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慈善事业发展史略_第1页
明清慈善事业发展史略_第2页
明清慈善事业发展史略_第3页
明清慈善事业发展史略_第4页
明清慈善事业发展史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慈善事业发展史略

中国是世界上首次倡导并发展起来的慈善事业的国家。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思想渊源。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这一时期官方和民间创立的各种慈善组织和慈善机构大量出现,开展的慈善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在官方的倡导和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下,明清时期淮安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一、创设一些官办高等院校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对慈善都较为重视,不但恢复和发展了前朝的一些官办慈善机构,而且创设了一些新的官办慈善机构。养济院、栖流所、惠民药局、漏泽园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官方慈善机构。(一)桃源县养济院和栖流所养济院是在明代由官方倡设的抚恤孤老的慈善机构。明清时期淮安地区的养济院事业同样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光绪《淮安府志》记载了淮安府养济院的设置及重修情况:“在治西南参府坊。明洪武六年,知县凌泽创建草房。成化七年,增瓦房七十二间。隆庆年知县高时修草房三十余间。弘治三年,知县阎伟重建于后街,置屋四十间。国朝雍正中毁于火,孤贫散处关厢,每月赴县给领口粮以百二十名为率,大建月共给库平纹银四十四两三钱二分四厘,小建月四十二两八钱四分七厘,遇闰给三十四两五钱三分三厘,由官当堂典放,如有病故,将挨补者充额”。除淮安府城山阳县以外,淮安下属各州县也都有养济院的设置(见表1)。光绪《盐城县志》记载盐城县养济院建立以后的重修及经费收支情况:“在县治东戚家巷,明洪武七年建,永乐四年,知县黄珏修。万历四年,知县杨瑞云复修,后屡圮屡修,旧养孤贫四十名,每名月给银三钱四分零。光绪十五年,知县王敬修,增四十名,每名月给钱五百文,旧额十名,每名月加钱二百文”。桃源县养济院建立于洪武初年,后在永乐和景泰年间先后重修。乾隆《重修桃源县志》记载桃源县养济院:“在治西南,洪武三年建,永乐二年,知县姜迪修。景泰五年,知县赵经重修”。栖流所,是明清政府专门设立用以收养外来无业或乞食之人的慈善机构。最早的栖流所是清政府于顺治十年(1653年)在顺天府成立的京师五城栖流所。栖流所主要分布在京畿重地和各省交通要道以及灾害频繁之地区。栖流所主要收留过往贫困流民,给他们提供容身之地和米食、衣被、柴薪等物,使其免于寒冷、饥饿。栖流所是清政府统治者为了应付人口剧增、流民日多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而采取的安定社会、消弭隐患的措施,是官府为加强社会控制的产物,当然客观上也起了慈善救济的作用。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府城栖流所:“乾隆七年秋,大水,流民渡河入邑境者襁负不绝于道,知县金秉祚捐俸沿堤盖席棚以安集之,又于普济堂前堤外隙地葺屋四舍,舍各三间,名曰栖流所,俾避风雨,以息劳人。乾隆十二年秋,大风雨、海溢,江淮民间田庐多漂没,东省尤甚。流民悬踣道路者相望,知府卫哲治捐俸筑屋设鬻以待之。河、督、关、盐、道、厅各官与士商好义者争捐银米以佐之。哲治乃与山阳令杨通、桃源令韩墉造草屋百数十间,自平河至众兴南北通衢二百里中,为栖流所八处。于是,流民宿食有处,冻且病者予衣与药收养,凡四阅月,存活十一万二千余人。明年春,资给遣归,事后屋并圮废”。栖流所的设立在救助流民方面发挥了显著成效,乾隆《淮安府志》卷29《艺文志·栖流所说》中记载:“凡流民之经由淮地者,靡不宿有屋,食有米,炊有薪,寒有衣,病有药,或可以登衽席而免死亡矣。自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起,至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止,计阅四月,共收养过流民壹拾壹万贰仟捌百叁拾玖人,俱资送回籍,俾其无误春耕”。淮安下属清河县也有栖流所的设置。光绪丙子《清河县志》记载清河县栖流所:“在清江闸东,咸丰三年,知县吴棠建”。(二)漏泽园的建立明清政府还设立一些恤病助丧慈善机构,这类机构主要有惠民药局、漏泽园等。惠民药局最早出现于宋代,入元以后,惠民药局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在上都重设药局,而且将其扩展到各行省、路,散钞置药,遣医疗病。朱元璋早年遍尝人间辛酸,他称帝建国后,即诏令天下郡邑,广设惠民药局。