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货币银行学B课程教学大纲EconomicsMoneyAndBank学时数:32学分数:2适用专业:工商管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本课程为普通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不含金融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二)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货币银行的基本原理分析和思考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期的专业课学习中央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阐明货币、信用和银行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现代金融经济运行的一般形式规范、原则和操作程序。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比较全面地掌握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认识货币、信用和银行活动的规律性及其演进趋势。(三)了解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管理工作的金融要求。(四)能熟练阅读其他的金融学著作及分析现实中的金融问题。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难点和重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一)中国古代货币起源学说1、先王制币说2、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观点(二)西方经济论著中的货币起源学说1、创造发明说2、便于交换说3、保存财富说(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1、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2、马克思货币学说分析的逻辑路线二、货币形式的演进(一)币材选定的标准1、价值较高2、易于分割3、易于保存4、便于携带(二)实物货币1、实物货币的定义2、实物货币的特点(三)金属货币1、秤量货币及其特点2、铸币及其特点(四)纸制货币1、纸制货币的定义2、纸币的特点(五)存款货币1、存款货币的定义2、存款货币的特点(六)电子货币1、电子货币的定义2、电子货币的特点三、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定义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二)流通手段1、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定义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三)贮藏手段1、货币执行储藏手段的定义2、货币执行储藏手段的特点(四)支付手段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定义2、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特点(五)世界货币1、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定义2、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特点四、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1、规定货币单位的含义2、规定货币单位的具体内容(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四)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1、货币支付偿还能力的无限法偿2、货币支付偿还能力的有限法偿。(五)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五、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一)银本位制1、银本位制的定义2、银本位制的基本内容(二)金银复本位制1、金银复本位制的定义2、金银复本位制的基本内容3、金银复本位制的基本特征(三)金本位制1、金本位制的定义2、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3、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四)不兑现的现代信用货币制度1、不兑现的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定义2、不兑现的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3、不兑现的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五)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主要类型(一)现金准备发行制(二)保证准备发行制(三)弹性比例发行制(四)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五).比例准备发行制七、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意义1、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2、国际货币制度的意义(二)国际金本位制1、国际金本位制的定义2、国际金本位制的具体内容3、国际金本位制解体的根源(三)布雷顿森林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含义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具体内容3、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根源(四)牙买加体系1、牙买加体系的含义2、牙买加体系的具体内容3、牙买加体系解体的根源重点重点:1、货币发行准备制度;2、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根源难点:不同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优缺点比较第二章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的概念1、货币供给的概念2、货币供应量的概念(二)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1、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划分层次时,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的依据和标准。2、要想十分清晰地划分货币层次越来越困难,货币层次及其计量也只能是相对精确。(三)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意义1、现金的使用量在整个社会的交易额中所占的份额很小。2、各种存款都代表了一定的购买力,都是信用货币的构成部分。。(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0(现钞)2、M1(狭义货币)3、M2(广义货币)二、货币供给机制(一)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2、国外净资产数额。3、对政府债权净额。4、其他项目(净额)。(二)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派生存款机制1、商业央行存款创造过程2、、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3、、基础货币与派生存款倍数衡量三、货币供给理论(一)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1、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2、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关于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观点的修正(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1、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货币供应量外生性的研究2、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供给内生论(三)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1、货币数量范围的界定2、货币数量增长率的确定3、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稳定性(四)新经济自由主义的货币供给理论1、保证市场经济模式的协调稳定与保持货币稳定的关系2、货币供给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及保持商品追逐货币局面的原则3、、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区间论重点:重点: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派生存款机制难点: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与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机制的关系第三章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的概念(一)货币需求的定义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而非流量概念。2、经济学中研究的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二)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1、名义货币需求2、实际货币需求(三)经济学家分析货币需求的两个角度1、把货币视为交易媒介的宏观角度2、把货币视为资产类别的微观角度二、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1、马克思首先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来进行分析2、马克思进而分析了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二)古典的货币数量说1、费雪的现金交易说2、剑桥学派的现金数量余额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2、交易动机3、预防动机4、投机动机(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鲍莫尔的“平方根定律”2、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3、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的发展(五)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收入或财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2.机会成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3.效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三、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一)收入(二)价格(三)利率(四)货币流通速度(五)金融资产选择(六)其他因素重点:重点:1、货币需求的微观角度;2、货币需求的宏观角度;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难点:货币需求的微观角度与货币需求的宏观角度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章货币均衡一、货币均衡及其标志(一)、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1、货币均衡的含义及其度量2、货币失衡的含义及其度量3、总量性货币失衡及其度量4、结构性货币失衡及其度量(二)、货币均衡的标志1、商品市场物价稳定2、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三)、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的差异1、主要矛盾不同2、主要表现不同3、均衡实现机制不同二、货币运动过程中的内在均衡机制(一)在货币供给既定的前提下,货币需求上升情形下的均衡机制(二)在货币供给既定的前提下,货币需求下降情形下的均衡机制(三)在货币需求既定的前提下,货币供给增加情形下的均衡机制(四)在货币需求既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减少情形下的均衡机制(五)当货币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时情形下的均衡机制三、货币均衡与经济总量均衡(一)货币均衡与经济总量1、社会总供给可以以货币需求来表示2、社会总需求则可用货币供给来表示3、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是实现货币均衡的关键性因素

