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敦煌旧事 古代工匠与沙漠奇迹_第1页
(2.9)-敦煌旧事 古代工匠与沙漠奇迹_第2页
(2.9)-敦煌旧事 古代工匠与沙漠奇迹_第3页
(2.9)-敦煌旧事 古代工匠与沙漠奇迹_第4页
(2.9)-敦煌旧事 古代工匠与沙漠奇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敦煌旧事|古代工匠与沙漠奇迹来源|公众号:此间的敦煌大咖:马德老师。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从事敦煌研究四十多年,对敦煌历史、石窟、文献、佛学等都有深入研究。虽然半辈子在研究敦煌文化,但他依然谦虚地说,对于敦煌了解太少了。比如古敦煌壁画的工匠精神,比如现代人临摹壁画时对于神韵的把握,都是极深极深的学问,必须对于当时的...来源|公众号:此间的敦煌大咖:马德老师。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从事敦煌研究四十多年,对敦煌历史、石窟、文献、佛学等都有深入研究。虽然半辈子在研究敦煌文化,但他依然谦虚地说,对于敦煌了解太少了。比如古敦煌壁画的工匠精神,比如现代人临摹壁画时对于神韵的把握,都是极深极深的学问,必须对于当时的文化工艺有极深的了解才可以做到,可以说是戴着镣铐跳舞了。他也笑谈,今天很多姑娘说自己不上相,其实敦煌壁画也非常不上相,现场看时生机勃勃,一拍照片清晰是没问题的,就是看着平平淡淡,很死板了。本鹿王来自敦煌,对"壁画不上相"这句话实在非常认同,强烈建议热爱敦煌文化的你们不要只看纸上仙,快来现场感受一下,一定会被震撼到几天不知肉味~|

04年的马德老师另外,春天到了,听说各位仙女都嚷着减肥,本鹿王掐指一算,嘻嘻,热爱敦煌文化、搞学术,就很容易瘦下来了。不信你看04年和15年的马德老师。|

15年的马德老师以下,采访开始~01鹿王问:佛教造像主要来自南亚次大陆的犍陀罗、笈多,经由中亚地区方才传入我国境内,那么最早的一批敦煌工匠来自何方?是敦煌近侧的西域各国,还是直接来自南亚次大陆?在敦煌石窟如今的遗存之中,有具体的实例表现么?老师答:最早开窟是僧人们建造禅窟供自己修行用,主要是石匠和泥匠类;文献中没有关于他们的任何记载,所以不好确定他们来自何方;可能是本地工匠,也可能是僧人自己或他带来的工匠。而说到画匠和塑匠这些从事佛教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最早的一批应该是来自印度或西域,因为早期石窟的绘画技法都是天竺法(凹凸法),如莫高窟北凉至北魏的壁画都是如此。|

莫高窟北魏第254窟舍身施虎02鹿王问:那么这批较早到敦煌开窟造像绘画的工匠,又是怎样的社会身份呢?普通石匠画匠?一般信徒?会不会有一些著名的传道高僧投身到这个事业之中?像莫高窟开创者乐僔这样能够亲自上手开凿的僧人多么?老师答:关于早期创造敦煌石窟的多数工匠,文献中没有发现任何记载,推测有可能是随传教或游学的僧人而来;他们可能是职业工匠,当然也应该是佛教的信仰者。至于乐僔这样只是为个人修行需要而自己动手凿建洞窟者,从崖面上的遗存看,北凉以后就不多见了;即使是修行用的禅窟,也应该由工匠们来开凿。因为北凉以来,敦煌地区应该是有了专业的石窟营造的工作队伍。|

莫高窟北凉第275窟内景03鹿王问:敦煌地区在魏晋南北朝与隋唐西夏时期经过了多次政局动荡,并先后归属于数十个政治主体统治下,那么发生在敦煌的政局动荡,是怎样影响敦煌工匠的?敦煌石窟因为政局变迁、工匠迁移经历了哪几次明显的风格转换?老师答:敦煌石窟的营造经历了一千余年,十个朝代,有几度由于战乱,石窟营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一度中止,但时间都不是很长。政局动荡一般来说对工匠影响不大,因为工匠隶属于官府、寺院或大族,社会动荡首先影响到的是他们。大的政治动荡主要有两次,一是吐蕃和占领敦煌初期的几十年间,石窟营造被迫中止;二是敦煌的西汉金山国对于发动对回鹘的战争遭到惨败,石窟营建活动规模锐减。但对工匠本身来说,他们除了营造石窟之外,还可以从事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手工业劳动。即是说,尽管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但作为最底层的重工业者,他们的劳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但战乱给石窟艺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从吐蕃时期开始,敦煌石窟在艺术上已经失去了旧时的辉煌,逐渐走向衰落;但作为历史资料,其价值也是相当巨大的。这种情况一直到敦煌石窟的晚期,由藏传佛教艺术进入才有所改变,即是说,藏传佛教艺术给敦煌石窟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晚期敦煌石窟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史料上都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榆林窟中唐第25窟弥勒经变04鹿王问:根据史料记载,敦煌地区被前秦、北魏、隋、唐等中原政权控制后,工匠队伍也随着北方一统或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而被迁徙到中原,这种"工匠户"的内迁,对于黄河流域的石窟又有怎样的影响?黄河流域还有哪些像云冈石窟一样直接受到迁徙敦煌工匠影响的典型石窟?老师答:北魏时期敦煌工匠的东迁首都平城,参与云冈石窟的建造,将西域和敦煌的风格带到中原,对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产生了一定影响。云冈之外,在北魏时期北方各石窟如麦积山、炳灵寺、陇东石窟、山西各小石窟等,都可以看到这种风格。北魏时期以后,南方的造像风格传到北方,在中原地区与敦煌的西域风格相结合,形成了中原风格。这一点,我们在天水麦积山的西魏和北周时期的造像中就可以看到。|

