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五篇_第1页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五篇_第2页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五篇_第3页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五篇_第4页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五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小鹰学飞》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鹰学飞》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2.复习词语(出示幻灯片1)3.谁能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自由细读课文思考:小鹰跟着老鹰飞行经过了哪些地方?结果又怎么样?(学生回答)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上面的内容?(1、2自然段)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山上空的内容?(3、4自然段)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更高的天空的内容?(5、6自然段)(三)逐段学习1.指名读1、2自然段:(出示幻灯片2)思考:<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上面,小鹰会怎么样?又怎么说?(出示幻灯片3)<2>.小鹰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非常高兴、满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高兴”、“喊”、“已经”“啦”)(出示幻灯片4)<3>.指导朗读同学们,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做一件事时,开始不会,后来会了,你的心情怎样?小鹰现在的心情和你一样,你能读出来吗?(练习读、指名读、齐读,重读“已经”)评价:读得不错,你们能通过“已经”一词表现出此时小鹰的心情吗?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这个词,那你能用它说句话吗?<4>.用“已经”说话。(出示幻灯片5)评价:同学们,学了就会用,这才是会学习的孩子。过渡语:小鹰自以为飞到大树上面,飞行的本领就算学会了,那老鹰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幻灯片6)<5>.老鹰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鹰学会飞了吗?想想我们通常能看到鹰吗?为什么?小结:作为鹰飞得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必须继续飞行。<6>.指名读老鹰的话读出和蔼、亲切的语气。过渡:小鹰听了老鹰的话又是怎么做的呢?2.学习3、4自然段<1>.男生读3段,女生读4段。<2>.讨论: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出示幻灯片7)它们又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板书:我真的会飞啦!)从小鹰的话中你感受到小鹰的心情怎样?(满足、得意)从哪些词语可看出?(“又高兴”、“喊”、“真的”)<3>.学生汇报<4>.指导朗读<5>.老鹰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小结:作为鹰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能算“会飞”,有本领的鹰应该飞得比这更高。<6>.怎样读老鹰得话?(亲切、和蔼、带有教育孩子的语气)<7>.分角色读这两段过渡:后来,小鹰又是怎么做的呢?3.学习5、6自然段<1>.自由读5、6自然段⑴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更高的天空)(出示幻灯片8)⑵从哪儿可以看出它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矮了)⑶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刻苦练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它练得很刻苦?请同学们用笔划出来。(鼓起劲、拼命、飞呀,飞呀、急促)“拼命”是什么意思?⑷怎样读出这样的语气?(自由读、师范读、再练读、再指名读)过渡:这时的小鹰还会像前两次那样肯定的对老鹰说话吗?(不会)有什么不一样?(问话、不敢肯定)⑸指导读小鹰说的话。“总算”是什么意思?注意句中的“……”(练习读、指名读)小结: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小鹰不仅越飞越高,而且变得虚心了。⑹老鹰又怎么回答?(“孩子,你抬头看”)小鹰看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9)“盘旋”是什么意思?(环绕着飞)⑺启发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时会想些什么?它又会怎样做呢?(继续往高飞。)当它飞到和那几只鹰一样高的天空时,它又会怎么想呢?(我要继续往高飞。)看来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这就是学无止境,然而我们知道要飞得更高,必须怎样?(不断努力,才能攀登新的高峰。)师小结:看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小鹰认为自己飞得已经很高了,原来还有比自己更高的。这就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永远前进,不断进取。⑻读读这些词语(出示幻灯片10)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不断进取师小结:这几个词也正是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道理。⑼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小鹰学飞的过程。价:大家的感受很深)⑽作业:a.把《小鹰学飞》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b.把小鹰学飞的这种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中。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浪花》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慧和力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词语“迈着”“搔痒”“捧来”“轻轻的”“悄悄地”等。2、能力目标: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感悟理解“迈着”“搔痒”“捧着”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为扩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法学法:基于本课教材持点、学生的年龄持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本对话。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请学生趴在桌面上,闭上眼晴仔细倾听,感受一下,我们现在来到了什么地方?(放海浪2、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大海风光。小朋友,海美吗?(美)沙滩美吗?(美)浪花美吗?(美)想到海边去吗?(想)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一起看美的大海、美的沙滩和美的浪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这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想,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之前,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海浪声”“海”“浪花”引入教室,让“海浪声”“海”“浪花”直接诉诸于儿童的感官,使学生对教材由“远”及“近”,由“近”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二)品读感悟,细细体味。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并通过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模仿浪花的动作、用词说话、找关花”的快乐。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用读表达出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这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低年级的学生要达到这理想目标并不容易。