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课件_第1页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课件_第2页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课件_第3页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课件_第4页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刘增品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1概况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80%以上,在亚洲人群中,特别是30-50岁的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占主要地位,一些高龄患者可同时存在颅内、外动脉的多发狭窄。概况2文献报道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年卒中率为8%。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病人的脑缺血事件率为27.3%,其中卒中率为15.2%。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WASID研究组报告,即使进行抗凝或抗血板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年卒中率仍高达10.7%,小脑后下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的年卒中率为6.0%。文献报道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年卒中率为8%。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病31999年Melak等和Mori等报道了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Gomez等于2000年报道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ppt课件4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动脉炎,Moyamoya病和动脉夹层。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5

发病部位:颅内动脉狭窄好发生于颈内动脉虹吸段、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入颅处、椎基底动脉交界和基底动脉。发病部位:6颅内血管狭窄的造影分型(Mori分型):A型病变:呈同心性或适度偏心性狭窄,长度‹5mm。B型病变:表现为偏心性狭窄,长度5-10mm或闭塞,但时间‹3个月。C型病变:狭窄长度›10mm,血管明显扭曲或闭塞时间≥3个月。颅内血管狭窄的造影分型(Mori分型):71、经颅多谱勒超声(TCD):颅内血管内径缩小50%以上时,血流速度明显增高,血管造影可发现管径狭窄。2、CT及CTA:可以判定闭塞血管部位以及侧枝循环状况,对Willis环的结构显示良好。

影像学检查手段及优化:1、经颅多谱勒超声(TCD):颅内血管内径缩小50%以上时,8

3、MRI及MRA:MRI具有分辨率高的优势,可以显示脑内病变的范围、程度,MRA对颅内血管的狭窄程度、范围显示良好,与TCD配合增加诊断率;但临床工作中发现其显示狭窄的程度有放大疾病程度的劣势,而且对于一些血管弯曲或变异的清况如大脑后动脉主要由前循环供血时,MRA可能造成大脑后动脉P1段近端狭窄或闭塞的假象。

影像学检查手段及优化:3、MRI及MRA:MRI具有分辨率高的优势,可以显示脑9

4、全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费用高,但目前仍是观察脑血管疾患的“金标准”,它可以完整显示颅外、颅内脑血管的整体情况,清晰提示不同部位的狭窄部位、长度、程度、形态以及狭窄远端的脑实质染色程度,特别是观察血液动力学变化,血流速度及侧枝循环情况,是进行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影像学检查手段及优化:4、全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费用高,但目10左侧颈总动脉与头臂干共干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右侧迷走锁骨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与头臂干共干右侧迷走锁骨下动脉11MRA与DSA比较患者,男性、63岁。头晕、恶心、呕吐一个月。Firebird冠脉涂层支架3*13mm.MRA与DSA比较患者,男性、63岁。头晕、恶心、呕吐一个12MRA女,53岁,主因头痛查体DSA血管迂曲假象MRA女,53岁,主因头痛查体DSA血管迂曲假象13男,24岁狭窄长度5mm.男,24岁狭窄长度5mm.14男性,44岁,狭窄长度6MM,累及分叉.男性,44岁,狭窄长度6MM,累及分叉.15男,64岁,脑梗塞,MRA与DSA不一致,造影发现椎动脉狭窄.大脑中Moya现象。男,64岁,脑梗塞,MRA与DSA不一致,造影发现椎动脉狭窄16介入治疗适应症:

症状性、反复发作性、药物难以控制的低血流量性TIAs;颅内动脉狭窄的部位与病人的TIA症状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造影证实的动脉狭窄率>50%,病变长度小于10mm,病变长度大于10mm的病变应当慎重;

介入治疗适应症:17

禁忌症:

非“罪犯”血管,或病变开通后病人不能获益;

无适合的血管入路;

6周内发生过卒中;卒中后留有严重残疾;

合并颅内血管畸形或肿瘤。禁忌症:18

术前准备:(略)术前准备:19手术技术要点:1、准确判定罪犯血管,详细了解血管造影情况,决定手术入路。2、主张全麻。3、导引导管尽量一步到位,防止反复刺激造成血管痉挛。手术技术要点:20手术技术要点:4、扩张球囊压力遵照小量、多次、缓慢的原则,支架释放亦遵循缓慢、渐进的原则。5、准确测量狭窄长度及两端正常血管的直径,选择最短的长度,支架直径与正常血管直径相同或略小,特别是有重要穿支动脉时。手术技术要点:21术后处理及随访:(略)术后处理及随访:22病例1:男性,63岁,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入院,CT示双顶叶梗塞,MR左侧基底节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已形成软化。DSA左侧颈内动脉C4段狭窄明显;2/20mmMAVERCK球囊扩张术前、术后。应用3.5/16mm支架通过困难.病例1:男性,63岁,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入院,CT示双顶23病例2:男,65岁,头晕、视物不清伴左下肢无力。3/13mm支架MRADSA术前DSA术后病例2:男,65岁,头晕、视物不清伴左下肢无力。3/1324病例3:男,56岁,右侧肢体麻木伴视物成双。支架3/13mm;4/16mm病例3:男,56岁,右侧肢体麻木伴视物成双。支架3/13mm25病例4:男性、49岁,主因发作性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病例4:男性、49岁,主因发作性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26支架2.5/8mm支架2.5/8mm27病例5:男,32岁,左侧肢体无力,CT示右顶深脑梗塞支架2.5/8mm病例5:男,32岁,左侧肢体无力,CT示右顶深脑梗塞支架2.28病例6:男,65岁,左侧肢体无力,DSA显示基底动脉狭窄,释放支架前出现左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动脉内应用尿激酶10万单位,无变化,随释放支架,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皮层支部分侧枝形成,术后3小时患者出现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不敏感,后呈典型动眼神经麻痹表现,考虑穿支损伤所致。复查MRA基底动脉显示不清。支架3/16mm病例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