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A.体现了明朝专制的外交风格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成就了近邻国家的文化渊源 D.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2.与端午节起源相关人物的说法,两汉时期就众说纷纭,如表列出两汉时期各地关于端午节习俗起源的信息。这表明,两汉时期()时期地域纪念人物两汉苏南、浙北伍子胥(忠贞贤能)绍兴曹娥(孝女)梧州陈临(勤政爱民)许多地区屈原(爱国爱民)苏南、浙北伍子胥(忠贞贤能)A.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习俗 B.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C.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家国一体政治格局形成3.阅读表内容,据此可知()帝国秦王朝罗马帝国印加帝国统治方式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元首制

行省制国王

四大政区A.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渊源 B.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一性

C.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 D.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4.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习惯用宗教性质的“地图·世界”来作为装饰用的地图。但到了1300年以后,装饰用的地图变成了波托兰海图。波托兰海图的中心方位总是指南针磁针所指的北方,与以“东方”为中心的“地图·世界”完全不同。这一变化()A.展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 B.推动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

C.反映了欧洲人世界观的转变 D.根源于海上新航路的开辟5.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6.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东欧平原的古印欧人,开始沿黑海西海岸西迁并南下,他们渡过了多瑙河,穿越喀尔巴阡山脉,进入了巴尔干半岛,改变了该地的区域文化,以下属于其文化成就的是()

①《掷铁饼者》

②《编年史》

③《几何原本》

④《荷马史诗》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7.如图为“天花在新大陆传播路线图”。在西欧殖民者登。上美洲之前,美洲从未有过天花病毒。1521年到1527年,中美洲拥有800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与南美洲600万人口印加帝国先后被西班牙数百人的队伍征服了。18世纪美洲本土印第安人几乎丧失殆尽:对此推论合理的是()

A.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B.三角贸易导致疫情 C.先进必定战胜落后 D.疫病终结商业革命8.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已有近500万名乌克兰难民逃往境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当我们对冷战30年以来,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遭遇的人道主义灾难追根溯源,我们就不难发现,搅乱地区局势,煽动对立对抗,酿成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与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高度同源。”据此,下面认识最准确是()A.停止战争是解决难民问题的主要途径 B.国际社会应当扩大对难民的人道援助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时代要求 D.美国是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的罪魁祸首9.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兴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时期,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茶马古道的发展()

A.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 B.反映了边疆治理能力提升

C.促进了中西经济交流频繁 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10.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从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11.西晋末年,北方地区爆发“八王之乱”,大量劳动人口随着世家大族纷纷南迁,刺激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唐“安史之乱”后,战争使得黄河流域不再适合农业耕作,大批人口流离失所,不得不往南方迁移。材料反映出影响南方开发的因素是()A.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B.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C.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2.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它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下列对英国在印度的文化侵略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文化重构 B.印度的民族文化被同化

C.导致印度排外主义盛行 D.阻碍了对印度殖民进程13.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A.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C.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D.第三世界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14.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采用“奥运转播云”向全球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以上新现象体现了()A.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化共享 B.奥林匹克文化融合中国文化

C.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传播 D.冬奥会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15.下表列举了多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领奖服的设计思路。这主要说明了()时间和举办地设计思路2000年悉尼以龙为核心图案,这一年恰好是中国的龙年,上衣胸前动感十足的巨龙,寓意“巨龙腾飞”。2008年北京以祥云为核心图形,古时祥云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延续到现在又增添了和谐、共生的内涵,这与此次奥运主题恰好一致。2012年伦敦融入中国书法形式,上衣上蜿蜒的“龙”字造型将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形象融入其中,生动地将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举办地连接起来。2016年里约热内卢将剪纸艺术与现代霓虹灯光效果相结合,营造出“光影龙”的样式,将跑步过程里的“跑步”动作与龙的整体相结合。A.运动服装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 B.中国的体育事业与文化交融共进

C.文化借助特定的载体得到传播 D.体育活动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16.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承认全球化和社会变革进程除了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条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据此可知()A.文化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 B.民族文化保护必须适应新形势

