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心理素质研究报告综述_第1页
人口心理素质研究报告综述_第2页
人口心理素质研究报告综述_第3页
人口心理素质研究报告综述_第4页
人口心理素质研究报告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人口心理素质研究综述2021级人口学侯蔺莹【容摘要】通过查阅大量关于人口心理素质的研究资料,发现关于人口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入手。本文基于此研究趋势,从三个局部对人口心理素质进展研究综述。第一局部主要从心理素质的概念、成分与构造、专项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评估方法、心理素质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来纵向论述人口心理素质的研究概况。第二局部是横向论述,选取六类代表性群体,综述各群体的心理素质。基于前两局部的研究综述提出现有人口心理素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关键词】人口心理素质;横向研究;纵向研究;问题通过查阅有关书刊、文献资料发现,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趋势:(1)横向铺开。即心理素质的研究从学生向教师、管理者、护士等扩展,从学校向家庭、社区、营区延伸。(2)纵向深入。从研究心理素质的概念、成分、构造到研究心理素质的成因、影响机制和培养模式;从研究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容、评价体系到研究心理素质教育的操作策略和检测工具。这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上对于完善心理素质教体系无疑作出了积极的奉献。心理素质概念的研究综述随着人类认识成果的丰富,人们对素质概念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畴。素质概念的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一般认为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个外乡化概念。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学术界曾提出多种不同的看法,关于心理素质的文献很多,但是严格定义心理素质概念的却不多。为了方便人们对此的了解,我们对心理素质概念进展了严格筛选和分析,列出了17种(见表1)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或定义。表1:心理素质概念一览表1.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钱含芬等,1997)2.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征。(王极盛等,1997)3.心理素质就是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晓陵等,1998)4.以先天禀赋为根底,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开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许燕,1998)5.以人的自我意识开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开展相统一的价值导向,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以林等,1999)6.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状况及其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达。(肖汉仕,1999)7.心理素质就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华山,1999)8.以生理条件为根底的,将外在刺激化成稳定的、根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大均等,2000)9.狭义的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对竞争、压力、挫折、逆境、困难和灾难的承受能力。(武任恒,2001)10.心理素质是在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开展的水平、层次、质量的总和。(赖文龙,2001)11.心理素质是在人的自然素质根底上,在人与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中开展起来的,有元认知能力、一般认知能力、社会和实践智力、人格心理素质和心理行为的适应水平组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的心理品质。(金平,2002)12.心理素质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能力,即人们应付、承受及调节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并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情绪极其行为的稳定性方面。(刑帮志,2002)13.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根底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开展起来的,与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周治金,2003)14.军人心理素质是以军人生理素质为根底,在军事活动实践过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而开展形成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的综合。(王择青,2003)15.心理素质就是一个人在外环境、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开展成为的根本的、在的核心的心理品质。(孟莉,2003)16.心理素质是在其自然素质的根底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而形成的综合心理能力。(虹,2004)17.心理素质是个体人格的强度和力量。(王建军,2005)从表1中看出,虽然各位研究者对心理素质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其涵有很大的收敛性。假设将上述定义概括起来,发现心理素质概念研究的趋势主要表达在五个方面的统一:(1)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大多数专家都成认心理素质是在生理根底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等因素作用下形成开展的,既具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同时又具有后天习得性,先天是提供心理素质形成和开展的生理根底,是前提,后天是促进心理素质形成和开展的条件,所以心理素质是先天与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2)品质与行为的统一。