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脊椎摄影
第三节脊椎摄影
1脊柱应用解剖脊柱:7节C、12节T、5节L、5节S、4块尾骨借韧带、椎间盘及椎间关节连接组成。四个生理弯曲:颈段和腰段弓向前,胸段和骶尾则弓向后脊柱应用解剖脊柱:7节C、12节T、5节L、5节S、2
3脊柱体表标记C1C2C3C4C5C6C7T2、3T4、5T6T7T11L1L3L4L5S2尾骨脊柱体表标记C1T2、34①熟悉脊柱解剖知识和定位标志,利用调整中心线投射方向或体位等方法,适应脊柱的生理或病理弯曲,使X线与椎间隙平行,尽量减小或避免影像失真。②对于密度特殊的部位,采取分段摄影方法,注意两片之衔接;③脊柱外伤患者,应轻轻搬动,以免发生以外;脊柱摄影注意事项脊柱摄影注意事项5④脊柱摄片应包括有特殊标志的椎体;⑤下部脊柱摄影要进行肠道准备;⑥用滤线设备吸收散射线;⑦合理利用X线管的阳极效应;⑧注意对生殖器官的X线防护。④脊柱摄片应包括有特殊标志的椎体;6颈椎应用解剖C1:寰(环)椎,无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侧块合成环状。C2:枢椎,椎体上有一骨性突起为齿状突,与寰椎前弓形成关节,枢椎上关节面与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形成关节。颈椎应用解剖C1:寰(环)椎,无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和两7第三节----脊椎摄影课件8
9第一、二颈椎张口位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环枢椎损伤、脱位及齿突骨折的病症。2、体位分析:在常规颈椎正位上,第1、2颈椎环枢关节与其前方高密度的牙齿及颌骨重叠而无法显示。取张口位,口腔尽量张大,使第1、2颈椎和环枢关节在上下牙列间隙之间显示。第一、二颈椎张口位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环枢椎损伤、脱位及齿101)患者仰卧摄影台上,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2)头后仰,使上颌门齿咬面至乳突尖的连线垂直于台面。3)曝光时嘱患者口张大:使患者喉做“啊”声,以使吞向下凹。4)中心线:通过两嘴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3、摄影方法1)患者仰卧摄影台上,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11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第1~2颈椎及环枢关节的正位影像。(2)第1~2颈椎及环枢关节清楚的显示在上下牙列之间,上颌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骨板边缘影像重叠,第2颈椎齿突与第1颈椎两侧间隙对称,不与枕骨重叠,环枕关节呈切线状显示。4、照片要求12第三节----脊椎摄影课件13摆位注意头仰角度小或中心线偏上:上颌牙与寰椎重头过仰或中心线偏下:枕骨和寰椎重摆位注意14颈椎(C3~C7)正位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颈椎损伤,颈部活动有疼痛感的病症。2、体位分析:为避免与上部颈椎重叠,使中心线向头倾斜10度至15度,可将下颌骨椎向上方,使上部颈椎显示范围增加,并使X线与下部颈椎的椎间隙平行,使椎间隙显示更加清晰。另外,也可使中心线入射点下移,对准胸骨颈“V”切迹垂直入射,利用斜射线将下颌骨椎向上方,并使斜射线平行通过下部颈椎椎间隙。颈椎(C3~C7)正位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颈椎损伤,颈部活151)患者颈背部靠近摄影架面板,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摄影架面板并与面板中线重合。2)头稍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至乳突尖的连线垂直于暗盒。胶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抵颈静脉切迹。3)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角,对准甲状软骨下方射入暗盒中心。4)屏气情况: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3、摄影方法1)患者颈背部靠近摄影架面板,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摄影架面板并16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2)照片包括第3~7颈椎与第1颈椎,棘突位于照片中央,横突左右对称显示,下颌骨位于第2颈椎高度。(3)第3~7颈椎骨纹理、椎间隙与钩突关节显示清晰,椎旁软组织层次分明。4、照片要求17第三节----脊椎摄影课件18颈椎侧位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颈椎损伤,颈椎疼痛,先天畸形,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结核或肿瘤等病症。2、体位分析:取站立位,下颌稍仰,避开下颌骨升支部与颈椎重叠。使双肩下垂,避免肩部与下部颈椎重叠。因颈椎距离胶片较远,为减少失真,宜选用远距离摄影补偿。颈椎侧位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颈椎损伤,颈椎疼痛,先天畸形,191)患者侧立于摄影架前,头部后仰,下颌前伸,头颈部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面板。2)双肩尽量下垂,必要时辅以外力向下牵引。3)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的中点,颈部前后缘中点,水平方向垂直射入暗盒中心。3、摄影方法3、摄影方法20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第1~7颈椎侧位像。(2)第1~7颈椎以正常生理曲度于照片正中显示,各椎体两侧缘重合呈单边显示,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3)椎体骨纹理、椎间隙及关节突关节显示清晰,椎前软组织层次清楚。4、照片要求:21第三节----脊椎摄影课件22颈椎斜位1、临床应用:用于观察颈椎椎间孔、椎弓根及关节突关节形态,临床常作为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规摄影位置。