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辑人: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知识梳理编辑人: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精编版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编辑人:蒙蒙de雨科学课堂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恒星,恒星能自已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6.人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①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②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1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1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3.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4.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①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破璃这样的物体是透明物体。②光能穿过纸,但不能看清纸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纸这样的物体是半透明物体。③光不能穿过书,不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像书这样的物体是不透明物体。2.光照射烟雾的探索(1)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说光沿直线传播。 (2)烟气阻挡了部分光并将一些光反射到人的眼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当烟气越多时,烟气反射的光越多,我们看到的光束也就越清晰。(3)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3.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但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4.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5.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日食月食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观察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的变化(1)如图甲,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甲图乙图(2)如图乙,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折射。3.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因为铅笔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4.从玻璃鱼缸的一条棱处,透过鱼缸的两个面观察鱼缸中的一条鱼,看起来是两条鱼。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在两个玻璃面上都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5.从长方体水槽的一个角上观察水中的物体,能使一个物体看上去是三个。6.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1)潭清疑水浅。(2)海市蜃楼。(3)叉鱼时应瞄准鱼的下方。(4)近视眼镜、放大镜等透镜。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中时也能发生折射现象。2.三棱镜是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等)做成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让一束强光(白光)通三过棱镜照到白屏上,可以观察到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4.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5.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千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6.彩虹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主要成因是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色散,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彩虹的形成原理和我们用三棱镜得到彩色光带的原理相同。7.利用彩色轮研究光的混合(1)彩色轮上三个扇形的颜色分别是红、绿、蓝。(2)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到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变成了白色。(3)结论: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8.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2.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我们会发现,反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我们把这两个夹角称为反射角和入射角,垂直于镜面的虚线称为法线,并可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4.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5.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6.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7.光的反射也会带来一些不便和危害,如黑板反光“晃”眼,玻璃幕墙反光造成光污染等。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2.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观察物体的。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能看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3.制作一个潜望镜时,需要用到两面平面镜。两个镜片的放置方向是平行的,而且与镜筒的夹角是45度。4.制作一个潜望镜(1)根据潜望镜的原理图在纸盒相对的两面上画出安装镜片的位置(4条斜线),并用剪刀剪开。(2)将两面镜子插人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5.万花筒里的三个小镜子互相反射形成对称的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筒身,彩纸碎屑变化出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美丽花型。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1课地球的表面1.地形(又称地貌)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海拔特点高原海拔较高,在10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山地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盆地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较低,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平原海拔较低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3.峡谷是一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当山谷间形成大江大河时,由于河流不断地向下侵蚀而形成的两坡陡峭的深谷。4.观察世界地形图(1)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呕不平的。(2)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如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和丘陵,棕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还有些地形图会用白色或淡紫色表示积雪和冰川。5.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多高原、山地;东部低,多平原丘陵。6.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第2课地球的结构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1)地壳:地球固体圉层的最外层,由地壳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2)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地核岩浆的发源地。(3)地核: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1)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2)由泥、砂、岩石碎屑在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3)地表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3.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4.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1)迅速拉开时,可以看到泥层断裂。迅速挤压时,可以看到泥层隆起。(2)泥层模拟的是岩层。2.地震的成因: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3.