惠民药局很快在全国各地普及,基本上每州县一至二所,经费由常平仓支出。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府城山阳县惠民药局:“明洪武初创置惠民药局,在郡城西北医学公所,久而圮废,制度未详,今城内药局凡三处,一曰济源堂药局……,一在城东吕祖社……,一在城西文通寺”。漏泽园亦称义冢,最早见诸于北宋,两宋之际,漏泽园之制甚为完备,设守园僧,并从常平库支给缗钱。元代有的州县也存在漏泽园,但具体情况不详。明代承袭前制,于县治城厢荒地广设漏泽园。明末清初,迭经兵燹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秩序亟需安定,漏泽园制度便顺应时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记载淮安府城山阳县境内的漏泽园:“旧有十处,明总漕叶兰、知府薛斌置,今不可考。国朝雍正十一年,知县汪凤英查得三处。一在旧城南门外辛甸南地方,计田十亩六分。一在辛甸梁家庄地方,计田三十四亩七分。一在辛甸南梁家庄后地方,计田十五亩五分。一版闸河南赵家庄地方,计田三亩。一清江浦江宁厂地方,计田三亩八分零。一西门外河西南湖所地方,计田二亩五分。一车桥河南地方,计田四亩一分。一南涧北地方,计田一项十六亩。一汊河地方,计田十亩。一镇海庄地方,计田十二亩。一版闸运河南锣鼓墩地方,计田四亩零。一南门外和乐一乡,计田十八亩八分零。一淮北东里彩子街地方,计田四十三亩七分零。一寿字十二乡准提庵西地方,计田六亩八分零”。淮安下属各州县也都有漏泽园的分布。《古今图书集成·淮安公署考》记载安东县漏泽园:“旧四新二,明洪武年安东知县置,一在治西半里,一在治西北,一在袁家马头,一在艾堂庙。正德年置,一在东马寨坊孟沟东,一在治西大城坊响水沟西”。二、社会力量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宋明以来,佛教、道教的劝善书在民间社会非常盛行。善书的广泛流行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回应,以致善堂林立,善会风行。明清期间比较著名的善堂、善会主要有育婴堂、普济堂、清节堂等。明代中后期民间慈善事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在官方之外兴办慈善事业的又一重要力量。民间慈善组织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各种善会和善堂的数量更是难以计数;其功能比较齐全,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福利中所需要救济的方方面面;而且经费相对充裕;参与的社会阶层也比较广泛,从地方乡绅到工商业者以及普通老百姓都乐此不疲;开展的善举活动非常频繁。明清时期的淮安由于黄淮交汇,运河流经,再加上靠近淮盐产地、地处南北交通咽喉,因而成为漕运必经之地和淮盐转运重地,频繁的漕盐转运促进了淮安商品经济的繁荣,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士绅和商人,也壮大了以地方士绅和商人为主体的民间力量。明清时期是地方士绅广泛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淮安地区也不例外。在明清时期淮安地区善会和善堂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民间力量发挥了重要而显著的作用。(一)育婴堂的经费来源育婴事业源于中国古代的溺婴之劣习。育婴事业在两宋时期比较发达,但在元明两朝走向了衰落,直到明末,育婴慈善事业才逐渐复苏。清代育婴堂在顺治年间就已出现,至康熙、雍正两朝,江南各府州县治大都创设育婴堂,至雍、乾之交,各地形成了兴办育婴事业的高峰,数量明显增多,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具体到淮安地区,清代淮安府城山阳县及其下属盐城、阜宁、清河等州县都有育婴堂的设置及分布(见表2)。由于淮安是清代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地,淮安府城山阳县育婴堂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漕运总督的划拨、淮安榷关和商人捐助以及发典生息。乾隆《淮安府志》记载山阳县育婴堂:“雍正十一年,知县傅宇通详知府朱奎扬,将府市口北首河库改建育婴堂,朝西大门一间,二门一间,朝南乳妇所三间,朝北观音殿三间,朝南川听(穿厅)三间,朝西药王(殿)三间,看堂人住房三间。蒙督、漕二院将宝应县乔铎案内八浅龙首村入官田,题请揆时田五顷十三亩入堂,以供经费。又淮关每年捐银八十两。又商捐银二百七十两,于乾隆三年停捐。又租息积存银一千两,发典二分行息。董理堂事系原任延平知府任宗,延有力绅士值月”。光绪《淮安府志》山阳县育婴堂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北门内,瓦屋二十余间,收养抛弃幼孩,置田六庄,共十九区,房屋数处。……每年收支项目均在漕督衙门报销。