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团圆中秋节_第1页
最是团圆中秋节_第2页
最是团圆中秋节_第3页
最是团圆中秋节_第4页
最是团圆中秋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最是团圆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唐朝初年,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

似乎没有一个节日能像中秋节这样,牵动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团圆的企盼以及那满怀的诗意。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记忆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唤起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愿”是中秋的内涵,“圆”是中秋的灵魂

毋庸赘述,中秋节与月亮有关。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很多,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中秋节究竟有多少种过法?回看古今中外,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圣道如数家珍:

中秋要赏月。据说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个好去处:一是湖中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湖中赏月;二是凤凰山坡上赏月;三是岸边赏月,当推平湖秋月。其实各地赏月均有特色。

在河南省内乡县宝天曼原始林区,一个名叫骆驼峰的山上,有一处盛景,名曰“月孔石”,又称“月亮石”,其实是山崖上有一个天然的石孔,形像中秋节圆圆的月亮。据说月到中秋,月光会直射此孔。中秋节游人如织,蜂拥而至,夜宿山林,希望夜赏明月,希望一轮明月通过“月孔石”照到自己身上。传说如果通过“月孔石”的月光照到自己的话,那么就会一生亮堂、前途光明、福分无限!被照到的女孩儿,则貌美如嫦娥,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美满,人生无缺憾,终生无烦恼。

中秋要吃月饼。因为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祈盼丰收幸福。中秋吃月饼是华人亘古不变的习俗。

中秋要燃灯。湖广一带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江南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往往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图案。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其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有的灯高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赏月聊天;有的则竖一旗杆,灯笼两颗,自取其乐。

河南南阳一带男女老少习惯在中秋之夜燃放“祈愿灯”:寻一僻静院落或开阔之地,面对一轮明月,虔诚跪拜之后,内心悄悄祈愿,或求长寿,或求家庭和睦,或求五谷丰登,或求生子生孙,或求夫妻恩爱,或求生意兴隆,或求名榜高中,或求升官发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后,点燃“祈愿灯”,片刻工夫,“祈愿灯”徐徐升空,带着希冀,升腾上天,直达云端,接抵明月……人们直把头仰得发酸发困,直到看不见灯笼,方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家里。

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燃灯外,许多地方还有着特殊的中秋习俗。如香港的舞火龙、浙江开化一带的舞草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的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由于中华族人的迁徙及其后代的繁衍,中秋节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依我之见,中秋节文化是以‘圆’的理念为灵魂。”许教授说。中秋佳节又称“团圆节”,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当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圆月时,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月”是最诗意的寄托,“月”是最牵魂的情思

最堪称绝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紧扣一“月”:把酒问月,起舞弄月,无眠对月,因别恨月,为月解脱,千里共明月。以月起兴,以月作结,思绪如皓月千里,一片明净,境界高旷,将诗人自己对宇宙与人生、入世与出世的哲理性思考融入其中,月之“阴晴圆缺”与人之“悲欢离合”自然交融。而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则是从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蜕变而来,虽出于蓝,却胜于蓝,表达了豁达的情怀。

月亮是如此多情,竟引发无数诗人不尽的诗意,无怪乎对中国文化和东方智慧颇有兴趣和心得的德国诗人赫尔曼・赫塞在一首题为《中国的诗》的作品中这样写:“月光透过云朵的空隙,将根根竹梢辉映,波光粼粼的水面,印着古桥的清晰的倒影。……”不难看出,赫塞对中国诗歌的感觉是准确的,月光倒映,乡愁涟涟,这诗情画意,千古流传,成为永恒的经典。

旧体诗如此,新诗亦然,并且新诗较之旧体诗已明显摆脱了富贵还乡或潦倒思归的士大夫余韵。比如宗白华的《月亮》:“月亮,你看见了她,也看见了我,你不能替我递点消息吗?”是思亲?像是!是思乡?更有!读后只觉比李白的“我愁心与明月”更显开朗、宁静。

而台湾诗人彭邦桢的《月之故乡》则有两个月亮,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中。“天上一个月亮”,是描叙性意象;“水中一个月亮”是虚拟性意象。所谓“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游子的乡思写来字字是乡,字字非乡,最愿看月,最怕看月,岂能以一个“愁”字道尽?