地震的危害(1)地震发生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2)地震会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3)地震会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4.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5.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1)能逃离室内的要尽量快速逃到室外,迅速逃离至开阔处。在室外不要私自盲目避震,要避开已倒塌物体,野外要远离桥、湖及山边等。(2)在不能逃离室内时,应立即找结实、不易倒塌的物体掩护身体。如结实的柜子下、靠立在墙根,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时,会使地面产生裂缝,并有熔岩喷涌。2.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3.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4.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1)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2)注意事项:①必须戴护目镜,防止加热后的番茄酱喷射到眼睛。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③用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可以使熔岩容易喷发出来。(3)实验现象:洞口处薄薄的上豆泥裂开形成“火山口”,“火山口”喷发出“熔岩”,还可能发生“山体”裂开,流出“熔岩”的现象。(4)实验结论: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5.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6.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1)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2)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3)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第5课风的作用1.空气流动形成风,风的作用会缓慢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2.我们可以用砂纸打磨岩石,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不断磨蚀的过程。3.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可能会发生碰撞,这个过程就像砂纸对岩石表面不断“打磨”使岩石表面变得光滑。4.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5.戈壁和沙漠的形成(1)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2)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少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6.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当风刮过地面的时候,风能吹起黏土和细沙,风力越强,它所能携带和输送的颗粒就越大。(2)风对岩石具有侵蚀作用。当风中携带沙子时,会增强侵蚀的效果。(3)当风减速或遇到障碍物,如石头、草丛时,风携带的沙子就会降落并沉积下来。(4)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第6课水的作用1.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2.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1)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2)实验中用喷壶喷水模拟降雨。(3)降雨前小山丘比较圆,红色沙子大多数在山丘顶部。降雨后小山丘上出现了很多小沟,一些红色沙子被冲到了山丘底部。(4)结论:降雨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3.降雨对地表产生的影响(1)雨水会把地表上的泥沙带走,汇聚成径流,在土地上留下沟壑。(2)雨水因携带泥沙而变得浑浊,当水流平缓时,水中的泥沙又会沉淀在地面上。4.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1)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2)乾坤湾的凹岸(凹进去的河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凸出来的河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3)一般河流入海口的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沉淀作用强,泥沙堆积会形成三角洲,如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等。第7课总结我们的认识1.几种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序号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1弯曲的岩层地震(岩层受到挤压)2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形成3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水(降巾)的作用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2.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侵蚀。3.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此外还有冷和热的作用、动植物的作用等。4.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5.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1)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相同条件地形(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等不同条件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2)实验现象:有植物覆盖的山丘变化不明显,收集到的“雨水”中含有的泥沙比较少。没有植物覆盖的山丘上出现了小沟,收集到的“雨水”中含有的泥沙比较多。(3)实验结论:植物能减弱雨水的侵蚀作用。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第1课时间在流逝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2.用日影来计时(1)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每天最短),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圭表日晷(2)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根据晷面上晷针的日影角度,人们就可以确定时刻。3.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1)取一支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做标记。(2)燃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3)注意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实验。(4)燃香时间记录表燃香的长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测量的时间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我的发现同一只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等4.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1.观察水流的速度:把一个透明塑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缓流出。仔细观察发现:水流的速度不是均匀的。水流速度随着水位的降低而变慢。但对同一个容器,我们控制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时,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相同。2.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1)用瓶子(无底、瓶盖带孔)装200毫升水,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水。测量量杯内的水积聚到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2)实验记录水流量所需时间(秒)水流量所需时间(秒)50毫升91第一个50毫升91100毫升198第二个50毫升107150毫升327第三个50毫升129(3)实验结论:随着塑料瓶中水的减少,水流的速度越来越慢,流出一样多的水(50毫升)时所用时间增加。3.当容器中水位不变时,水以均匀的速度从容器底部流出。4.古代水钟:让水滴以均匀的速度滴入圆简,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用水滴的好处是流速较慢,计时更准确,而且不用频繁地进行加水等操作。第3课我们的水钟1.制作我们的水钟的流程任务: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设计方案: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制作:按照自己的设计,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测试: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评估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我们的水钟2.水钟的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3.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4.