同治十年重修朝南住房三间,大厅三间及厅左右廊房,厅后旧有观音殿,闰余书塾、义学暂寓其内,经费由漕督拨给,与本堂无关。其收养婴孩约计大数每年率有百数十名,经费所入,粗得敷用,惟一遇凶荒,送堂幼孩多至数倍,每苦不给”。淮安下属盐城县育婴堂的日常经费则主要来源于民间士绅捐置田地所得的地租收入,光绪《淮安府志》记载盐城县育婴堂:“旧在县治西。雍正八年,知县孙荫孙移建治东。邑人唐耀远捐置新河庙旁民田一顷六十六亩;又大皮河口田一顷六十六亩,又时家铺荡田二顷二十一亩,祁兆衍施;又安丰镇田二十二亩,胡宏裕施;又野陆庄田六十六亩僧忍仙施;又北门田七亩,王裕禄施”。(二)活性人物,多置没有过错突出的企业“普济堂最初是由民间社会自发创立的以救助鳏寡孤独贫病之人为主的民间慈善机构。它的产生与流行是与官营慈善机构养济院的衰败密切相关的”。淮安山阳县普济堂建立于乾隆初年水灾过后,由于山阳县普济堂拥有大量田地,再加上民间捐助和官员拨款,故当时山阳县普济堂的规模是很大的。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府城山阳县普济堂:“乾隆七年水灾后,歙人程钟建,以栖流民。大小瓦房屋一百二十八间,在西门外南四铺捐置绶河秧麦田十三顷二十一亩零,包租一千八十七石九斗零,又置淮北东里菜地一块,外有捐银九千二百两存典生息。漕院咨准,盐政每年拨津贴银二百两,漕院同善堂津贴银二百两,又堂款自置田四亩二分零,包租六石二斗零,邑人捐置田四十四亩六分零,包租六十二石四斗余”。乾隆《淮安府志》对山阳县普济堂的记载更为详细:“乾隆七年大灾之后,民多疾病,候选知县程钟倡捐银三千两,买西门外南四铺地方民房,知县金秉祚详委县丞徐斌鸠工盖建大小堂房一百二十八间。捐寿河秧田一十三顷二十一亩零,每年包租四百六十五石四斗零,价银三千两。又捐坐落淮北东里菜地一块,价银一百二十两。于乾隆九年,程钟因堂近漕堤,恐有潮湿,又捐银五百两铺置地板。于乾隆十年,又捐银五百两备堂内一切器具费用。通共七千一百二十两,有巡漕户科给事中王兴吾碑记。乾隆九年,知县金秉祚劝捐程赵氏银九千二百两,通详发淮城十三典行息。又恐经费不敷,于乾隆十年,详漕院、咨盐政每年拨公费银六百两,又乾隆十年,候选州同程涵学捐银二百两备堂用”。普济堂建立后,在淮安地方慈善和灾荒救济中发挥了重要而显著的作用。乾隆《淮安府志》卷29《艺文志·普济堂碑记》中记载:“自建立以来,寒待衣,饥待食,病待医,殁待殡,一切经费动以万计,所活男妇婴孩奚啻一二十万?道路之间,欢声四达,民用以康,是果谁之贻欤?”(三)清节堂——民间士绅对社会的救济清节堂,又称“敬节会”、“儒寡会”或“贞节堂”等,主要收养和抚恤“青年孀妇贫苦无依,年在三十以内者,及未嫁夫立志在夫家守节之贞女”,同时还兼有旌表其操行的功能,是在清代兴起的以专门收养夫死家贫的节妇为主要目的的慈善机构,因“保全节操之意”,故“其堂曰清节”。嘉庆九年(1804年),全国首家清节堂在苏州建立。自此以后,这种以救济寡妇为主要目的的清节类善堂在全国各地,尤其是江浙一带应运而生,蔚然成风,对当时的节妇们甚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淮安府山阳县清节堂则是民间士绅创建,经费主要来源于地租收入,系民捐民办的善堂机构。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山阳县清节堂:“南门内,邑人何其杰等捐置,收养无依嫠妇。一买宅十一间,一买时清七乡、和乐五乡田五顷二十九亩六分零,一买时清二乡田一顷六十六亩一分,一买世美四乡田三十二亩九分零,一买时清二乡田十亩八分零,一买时清二七乡田十三亩七分,一典时清四乡田一顷二亩零,内有漕督拨钱一千串,额养嫠妇三十五名,俟堂款充裕,再行推广。此系民捐民办,例免报销,由漕督咨部在案”。(四)其他善会组织除上面提到的育婴堂、普济堂和清节堂等善堂以外,明清时期淮安地区还有众多的善会和善堂。如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府城山阳县除养济院、育婴堂、栖流所、普济堂、清节堂等慈善机构以外,还有养幼堂、慈幼堂、公善堂、煦仁堂等善堂。淮安下属清河县除育婴堂、栖流所等慈善机构以外,还有慈幼堂、济生堂、向善堂、积善堂等善堂。相比善堂,淮安地区善会的数量相对较少,代表性的善会组织主要有淮安府城山阳县的瘗骨会和盐城县的恤嫠会等。淮安府城山阳县瘗骨会创立于道光年间,经费主要来源于地租收入。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记载瘗骨会:“在闻思寺内,始于道光二十五年,由好义者募资经理,后置寿字五乡麦田四十八亩有奇,收其租息,以供经费,由邑令陈兆鹍详督抚立案”。三、明清官方设立三大机构的民间力量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在官方的大力推动和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下,淮安地区的慈善事业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大量出现,其管理和经营也日趋完善。在众多的慈善机构中,既有养济院、栖流所、惠民药局、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