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行业管理体制 PAGEREFToc359677360\h4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PAGEREFToc359677361\h4三、行业市场概况 PAGEREFToc359677362\h51、发展概况 PAGEREFToc359677363\h52、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PAGEREFToc359677364\h6(1)环保设备行业总体状况 PAGEREFToc359677365\h6①环保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PAGEREFToc359677366\h6②环保设备产品需求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PAGEREFToc359677367\h7(2)下游行业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分析 PAGEREFToc359677368\h7①建材、水泥行业 PAGEREFToc359677369\h8②火电行业 PAGEREFToc359677370\h9③钢铁行业 PAGEREFToc359677371\h9④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行业 PAGEREFToc359677372\h10(3)国际金融危机对环保行业的影响 PAGEREFToc359677373\h143、行业市场供给状况 PAGEREFToc359677374\h14(1)环保行业投资不断增大 PAGEREFToc359677375\h14(2)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PAGEREFToc359677376\h15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PAGEREFToc359677377\h15(1)技术壁垒 PAGEREFToc359677378\h15(2)品牌壁垒 PAGEREFToc359677379\h16(3)资金壁垒 PAGEREFToc359677380\h165、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 PAGEREFToc359677381\h16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PAGEREFToc359677382\h171、有利因素 PAGEREFToc359677383\h17(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PAGEREFToc359677384\h17(2)环保执法趋严 PAGEREFToc359677385\h172、不利因素 PAGEREFToc359677386\h18五、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PAGEREFToc359677387\h181、脱硫 PAGEREFToc359677388\h182、除尘 PAGEREFToc359677389\h213、除二噁英等其他有害物质技术 PAGEREFToc359677390\h22六、行业经营模式及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PAGEREFToc359677391\h22七、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PAGEREFToc359677392\h23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PAGEREFToc359677393\h24一、行业管理体制国家发改委是环保设备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主要通过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中长期产业发展导向和指导性意见等履行宏观调控、宏观管理职能,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作为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主要负责制定行业规范及行业标准,为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市场信息;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产业领域的产品认证、工程示范、技术评估与推广等工作。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国,空气和水污染状况严重。虽然“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取得一定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针对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政策如下:2023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全国钢铁、电力、冶金等行业82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涉及总投资1,123亿元的项目,首次启动“区域限批”的行政惩罚手段,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环保执法日趋严格,为环保设备产品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23年4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2023年修订)》指出:袋式除尘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备等为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设备产品。2023年6月,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2023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23年减少10%,控制在2,294.40万吨以内;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比2023年降低50%。到202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23年的基础上明显下降。三、行业市场概况1、发展概况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家先后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多项措施,如采取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原则,环境评价原则、启动“区域限批”的行政惩罚手段等多项管理手段,同时要求企业在新建项目上马及对旧项目进行更新改造过程中,使用多种环保设备,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环保产品需求日益增多,环保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行业市场需求情况(1)环保设备行业总体状况①环保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环保投资日益增加,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根据《环保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2023年全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1,2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17%,其中:大气污染防治设备350-430亿元;水污染防治设备375-455亿元;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110-120亿元。