4 温度和湿度有人值守地的下风机房温度宜控制在12

℃~

35

季相对湿度宜控制在40%~80%,冬季宜控制在~。8.2.5安全要求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的地下风机房内CO求,允许浓度数值可参考通风标准。8.2.6 噪声要求有人值守的地下风机房通风、空调设备传至各房间内的噪声不应超过60

dB(A)。8.2.7 防灾和疏散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主隧道发生火灾综合考虑;b)

排烟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c)

应设有人员逃生通道;d)

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9

m,疏散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

1.1

m。8.2.8 照明要求12DB41/T

2156—2021应符合下列要求:a)

有人值守的地下风机房应设置照明,无人值守的地下风机房应根据现场情况设置照明;b)

合理确定照明控制方案;c)

地下风机房出入口及救援通道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8.3 地表风机房应符合下列要求:a)

设置位置和形式应根据隧道洞口地形条件确定;b)

当风机房设置在两隧道洞口间时,应注意风机房与隧道洞口环境的协调;c)

应考虑地表风机房的设置对自然环境景观和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d)

地表风机房的设计可参考地下风机房等相似工程的设计。9 风机选型与布置9.1 一般规定9.1.1 通风设备公路隧道通风可采用射流风机、轴流风机、离心风机、吸尘装置等机械设备。9.1.2 风机要求风机应满足隧道通风系统使用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特性。9.2 射流风机选型与布置9.2.1 风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选用具有消声装置的公路隧道专用风机;b)

费用等进行选型;c)

单向交通隧道宜选择单向风机,双向交通隧道应选择双向风机,同一隧道的风机型号宜相同;d)

双向可逆射流风机反转时的风量和推力不宜低于正转的

向风量宜为正向风量的

~70%;e)

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在环境温度为

250

℃情况下,射流风机应能正常可靠运转

;f)

在野外距风机出口

m

45°夹角处测量射流风机的

A

声级应小于

dB;g)

风机电机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5

F

h)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风机整体设计使用寿命不应低于

20

年,第一次大修前的安全运转时间不应少于

18000

h。9.2.2 风机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不应侵入隧道建筑限界,边沿与隧道建筑限界的净距不宜小于

20cm;b)

口设置导流叶片;13DB41/T

2156—2021c)

确定同一断面上风机的设置数量;d)

当同一断面布置2台及22台风机的净距不宜小于1倍风机叶轮直径,该断面的各风机型号应完全相同;e)

口径小于等于

1000

mm

的射流风机间距宜小于

120

m,口径大于

1000

mm

的射流风机间距宜大于

150

m。9.2.3 风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

风机运转的正向应与隧道通风设计的主要气流方向一致;b)

支承风机的结构承载力不应小于风机实际静荷载的

15

倍,安装前应做支承结构的荷载试验;c)

架的静荷载;d)

雾腐蚀等处理;e)

机或风机支承结构预埋件之间应考虑减振措施;f)

风机轴线应与隧道轴线平行,误差不宜大于

5mm。9.3 轴流风机选型与布置9.3.1 风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风机特性,并应根据不同设置场所和环境条件选择轴流风机;b)

风机型号;c)

对风机配备参数进行验算;d)

火灾排烟轴流风机的绝缘等级不应低于

F

H

机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9.3.2 风机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

宜选择卧式轴流风机;设置条件有限或安装场地不足时,可选用立式安装的轴流风机;b)

轴流风机宜

2

3

台并联设置;采用

4

台并联运行时,各风机型号和性能参数应完全一致;c)

并联的轴流风机宜设置防喘振装置;d)

同一送风系统或排风系统宜设置

1

台备用同型号轴流风机。9.3.3 风机控制极分档划分。10 通风系统结构设计14DB41/T

2156—202110.1 风道设计主风道、连接风道及风机房内部风道的设计可按

执行。10.2 合流、分流岔洞的合理形状与角度10.2.1 斜向合流三通段A Q

宜取

603/A1

1,1/Q3

A Q0.8,结构示意图可见图

3。

i-i

),

i-i

);

i-i

Pa);

i-i

/s);

3 斜向合流三通示意图10.2.2 斜向分流三通段AQ

宜取

3/A1

1,1/Q3

AQ0.6,结构示意图可见图

4。θ

θ

610°;当θ

大于60θ

=180°10.3 扩径风道设计** *的突扩形式,结构示意图可见图

5。15DB41/T

2156—2021

θ

宜小于

θ

宜小于

60°;当

θ

大于

θ

=180°10.4 缩径风道设计* * *的突缩形式,结构示意图可见图

6。图

6 缩径风道示意图10.5 弯曲风道设计风道截面宜为圆形,弯曲内侧应做成圆滑状,弯曲外侧宜做成圆滑状,结构示意图可见图

7。图7 弯曲风道示意图11 通风控制及火灾防排烟11.1通风控制11.1.1 控制方式风机具备手动控制功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宜采用自动控制方式。11.1.2 风量级档11.1.3 风机控制16Qreq(f)

——火灾排烟需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Qreq(f)

——火灾排烟需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

/s);

Ar ——隧道通风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风机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a)

交通量分布较为固定或柴油车混入率变化不大时,采用程序控制方式;b)

风机的启停不宜过于频繁;c)

每台(组)风机应间隔启动,时间间隔应大于

30

s。11.2 火灾防排烟11.2.1 设置条件长度L>1000

m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长度L>2000

m的二、三、四级公路隧道应设火灾机械防烟与排烟系统。11.2.2 设计因素应考虑隧道长度、交通量、交通组成、断面大小、平曲线半径、纵坡、交通条件、人员逃生条件、自然条件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11.2.3 火灾防烟与排烟设计公路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设计原则如下:a)

公路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系统宜与日常运营通风系统合用;b)

附属用房等;c)

应能有效控制火场烟气的扩散;d)

应利于救援、灭火;e)

从正常通风模式到应急通风模式的转换应在

s

内完成。11.2.4 纵向排烟需风量火灾排烟时的需风量可按公式(12)计算。Qreq(f)

ArVc……………(12)式中:32vc ——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单位为米每秒(),可按

JTG/T

D70/2-02

取值。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