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2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3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莫随鸿雁南飞美芹悲黍冀南宋铁板铜琶继东坡莫随鸿雁南飞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姿,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3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风以豪放为主。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4题目解说“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题目解说“水龙吟”为5辛弃疾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辛弃疾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6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排挤陷害,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7少有宏愿一生求索壮志难酬少有宏愿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水龙吟辛弃疾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写作背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写10掌握生字读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充满感情的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倾情诵读,整体感知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1课前小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遥岑远目________(2)玉簪螺髻_________________(3)鲈鱼堪脍_________________(4)揾英雄泪________cén

zānjì

kuàiwèn课前小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cénzānjìlú12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遥岑远目____________(2)断鸿声里_________________(3)倩何人换取____________(4)揾英雄泪____________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中“玉簪螺髻”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修辞。这几句的正常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二字,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断鸿”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而高的山

失群的孤雁请求

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

比喻

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

南宋国势衰颓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遥岑远目___________131、整体感知:

(1)你感觉词的风格怎样?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遥远,感慨深沉。豪放1、整体感知:

(1)你感觉词的风格怎样?境界阔大,14(2)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

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2)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作者登上建康城(今15初步感知思考: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初步感知思考:16楚天、长江、遥岑落日、楼头、断鸿所见看、拍所为所想

三个典故

慨叹愤懑愁恨品读词意休说-报国雄心应羞-为国忘私可惜-不遇之慨楚天、长江、遥岑所见看、拍所为所想17【注释】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④吴钩:本指一种弯形的剑,相传吴王命国中做金钩,有人杀掉自己两子,以血涂钩,铸成双钩献给吴王。后代指利剑。

⑤“季鹰”: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句: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白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⑧揾(wèn):擦试。⑨红巾翠袖:指代女子。【注释】18【译文】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远望遥远的山岭,引起忧愁怨恨,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看着腰间利剑,把栏杆拍遍,但没有人领会。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女子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译文】19上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k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20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看过,看遍上片:y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2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手持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光复中原的抱负。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22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景物?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断鸿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空寂苍凉。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江天群山思考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

一起笔,先写景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景物?表现了词人怎23

思考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思考看、拍、会、登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24上片:

景色:江天、山景、落日、断鸿动作:看、拍、会、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上片小结上片:景色:动作: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片小结25(1)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上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1)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26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q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27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求jy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28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xslb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29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hw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30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31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思考“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2下片小结下片:

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壮志难酬用典—以典言志正面反面下片小结下片:张翰—乐于归隐用典—正面反面33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念鱼归隐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时光流逝—乡思—为国为民—控诉当朝思考—哀叹虚掷年华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34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用典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35(2)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用典。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表明了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专营私利的人。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年华的愤慨和苦痛。(2)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36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用简练的语言总结这首词。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37用简练的语言总结这首词。

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借典言志。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遥远,感慨深沉。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层层展开主题。结构曲折而严谨。而且典故使用贴切精妙,天然浑成。用简练的语言总结这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景38小结1.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小结1.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39拓展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作者所抒情感。

青玉案(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表达了自己政治上甘愿投闲置散,也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全篇采用反衬手法,别具一格。

拓展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作者所抒情感。青玉案40

词的上半阙写景,寥寥数语,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夜晚便有声有色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词的下半阙写人,“蛾儿雪柳黄金缕”,这是描绘妇女们佩戴的各种珠宝首饰。美女如云,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接下去作者笔意一转,这时我们才知道他的真正兴趣其实并不在这种种热闹景象,他是在到处寻找一个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现了“那人”与众不同的形象,借以表白自己政治上愿投闲置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全篇采用反衬手法,别具一格。

词的上半阙写景,寥寥数语,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夜晚便4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犹如春风吹过千树花开,漫天飘飞的焰火似流星一般洒落,又像清亮的雨滴在夜空中闪耀。一个个新颖生动的比喻使元宵夜一派壮观美丽的景象跃然纸上。

“宝马雕车香满路”推出游人:富贵人家的女子们乘着华贵的马车出来观灯,所到之处香飘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从细处着笔,突出了歌舞通宵达旦的喧闹场面,也暗示了作者在彻夜寻人。彩灯连云、鱼飞龙舞,在优美的箫声中,游人如织。

如果说词的上片也不过渲染一片热闹景况,并无异独之处,那么下片始见精彩之笔,带给读者无限想象和回味。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边说边笑,轻盈地从“我”身边掠过,抛下串串银铃般的笑声,飘过阵阵淡淡的清香。然而“我”并未在这衣香鬓影之间多作停留,显然,她们并非“我”意中关切之人,那么,“我”在等待着什么,又在寻找着谁呢?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穿过灯花焰火,拨开拥挤的人群,找呀,寻呀……却依然不见她的影子。忽然,眼前一亮,那“伊人”正在灯火稀疏处悄然而立,一阵喜悦之情涌上心头,一种知音的契合之感令“我”喜不自禁:终于找到她了!这究竟是怎样一位女子?她幽居自处,喧嚣之下静待,众人堆里独处,不入流俗、不同凡响,是作者之所思、所求。而这个孤高离尘的美人形象,正是作者的情趣所在和自我影象,实际上表现了他政治失意后“自怜幽独”的情怀,这恰恰是整首词的不凡之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犹42词的分类大致有5种: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课件43宋词的由来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

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