2023年,我国环保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1-11月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21.89亿元,同比增长30.06%。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23年1季度环保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在2023年底中央新增12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等政策的支持下,环保产品销售收入总体仍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1季度环保设备生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情况2023年,环境管理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4.40亿元,同比增长65.20%,增幅较去年同期扩大42.50个百分点。②环保设备产品需求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环保设备投入具有被动性和政策引导性。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政策强制规定,企业即使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不会主动地采取措施治理污染。政府需要通过环保政策和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并加强监督管理,督促甚至强制生产企业使用环保设施来防治污染。随着政府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以及政策的完善,环保设备产品被动性需求将会逐渐向主动性需求转变。(2)下游行业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分析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尾气净化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建材、水泥、火电、钢铁和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等行业,上述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公司环保产品将产生重要且直接的影响。上述行业简要情况如下:①建材、水泥行业建材水泥产品需求增长的变化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及投资增长变化密切相关,水泥产品的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呈逐步增长的趋势。下图统计了我国1978年至2023年水泥产量走势图。1978年至2023年水泥产量统计图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政策和地震灾区重建政策的刺激下,建材、水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国家4万亿元投资政策中用于基建、农村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及灾后重建等直接拉动水泥需求的领域的数额分别为18,000亿元、3,700亿元、2,800亿元和10,000亿元。如这些投资能够在2023-2023年如期投入,即使在房地产行业对水泥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也可拉动水泥总需求增长6.7%(资料摘自:2023年12月9日,中国国际金融撰写的《建材行业研究报告》)。随着建材、水泥行业的不断发展,建材、水泥行业的污染问题日益引起重视。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就水泥行业而言,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的粉尘排放标准执行GB4915-2023,将烟尘排放浓度从过去的100mg/m3,提高到50mg/m3,部分地区更是要求提高到30mg/m3。由于排放标准的提高,给脱硫除尘环保设备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②火电行业电力工业在完成全国二氧化硫总量削减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23年减少10%,控制在2,294.40万吨以内;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比2023年降低50%。到202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23年的基础上明显下降。《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安排221个重点项目,约1.37亿千瓦现有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脱硫,221个项目约需建设资金342亿元人民币。按开工计划,2023-2023年每年分别需要建设资金144亿元、94亿元、72亿元、32亿元,上述建设投资主要为脱硫除尘设备投资。③钢铁行业钢铁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钢铁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钢铁行业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钢铁行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二氧化硫、粉尘、废水和固体废弃物。2023年中国钢铁行业排放二氧化硫172.80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粉尘排放量为107.30万吨,约占全国粉尘排放量的15%;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22,850万吨,约占全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13%;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废水量的8%。脱硫除尘设备在钢铁行业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钢铁行业是重点排污单位,在全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制订粗钢、水泥、火电、铝等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指导和规范企业节能减排工作。