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就化为相对稳定的品质,但心理素质水平的上下、作用的发挥总是通过人的外显的操作性行为来表现。(3)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和心理构造,具有稳定性和根本性,是静态的,心理素质又是心理过程,会从活动、行为中表现出来,具有开展性和可塑性,是动态的。(4)构造与功能的统一。心理素质是各功能要素按一定心理规那么构成的自组织系统,不同的构造是系统的组织形式,不同的功能那么反映系统的效能和作用,构造与功能相匹配。(5)隐与外显的统一。心理素质是化了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因而具有隐性,同时心理素质又是通过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表达,所以又具有外显性。假设将上述定义概括起来,心理素质应具有以下几层含义:(1)整体性:认为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有些学者认为是静态组合(如肖汉仕),有些学者认为是动态整合(如钱含芬、王极盛等)。(2)构造性:认为心理素质是按一定心理规那么建构起来的组织构造。(3)根本性: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人化了的、稳定的和根本的心理品质。(4)差异性:认为心理素质反映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心理特征的个别差异。(5)交互性:认为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心理素质的观点及其对现代素质含义的思考和探讨,我们可对心理素质可做出如下定义,即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开展形成的根本的、在的、核心的心理品质。二、心理素质成分与构造的研究综述〔一〕心理素质构成因素的研究综述心理素质的构造是指心理素质部成分的构成系统。心理素质研究的关键问题就是心理素质成分问题,这是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解决的根底。在这方面,我国者家对心理素质的构成因素进展了广泛的研究,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1.三因素构成观点钱含芬等(1997)提出心理素质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亚系统构成。大均等(2000)提出心理素质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具体包括18个因素(容成分),认知特性要素:一般认知特性、元认知意识性、元认知方案性、元认知监控性和创造性;个性要素:抱负水平、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力、自信心、责任感和理智性;适应性要素:身心适应、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挫折耐受力,如图1所示。燕国材(2000)提出心理素质由心理潜能、心理特点与心理品质三因素组成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一般认知特性元认知意识性元认知方案性元认知监控性创造性抱负水平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力自信心责任感理智性身心适应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挫折耐受力认知因素个性因素适应性因素图1:大均的心理素质构成2.四因素构成观点王极盛等(1997)提出心理素质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因素和潜能因素构成,具体包括强迫观念、偏执性、敌对意念、人际敏感、抑郁性、焦虑性、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衡10项。希付等(2004)提出中学生心理素质分四个维度: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及倾向、个性和耐挫能力。3.五因素构成观点晓陵等(1998)提出心理素质包含五个因子:自尊、道德情感、人际反响特质、法律意识、消费倾向。肖汉仕(1999)提出心理素质由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状况及心因性行为构成。如图2所示。梁宁建等(2000)提出心理素质包括5个维度:人格特征、心理**水平、元认知、认知方式和智力水平。思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社会心理科学文化素质性格品质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心理动力图2:肖汉仕提出的心理素质构成4.六因素构成观点许燕(1999)提出心理素质以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从以上分析来看,虽然各位研究者对心理素质因素构成的分析存在差异,但概括起来也有一些共同之处。(1)多成分:心理素质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既有认知成分,也有非认知成分;既有心理能力成分,也有心理**成分;既有情感和动力成分,也有意识成分。(2)多层次:心理素质由各个层次的心理成分构成,既有特质层次,也有行为习惯层次;既有品质层次,也有潜质层次。(3)构造与功能匹配:心理素质是由各功能要素构成的自组织系统(构造)。〔二〕分人群的心理素质成分研究综述对于心理素质成分与构造的研究,局部学者是是结合具体研究对象来建构其心理素质的成分与构造,所以,各类人群的心理素质成分构造有较大的差异性(见表2)。表2:心理素质成分与构造一览表综合群体1.由心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心理能力和社会适应状况等不同层面构成。(肖汉仕,1996)2.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燕国材,2000)3.心理素质是由知、情、意、行4个因素组成。(X梅荣,2001)4.含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2个方面。(刑帮志,2002)小学生5.自知、自尊、自信、自主、自定、自律、自省、自强组成。(丘铁仙,2000)6.心理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身心潜能素质三个亚系统构成。(钱含芬,1997)7.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因素和潜能因素等。(王极盛等,1997)8.据时代要求,提出五个因子;自尊、道德情感、人际反响特质、法律意识、消费倾向。(晓陵等,1998)中学生9.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22个因素构成。