(二)货币均衡与国家财政货币政策1、就货币供求双方的关系而言,货币供给处于被动地位2、货币的原始供给主体可以通过变动货币供给以引导国民经济运行

(三)货币均衡与物价总水平四、通货膨胀及其治理(一)、通货膨胀概念1、凯恩斯之前的概念2、凯恩斯的概念3、凯恩斯之后的概念:4、中国普遍认同的概念(二)、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4、结构型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效应分析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2、通货膨胀与收入再分配3、资产结构调整效应。4、社会就业效应(四)、通货膨胀的治理1、紧缩性货币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3、收入政策4、价格政策五、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一)通货紧缩界定1、“物价总水平下降说”2、“三个要素”说3、普遍定义(二)通货紧缩的成因1、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2、结构型通货紧缩是3、微观效益下降型通货紧缩4、政策失误型通货紧缩(三)通货紧缩的本质(四)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1、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2、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3、扩大有效需求4、加强国际合作重点:重点:1、货币均衡的标志;2、货币运动过程中的内在均衡机制难点: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均衡机制的区别第五章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一、金融机构体系(一)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1、中央银行2、商业银行3、专业银行4、政策性银行5、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我国现行金融机构及编码规范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编码对象5、编码的结构和表示形式二、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市场的定义(二)金融市场的特征1、金融市场上商品的单一性和价格的相对一致性。2、金融市场具有可以非物质化的特征。3、金融商品交易的非物质化使得这些交易可以完全凭空进行。(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1、交易主体2、交易客体。(四)金融市场的类型1、按金融工具上所约定的期限划分2、按金融交易的程序不同来划分3、按交割时间的不同来划分4、按金融交易的存在场所划分5、按交易对象和方式可划分6、按交易所涉及的地区范围为标准划分7、按融资方式划分,可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五)金融市场的功能1、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资产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2、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制度引导资金合理地流动3、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间接调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4、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窗口三、货币市场(一)货币市场的概念(二)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1、货币市场的短期资金融通功能2、促使微观经济主体加强自身管理功能3、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4、促进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功能(三)国际货币市场主要业务介绍1、短期信贷。2、可转让定期存单3、商业票据4、银行承兑汇票5、贴现四、资本市场(一)资本市场的概念(二)资本市场的功能1、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2、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3、资本市场有利于企业重组。4、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三)证券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四)股票市场概述(五)债券市场概述1、债券及其分类2、公司债券的主要类型重点:1、金融市场的功能;2、金融市场的分类重点:1、金融市场的功能;2、金融市场的分类难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与联系第六章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政府融资问题2、银行券发行问题3、票据交换问题4、最后贷款人问题5、金融监督与管理问题(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1、单一中央银行制度2、复合中央银行制度3、准中央银行制度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三)中央银行的资本类型1、资本全部为国家所有2、资本部分为国家所有3、资本全部为民间所有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5、资本为多国共有二、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三)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1、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3、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还对政府提供信贷。4、尽管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但中央银行仍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1、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产生的可能。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3、中央银行是负有社会性责任机构,当政府与社会公众利益和银行综合利益发生矛盾时,中央银行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来进行协调和选择。4、为了适应中央银行特殊业务与地位的需要。5、为了稳定经济和金融的需要。(二)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原则1、中央银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不能自行其是,既要考虑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及责任,但也不能独立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之外,甚至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对立。2、中央银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都必须符合金融活动自身的规律性。(三)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四)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容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持货币的稳定。2、独立地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3、独立地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四、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1、非盈利性2、流动性3、主动性4、公开性(二)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分类1、银行性业务2、管理性业务(三)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2、代理国库业务3、存款业务(四)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2、对政府的贷款3、金银、外汇储备业务4、证券买卖业务五、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一)金融监管的含义和必要性1、金融监管的含义2、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二)金融监管的原则1、、依法管理原则。