2、体位分析a)取颈椎斜位,其目的是避免两侧椎间孔、椎弓根影像重叠,使其一侧显示清楚。b)椎间孔走行方向为后内向前外与矢状面呈45度,后内上向前外下与冠状面呈10度。颈椎斜位1、临床应用:用于观察颈椎椎间孔、椎弓根及关节突关节23因此,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呈45度~50度,中心射线向头侧(后前斜位)或头侧(前后斜位)倾斜10度,使射线平行通过椎间孔间隙得以最佳显示。c)颈椎斜位可取后前斜位或前后斜位,后前斜位显示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显示对侧椎间孔。d)常规摄取左右双侧以资对比。因此,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呈45度~50度,中心射线向头侧(后前241)患者面向摄影架,被检侧靠近摄影架面板,使人体冠状面与摄影架面板约成45°~55°角。下颌稍前伸,上肢尽量下垂。2)颈椎序列长轴,置于暗盒长轴中线。3)中心线:向足倾斜10°角通过第四颈椎射入(对准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水平方向垂直射入暗盒中心。(此体位用于检查颈椎椎间孔和椎弓根病变,应摄左右两侧,以作对比。3、摄影方法1)患者面向摄影架,被检侧靠近摄影架面板,使人体冠状面与摄影25第三节----脊椎摄影课件26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近胶片侧椎间孔斜位影像。(2)第1~7颈椎序列于照片正中显示。近胶片侧椎间孔呈卵圆形清晰显示于椎体与棘突之间,下颌骨不与颈椎重叠。(3)构成椎间孔诸骨及椎间孔显示清晰。4、照片要求:27左前斜右前斜左前斜右前斜28颈椎动力位(过伸、过屈)颈椎动力位(过伸、过屈)29胸椎应用解剖
第1~8胸椎椎体两侧上下方分别有上肋凹与下肋凹,第9~12胸椎椎体两侧各有一个肋凹。各胸椎横突前面有横突肋凹,只有第12胸椎因横突变短而缺如。胸椎应用解剖第1~8胸椎椎体两侧上下方30胸椎正位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胸椎及椎旁软组织病变,了解胸椎形态、骨质及椎间隙情况。2、体位分析:(1)取仰卧位,使胸椎靠近胶片,缩短物片距离,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床面中线,使胸椎序列投影照片正中长轴线上。(2)由于下部胸椎与上、中部胸椎密度差异较大,可采取阳极效应进行密度补偿。胸椎正位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胸椎及椎旁软组织病变,了解胸椎313、摄影方法(1)患者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床面中线。(2)胶片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3)中心射线对准胸骨体中点,垂直于床面。(4)吸气后屏气曝光。3、摄影方法(1)患者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床面32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第1~12胸椎正位影像。(2)第1~12胸椎序列显示于照片正中,胸锁关节、横突及肋骨对称显示。(3)骨质结构及椎间隙清晰可见。上、中部胸椎与下部胸椎密度趋于一致。4、照片要求:33
34胸椎侧位1、临床应用:结合胸椎正位,检查胸椎及椎旁软组织病变。2、体位分析:(1)取侧卧曲腿姿势,两臂上举,尽量避开与上部胸椎重叠。(2)胸椎长轴呈肩部高,腰部低,斜形走行,可用棉垫抬高或中心线向头侧倾斜5°~10°,使胸椎长轴与床面平行或使中心射线与胸椎长轴垂直以平行通过椎间隙。胸椎侧位1、临床应用:结合胸椎正位,检查胸椎及椎旁软组织病变353、摄影方法
(1)患者侧卧,两臂上举,下肢屈曲,身体冠状面垂直床面,腰部垫高,棘突后缘置于床面中线外约5cm处。(2)胶片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3)中心射线对准第7胸椎射入胶片。(4)深吸气后屏气重点观察膈上胸椎;深呼气后屏气重点观察膈下胸椎。3、摄影方法(1)患者侧卧,两臂上举,下肢屈曲,身体冠状面36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第4~12胸椎侧位影像。(2)第4~12胸椎序列居照片正中显示,椎体边缘呈单边影,骨质清晰;椎间隙呈切线状,棘突均包括在片内。(3)胸椎椎体及其附件骨质结构显示清晰。4、照片要求:37
38上
胸
椎
侧
位上
胸
椎
侧
位39腰椎前后位
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腰椎骨质、关节及两侧软组织病变。如腰椎外伤、腰椎结核、肿瘤等。2、体位分析:(1)取仰卧位,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床面中线,使腰椎序列投影于照片正中长轴线上。(2)双髋、双膝屈曲,双足踏床面,使腰椎紧贴床面,以减少生理弯曲所致椎间隙的变形。(3)上、下部腰椎因密度差异较大,可应用阳极效应进行密度补偿。腰椎前后位
1、临床应用:用于检查腰椎骨质、关节及两侧软组织40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2)两侧髋部和膝部弯曲,使腰部贴近台面,以矫正腰椎生理弯曲度,减少失真。3)暗盒上缘包括第12胸椎,下缘包括第1骶椎。4)中心线:对准脐上3cm处,垂直射入暗盒。3、摄影方法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41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第1~5腰椎正位影像。(2)照片包括第12胸椎至第2骶骨全部椎骨及两侧腰大肌,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显示,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第3腰椎椎体各缘成切线状显示,无双边影。4、照片要求:42第三节----脊椎摄影课件43腰椎侧位1、临床应用:结合腰椎正位,观察腰椎形态、骨质结构、椎间隙情况。常用于腰椎外伤,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病变等检查。2、体位分析:(1)取侧卧位,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双髋、双膝屈曲。(2)腰椎长轴呈上低下高斜形走行,可在腰部垫以棉垫,使腰椎长轴与床面平行,避免椎体间隙影像重叠变形。(3)上、下部腰椎密度差异大,可应用阳极效应进行密度补偿。腰椎侧位1、临床应用:结合腰椎正位,观察腰椎形态、骨质结构、441)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双上肢自然上举抱头,双下肢屈曲,膝部上移。2)腰部用棉垫垫平,使腰椎序列平行于台面,并置于台面中线。3)暗盒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上部骶椎。4)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与暗盒垂直。3、摄影方法3、摄影方法45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第1~5腰椎及部分骶椎侧位影像。(2)照片包括第11胸椎至第2骶椎骨全部椎骨及部分软组织,腰椎椎体边缘无双边影,呈单边显示,椎间隙呈切线显示。(3)腰椎椎体及其附件骨质结构显示清晰。4、照片要求:46
