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EconomicGeography学时数:16其中:实验学时:课外学时:学分数:1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经济地理》课程是为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限选专业课程,旨在为学生介绍区域经济地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目的是使学生立足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对区域经济地理的特点和规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便在今后的市场营销和经济管理工作中相应理论与各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适应不同区域营销及物流管理新变化给营销及经济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二、课程基本要求(一)掌握经济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策略;(二)熟悉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和模型;(三)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模型分析特定区域的经济地理问题三、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一、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一)经济地理学概念与研究对象1、概念2、研究对象(二)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1、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2、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3、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三)经济地理学的特性1、地域性(区域性)2、综合性(四)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1、部门经济地理学2、域经济地理学二、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一)思想方法1、比较法2、系统分析法3、综合分析法等(二)传统技术方法1、实地考察2、统计图表3、经济地图等(三)现代技术方法1、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资源普查、土地利用研究、趋势预测与动态分析2、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广,主要用于区域分析与规划三、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一)古代经济地理学的萌芽时期(二)近代经济地理学(三)现代经济地理学(四)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区域综合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2、应用方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3、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4、研究方法将进一步革新重点: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难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特性第二章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概述一、产业结构概述(一)产业分类1、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大分类法)2、标准产业分类法(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1、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2、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3、产业结构状态与结构性调整二、产业布局概述(一)产业布局模式1、增长极模式2、点轴(线)开发模式3、网络开发模式(二)产业布局的演变各国各地区产业布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演变规律一般表现为:均质布局→点状布局(增长极)→点轴布局→网络布局。重点: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难点:产业布局有哪些主要模式第三章产业布局条件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一)基本概念1、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存所依赖的自然部分2、自然资源: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人类可利用的自然条件(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2、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基础3、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4、影响产业分布的空间界限二、技术条件(一)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影响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组成和发展。(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是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将引起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变化。三、社会经济条件(一)经济地理位置、交通与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基本概念2、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2、人口素质及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3、人口分布与迁移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三)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指历史遗留下来的产业设施,过去积累的文化和科技条件以及经济管理经验等。2、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四)市场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五)体制、规划、政策与法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体制2、规划3、政策与法规四、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1、对于任何产业,以上条件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2、不同产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在布局上对条件因素的要求及影响程度不同重点:位置、交通条件、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难点: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1、资源禀赋2、资源配置能力3、区位条件4、外部环境(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1、区域增长极理论2、循环积累因果原理3、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胡佛-费希尔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将经济增长划分为五个“标准阶段次序”2、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六个阶段3、中国学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国学者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二、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一)经济区1、概念: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成的经济地域单元。2、特征:组织上的同质性;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组合上的层次性。3、类型: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二)经济区划1、经济区划概念2、经济区划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资源条件的相关性;远景发展方向一致性;适当考虑行政区划的完整性。重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难点:经济增长过程的阶段第五章区域的空间组织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1、极化效应的主要内容2、涓滴效应的主要内容(二)梯度推移学说基本观点: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其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三)中心-外围理论主要观点:在若干个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二者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发展关系。(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1、任何国家都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2、依赖是双向的传递与影响3、相互依赖的内容和强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二、区际经济联系(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1、空间相互作用概念: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2、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可达性;干扰机会(二)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1、成本学说2、要素禀赋学说(三)区域合作理论: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三、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一)区域经济差异概念(二)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产生正负双重影响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分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是有限度的(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涵义: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重点: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难点: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第六章世界经济地理的特征一、密度(一)密度定义(二)经济集中—愈是富裕,密度越高(三)农村—城市和城市间趋同二、距离(一)先进地区的经济集中(二)地区间的先分化后趋同(三)发展地区的独特性三、分割(一)经济集中(二)先分化,再趋同(三)地理、全球化和发展重点:经济密度的含义,如何理解经济集中—愈是富裕,密度越高难点:地区间的先分化后趋同第七章塑造经济地理一、规模经济和集聚(一)集聚经济指南(二)跨入规模经济的领域(三)地方组合(四)理解市场的力量二、要素流动和移民(一)从重商主义到全球化再到闭关自守的循环往复(二)劳务移动(三)治理移民的务实政策三、运输成本和专业化(一)回眸既往:两个世纪的经验教训(二)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20年分析(三)如何作为:发展中的世界交通政策(四)运输:日益重要的领域重点:规模经济和集聚难点:发展中的世界交通政策第八章重新制定政策辨论的框架一、无拥挤集中:和谐性城市化政策(一)地方组合管理原则(二)一体化的政策框架(三)行动框架(四)从中立到效率,再到适居性二、和而不同:实现地区发展的有效政策(一)人们寻求机会(二)国家谋求和谐统一(三)促进先进和落后地区一体化的政策框架三、赢者无边界:贫穷国家和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一)区域一体化扩大供给,全球一体扩大需求(二)框架:建立一体化毗邻地区重点:无拥挤集中:和谐性城市化政策难点:建立一体化毗邻地区框架第九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一、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二、核心
—边缘模型与新经济地理学三、新经济地理学的聚集机制与核心结论重点:核心
—边缘模型难点:新经济地理学的聚集机制四、课程各环节教学要求(一)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二)讨论环节要求学生结合区域经济开发规划实践活动进行课程作业的简单设计。(三)最后成绩一般是课程论文占70%,平时成绩(含期中测验、作业等成绩)占30%,成绩及格者获1个学分。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1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222第二章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概述113第三章产业布局条件114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1125第五章区域的空间组织226第六章世界经济地理的特征227第七章塑造经济地理1128第八章重新制定政策辨论的框架1129第九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22合计13316由于该《经济地理》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因此,在16学时的教学计划中,为了保证教材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必须合理组织好教学内容,做到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做到详略得当,有重点地组织学习有关章节。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经济学”相关联,但着重于对经济学知识的讲授。在课程安排上,宜安排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之后。七、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房有物业合同范本
- bt合同ppp合同范本
- 企业人事聘用合同范本
- 出租保安服装合同范本
- 单位购仪器合同范本
- 先打款后开票合同范本
- 协议付款合同范例
- 上门宴席服务合同范本
- 东莞企业劳务合同范本
- 儿童游泳班合同范本
- 2025年企业法务顾问聘用协议范本
- 教育部人文社科 申请书
- 无菌手术台铺置的细节管理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五章 运动控制
- 议论文8(试题+审题+范文+点评+素材)-2025年高考语文写作复习
- 【理特咨询】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生物医药大健康行业应用进展报告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小学部分)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6第1课时Startup
- 2025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下属国企业招聘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蒙牛集团实施财务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8800字(论文)
- 平抛运动的经典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