香港诗人蓝海文也用同样的方式写月亮,另有一番情韵:“我有三个月亮,一个在空中,一个在水里,一个在枕上;一个缺,一个圆,一个方;缺在天涯,圆在故乡,方,从梦中起来,安抚我的创伤。”缺在天涯的月亮是描叙性意象,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目之所见;圆在故乡的月亮是虚拟性意象,是游子的心之所见。“圆”与“缺”,极富弹性。由“缺”而想象“圆”,由“缺”而向往“圆”,由“缺”而追忆“圆”,着一“圆”字,滋味尽出。方,在家中的月亮自然也是虚拟性意象。思乡之切,寂寞情深,方形的枕头在眼中也幻化成月亮了。大千世界,沧桑人生,温馨的家是停泊的港湾,是避日的绿荫。方月亮是残月与圆月碰撞出来的、拥抱出来的,这是残月与圆月遥望出来的、思念出来的,变形中有常形,变态中有常态,虚实相交,天人合一,以月的意象,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诗歌强大的艺术张力和魅力。

舒兰有一首《乡色酒》:“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乡色正好,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我是一怀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可谓情真挚、意绵绵,尤其是写“月亮”,具有深邃的民族文化底蕴。而沙鸥则通过绮丽的想象,在静谧安恬的春夜里,从新月如船的联想中,思绪扩展,想象飞腾,沉浸在浓郁的思乡之情里,温馨而又甜蜜,全诗为(《新月》):“新月一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红,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同是写月,同样思乡,诗人晏明的《月夜》则把思念家园同思念母亲重合在一起,叠印出人类至美至醇的情感:“十五的月从树后升起,像湖里一朵刚出水的芙蓉。”“母亲拉着我走在篱笆边,望着月儿圆圆的夜空。”

不知是诗人最先发现了月亮,还是月亮点燃了最初的诗情,郭沫若的《星空・新月》和《星空・静夜》,席慕蓉的《乡愁》、《长城谣》,余光中的《舟子的悲歌》,还有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只要有诗人的地方总能看到一个或圆或缺的月亮,只要有月亮的地方总会有一个或欢或悲的诗人,诗人崇拜着月亮,月亮点着诗空,月亮是诗人独有的,乡愁是诗人的特产,月亮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叶燮在《原诗》中所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会。”月亮因其朦胧含蓄、无所不在又遥不可及,生于象外,又蕴于象内,自然而然地在灿烂诗空占据着显要位置。

最是团圆中秋夜,把酒赏月盼福祉

团圆是用亲情搓成的一根红线,贯穿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在每一个传统佳节到来之际,人们常用“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期盼团圆的心情。而圆月当空的中秋,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尤甚。天地间仿佛铺展着一张无形的相思巨网,多少游子成为被亲情俘获的无奈游鱼。回家团圆的渴望,成了人们挥之不去的温馨梦想,正如诗中所云:“万里无云镜九州,最是团圆中秋夜。”

中秋圆月的自然之圆和平安团圆的人文之圆,经过人们诗意的引申和阐释,早已相互包容、合二为一了。包含着丰盈、完美和团聚之意的“圆”,早已成为人们心中吉祥、幸福、安康的象征。在团聚欢庆的气氛中,中秋节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开怀畅饮的日子。这种传统的提醒,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驻足小憩,品味人与自然之间那种长存不灭的联系;使人们能够掸去一身风尘,以一种澄明平和的心境在宇宙天地和人情世故之间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美丽善良和朴素执着。正是千山万水、海角天涯的阻隔,正是人有旦夕祸福的疾病灾难和人生无常的感受,正是生命有限的无可奈何和生死轮回的不可抗拒,人们才倍加珍惜生命的宝贵,珍视至真、至纯的人间亲情,珍爱团圆的甜蜜和温馨。这种朴素的情感总让我们以一种感恩的心态来拥抱生活,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满足和享受。

传统古典的团圆,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不管路途多么遥远,身处异乡的游子都要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赶回家里,与家人围坐一桌,尽享天伦之乐。那种人流脉脉的回归图,那种几代相聚的合家欢,那种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曾经是团圆唯一而合理的注脚。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团圆的认识和团圆方式的选择也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特点。远在异乡的游子往往摒弃那种刻板的返乡模式,免去了辗转奔波的仓促与舟车劳顿,代之以电话、电子邮件、礼仪电报等现代通讯手段来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