制作水钟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案时间刻度过于密集水流太慢使水位变高使小孔变大接水容器太粗换用细高的容器不能测量到10分钟水流太快使水位变低使小孔变小接水容器太小换用更大更高的容器时间刻度不均匀水位不固定改进装置,使水位固定接水容器的形状不规则换用上下同样粗细的柱状容器5.沙漏是利用能流动的沙来制作的计时工具。第4课机械摆钟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现并解释了摆的等时性。2.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针,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3.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钟摆的结构摆动一次(1)钟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构成。(2)钟摆往返一次记为摆动一次。(3)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实验三次),并记录。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摆动次数606060(4)实验结论:该钟摆1分钟总是摆动60次。4.自制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但是同一个摆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自制摆5.统计各年的规1分钟提动的次数,发现:不同的摆在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各不相同自制摆第5课摆的快慢1.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2.研究影响摆赏的摆动快慢的因素时的注意事项(1)实验时,只改变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在安装摆时,摆绳上端必须固定住不能在摆动过程中移动。(3)在援动开始时,要让费小幅度地自由援动,要自由释放摆。不能用手推动摆。(4)如果实验中摆锤碰到铁架台等物体需要重新做实验。3.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1)不变条件:摆绳的长短、摆动的幅度。(2)改变条件:摆锤的质量。(3)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4.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1)不变条件: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2)改变条件:摆绳的长短。(3)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第6课制作摆钟1.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2.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3.为了让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变为原来的2倍(或1/2),绳子的长度需要变为原来的1/4(或4倍)。4.制作“钟摆”的流程任务任务设计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让我们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利用铁架台、细绳、回形针、螺母、秒表等材料制作,要确定摆绳的长度利用材料,组装一个简易的“钟摆”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摆正好1分钟摆动60次将各组的“钟摆”放一起进行对比。想办法让“钟摆”更加准确(1)确定摆绳的长度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测摆15秒钟是否摆动了15次,不需测60秒。(2)测试和评估时,要测摆1分钟是否摆动了60次。(3)改进方法:测摆2分钟是否摆动了120次(或更长时间),然后进行微调。微调时使用对分法会更方便。5.确定摆绳的长度的两种方法(1)尝试法: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钟摆的长度约30厘米,可以从30厘米开始每次减少5厘米,逐次尝试。(2)对分法6.每个小组各自制作了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它们的摆绳长短是相同的,都约是25厘米。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1.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2.石英钟表的计时原理: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3.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4.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5.计时工具的比较计时工具日晷水钟摆钟手表使用材料岩石、金属水、金属等金属、木材等石英、电池等准确性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准确很准确计时原理日影变化水速均匀摆的等时性石英振动方便程度很不方便不方便方便很方便缺陷只能在有太阳的时候使用体积大,无法自由移动无法长时间计时,需要定期“上弦”电池会污染环境6.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7.精确计时的重要性(1)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2)百米赛跑的时候,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3)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障交通安全。(4)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8.人们设计不同的计时工具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第1课我们的身体1.我们已经知道人必须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2.体质记录表包括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3.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4.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发育。5.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6.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7.不良的环境与身体健康(吸烟、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1)不良的环境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会使我们容易生病,也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2)吸烟不仅会危害吸烟者的健康,“二手烟”还会危害周围人的健康,所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3)雾霾在天气不适合进行室外运动,可以进行室内运动。8.除了身体健康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第2课身体的运动1.举哑铃时,手和胳膊都在运动,腕关节的活动方式和手指关节的活动方式不一样。用力时,胳膊上的肌肉变硬了。举哑铃活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2.利用筷子(或短木棍)、橡皮筋、线绳做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3.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然,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4.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5.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肩关节。6.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7.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8.经常进行身体最炼是相当重要的。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又紧密地关联着。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9.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如合页与关节相似、塔吊的钢架与骨骼相似等。第3课心脏和血液1.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2.绝大多数人的心脏位于左胸部,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3.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60~100次。4.模拟心脏的工作(1)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一分钟后,手会感觉很累。(2)模拟实验中,吸耳球相当于心脏,手的力量相当于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胶管相当于血管,水相当于血液。5.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人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6.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变快,休息一段时间,心跳会恢复正常。平时爱运动的同学,在跳动一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比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更短。7.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8.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9.保护心脏的方法: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等。10.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第4课身体的“总指挥”1.