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全球化需要统一文化价值标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茶除了丰富的物态文化之外,更具有精神上的内涵,人们常以茶表达敬意、展示礼仪和明确志向等,中国茶文化就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文化。……茶是一种经济作物,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喝之可以解渴,品之可以怡情,入药可以治病,用于生产化妆品可以美容养颜。同时民间有以茶祭祖或以茶敬神等习俗,因此茶文化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茶文化又是一种怡情文化,可以茶自娱、茶艺表演、茶文化旅游等。

——摘编自盛敏《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材料二:英国安妮女王是一位茶叶推崇者,她常举办茶会,屋内饰以屏风,桌上摆有中国瓷器,以便能冲出芳香的中国红茶。在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英国开始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英国工业发达,农业繁荣,市场扩大,贸易昌盛。在这一大背景下,英国的茶叶消费迎来了一个繁荣时期。……随着饮茶生活的日益家庭化和社交化,女性在饮食消费生活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茶文化为英国女性参与社会交往提供了必要场所——家庭茶室和社会茶园。18世纪后,英国国内对茶叶的巨大消费刺激了英国对外贸易发展。茶叶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英国的货币财富,丰厚的茶税收入一度是英国国库的主要来源。

——摘编自刘朴兵《略论英国茶文化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茶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饮茶之风在英国盛行的原因及其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洲社会与欧亚社会在最近的1000年里发生碰撞。在哥伦布时代,欧亚社会在粮食生产、技术(包括武器)、政治组织、文字等方面,都比美洲社会更具优势。三组终极因素可以说明欧洲人的优势:第一,人类早就在欧亚大陆上生活;第二,欧亚大陆的食物生产效率高,原因在于可驯化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第三,欧亚大陆内部的交流、生态屏障没那么难以逾越,不至于妨碍大陆内部的交流。——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材料二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于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中国读者可以读到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或代议制可以对东方国家的变法运动或改革发生影响。世界终于形成一个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有机的整体。——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与欧亚发生碰撞时,欧洲居于优势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0年前后世界形成有机的整体的背景。19.近代以来,人口迁徙给美洲带来了深刻影响。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摘编自[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阿巴拉契亚山脉至密西西比河的广大地区急需开发。美国政府采取了鼓励自由移民的政策,其中最有效的是1820年的《土地法令》,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了大批移民涌入和向西迁移。移居美国的西北欧移民,许多人经历了欧洲的工业化。据记载,移民中多为14-44岁的青壮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事艰苦而低收入的工作,如采矿和修筑铁路等。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大批外国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促进了城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由于美国的移民来自广泛的区域,入境后在认同美利坚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特征和文化。

——摘编自刘燏《移民对近代美国发展的贡献》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取得的文化成就,并指出欧洲殖民者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移民在近代美国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增加了三种遗产项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线性文化遗产——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内的文化遗产族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记忆遗产——世界范围内正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

我国有多项遗产列入,如表:遗产种类中国入选的典型代表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记忆遗产清代科举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请你以表格中的一项遗产典型代表为例,说明这一类型的遗产为何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应朝鲜国王请求,皇帝多次颁赐书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王朝向朝鲜颁赐儒家、史地类书籍,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朝鲜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D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外交风格,排除A项;

两国并非平等关系,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排除B项;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的纪念人物及纪念原因可知,两汉时期,各地端午节纪念的人物虽有不同,但敬重忠孝勤贤等品格是其相同之处,表明人们在逐渐认可儒家伦理,儒家思想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习俗,A项正确;

儒学确立独尊地位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排除B项;

题干信息与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无关,排除C项;

家国一体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在先秦时期,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重点掌握两汉时期尊崇儒术的表现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3.【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秦王朝、罗马帝国和印加帝国均出现了君主集权统治和地方分区管理,说明不同地域的文明在统治方式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同一性,故B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罗马帝国与印加帝国在国家管理方面的相似特点,没有提到三大文明的渊源,排除A项;

集权政治在古代世界政治发展中并不具备普遍性,有些国家和地区并未建立集权政治,排除C项;

材料中内容体现出三大古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较多的相似点和共通性,未强调多样性,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人类文明交流,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人类文明交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得出,欧洲中世纪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从宗教所认知的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世界,反映出人们世界观的变化,C项正确;近代自然科学还没有兴起,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B项;当时新航路还没有开辟,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世纪欧洲的思想解放,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解读题意并结合选项逐一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世纪欧洲的思想解放,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答案】B【解析】由“国际压力”“民族危机感”及《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的名称可知,日本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进行一场变革,以推动日本社会转型,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解题的关键是“国际压力”“民族危机感”。