471)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近台面侧髋部及膝部弯曲,对侧下肢伸直。2)身体后倾,使冠状面与台面约成45°角。腰椎长轴对准台面中线。3)暗盒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上部骶椎。4)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与暗盒垂直。(此位常规照左右两后斜位,便以两侧对比观察)腰椎斜位
1)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近台面侧髋部及膝部弯曲,对侧下肢伸直48腰骶关节正位1、临床应用:适用于检查腰骶关节病变。2、体位分析:取仰卧位,腰骶关节间隙呈后上向前下走行与水平面呈15度,中心射线向头侧倾斜摄影,可使腰骶关节呈切线观显示良好。腰骶关节正位1、临床应用:适用于检查腰骶关节病变。493、摄影方法体位:仰卧,身体正中失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双膝弯曲,暗盒上缘包括脐孔,下缘达耻骨联合处。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角,经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显示部位:腰骶关节。3、摄影方法体位:仰卧,身体正中失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50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腰骶关节正位影像。(2)照片包括下部腰椎及部分骶骨,腰骶关节间隙显示呈切线观显示清晰。4、照片要求:51
52腰骶关节侧位1、临床应用:结合腰骶关节正位,检查腰骶关节病变。2、体位分析:取侧卧位,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垂直,使中心射线平行通过腰骶关节间隙。腰骶关节侧位1、临床应用:结合腰骶关节正位,检查腰骶关节病变533、摄影方法体位:侧卧,身体正中失状面与床面平行,冠状面与床面垂直,腰骶关节、腰椎棘突应包括在暗盒后缘内,腰骶部位于床面正中线,腰骶关节与床面垂直。髂嵴下3cm处置于暗盒中心。中心线:经髂嵴向下3cm垂直射入。显示部位:腰骶关节侧位3、摄影方法体位:侧卧,身体正中失状面与床面平行,冠状面与床544、照片要求:(1)此位置显示腰骶关节侧位影像。(2)照片包括下部腰椎及部分骶骨,腰骶关节间隙显示良好,骨质清晰。4、照片要求:55第三节----脊椎摄影课件56骶尾骨正位1、临床应用:观察骶尾骨前后位的骨质情况,多用于骶尾骨外伤检查。2、体位分析:取前后位,骶骨走行呈后上向前下方向与冠状面呈75度,尾骨走行呈前上后下与冠状面呈75度,骶尾骨连接成弧形走行。因此,骶骨摄影时,中心射线向头侧倾斜15度~20度,尾骨摄影时,中心射线向足侧倾斜约15度,可使骶尾骨呈平面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S 63576:2025 EN Evaluation metho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risk of fire in electric tumble dryers
- 【正版授权】 IEC 62290-3:2025 EN-FR Railway applications - Urban guided transport management and command/control systems - Part 3: System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 【正版授权】 IEC 62899-401:2025 EN Printed electronics - Part 401: Printability - Overview
- 2025年应急管理与领导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战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艺术管理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现代汉语语法与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机交互设计职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人教育法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国内光学显微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八年级语文下古诗文默写练习汇编
- 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护理
- 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维护
-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嘉兴大学
- 足浴店收银规章制度
- 夏季极端天气安全教育
- 《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第2版)》 课件 第7章 新媒体广告的设计
- 音协入会申请书
- DB11- 206-2023 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 外卖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与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