2023年国务院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内,钢铁行业要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对烧结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给予重点支持,并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在国家政策的促进下,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投入不断增加,如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公司投资4,700万元,建设了国内钢铁行业最大的烟气脱硫工程,该项目已于2023年1月竣工投入运营。④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行业a.垃圾焚烧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得到快速发展。2023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比1979年增加5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仍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发展较快,堆肥处理市场逐渐萎缩。202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03亿吨,其中卫生填埋8,424万吨,占82%,焚烧处理1,570万吨,占15.2%;堆肥处理174万吨,仅占1.7%。根据历年的《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我国的垃圾焚烧厂的数量逐年增加,并且平均处理规模也逐年增加,焚烧处理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中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历年情况表与填埋、堆肥处理方式相比:焚烧可使生活垃圾减容80%左右,节约大量土地资源;焚烧可大大减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烟气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减少对地下水和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大气污染;焚烧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发电、供热,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等。垃圾焚烧已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如荷兰、法国、德国等国垃圾焚烧率2023年之前就超过或接近1/3,瑞士、新加坡、丹麦、瑞典达到50%左右,日本更超过70%,我国台湾地区九成以上的生活垃圾都采取焚烧处理。我国许多地区人口密度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城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焚烧处理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垃圾焚烧处理可做有效实现生活垃圾的减容、减量、资源化,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生活垃圾热值符合条件的城市,在有效控制二噁英排放的前提下,可优先发展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鼓励东部地区城市使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南地区将逐步加大焚烧处理技术的使用比例。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较快,2023年焚烧处理能力是2023年的17.5倍,达到5.16万吨/日。2023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组赴深圳、重庆等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较快的城市实地调研后形成的《推动垃圾焚烧处理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讨论稿)》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垃圾焚烧产业前景广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也呈指数级增长。考虑到我国当前的节能减排政策、可再生能源政策及垃圾处理市场化政策,我国的垃圾处理将从填埋向焚烧处理过渡。b.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市场空间巨大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尤其是垃圾焚烧过程中排放的二噁英等有机氯化物的剧毒性与强稳定性已经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生活垃圾焚烧必须配套相关尾气净化处理系统。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城市生活垃圾建设投资需要1,300~1,500亿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市场供求指南2023》),一般情况下,垃圾焚烧尾气净化处理设备占垃圾焚烧处理设备总投资的10%左右,据此测算,“十一五”期间垃圾焚烧炉尾气净化处理设备的市场容量可达100亿元以上。此外,医疗垃圾虽然总量较少,但其携带病菌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危害极大,其毒性是普通城市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直接威胁人身健康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对医用垃圾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就显重要,未来医疗垃圾焚烧尾气净化处理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3)国际金融危机对环保行业的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23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因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公司环保产品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3、行业市场供给状况(1)环保行业投资不断增大大力推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仅仅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经济工作。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投入日益增大,目前整治环境污染的力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十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环保资金投入约为13,75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64%,使环保投入达到2023年同期GDP的1.5%以上。