6.【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改变了该地的区域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巴尔干半岛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演变为后世的希腊人,随着希腊人一起出现的,有传世的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两者都受到了古印欧文化的影响,故①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

《编年史》是古罗马的作品,③与题意不符,《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但没有受到古印欧人的影响,④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印欧人的迁徙历程和影响,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印欧人的迁徙历程和影响,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中天花在新大陆传播路线图可知,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路线一致,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一方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同时促使欧洲列强开始了殖民扩张,将西方天花病毒带到美洲,导致美洲土著减少,因此图示体现了全球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说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故A项正确。

B项只体现了消极一面,不全面,排除。

C项不是图示的主旨,排除。

D项夸大了疫病的作用,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天花在新大陆传播路线图,结合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路线和影响分析。

8.【答案】C【解析】根据“搅乱地区局势,煽动对立对抗,酿成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与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高度同源”可知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导致了许多国际问题的产生,所以针对国际问题应该谋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停止战争是解决难民问题的主要途径,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对国际社会的要求,没有明确之处美国是罪魁祸首,排除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霸权主义,要求学生结合美国霸权主义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霸权主义,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答案】C【解析】A.茶马古道主要是促进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没有起到巩固传统“宗藩”秩序的作用;

B.材料中对外贸易的交通线路,促进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没有反映出边疆治理能力的提升;

C.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国西南地区和印度、缅甸的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对外贸易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10.【答案】B【解析】服饰的变化是属于社会生活范畴,但是在古代服饰体现了等级身份,服饰受到政治因素、观念及相关文化的影响。到了近代由于平等观念对人们服饰的变化也有影响(如中山装),所以此题应该从时代、观念、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分析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故此题应该选择B项;

AC项表述不全面;

D项说法错误,民族交流不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还要搞清楚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影响南方开发的因素是北方的战乱,导致北民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C项正确;

材料内容并未涉及到南方统治者、自然条件以及各族人民的努力,排除A、B、D三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需要考生掌握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为印度各地提供了共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促进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说明英国的文化侵略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并非印度民族文化被殖民同化,排除B项;

材料并未体现印度盛行排外主义,排除C项;

阻碍了对印度殖民进程并非英国文化侵略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都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体现了全球化;但各国又都有本国的特色文化,体现了多样性,故A符合题意。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文化交流和各国文化同质化,排除BC;

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全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而非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特点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4.【答案】A【解析】“奥运转播云”在全球的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这体现了信息技术进步促进人类文化共享,A项正确;

材料内容未涉及到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排除B项;

材料主旨不是文化输出,排除C项;

D项说法与题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考生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5.【答案】C【解析】据材料“下表列举了多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领奖服的设计思路”可知,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龙为核心图案,这一年恰好是中国的龙年,上衣胸前动感十足的巨龙,寓意‘巨龙腾飞’”;2008年北京“以祥云为核心图形,古时祥云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延续到现在又增添了和谐、共生的内涵,这与此次奥运主题恰好一致”;2012年“融入中国书法形式,上衣上蜿蜒的‘龙’字造型将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形象融入其中,生动地将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举办地连接起来”等,材料中的设计思路体现了文化借助奥运会领奖服展现传播,C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是“多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领奖服的设计思路”,而不是强调审美,排除A项;

材料的主旨是“多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领奖服的设计思路”,未涉及“体育事业与文化交融共进”,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体育活动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生活习俗和文化的发展,需要结合我国文化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生活习俗和文化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全球化和社会变严重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但也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受到威胁,因此民族文化保护必须适应新形势,B项正确;

全球共识无从体现,排除A项;

材料没有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排除C项;

全球文化是多元发展的,不存在统一标准,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结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特征来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特点:是一种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的文化(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实用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具有传承传统习俗与文化的特征。【小题2】原因:英国王室的推崇;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繁荣;饮茶日益家庭化和社交化(或新的茶文化“下午茶”的出现)。

影响: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密切了社会交往和联系;推动英国对外贸易发展;刺激对外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文化交流。第(1)问,需要考生掌握中国茶文化的特点;第(2)问,需要考生掌握饮茶之风在英国盛行的原因及其影响。

本题考查中西方文化交流,侧重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