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歌-元白诗派和新乐府运动课件_第1页
中唐诗歌-元白诗派和新乐府运动课件_第2页
中唐诗歌-元白诗派和新乐府运动课件_第3页
中唐诗歌-元白诗派和新乐府运动课件_第4页
中唐诗歌-元白诗派和新乐府运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元白诗派和新乐府运动二、元白诗派和新乐府运动中唐的社会局势:第一、军阀割据第二、财政苦难第三、党争和宦官专权中唐的社会局势:“新乐府”一词,是白居易提出来的,后来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立了“新乐府辞”一类。所谓新乐府是和汉魏六朝的旧题乐府相对映而提出的。它的特点是:第一,自拟新的题目,不再沿用古题。体现了从诗经到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第二,新乐府没有音乐背景,也不入乐歌唱,是纯粹的文学性的诗歌。第三,新题乐府着重反映现实中的矛盾和弊病,希望为朝廷所采,有益于改良时政。“新乐府”一词,是白居易提出来的,后来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白居易都新题乐府的理论有过阐发,主要体现在《与元九书》中,此外“新乐府序”中也有所涉及。首先,他认为,诗歌所作,要有声情,更要有实义,所以要有声情,就是诗歌能够感动人心,所以要有实义,就是要求诗歌对现实政治有实际的用处。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所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都新题乐府的理论有过阐发,主要体现在《与元九书》中,此其次,他以此为标准检讨了整个的诗歌史,认为只有三代时期的文教和《诗经》的作品,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秦汉之间,只有屈骚隐喻君子小人,还带有一些遗意。魏晋所作则“百无一二”,齐梁之时,“六艺尽去矣”。唐代二百年中,只有陈子昂《感遇》等作,尚可举出。李杜之作,“十无一焉”。然后指出:“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其次,他以此为标准检讨了整个的诗歌史,认为只有三代时期的文教再次,和他的诗歌理论相合,他主张恢复周汉采诗的制度,观风俗、知薄厚。这和元结、等人的主张又是一致的。最后,为了实现他诗歌的功能,他主张这类诗歌写得要通俗易懂,不在词彩上竞丽。而且要“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再次,和他的诗歌理论相合,他主张恢复周汉采诗的制度,观风俗、在元结、顾况之后,沿习乐府而表达民生怨怀的,以张籍、王建为优,他们二人的作品被成为“张王乐府”,宋代以来,评价甚高。在元结、顾况之后,沿习乐府而表达民生怨怀的,以张籍、王建为优张籍白居易在《读张籍古乐府》诗中说:“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为诗意如何?六艺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野老歌》写农夫老翁的贫穷及其在赋税盘剥下的处境

张籍王建则擅长宫词,反映宫廷生活。他的乐府诗也是兼有古题、新题。其中《羽林行》写挂籍羽林郎的违法乱禁,危害市井反而逍遥法外,得不到相应的制裁。这是在汉乐府《羽林郎》的基础上结合唐代的现实而写的。《当窗织》写织妇的悲惨生活。王建则擅长宫词,反映宫廷生活。他的乐府诗也是兼有古题、新题。在白居易之前,写“新题乐府”诗歌的还有李绅,正是由于他的标榜,引起了元稹、白居易的重视。他的《悯农诗》二首,是质朴近乎谣辞的作品,但感慨良深。在白居易之前,写“新题乐府”诗歌的还有李绅,正是由于他的标榜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后来迁下邽(陕西渭南)。他五六岁学诗,九岁解声韵。早年经受过离乱,唐德宗贞元十六(800)年,白居易二十九岁,中进士。十八年,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周至尉。二十一年,为翰林学士。他在这一时期,积极用世,希图有所作为。大量的新乐府诗主要写作于这一时期。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后来迁下邽(陕西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格律诗四类,其中新乐府属于讽喻诗,实现他“泄导人情”的政治目的。除了题为“新乐府”的五十首诗歌外,白居易的《秦中吟》是他在作周至尉时所作,也是反映京畿民生的篇章,属于讽喻诗的杰作。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格律诗四类,其白居易的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流畅,力求意义显白。并且为了增强讽喻的效果,他也注意运用特殊的表现手法。首先,他注重对比中见出矛盾。例如,《买花》《轻肥》白居易的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流畅,力求意义显白。并且为了增强讽喻其次,白居易善于从具体的形象和典型的心理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其次,白居易善于从具体的形象和典型的心理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再次,白居易面对民生疾苦,表现出可贵的自我反省精神。因此他的讽喻就带上了道德愧疚的良知。如《观刈麦》

再次,白居易面对民生疾苦,表现出可贵的自我反省精神。因此他的《新制布裘》诗,也属于讽喻诗。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新制布裘》诗,也属于讽喻诗。

再次,白居易有时候自己一作者的身份直接对所表现的事件以议论、批评。例如《红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