(正直,大均等,2001)10.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许燕,1999)11.包括5个维度:人格特征、心理**水平、元认知、认知方式、智力水平。(梁宁建等,2000)大学生12.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10个因素构成。(王滔,2003)推销员13.应具冷静性、交际性、道德感、向性、创新性、依赖性、顽强性7因素。(陆剑清,2001)企业经营者14.由心理潜能、工作风格、管理能力构成。(丽华,2000)护士15.由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自我适应、环境适应构成。(俐,2002)高校知识女性16.包括智能、个性、心理**社会心理、职业心理、女性角色。(向葵,2002)潜水员17.包括个性、智力、知觉、注意和心理运动能力5个方面14个因素。(凯忠,2003)军人师生18.由勇敢、服从意识、坚韧不拔、环境适应、团队意识、抗挫折、果断、乐观顽强、追求成就、人际关系、自我调适、承受能力、自尊、情绪自控、自信、追求被成认和思维敏捷18个根本成分构成。(王择清,2003)19.师生心理素质由一般心理素质(认知、人格、社会适应行为)和角色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技能、师生人格素质、为人师表言行)有机整合。(孟莉,2003)20.职业行为因子、成就追求因子和行为调控因子3个元素构成。(景焕,2004)教师21.包括能力素质、个性心理品质、职业性格素质、自我完善素质、现代信息素质、再生素质。(暴占光,2005)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分人群的心理素质成分与构造的研究虽存在着差异,但概括分析也有一些共同之处:(1)多成分:心理素质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既有认知成分,也有非认知成分;既有心理能力成分,也有心理**和社会适应成分;既有情感和动力成分,也有意识成分。(2)多维度:在心理素质成分构建中,大多以个性维度与成分为核心,但同时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维度;也有一些学者强调心理**、社会适应和现代职业特征等维度。(3)多层次:心理素质由各个层次的心理成分构成,既有特质层次,也有行为习惯层次;既有品质层次,也有潜质层次。(4)职业性:职业对心理素质具有选择性,但同时又具有塑造性,不同职业者心理素质有较大的差异。三、专项心理素质的研究综述进入21世纪后,随着心理素质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种类进展了细化,从整体心理素质中别离出了某一重要的专项心理素质加以研究,从整体的心理素质理论层面的探讨,深入到具体的心理操作层面(见表3)。表3:专项心理素质一览表心理**素质1.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的心理、生理或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适应水平。由认知合理性、个性完整性、意志健全性、情绪协调性、适应良好性5个维度组成。(大均,2004)2.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状况。(德立,2004)考试心理素质3.是影响学生考试活动及其绩效的重要的专门心理素质,是应试者在特定的持久压力情景中,以一定生理条件为根底,在主试者与应试者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有利于个体顺利通过考试的心理品质。由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和心理弹性3个维度19个因素组成。(大均,2004)创新心理素质4.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开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3个构成局部。(王极盛,2002)运动心理素质5.快速反响、思维敏捷、协调稳定、注意、时间空间、触觉敏感、意志品质7个因子构成。(侯卫东,2004)审美心理素质6.培养审美心理素质主要可以从审美意识(知)、审美情感(情)、审美意志(意)、审美人格(行)四个方面着手。(曾晖,2005)创业心理素质7.由创业动机、创业观念、创业品质组成。(军虹,2005)职业心理素质8.包括职业意识、职业人格、职业智能、职业技能。(友军,2005)尽管对审美心理素质、创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等还缺乏实证研究,但是专项心理素质研究的兴起对心理素质本质的探究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四、心理素质评估的研究综述人的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具有双重特征:客观实在性和主观能动性。人的心理客观性反映心理素质的可测性,而主观能动性那么说明心理素质的复杂性、难测性。因此,人的心理特征预示着心理素质评估的特征。评估需要把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成相应的评估指标。为了保证评估的客观性,需要以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与手段为依据。人的心理纷繁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其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由不确定性引起的评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将被评者的心理与行为按随机程度,进展概率统计,从而提醒出相应的心理品质。作为统计分析法的载体—心理测量,力图提醒各种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目前,国开展心理素质研究使用的测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病症自评量表(SCL一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或艾森克人格问卷(EQP)三个量表组合来测评心理素质;另一种是研究者依据自己对心理素质的理解自编测试问卷,如晓陵、王极盛等在理论与实践的根底上各自研制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见表4)。表4:心理素质问卷一览表作者量表名称年代晓陵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1997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1997正直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1999丽华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测量问卷2000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2002王极盛创新心理素质量表2002向葵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构造测查问卷2002江琦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量表2004景焕师生心理素质评价量表2004其二是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是把被评者的日常活动情况,有方案有目的的进展观察,写出记录,作为评估的材料。