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2.大脑表面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3.脑与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4.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5.大脑、小脑和脑干的作用(1)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2)小脑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3)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6.做个记忆游戏(1)两个学生记忆的词语个数不同,说明不同的人,脑相同功能的强弱是不同的。(2)同一个学生记忆词语(抽象记忆)的个数和记忆物品(形象记忆)的个数不同,说明同一个人,脑不同功能的强弱也是不同的。7.脑是柔软而又脆弱的,它需要颅骨来保护,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8.保护脑(1)脑需要适当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2)学习一门功课时间过长,会让大脑感到疲倦,这时适当地活动身体或是听听音乐,都可以让脑得到休息。第5课身体的“联络员”1.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2.神经系统(1)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2)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3)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它既是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缩手反应就是一种简单的反射。(4)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3.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4.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适、皮肤等。5.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6.做接乒乓球游戏时,反复练习接球,成功率会神经传递示意图提高。这说明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改善大脑功能的。7.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体育活动时做好必要的防护等。8.缩手反应:当我们的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会迅速地将手收回,之后才会感觉到疼痛。皮肤感受到被扎皮肤感受到被扎传入神经脊髓脑感觉疼痛需要时间较长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第6课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1.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2.身体对压力的反应(1)适当的压力对人有好处,他转化为前进的动力。(2)长期的压力会损害身体健康,不仅可能让你感觉头疼、胃疼、睡不好觉,还会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难以学会新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压力。3.管理压力的常用方法(1)体有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减轻压力。(2)与人沟通、交流,确定压力来源,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3)听音乐、练字涂色、读书等,做一些自己喜欢而又充满正能量的事情,会让人全身心地投人而且有成就感,能缓解压力。4.管理愤怒的方法(1)停止你在说的话和在做的事。确保你不会说出让你后悔的话或做出让你后悔的事。(2)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3)思考如何反应。(4)想好了再行动。5.大脑管理人的情绪意志行为等,人的情绪、意志、行为是可以拉制的。第7课制订健康生活计划1.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系统也出现问题。2.健康的行为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快乐地生活。3.健康行为计划的内容(1)确定你想要实现的健康目标。(2)解释该目标可能对你健康产生的影响。(3)制订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计划。(4)记录计划的执行效果。4.有的运动是终生都可以进行的,如散步、游泳、慢跑、骑车等。5.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6.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7.计划只有变成行动才能产生效果。8.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计划。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制订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看图填空总结教学反思:本课主要的科学概念有:热辐射能直接向四周发射热,且不依靠空气、水等任何媒介,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在实际热传递过程中传导、对流、辐射往往不会单独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围绕以上科学概念组织课堂教学,但本课经过多次试教后发现,教材上设计制作的太阳灶,无法在课堂时间予以完成,同时学生对热辐射特点的概念建构存在一定困难,于是对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我认为处理比较好的方面有:1.在课堂上不进行太阳灶的设计与制作,将节省下来的时间,重点用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将对本课的思考和创见得以施展。2.结合太阳的热量传递到地球上这一生活实例,与前面两节课进行密切关联,用比较法和排除法,在巧妙引导中,引导学生发现热辐射这一热传递方式可能存在的特点。3.重新组织实验活动,试教过程中,曾用测量一杯热水周围的温度来发现热辐射的特点,但与太阳这一生活实例的类比效果不明显,而且让学生容易误导为液体的热传递都是对流。经过多次试教调整为“模拟小火炉”做为本课的主体实验,将小火炉与太阳建立一一类比关系,改进后的实验设计,促进了学生的思维与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发现太阳到地球这一热传递方式不需要介质,学生由此提出问题本次实验有空气存在,再次和学生一起进行“模拟真空环境”的热的传递演示实验,发现“真空”环境下也可以传递热。4.在比较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点时,引导学生运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来梳理科学概念,有利于知识建构。存在不足与改进措施:在进行热辐射应用环节时,提出红外夜视仪、红外测温都是利用了热辐射,这一知识应用于生活实例是正确的,但是并没有详细解释其利用热辐射的原理,当然具体的原理比较复杂,可能超出学生的已有认知范畴,估计学生还没搞懂这些仪器与热辐射的关系。当然要不要介绍着两种器材呢?或者是要不要进行详细介绍呢?如果再次让我执教本课,我会仅出示而不介绍这些仪器。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新版教材的先行课,在我看来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一过程中,痛并快乐,感谢市区教研员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谢大连科学团队的帮助,希望能够得到大家中肯的意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主要概念】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涉及课标】6.3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6.3.3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56年级: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热传导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而设计的。在本课的学习中,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的材料。教材首先展示五种不同材料的勺子,设疑: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传热的快慢是否相同?进而本课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帮助学生建立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活动二,由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的讨论,引出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从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入手,说出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和地毯上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厨房用具,说说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最后将学生带到室外,为了抵御严寒,讨论冬季时人们是怎样保护树木和怎样为自己房子保温的。活动三:设计一个保温盒,比一比谁的保温盒效果好。这是一个拓展活动,旨在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学情分析】在生活中,热传导的知识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对于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但是对于几种热的良导体或不良导体,如何进一步区分,还是比较模糊的,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物体导热性能不同,比较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将材料的传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2.