莫高窟北魏第259窟禅定佛05鹿王问:随着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的逐渐结束,敦煌工匠群体中也加入了不少中原籍工匠,那么这些工匠给敦煌石窟带来了怎样的汉地文化元素?这些汉地文化元素有更早的中原石窟案例可以追溯么?老师答:实际上从北魏晚期开始,敦煌石窟就有了中原或敦煌本地工匠的加入。这与北魏宗室东阳王元荣统治瓜州(敦煌)有关:元荣自己可能从长安带来了画匠及其他工匠;敦煌本地西晋时期的墓室壁画风格和中国民间信仰的题材(用来与众不同和说明佛教内容)也出现在石窟里(如莫高窟第249窟的射虎图,早在200年前的敦煌晋墓中就出现了,即佛爷庙湾墓砖上的「李广射虎」)。这是壁画上出现中原汉文化元素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隋朝初年,如莫高窟第302、305等窟有隋开皇初年的造窟题记,都是西魏和北周风格的一脉相承。第二个时期应该是隋统一南方以后,可能有南朝工匠到了敦煌,出现了像莫高窟第427窟那样的全新风格,突出地表现地窟内四壁顶部那一圈给人强烈的动感的飞天;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唐初,如武曌时期绘制的莫高窟第390窟壁画。第三个时期是唐代初年,贞观十六年绘的莫高窟第220窟,应该是贞观十上年唐朝出兵收复高昌期间带过来的中原画匠所为;此后的壁画成为清一色的中原唐风,经历了武周革命和开元盛世,一直延续到吐蕃点领前的大历年间。这三个大的时期都是在不断进步和上升时期。但石窟中最早的中原案例,应该是从北凉时期的第272、275窟就有了,主要在建筑形式方面一开始就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制。如第272窟作为佛殿就是后来帐形窟的肇始;帐在中国是一种古老而尊贵的居处,传汉武帝时造甲乙二帐,"甲帐居神,乙帐自居",佛窟作为居神之处所,自然使用最尊贵的帐。而第275窟也是帐开窟,不过是纵长形的,建筑上叫盝顶帐形窟。不仅如此,窟内菩萨与候选者所居佛龛,有阙形龛和圆圈形合龙两种,典型的中西合璧。其中的汉文化元素十分突出。|

莫高窟西魏第249窟窟顶06鹿王问:在80年代中日合拍的电影《敦煌》之中,表现了一个画工在绘制壁画时的入定状态,就像是把他的心力全部投注到了佛教世界的展现上。那么,根据您的研究,真实历史中的敦煌工匠会不会大多都拥有相当程度的佛教信仰?那么,是不是信仰的力量支撑了他们的艺术创作,塑造了他们的"工匠精神"?老师答:敦煌佛教艺术的创造者们众所周知,敦煌文献中有关直接记载画工的数据极为罕见,最多也只是"良工""画师""画拍""丹青上士"一类的赞誉,基本上没有他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的记载。倒是研究敦煌艺术的老前辈专家们在几十年的"面壁""读画"过程中,逐渐从壁画本身得出一些认识。这里引用史苇湘先生的话来说明一下:"对佛陀的信仰,为佛陀造像,描绘佛国世界的种种情景,都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表现。这些活动表现即出自于社会生活,又依赖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始终是佛教艺术唯一的‘粉本’。没有人类自我的审美意识,从何提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崇高标准?没有人间被少数人占有的宫殿、衙署、宗庙、园囿,艺术工匠凭什么去创作‘佛国净土’与‘极乐世界’?由于人间的贫困,艺术工匠才为人们幸福的憧憬在墙壁上描绘出富足与豪华的彼岸世界;由于会充满了暴戾与邪恶,石窟、庙宇里才出现了怀有忠肝义胆表情刚烈正直的天王、力士;对于生计艰难、内心凄楚、充满委屈和贫困者,还有什么比塑造得温柔、慈悲的菩萨更能安慰他们的痛苦?这些艺术除了照佛教教义去认识,更需要从历史上的社会生活中去理解:时代不同,艺术工匠们师承关系各异,个人的性格、素质和社会经历也是千差万别的的,他们个人的‘人的风格’必然影响到制作‘神的风格’。""只剖析了艺术品的时代现象,没有深入到制作艺匠的素质差别和信仰者千差万别的对真善美的需求差别,或者忽视了这些差别因素,就看不到历史上造神时个人与社会的精神追求,看不到在创作神的世界时的艺术工匠、观赏者、信仰者在自我异化时的主观能动性"。总的来说,对于各个时代敦煌石窟壁画的创作者们来说,信仰的因素还是有一定比例的,但并不是决定的因素。我们现在看到的比较详细有记述是敦煌宋初(10世纪后期)写本《画行都料董保德功德记》讲到他画持高超,也建佛塔、造兰若、画壁画,是一位佛教信仰者;但文书中并不涉及与画技的关系,也可能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背景有关,特别是创作智慧、想像力等方面,已经没有了那份激情。|