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进展观察研究一般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确定观察容;其次是选择观察策略,常用的观察策略有参与观察策略、取样观察策略及行为核查表策略等;最后是制定观察记录表。其三是他人评估法与自我评估法。他人评估法是让被评者周围的人对他进展评估,要非常熟悉与了解被评者,围越大,评估就越全面,越客观。如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展评估可以是班主任、父母、同学、邻居等。自我评估就是被评者对自己所做的评估,实际上是一种反思性评估。其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增强人们的评估能力;缺乏是缺少外界参照系,无法进展横向比较,同时可能产生社会期望效应,掩盖自己真实但不合规的思想,因而评估的客观性较差。他人评估与自我评估各有所长,在实践中可把两种评估结合起来。对评估结果的科学解释要坚持三个根本原那么,即客观性、相对性和参考性。客观性是指在进展评估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任何结论的得出都必须持之有据,诉诸于理。相对性是指在进展素质评估时,其分数或等级具有相对意义,无绝对价值,只代表被评者一段时间的心理状况。参考性是指评估时要参考多种因素,以求对被评估者做出最真实的判断。任何测量都只能对人的心理的一局部做出判断,具有局限性;另外,被测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动机、态度也影响测试的结果,不能完全根据此结果进展评估。五、心理素质研究方法的研究综述对心理素质研究方法进展分析,可以看出大局部还是属于理论上的思辨和横断面调查研究,运用科学的实证研究和追踪调查总体偏少。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结合,研究步骤为:(1)质性研究方法。用扎根理论技术中的技术性文献分析对相关文献进展研究,编制开放式问卷、半开放式问卷,对问卷进展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得出心理素质的根本概念及成分;(2)量性研究方法。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测验结果进展修正,建立心理素质的因素构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采用这一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展研究的主要有关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护士心理素质研究以及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等。六、现阶段人口心理素质研究综述〔一〕女性群体心理素质综述在传统文化、教育因素、社会因素造成女性心理素质,尤其是知识女性的心理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多疑、偏执等问题。男性主外,女性主,即男尊女卑,男主女从这种传统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使得现在的女性一方面崇尚独立、追求自我。另一方面又害怕竞争,依赖男性,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另外,女性择偶、择业等现实问题也是导致女性群体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尤其是女性群体中文化层次最高、学识最渊博的知识女性在哪个年龄层面上,她们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竞争;作为女性,无论具有哪种社会地位,她们在家庭中都要扮演好女性的角色。无疑,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对她们身心**、工作业绩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女性心理素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值得关注。优化女性群体心理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容:〔1〕社会适应素质〔2〕创新开拓素质〔3〕人际交往素质〔4〕自我完善素质〔二〕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综述与国有关中学生的研究相比,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突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父母外出时间长短,代养人养育方式,留守儿童的性别、年级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出现了以下问题:〔1〕学业问题严重〔2〕行为表现不良〔3〕亲情冷淡〔4〕性格偏差对留守儿童进展心理**教育,让留守儿童有个**的心理不仅是留守儿童当前正常生活的必要保证,而且是他们日后自我完善个性的必要条件,它也有助于留守儿童自身生理**的开展.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早发现留守儿童中存在的心理疾患,以便有效地进展矫正和治疗,对每个留守儿童的**成长都有重要意义。〔三〕老年人口心理素质综述老年人群中极易出现心理障碍,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躯体不适、抑郁、焦虑、偏执、饮食睡眠障碍与人际交往障碍,并在强迫、敌对、精神病性状等方面也存在这不同程度的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快的今天,老年人的心理素质问题不容无视,应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提供早期干预是势在必行的。老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最好做到以下容:〔1〕确定一个“放松时段〞融入到日常生活里。试着养成放松的习惯。〔2〕尽可能多做令你感到愉快的事情。〔3〕不要让压力积起来。〔4〕做到劳逸结合。〔5〕坚持在家里和工作中应有的权利。〔6〕防止劳累过度或承受太多的工作任务。〔7〕不要躲避令你感到害怕的事情。〔8〕要学会记住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并会表扬自己。〔四〕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综述青少年弱势群体是指:失学青少年、失业青少年、孤残青少年、家庭贫困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流动青少年。