此外,国家财政还专门安排了支持节能减排的资金,2023年安排了270亿元,加上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的148亿元,2023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418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六五”至“十一五”期间国家环保投资情况统计(2)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虽然环保投资增加迅速,国内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环保企业结构分散,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集中度不高,环保产品仍然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中低端产品,技术比较落后。科技含量高的设备仍然较少。全国有1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环保产品,其中专营单位近15,000家,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3,000多家,从业人员总数在350万以上。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技术壁垒环保行业产品为非标产品,对产品设计、制造、安装的要求都很高,制造商需要根据各相关行业客户的需求,设计生产相应的商品,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是进入本行业的前提。(2)品牌壁垒环保设备行业下游客户一般为钢铁、水泥、电力、建材和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等国家重点行业企业,且产品单价较高,一般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尾气净化处理设备均价在500-550万元左右。品牌知名度和合作经历对下游行业的采购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一定的品牌优势是市场拓展的基础。(3)资金壁垒环保产品主要为火电、建材、水泥、钢铁、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等行业配套,产品单位成本较大,生产周期长,客户购买设备一般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及销售过程中需要垫支的资金数额较大,行业内规模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5、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国内环保企业结构分散,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不高,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总体毛利率较低。随着环境保护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和监管力度的加大,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能够保持或进一步提高现有的盈利水平。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大气污染治理与垃圾无害处理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20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和完善了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了环保标准,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国家环保总局在2023年3月的国务院部委改革中被提升为国家环保部,更凸显了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而中国证监会也出台了对上市公司及拟上市企业进行环保核查的多项规定。(2)环保执法趋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环保执法也更加严格。2023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全国钢铁、电力、冶金等行业82个项目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涉及总投资1,123亿元,首次启动“区域限批”的行政惩罚手段,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环保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给环保设备产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2、不利因素国内环保企业结构分散,从业企业数量众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先进技术基本从国外同行业引进。国内环保行业企业总体竞争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长远发展。五、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尾气净化处理设备主要涉及脱硫、除尘及除二噁英等其他有害物质的技术,行业一般技术特征如下:1、脱硫目前,脱硫技术一般有三种工艺,即干法、半干法和湿法。各种工艺特点如下:烟气脱硫工艺比较湿法脱硫工艺由于是气液反应,其脱硫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脱硫剂利用率高,适合大型燃煤电站的烟气脱硫。但是,因湿法烟气脱硫存在废水处理问题,因此,初始投资大,运行费用也较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垃圾焚烧尾气处理领域,国外一般采用石灰浆喷雾(半干法)+电除尘器或电除尘器+湿式洗烟塔等工艺去除尾气,随着20世纪80年初期,国际上开始关注焚烧垃圾会产生二噁英问题,国外部分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相结合,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机理,产生量以及防治方法等进行调查与研究。经过多年的研发,尾气处理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可将烟气处理系统出口烟气中的二噁英排放浓度降低至0.1ng-TEQ/Nm3以下,同时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排放浓度也被大幅度降低。目前,干法脱硫工艺是国际上垃圾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烟气的最主要处理方式,所谓干法即采用急冷塔降温,然后在布袋除尘器的入口喷射消石灰和活性炭等药剂,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去除在布袋反应器表面。由于干法脱硫工艺在占地、造价、操作、调节、维护、副产品无二次污染等方面的优点,此项工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现在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干法脱硫技术,并使之逐步向设备大型化、系统简单化、控制自动化、脱硫高效化方向发展。