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粉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1页
荧光粉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2页
荧光粉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3页
荧光粉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荧光粉开展现状与趋势首先因为LED只能发单色光,所以白光LED主要是由以下方式混合出来。

方法1为多晶片混光技术,分别把红、蓝、绿3晶片或蓝光、黄光双晶片固定于同一封装体内部,再经由调整各晶片的电流大小,调整各晶片的出光量来控制混光比例,以到达混成白光的目标。其中又以红、蓝、绿多晶片混光技术呈现的色彩饱合度及演色性(ColorRendition)最正确,但还须克制晶片光衰程度、热源过度集中产生散热封装等问题。假设有任何一晶片提早失效,就无法得到所需白光的光源。

方法2是以紫外光LED激发均匀混合之蓝色、绿色、红色萤光粉,使其激发出一定比例之3原色进展混光而输出白色。三波长白光发光二极体具有高演色性优点,但却有发光效率缺乏及混光不均的缺点。

方法3在蓝光LED的周围=充混有黄光YAG(YttriumAluminumGarnet)萤光粉的胶,并使用波长为400~530nm的蓝光LED,发出光线激发黄光YAG萤光粉产生黄色光,但同时也与原本的蓝光混合,进而形成蓝黄混合之二波长的白光。然后我主要介绍的是方法二,荧光粉涂敷光转变法是制造白光LED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已经商业化的产品绝大多数是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在这种方法中,荧光粉作为光的转换物质,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白光LED产品的发光效率、使用寿命、显色指数、色温等主要指标。随着LED芯片技术的突破,LED发光效率将逐步接近其理论发光效率,荧光粉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决定LED光源的产品性能。目前能够匹配蓝光、近紫外光或其它芯片的荧光粉还不多,需要开发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显色指数高、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更加稳定、制备工艺更为简单的荧光粉。通过激发荧光粉来形成白光。在实现白光LED的各种方法中,荧光粉转换法是已经得到应用并且具有潜力的方法。PC—LED的发光原理是:在低压直流电的激发下,Ga(In)N芯片发射蓝光(~460nm)或近紫外光(~395nm),激发涂覆在芯片上面的荧光粉发射出可见光,并混合组成白光。优点是本钱低和容易生产,缺点是光效较低,且发光的均匀度不好,光谱成分中缺少红光,造成色温偏高。白光LED的荧光粉,主流是与蓝色组合使用的黄色荧光粉。而现在,正逐渐向发出红色光和绿色光的荧光粉过渡。黄色荧光粉31411硅酸盐体系的SrxEuySiO5该荧光粉随着Eu2+掺杂浓度的增加,发射峰强度逐渐增大,当Eu2+的浓度为0103时,Sr2197Eu0103SiO5有最大值,而随着Eu2+掺杂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发射峰强度明显减弱。同时,发射光谱峰值随Eu2+浓度的增加先红移(Sr2195Eu0105SiO5在Eu2+浓度为0105时到达最大),然后蓝移。在365nm紫外灯下观察样品,Sr2197Eu0103SiO5亮度最高。氮氧化物黄色荧光粉该荧光粉也可以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红光,但制备条件较为苛刻,如Ca2α2SiAlON:Eu2+的制备是在10atm、1800℃的N2气氛中烧2h。而氯硅酸盐体系制备条件比拟宽松,在1000℃复原气氛中烧数小时即可]。红色荧光粉钼酸盐、钨酸盐体系的红色荧光粉三价铕离子激活的Gd2Mo3O9钼酸盐体系的红色荧光粉能够被395nm紫外光激发,发出波长为613nm的红光。适量的助熔剂能够提高发光强度,增强晶体构造。对LiEu(WO4)22x(MoO4)x钨P钼酸盐体系的研究说明,当MoPW为2P0时,LiEu(MoO4)2的发光强度最高。这是由于WO4和MoO4基体的不同导致二者中两个Eu3+之间的距离有所差异,影响了基体与激发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导致不同基体的发射强度不同。硅酸盐体系的Sr2SiO4:Sm3+红色荧光粉研究发现,硅酸盐体系的Sr2SiO4:Sm3+红色荧光粉中Sm3+的掺杂摩尔分数为6%、电荷补偿剂为Cl-时效果最好。激发光谱表现为从350~420nm的宽带,可以被近紫外光LED芯片产生的350~410nm辐射有效激发。氧化锌体系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合成了Sm3+,Li+掺杂的SrZnO2系列荧光粉,在SrZnO2:Sm3+荧光体中共掺杂Li+后,样品的晶化程度增强,晶格稍膨胀;在发光性能上,降低了基质的激发效率,也削弱了Sm3+-O2-的电荷跃迁激发,但是增强了样品的橙红光发射。其激发主峰位于413nm附近,能有效地被近紫外光激发。钒磷酸盐体系Y0185Bi011Eu0105V1-yMyO4(M=Nb,P)为一种新型红色荧光粉。掺杂少量的P5+,Bi2O的电荷转移带的激发强度明显提高。用Nb5+代替V5+,Bi2O和Eu2O的电荷转移带显著提高。Y0185Bi011Eu0105V12yMyO4(M=Nb,P)的激发强度在掺杂5mol%P5+时提高90%,在掺杂5mol%Nb5+时提高110%。与Y2O2S:Eu3+相比,Y0185Bi011Eu0105V1-yMyO4(M=Nb,P)表现出极好的色彩纯度和更高的亮度。石榴红钒酸盐BixLnyEu1-x-yNa2Mg2V3O12(Ln=Y,La,Gd;x=0-014,y=0-012)荧光粉在611nm处表现出强烈的红光。掺杂适量的Bi3+,能被380~400nm的近紫外辐射有效激发。绿色荧光粉硅酸盐体系的Ba2SiO4:Eu2+荧光粉该荧光粉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射505nm绿光,其激发谱较宽,覆盖了近紫外芯片的发射区域。以Sr2+逐渐取代基质中的Ba2+后,发射红移至569nm[5]。(Ba12xSrx)2SiO4:Eu2+在CO复原气氛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得,研究说明,BaPSr的比率不但影响晶格参数,而且还影响发射峰,且能有效地被370~470nm的紫外光激发。磷酸盐体系的NaCaPO4∶Tb3+绿色荧光粉该荧光粉在380nm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射光谱表现为典型Tb3+的5D3→7FJ(J=5,4)和5D4→7FJ(J=6,5,4,3)跃迁发射,其中以492nm和545nm的发射峰最强,能发射很好的绿光。Tb3+浓度变化不改变该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分布,但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很明显。当Tb3+的浓度为10%左右时光谱强度最大。NaCaPO4∶Eu2+在Eu2+掺杂量为5%时,光谱强度最大。小结点燃荧光粉向新材料过渡的导火索的是液晶电视背光源。该用途尤其要求具有高色彩表现性。而能满足这一要求性能的是采用红色及绿色荧光粉的白光LED〔表1,图1〕。从2010年起,液晶电视中配备LED背光源的机型迅猛增加,预计用于该背光源的LED芯片也将以年均约120%的速度增长。正是这一迅速扩大的市场促进了主要荧光粉材料的更新换代。

采用红色及绿色荧光粉实现高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