我国目前青少年弱势群体中存在着来自教育、就业、家庭、消费模式等方面的“社会排斥〞,他们在政治参与、社区朋辈交往、社会活动参与以及课余时间的安排都显示出他们与社会主流的一种隔离状况,同时,透过青少年弱势群体所拥有的外在的物质财富匮乏情况,我们也能够看到他们在的心理极其稚嫩和脆弱,经常性的恫吓、孤立、歧视、侮辱、贬低等精神虐待,严重地损害了心理**,轻那么出现偏执、逆反、冷漠、孤僻,产生孤独感、无为感,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成才,重那么产生自弃、逃避、对抗、破坏等行为。总之,外因的交互作用使得青少年弱势群体形成一系列社会及心理问题,应试图就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与学校双向参与教育模式来解决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这一重要课题。〔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综述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开展明显地表现出与生理开展不同步,即心理开展滞后于生理开展,处于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其主要特征:一是思维到达了较高和较成熟的程度。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思维从经历型转向理论型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了;思维有一定的创造性。二是智能发育趋于成熟。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由于知识的丰富、经历的积累,他们不再满足于现象的罗列而主动地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们一方面独立思考和理论思维迅速开展,另一方面又容易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三是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大学时期,由于脱离父母监护、生活空间扩大,大学生独立感、成人感增强,开场重新审视评估自己,并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四是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但欠稳定。随着大学生活各方面需要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而强烈。他们一方面对学习、对工作、对师长、对同学、对友谊、对爱情以及对周围事物充满积极情感,另一方面又容易走向极端,出现各种不良或消极情感。五是性意识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性生理已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场觉醒,感情欲望逐渐增强。许多同学一方面开场注重自我形象、关注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并希望获得爱情,另一方面又容易处事失当,能力较为欠缺。六是意志的目的性和持久性突出。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抑制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大学生学业的成败,心理**状况决定着大学生知识构造的完善程度,心理**是大学生创造力形成和发挥的重要条件,心理**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六〕贫困人口心理素质综述贫困人口心理素质的在特征是:〔1〕需要的原始性〔2〕欲望的矛盾性〔3〕能力的低下性。贫困人口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势是:〔1〕依赖思想严重〔2〕思想保守,墨守成规〔3〕听天由命,安贫守旧。提高贫困人口心理素质,尽快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不同的群体有其特有的心理素质特点,归纳起来,提高人口的心理素质就要做到:〔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劳动吸取教训,承受艰辛的磨炼。七、心理素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理论建构是研究课题的根基,没有深厚扎实的理论作为指导,心理素质的研究就会缺乏底蕴和方向,其主要表现在:〔一〕心理素质理论研究薄弱1.对心理素质概念界定不一。由于心理素质属于在的品质,研究者对心理素质的理解很不一致,个别研究者把素质概念延伸到心理领域即形成了心理素质的概念,有些研究者那么将心理素质的概念和个体心理品质等同起来,既没有考虑到心理素质概念的开展性及其特点,也没有对心理素质形成与开展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条件进展整合的理性思考。目前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心理学家、教师、学生等认同的心理素质涵盖的围。因此,对心理素质的概念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索。2.对心理素质的构造不很清楚。多数研究者对心理素质的构造分析主观性较强,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较少考虑到心理开展的实际,由此出现了从心理的动一静态纬度,即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构造系统来考虑心理素质和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角度两大方面来考虑,对心理素质进展不同的界定。有的研究者将心理素质的成分与心理**的社会适应和开展标准混淆,难以全面、客观地确定心理素质的成分。3.有关心理素质在素质构造、个体开展、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尚缺乏科学、清晰的认识。现有研究很少涉及心理素质功能的探讨,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提醒心理素质的作用,不利于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无法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4.对心理素质与素质、人格和心理**等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目前研究者们多是孤立地研究心理素质,很少将心理素质与素质和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并且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中倾向于把心理素质与心理**混为一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