目前日本的垃圾焚烧几乎全部采用干法处理尾气,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已开始推广及应用干法脱硫技术。由于对城市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所产生二次污染的认识程度和投资比重的不同,我们国内目前垃圾焚烧炉烟气处理技术整体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在垃圾焚烧炉烟气处理方面采用喷射石灰浆的半干法或改良半干法技术。改良半干法指不直接采用石灰浆喷射到反应塔中与尾气进行反应,而是将消石灰粉和水分别通过各自的输送设备喷射到反应塔内,在反应塔内混合同时与尾气进行反应净化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减少了制造石灰浆这一繁琐流程,但处理有害气体的效率仍然不高,而且反应后的氯化钙、硫酸钙结垢问题依未得到解决,需要经常性停炉以进行人工除垢,相应运行成本及运行故障率较高。今后,城市垃圾焚烧炉尾气处理技术发展首先需考虑如何进一步开发降低各种有害物质的排出总量的技术,尽可能避免二次污染的生成;其次整体处理系统更加简化,更加安全,易于管理和运行;最后是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未来几年内干法烟气处理系统将会成为中国城市垃圾焚烧炉尾气处理技术的主流。随着对干法脱硫工艺的深入认识、研究和改进以及对脱硫灰综合利用的开发,干法脱硫工艺市场前景较好。2、除尘根据除尘原理的不同,除尘器可分为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电除尘器是根据粉尘的电特性来捕集尘埃,电除尘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3年我国电除尘产品年合同额不过2亿元,目前,合同额已超过100亿元。袋式除尘器根据滤布的过滤原理过滤掉尘埃。袋式除尘器的特点是:过滤效率高,可达99.99%以上,处理风量大,单台处理能力可达300万m3/h,没有水污染,可以处理浓度为1,000g/m3的含烟尘气体净化或用于物料收集,可广泛用于钢铁、电力、水泥、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和粮食加工等多个行业。与袋式除尘比较,电除尘除尘效率较低,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越来越高,粉尘排放浓度控制也越来越严格,袋式除尘将会成为除尘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2023年国家颁布的垃圾焚烧标准中明确规定:“垃圾焚烧炉的除尘装置必须采用袋式除尘器,以减少焚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3、除二噁英等其他有害物质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垃圾焚烧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二噁英及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很大,其中二噁英的危害最为严重,具有强致癌性。我国的垃圾处理已经从填埋向焚烧处理过渡,未来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医疗垃圾焚烧厂生产线的建设速度将快速增长。二噁英及其类似物的化学特性相近,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不溶于水,亲脂性能很强,在机体内具有很强的蓄积性,在环境中的共同化学特性主要可概括为:热稳定性、低挥发性、脂溶性、环境稳定性,它在土壤中存在的半衰期长达9年~12年。国际上对于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问题还没有很好的彻底解决的技术,只能从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氯源、改进炉体和反应塔结构工艺改变反应条件来减少二噁英的二次合成和对已生成的二噁英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已生成的二噁英进行无害化处理时,主要采用活性碳来降低二噁英排量。六、行业经营模式及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产品广泛应用于建材、水泥、电力、钢铁、矿山、港口、化工、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等多个行业,其市场需求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作为“料重工轻”的产业,原材料特别是钢材市场价格的波动对行业整体的变动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环保设备行业的经营模式一般采用“生产+销售”(即以生产为基础,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模式。由于钢铁等原料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钢铁价格不断波动,因此该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往往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根据已中标或者预中标的订单量安排生产数量,同时参考企业自身历年同期的销售水平进行常规产品的库存生产。产品没有明显的年度周期性、区域性,但因产品需要安装施工,上半年受冬季气候及春节长假影响,收入和利润情况略低于下半年。七、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环保设备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钢材、滤料等行业。环保设备属于“料重工轻”行业,各种原材料尤其是钢材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环保设备产品的价格。受钢材价格波动频繁影响,该行业企业一般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采购和生产。2023年以来我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走势图环保设备产品广泛运用于建材水泥、钢铁、矿山、港口、化工、火电、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等多个行业。下游行业的需求变化情况将直接影响输送机械产品和环保设备产品的盈利状况。环保设备上下游行业概览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环保设备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国内生产环保设备产品的企业较多,目前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环保设备产品主要企业简况