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3、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4、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三)金融监管系统1、金融监管组织系统2、金融机构自律监管系统3、行业自律监管系统4、社会舆论监督系统5、行政法制监督系统(四)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1、金融监管的内容2、金融监管的方法重点:重点:1、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2、中央银行的资本类型难点: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与中央银行的资本类型的关系分析第七章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界定1、广义的货币政策的含义2、狭义的货币政策的含义(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1、币值稳定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三)终极目标之间的关系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关系3、稳定币值与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四)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指标)1、基础货币2、存款准备金3、、货币供给量4、利率与汇率指标(五)货币政策时滞1、内部时滞2、外部时滞二、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指标概述(一)货币政策工具概述1、货币政策工具定义2、判断货币政策工具有效的标准:(二)中介指标概述1、中介指标的含义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及业务操作(二)再贴现政策及业务操作(三)公开市场业务及操作四、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消费者信用控制(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三)不动产信用控制(四)优惠利率五、其他政策工具(一)直接信用控制(二)间接信用指导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一)财政政策及其制定原理1、财政政策的概念2、财政政策的制定原理(二)货币政策及其制定原理1、财政政策的概念2、财政政策的制定原理(三)“双紧”的政策配合1、“双紧”政策配合的含义2、“双紧”政策配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四)“双松”的政策配合1、“双松”政策配合的含义2、“双松”政策配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五)“一松一紧”的政策配合1、“一松一紧”政策配合的含义2、“一松一紧”的政策配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重点:1、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和中介目标;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重点:1、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和中介目标;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难点: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和中介目标指标体系的确定第八章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的职能(一)信用中介(二)将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储蓄转化为资本(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四)充当支付中介二、商业银行的类型(一)职能分工型模式(二)全能型模式三、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一)总分行制度(二)单一银行制(单元制)。(三)持股公司制(四)连锁银行制四、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收缩

(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两个前提条件1、部分准备金制度2、非现金结算制度(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举例1、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数学推导2、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举例3、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收缩数学推导4、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收缩举例(三)中央银行为中心的现代金融体系之间转账结算制度的主要特征1、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均须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其存款称作准备存款。2、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提取的准备金,必须存入其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3、准备金提取的比率不由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自己决定,而是由国家规定。4、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取超额准备金。5、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的应收应付款差额,通过中央银行转账结算。6、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可以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及再贷款。(四)原始存款、派生存款与存款货币的关系(五)制约存款创造与收缩的主要因素1、受到派生倍数的限制与制约。2、受到基数的限制与制约。3、受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与制约。4、受到现金漏损率的限制与制约。5、受到定期存款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之间保有比例的限制与制约。五、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的三个阶段1、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2、可转换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二)负债管理理论(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重点:重点:1、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2、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与收缩难点: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与收缩的公式推导第九章国际收支与汇率一、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一)国际收支的概念1、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以经济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外汇支付为基础的。2、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也是一个事后的概念。3、国际收支记录的交易必须是在一个国家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二)、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的比较1、国际借贷与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不同2、国际借贷是个静态的概念,表示的是一种存量(余额);国际收支是个动态的概念。3、国际借贷与国际收支包括的范围不同。二、国际收支平衡概述(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二)记账规则与平衡关系1、记账规则2、记账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有四条记账原理)3、平衡关系(三)具体项目与记录1、经常项目2、资本与金融账户3、储备资产账户4、错误和遗漏账户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一)会计分录编制(二)试算平衡(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四、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一)静态分析法1、贸易收支差额2、经常项目差额3、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4、综合收支差额或总差额(二)动态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五、国际收支与汇率均衡(一)国际收支与汇率自动调节机制(二)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与汇率自动调节机制(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收支与固定汇率调节机制(四)不兑现的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国际收支与浮动汇率调节机制1、价格的自动调节机制2、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3、国民收入的自动调节机制4、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重点:1、国际收支与汇重点:1、国际收支与汇率均衡;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难点:国际货币制度与汇率调节机制之间的关系第十章金融风险与监管一、金融风险的内涵及分类(一)金融风险的内涵(二)金融风险的种类1、信用风险2、市场风险3、流动性风险4、操作风险5、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6、国家风险7、声誉风险8、系统风险二、金融监管(一)金融监管的定义(二)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1、公共利益论2、特殊利益论3、社会选择论4、经济监管论(三)金融监管的意义

1、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2、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3、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4、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5、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四)金融监管的模式1、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2、混业经营、集中监管体制三、银行风险与监管(一)银行监管模式1、集中监管体制2、分散监管体制3、我国银行监管模式(二)银行监管目标1、保护金融消费者及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以美国为代表。2、维护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转,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德、日、新加坡为代表。3、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行的有效经营,以英、香港为代表。4、我国银行监管目标主要有:促进银行业的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三)银行监管的原则1、依法监管原则2、公开、公正的原则3、效率原则4、适度竞争5、谨慎监管原则(四)银行监管的内容(五)银行监管的模式、目标与监管指标体系的关系四、证券风险与监管(一)证券监管模式1、集中监管体制。分为三种类型:2、自律监管体制3、混合监管体制,主要代表有德国、意大利、泰国等。(二)证券监管的目标1、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利益2、增强市场透明度,促进信息公开3、减少系统风险4、我国证券监管目标(三)证券监管的原则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