莫高窟盛唐第45窟西龛群塑07鹿王问:敦煌工匠是以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参与到石窟寺的修造过程中的呢?归属于寺院、官府的工匠与个体工匠之间又有哪些不同的组织方式呢?您能根据您对敦煌文献的了解,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么?老师答:敦煌石窟早期,可能是由僧人或僧团组织的专门的石窟营造轩队,包括了从开窟到的各类工匠,一般由窟主雇佣。工匠们在僧团组织营造佛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从洞窟遗存看,一部分没有明显窟主所属和佛窟,都是由僧人或僧团先行开凿好,再招募施主来出资绘画;一部分僧人也会参与营造与绘画。平时的工匠们属于僧团、官府和大族家庭,从事日常社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手工劳动,也参与营造各自的主人作为窟主的佛窟;而在一些有实力的窟主在营造大型佛窟时,这些工匠们都会被窟主家雇佣。寺院(僧团)工匠与官府工匠都是有固定的管理者,一切听从管理者安排。民间个体工匠是出现比较晚的一自由民身份的手工业者,有自己的庄园和土地,平时也是独立受雇于业主。至于后来出现的工匠行会组织,应该只限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各类工匠都可以参加,由同行中技术级别最高者担任行会头目。这些行会后来也受到官府的控制,各行会的头目被授于类似于政府办事员一类的官衔。|

敦煌遗书S.3929《董保德功德记》08鹿王问:公元10世纪,随着民间画工班子、官府作坊的"绘画手"、"画院使"和被称为"丹青上士"的僧人画家等专业绘画团队成熟化,敦煌壁画在这个时期是否存在一种程序化的趋势,以至于出现一些有些"匠气"的作品?如果有的话,又有哪些具体的实例呢?老师答:这种情况实际上在9世纪晚期就出现了。"画院使"是职务,"绘画手""丹青上士"等是对画家的敬称、尊称,后者包括了僧人画家。敦煌壁画的制作在这个时期大量的程式化,流水作业,粉本大量使用。前期主要是新建洞窟,虽然壁画内容丰富,也有很多非常生动的社会生产生活场景,但整体上布局呆板,套路规矩,技巧也缺乏活力,如莫高窟第98、100、454等窟。后期内容单调,千篇一律,在很多10世纪晚期重修和前代石窟中都有体现,如我们看到的许多大型洞窟如莫高窟第16、94、152、256等窟(平时都是公开对外开放的)的表层壁画。|

榆林窟宋第3窟工匠供养人群像09鹿王问:敦煌学研究是一门需要综合多学科眼光才能取得有效成果的学问,那么您是怎样看待未来的敦煌学研究的,又对未来的敦煌学研究有怎样的期待?我们作为后辈无论是发展兴趣还是走学术之路,想要搞好敦煌学,最好在哪些学科领域打好基本功呢?老师答:首先说明一下:"敦煌学"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如果把学问,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作为学科,就不伦不类;从语言逻辑的角度也讲不通。"敦煌学"译成英文的话,就是"敦煌研究"的意思;但如果是"敦煌学研究",译成英文就成了"敦煌研究研究"。对敦煌研究的未来,首先一定要厘清概念:学术是科学,就得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能抱着约定俗成的普通观念而津津乐道;敦煌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是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文章千古事",不需要去"抓机遇"、赶时髦、闻鸡起舞、随波逐流;基础学科不是业余爱好和一时兴趣就能做得了,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