2023年电梯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电梯行业的属性 41、全球主要电梯公司的市值与估值水平 42、电梯行业的安全感品牌属性——利润率的稳定性 6二、中国电梯企业未来十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91、中外电梯市场集中度的差异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102、电梯行业目前“中国特色”隐含的巨大长期风险 113、集中度提升与厂家维保的实现路径与催化剂 13(1)政府出台厂家认证更新和维保政策 14(2)政府推行强制保险 14(3)电梯老化 14(4)房价上升导致品牌电梯对于地产商的成本影响缩小 15三、电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与投资机会 151、日系电梯在中国领先欧美品牌的原因初探 15(1)文化差异——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利弊 15①体现在合资对象的选择 16②体现在生产和销售方面 16(2)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视度——日系别无选择 172、民营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定位差异、风险和估值 18(1)民营企业的优势 18①股权结构 18②营销手段灵活 18③区域性优势 18(2)民营企业需要面对的困难 19①技术积累 19②安全风险 19③品牌定位与安全 19④保有量与售后服务 19四、投资策略 201、中国电梯行业:长期有价值,投资正当时 202、选股逻辑:三个条件,两种风格 21一、电梯行业的属性研究海外电梯公司的估值,目的是研究其估值背后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背后的行业规律与属性。1、全球主要电梯公司的市值与估值水平电梯是地产基建的派生需求,中国电梯市场第一品牌是上海三菱,其母公司上海机电过去一年的PE在10倍附近。估值隐含的假设是,电梯行业属夕阳行业。如果电梯行业在中国是夕阳行业,那么在保有量较高的欧美,电梯行业应该接近深夜。根据全球最大的电梯公司OTIS预测,2020-2021年几乎所有的新机销量来自于金砖四国,也意味着欧美市场的保有量已经接近饱和。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奥的斯、迅达和通力是最大的三家电梯公司,合计市场份额接近45%。我们很惊讶地发现,三家公司的市值合计接近人民币3600亿元。我们也一度怀疑,是否欧美电梯公司在金砖四国的市场份额很高,贡献了主要的利润和估值。但是:1、占全球新机2/3份额的中国,领先的独立品牌是三菱和日立;2、从主要欧美电梯公司2022年营收的地域分布来看,亚太区域只贡献1/4至1/3的收入,但却足以支撑其千亿市值。市盈率往往与行业长期成长空间挂钩,而欧美电梯企业市盈率普遍高于国内企业,而市净率超出更多。换言之,欧美三大电梯公司市值超过3600亿元,但是他们主要收入来自于比中国更“夕阳”的欧美市场。尽管这三大电梯公司在占全球2/3新机市场的中国并未取得领先地位,但是资本市场仍然给予了15~23倍的市盈率。2、电梯行业的安全感品牌属性——利润率的稳定性联合技术UTC是位列美国道琼斯30家成份股的多元化制造企业,旗下子公司包括开利空调、汉胜宇航、奥的斯电梯、P&W飞机发动机、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联合技术消防安防公司和联合技术动力公司(燃料电池)。如果按照A股流行的逻辑,无疑联合技术的军工、发动机、通用航空、燃料电池和安防都是高壁垒且性感的业务,只有电梯是大家心目中既缺乏壁垒又夕阳的板块。有趣的是,联合技术五大业务板块中,电梯却成为营业利润率最高的板块。为什么看似技术壁垒远低于其他业务的电梯板块,反而定价能力最强?只有少数产品客户在购买时,会把安全作为购买的前提要素——例如食品、药品等。用巴菲特的话来讲,消费者对于放进嘴里的东西特别慎重。如果客户关注安全感,价格不再成为品牌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品牌厂商可以通过定价获得超额收益。机械行业里,“安全感”成为购买关键要素的产品不多,主要是民航飞机和电梯。尽管民航业在大部分国家是资本杀手,但波音和空客垄断了全球民航客机的制造。我们认为安全感商品对行业属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定价能力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如果客户重视安全感且无法通过直观感受判断产品的安全程度,往往可以推动品牌集中度的提升。但与食品不同,涉及安全感的电梯,由于购买者地产商与使用者购房人的分离,有品牌的电梯厂商定价能力和毛利率往往不如食品,但是仍然可以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尽管我们通过逻辑分析,可以得到电梯行业集中度高和利润稳定的判断,但是从实证角度观察中国电梯市场,尚未表现出海外市场的普遍规律。中国电梯行业将走向某些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哀结局,还是走向符合产品自身属性和成熟国家普遍规律?我们倾向于乐观,原因将在后面展开讨论。电梯行业的“产品+服务”属性——收入结构的生命周期电梯与手机、自行车甚至挖掘机等其他制造业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消费者期望电梯的安全使用寿命与房屋的寿命(70年)接近;电梯故障会影响人身安全,起码造成巨大恐慌。因此,尽管大多数机械产品都有售后服务的概念,但是电梯的独特性在于——电梯售后维护保养和更新业务的规模,可以与新机销售媲美。海外四大电梯公司售后的维护保养和产品改造服务占收入的45-55%。欧美电梯公司的收入结构呈现了售前和售后的“产品+服务”特征,对于企业的盈利稳定性和估值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以奥的斯为例,2022年欧洲营建支出比07年下滑了接近19%,但是奥的斯欧洲的服务收入仍比07年保持正增长。根据欧洲电梯协会的估计,欧洲电梯目前70%梯龄超过10年,45%梯龄超过20年。欧洲人口密度较美国高,电梯占全球存量接近50%。存量大且梯龄老,是电梯服务市场壮大的必要条件。必须指出,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电梯由小型服务公司提供维保,电梯主机厂商及其经销商提供维保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的同行。如果只有新机制造并且只专注于国内市场,长期来看,中国机械行业大部分子行业都会随着城镇化速度放缓而见顶。如果能够实现“产品+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企业的成长周期就会大大地延展——电梯行业具有天然的属性,显然符合这一条件。二、中国电梯企业未来十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电梯格局未来十年,将继续“劣币驱逐良币”,还是回归全球电梯行业规律,实现品牌的集中、价格的回升和品牌厂商提供维保服务的趋势?我们相信,中国电梯行业的现状给社会和居民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随着制度带来的技术风险逐渐暴露,监管层的认识逐渐提高,电梯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前夜。1、中外电梯市场集中度的差异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中国拥有电梯生产许可证的厂商接近500家,不过我们调研访谈的专家估计,剔除代工产生的重复统计等因素,估计实际品牌数约200家。表面上看,中国电梯新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和全球差别并不显著。全球市场前8大厂商的市场份额约75%,而中国前8大厂商的市场份额约65%。但考虑到全世界大部分非领先企业生产的电梯都是在中国生产,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市场集中度差异很大。中小品牌对领先品牌的负面影响关键不在量,而在于价格。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市场电梯新机销量和金额的市场份额差异,以及营业利润率和ROE观察到这一现象。