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屯上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屯上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屯上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屯上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屯上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屯上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种海蜇的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可控制合成绿色荧光蛋白,使海蜇发出绿色荧光。这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A.磷酸

B.碱基

C.肽链

D.基因参考答案:D某种海蜇的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可控制合成绿色荧光蛋白,使海蜇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产生,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项正确,A、B、C项错误。2..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说法合理的是()A.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B.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C.其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应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参考答案:C应该将生态缸放在散射光下,A错误;生态缸是密封的,它里面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外界额外通气,B错误;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正确;投放到生态缸中的生物比例要适中,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3.下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④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B.神经递质是在②中发挥作用的C.④与①、②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呼吸氧化酶存在于①中参考答案:B4.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A.第三年捕捞量为(K/2-O)

B.第四年捕捞量为(n-K/2)C.第五年捕捞量为(m-n)

D.第六年捕捞量为(K-m)参考答案:B5.下列哪项符合四分体的含义()A.一个细胞中每4条染色体B.两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C.一个细胞中每4条染色单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参考答案:D【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解答】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含有4条染色单体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掌握四分体的概念及其中的数量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6.在有氧呼吸中,进入细胞中的O2将()①与[H]结合生成H2O②与碳结合形成CO2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7.人体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仍保持活性参考答案:C8.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1平方公里内人口的数量

B.1立方公里的水域内鱼的数量C.1公顷森林中生物的数量

D.1平方千米草地中各种害虫的数量参考答案:A9.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是(

A.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参考答案:A10.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参考答案:B略11.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但由于操作失误,少数鼠的标记脱落。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A.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B.由于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所以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上述统计结果会偏离实际种群密度,实际种群密度会大于306只/公顷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则是不准确的参考答案:C12.如图表示的是需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C.④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D.乳酸菌能完成图示全过程参考答案:D13.右图表示北温带海洋的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随季节而变化的数据,以下哪一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

(

)

A、提高光强度能破坏硅藻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

C、光强度提高增强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

D、硅藻数量的下降导致养分的降低参考答案:B14.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是A.乙烯

B.赤霉素

C.青鲜素

D.α-萘乙酸参考答案:D15.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参考答案:D16.已知绵羊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基因型HHHhhh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参考答案:C17.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A.细胞成分的更新物质

B.酶的主要成分C.组织修复的原料

D.能量的主要来源参考答案:D18.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7.53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参考答案:A19.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质粒的化学元素为C、H、O、N

B.神经递质和生长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C.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放能比糖类多

D.毛霉和蓝藻的细胞中均不含有线粒体参考答案:C20.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参考答案:C21.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DNA分子

B.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分子

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

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参考答案:D2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参考答案:C23.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除部分病毒外,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参考答案:B24.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C.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参考答案:A25.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8、4、4,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B.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参考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为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详解】根据图示判断,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8、4、4;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着丝点没有分裂的丙、丁细胞,A正确;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含有1条性染色体,B错误;丙→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其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丁细胞中P和Q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它们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26.下列人体细胞中,DNA含量一定不同而染色体数可能相同,且均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A.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参考答案:B【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nnn2nn染色单体4n4n4n2n2n2n00DNA数目4n4n4n2n2n2n2nn【解答】解:A、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NA含量都不相同,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并且两个细胞中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NA含量都不相同,卵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但是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重点考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这就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7.番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得到了无子番茄果实。它的果皮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A、12条

B、24条

C、48条

D、36条参考答案:D28.清华大学科研团队于2015年7月发现人细胞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3具有三种不同构象,还发现该蛋白质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有超量表达现象。下列有关该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GLUT3构象的改变可能是伴随着它与葡萄糖的结合和分离而发生的B.GLUT3运输葡萄糖过程可能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C.肿瘤细胞中GLUT3的大量表达可能与该物质能促进肿瘤细胞呼吸供能有关D.GLUT3是肿瘤细胞特有的蛋白质,可作为肿瘤细胞的标志物参考答案:D载体具有专一性,GIAT3在一定的构象下可能与葡萄糖结合,在另外的构象下可能与葡萄糖分离,A正确;GIAT3运输葡萄糖可能是主动运输,因此可能消耗ATP,B正确;肿瘤细胞代谢旺盛,可能与GIAT3运输大量葡萄糖,促进细胞呼吸有关,C正确;正常细胞中也存在GIAT3只是在肿瘤细胞中超量表达,D错误。29.如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黑暗环境中甲结构将停止其生理活动B.甲、乙结构均能产生ATP,并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有光条件下,甲结构产生的CO2全部被乙结构吸收D.甲产生的CO2进入乙至少经过4层生物膜参考答案:D30.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A.2条

B.4条

C.8条

D.16条参考答案:C31.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了,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CO2→叶绿素→ADP

B.C02→乙醇→糖类C.C02→叶绿体→ATP

D.CO2→C3→糖类参考答案:D32.隔离的本质是()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

C.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参考答案:C33.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参考答案:C34.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在0.5ml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草履虫,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最大捕获量应少于K/2。参考答案:C

解析:

C项所表明的变化能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限,抵抗力稳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不是指恢复力稳定性。35.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 ①释放抗利尿激素

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

③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 ④产生冷觉

⑤渗透压感受器

⑥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参考答案:A【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下丘脑的功能: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解答】解:①下丘脑在水平衡调节中,可以合成释放抗利尿激素,①正确; ②下丘脑合成促激素释放激素,进而调控垂体合成促激素的分泌,②正确;

③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③正确;

④下丘脑是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④错误; ⑤下丘脑是渗透压平衡的调节中枢,另外含有渗透压感受器,⑤正确; ⑥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⑥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6.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A.蛋白酶和脂肪酶

B.蛋白酶和淀粉酶

C.脂肪酸和淀粉酶

D.肽酶和麦芽糖酶参考答案:A37.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激素是有机分子

B.激素是信息分子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参考答案:C38.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C.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参考答案:D39.如图所示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参考答案:B40.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苏云金杆菌合成的伴孢晶体蛋白经昆虫肠液消化后成毒性肽,可导致昆虫死亡。1993年,中国农科院科学家成功地将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细胞内,培育出抗虫棉。请回答问题:(1)培育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①提取目的基因。若获得了合成伴孢晶体蛋白基因的信使RNA,并以此为模板合成相应基因,除了要加入四种

为原料外,还需加入特殊的

________________酶。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

等生物中。进行上述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_____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③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受体细胞。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导入方法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表达的产物是

。(2)如果将抗虫基因导入二倍体植物,并筛选到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物。经分析,该植物的某一条染色体携带有目的基因。理论上,该植物自交F1代中出现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物的概率是

参考答案:(1)①脱氧核苷酸

逆转录(反转录)

②许多种细菌及酵母菌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③花粉管通道法

④伴孢晶体蛋白(2)1/442.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_T_)T存在,B不存在(bbT_)T不存在(B_tt或bbtt)(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F1自交,F2的性别为

,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参考答案:(1)BbTt

雌雄同株异花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9:3:4.(2)bbTT

bbtt(3)bbTt

bbtt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据表格分析可知,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B和T同时存在(B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解答】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当B和T同时存在(B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BbTt自交后代基因型有BT(9)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bbT(3)表现为雄株,Btt或bbtt(4)表现为雌株,所以F2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分离比为:9:3:4.(2)由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若想后代全为雄株,则双亲必须都是bb,且有一个亲本是TT(bbTT应该是雄性做父本),则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由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若想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应该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测交,另一对基因没有分离现象,则父本应该是bbTt,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雌株,且分离比为1:1.【点评】此题要求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基因和性状间的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