因而引导学生进行“品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并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我认是学生内心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也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三)寓学于练,积累语言。(1)连一连,读一读。蓝蓝的贝壳金黄的小虾雪白的沙滩青青的海水(2)照样子,说一说。我坐在沙滩上玩耍。爸爸坐在沙发上。妈妈坐在。设计意图:语文作为实践的工具,非得在实践中反复地操作、运用和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它。学生要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不能光靠课堂听老师讲,还要靠课内和课外大量的听、说一说”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在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播放《海底世界》动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赞美之情。设计意图: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情感向纵深拓展,继而让学生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把情感释放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3《春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是“画”字)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还是“画”)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二)自学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2)请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导认字,交流方法。(1)课件出示:“远、近、还”,请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认识“辶”。(2)课件出示:“惊”,认识“忄”。(3)请学生任意挑选会认字,试着组词语。3.记忆字形,了解字义。(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的笔顺,请学生按照笔顺记忆字形。(2)全班学生跟教师书空“人、火、文、六”四个字。(3)学生分别用“人、火、文、六”组词语。【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学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三)看图读文1.看课文插图读古诗,想一想,每一行诗句主要说画了什么?2.全班交流,师总结:山、水、花、鸟。3.请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这四个字并圈起来。4.指导学生读古诗,注意把“山、水、花、鸟”这四个字读清楚。(四)了解诗意1.想象画面,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1)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读第一、二行诗句。读后说一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2)学生交流“山”和“水”的样子。(3)导语:远远望去,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一股清泉从山间流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行诗句。(4)请同学们把耳朵贴近书上的插图听一听,是否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画中的水像真的一样。2.联系生活,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1)自由读第三行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天的花是什么样的,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感受画上的花不论春秋冬夏,始终盛开。(2)指名读第四行诗句,说一说生活中的小鸟在树枝上休息,要是有人来到它的面前,小鸟会怎样。感受画中的小鸟不怕人。3.朗读并且背诵古诗。(1)根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按照“山、水、花、鸟”的顺序背诵古诗。4.找出诗中的反义词。(1)学生在古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2)课件出示“我会说”,学生练习说反义词。(3)男女生分成两组,开展“反义词擂台赛”,比比哪组说得多。【设计意图】1.通过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实际,把枯燥地讲解古诗意思形象化、生动化。2.借助划线法和重点词提示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五)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学生观察交流。(1)四个字中都有“撇”:“人”字中的“撇”是“斜撇”;“火”和“文”字中的“撇”是“竖撇”;“六”字中的“撇”是“短撇”。(2)三个字中都有“点”:“火”、“文”和“六”的第一笔“点”都是“短点”;“六”的第四笔“点”是“长点”。(3)三个字中都有“捺”:“人”、“火”和“文”字中都有“捺”。3.教师范写“人、火、文、六”。4.学生描红、练习写“人、火、文、六”。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4《东方明珠》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简介东方明珠。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注意正音。二、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映出东方明珠的画面。美丽的东方明珠。3、欣赏配乐朗读。三、初读指导1、让学生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要求做到:(1)读准字音。(2)画出遇到的生字,多读几遍。(3)把不理解的词圈出来。(4)标出自然段序号。2、出示生字新词。3、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四、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自然段。(1)点名读,说说知道了什么。(2)指名答。(3)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及名字?(4)你喜欢这座塔吗?为什么?(5)指导用喜爱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2、尝试背诵。3、小结。五、指导写字1、记忆字形,提醒注意。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自然段。映示东方明珠。(1)指导看图,学习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东方明珠的样子。指名说。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巨人”?点名读,集体评价。(3)看图联想,学习第二句。出示句子: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点名读。想象美丽的夜景。直到朗读。2、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游客们,看到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什么感叹?(2)出示句子: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3)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3、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三、巩固1、小导游介绍东方明珠。2、想象一下,当那些外国游客看到这美丽的东方明珠,他们会怎么说?四、指导写字1、认读。2、指导书写。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静夜思》(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诗人李(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3、再读课文,质疑。(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1、理解课题的意思。(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