海外电梯利润率普遍比国内高,而净资产收益率的差距更为显著,我们分析的原因在于——由于维保业务属于轻资产模式,随着电梯企业维保业务收入占比的提高,电梯企业的ROE也会随之提升。2、电梯行业目前“中国特色”隐含的巨大长期风险从全球经验看,电梯行业集中度高,且售后服务主要由主流品牌厂商完成。而中国目前的情况与发达国家市场差异显著。我们认为“中国特色”已经给消费者和厂商造成巨大的风险,未来几年风险可能会逐步暴露。我们建议投资者看完我们的报告后,即使不认同我们的投资逻辑,起码在购房时切记关注电梯的品牌,因为涉及您和家人十年后的人身安全。在典型的成熟市场欧洲,约45%的电梯超过十年,20%超过20年。目前中国接近15%的电梯梯龄超过10年,预计2016年接近25%,并且该比例将持续上升。谁知道200多个品牌10年甚至20年后剩下多少个?如果某家厂商消失,备件和维保怎么办?太多的电梯品牌给购房者和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长期风险在于:十年或二十年后难以购买备件。电梯并不是完全标准化的产品,因而不同品牌的备件互换性低。电梯型号每年都在更新,有些厂商十年后消失了,幸存者中的部分厂商可能无力维持十年前型号备件的生产,甚至图纸已经丢失。部分中小厂商无力建立和长期维持服务网络。如果说新机生产具有规模效应,那么存量机器售后服务的规模效应可能更明显。我们估计前十大品牌以外的厂商,平均年销量只有1000多台,而厂家要长期维系全国服务网络,必须要很大的保有量做支撑。目前中国大部分电梯由第三方电梯维护公司提供维保服务,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服务模式同样隐含了巨大风险:第三方服务公司技术专注程度不够。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第三方服务公司往往同时维护多品牌电梯,不利于专业能力的积累和风险的防范。第三方服务公司难以维持多品牌备件体系。第三方服务公司资质良莠不齐,人员流动性大,品质难以保持和监管。第三方服务公司规模小,承担赔偿能力弱。一旦出事故,往往迫使政府出于维稳需要而出面解决。如果未来中国推行强制保险,保险公司自然会逐步对于品牌厂商维保和第三方维保进行差异定价,削弱第三方服务公司目前的价格优势。3、集中度提升与厂家维保的实现路径与催化剂如前所述,我们认为中国电梯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了利润率较低,继而影响了资本市场的估值。中国空调行业07年之前四年与之后七年,年化内销增速恰好都是11%。但是07年之后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格力电器的净利润率从06年的2.7%上升到13年的7.5%。我们认为电梯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以及OEM(厂家提供维保),道路漫长但是方向确定。由于涉及人身安全并且风险会随着梯龄而增大,电梯集中度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度比家电更甚。我们估计中国电梯行业变革的路径和催化剂包括:(1)政府出台厂家认证更新和维保政策业内有传闻政府在酝酿未来只有厂家认证的服务商才能提供更新和维保。从政府角度,可以降低其自身承担的社会风险。但是目前的障碍是,中国维保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品牌厂商在维保服务市场份额极低,缺乏成熟的服务团队。因此,尽管“厂家认证维保”可以增加厂商的收入,但是厂商出于风险考虑,未必会积极推动此事。政府和厂商各有考虑,而住户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又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行动力。(2)政府推行强制保险如果推行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自然会对原厂维保、原厂认证维保和无认证第三方维保进行差别化定价,从而提高原厂维保的价格竞争力。(3)电梯老化随着多品牌电梯老化,重大事故经过媒体传播改变消费者观念,推动政府立法;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路径,但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4)房价上升导致品牌电梯对于地产商的成本影响缩小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低和拿地不规范,大量不考虑长期品牌的项目公司在市场上,也是电梯品牌集中度低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们注意到,大型地产公司早已高度重视电梯问题。例如中海地产与上海三菱,万科与广日电梯的合作。在中国,很多行业都出现了长期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但是对于电梯这样一个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我们还是倾向于判断,未来十年可以象家电行业那样实现集中,象海外那样70%以上的电梯由厂商提供OEM维保和设备更新。从投资角度,这只是一种推测,需要观察和跟踪。三、电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与投资机会1、日系电梯在中国领先欧美品牌的原因初探欧美四大品牌包括奥的斯、迅达、通力和蒂森克虏伯,这也是全球四大电梯企业。日系的三菱和日立的全球市场份额均低于欧美四大品牌。然而,三菱和日立却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初步认为,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导致了两个体系在中国市场的差异。(1)文化差异——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利弊我们访谈的数位电梯行业专家,均指出欧美品牌有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是往往又无法摆脱对职业经理人的“短期业绩压力”。但是电梯的“安全感属性”,导致短期业绩与长期成长未必目标一致。这种行为特征,①体现在合资对象的选择欧美品牌不仅收购中国小品牌厂,还与不同的中方成立合资公司。这种广泛收购与合资策略有利于快速形成产能,但未必有利于品质管理和品牌定位;而三菱和日立在中国,均只选择了一家合作对象,且不管是上海机电还是广日集团,均有军工制造背景和多年的电梯研发制造经验。②体现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欧美体系具有更进取的文化,其优势更多地体现在营销和管理方面。而日系重点在于研发和制造。以上海三菱为例,生产线工人收入长期高于同行,但是营销体系收入反而低于同行。两种体系各有利弊,但是需要强调,电梯是“安全感品牌”;中国电梯行业没有格力空调那样具有世界一流自主技术的企业。因此,电梯技术掌握在外方手里,所以客观地讲,中方的话语权都是有限的。但是对于电梯这种每年产量50万台的大宗机械行业,往往中国经理人更有能力理解中国市场的成功要素。我们观察到,上海三菱很早就消化了日方转移的技术,并且通过变频技术崛起。而广州日立的董事长潘总则在退休后被日方以“电梯行业最高薪的高管”,返聘为日立电梯中国公司的总裁,这在日系企业里极为少见。即使在欧美系电梯企业中,我们也观察到中方能力较强的西子奥的斯,在奥的斯中国四家企业中表现最突出。(2)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视度——日系别无选择没有一家跨国电梯企业会轻视中国市场,但是日系只有全力押注中国市场,才有生机和发展。由于电气技术的深厚积累,日本电梯企业的技术能力在80年代已经跻身全球一流。但是日系电梯企业错过了欧美城镇化的高峰,由于在欧美保有量太低,无法在营销和售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