能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3.学会在不同的实验设计中选择简易可行的实验方案;学会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事实,经历对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4.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维、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感悟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联。【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难点:怎样设计实验,以便在实验中获取准确信息。【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保温饭包、PPT。学生分组材料: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铜棒、铝棒,烧杯、电子温度计、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调出生活经验,引发探究欲望。1.(ppt出示厨具图)调出生活经验。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些厨具,它们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铁、铝、木头、塑料),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些不同部位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呢?(铁、铝传热快,木头、塑料传热慢,手握的地方用木头、塑料防止烫手)2.预测勺子传热快慢,引发探究欲望。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啊,请同学们看(出示:各种勺子)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勺子,有塑料的、木头的、铜的、铝的、钢的。你认为它们传热谁快谁慢?分组交流预测,汇报。师: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的排序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些材料的传热到底谁快谁慢呢?怎么做才能找到答案?(生:实验)【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厨具不同部分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用不同,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是有差别的,通过预测不同材质勺子的传热快慢,引发学生探究不同物质传热性能的兴趣。】二、实验探究,获取事实。(出示: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铜棒、铝棒、铁棒,烧杯,热水,电子温度计)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器材,怎么设计实验,才能让我们观察到它们的传热快慢?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2.组织交流3.师生综合出最佳实验方案,教师明确实验要求:烧杯中倒入热水,将六根连接好温度计的棒棒放入烧杯,动作要轻,(PPT出示摆放图)。观察温度变化,2分钟后记录温度。(PPT倒计时2分钟)4.分组实验,填写观测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为了保证对比实验的公平性,对教材中设计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实验操作简单易行:一是解决六根棒站立不稳的问题,设计制作了一个烧杯盖,上面钻六个孔,使棒棒正好通过,这样保证棒棒垂直站立并在烧杯中不交叉。二是六根棒和盖固定在一起,可同时放入热水中,并且接触热水的高度是一样的,保证了实验受热时间的一致性。三是用现代测量技术,解决观察温度变化的问题,舍去了凡士林粘绿豆这种模糊、间接观察的设计,改用电子温度计直接测量棒棒上端的温度,电子温度计的显示屏,让学生更直观地测得实验数据。科学实验在保证探究自然本质的基础上,采集证据的技术手段应该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的测量技术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由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使证据更可靠,结论更可信。】三、分析记录,形成概念。1.各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实验结果填在大记录表上。2.学生依据记录的温度总表,形成概念。(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相应板书传热快的是哪些材料,传热慢的是哪些材料,并说明: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铜、铁、铝这类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像木头、玻璃、塑料这类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设计意图:用大数据统计的方法,汇总全班各组的数据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3.拓展观察:热成像仪测量物体传导热的情况(视频素材)四、强化概念1.体验活动: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2.冬季,为什么要用塑料布把树干包起来?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为什么要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防止热传导)3.请分析下面的事例,说明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4.生活中用气泡膜给食品打包装,除了防震、防碰外,还有什么作用?(防止空气对流,起到保温的作用)5.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防止热辐射)6.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能力不同(视频实验)7.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保温瓶是不是做到这三点?(防止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发生)(出示保温瓶解剖图)保湿瓶是如何保温的?你知道吗?(保温瓶保温原理视频)【设计意图:通过几个生活事例及物品的结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要想做到保温效果好,就要考虑防止热传递。知道选用不同的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来发生,也就可以做到保温效果好。】五、拓展延伸探讨:保温盒材料的选用。师:“热传递”单元,前三节课我们学习了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物体的传热本领,通过保温瓶保温原理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保温效果好,要把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考虑到。有了这些知识,现在要你自制一个保温盒。(ppt出示保温盒)先看一下老师这个保温饭包,各部分是什么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出示铝箔气泡膜)请想一想,制作保温盒你要选择哪些材料?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师:请同学们课后准备材料,下节课我们制作保温盒,看谁的保温盒保温效果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下课。【设计意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学的最后部分设计了“制作一个保温盒”的实践活动,作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拓展应用,要完成这个任务,除了要综合前几节课传导、对流、辐射的内容,还需要技术工程中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等经验和能力的支持。】【教学板书】物体的传热本领传热快:
铜棒、铁棒、铝棒……热的良导体传热慢:木头、玻璃、塑料……热的不良导体保温好:防止热传导 防止热对流 防止热辐射【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针对学生与生活实际,有所思考,有所创新,这节课是成功的,是有亮色的。一是,在活动设计中做到“心中有学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可以说彰显了课堂的活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改进实验,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搭建从实验到思维的脚手架,利用电子温度计代替凡士林和小珠子,实验效果更明显;用大数据统计的方法,汇总全班各组的数据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三是,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四是,课堂教学中,让科学探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1.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播放的红外摄像视频,此视频展现的是现象,其低于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课堂上可以不用,做为课后拓展内容给学生更好。2.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①“瓷砖把脚的热量吸收了,所以感觉到凉”。这里用的“吸收”会让人误解为热量传递进去且驻留在内,而实际上不仅有热传进脚底接触的瓷砖,还有瓷砖之间、瓷砖与水泥、地面等的热传导,改用“瓷砖把热快速传走了”的说法更准确一些。②“棉花里的空气不容易流动,不容易对流”。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只要是空气,无论体积大小,它都会对流,只不过,棉花里的空气被隔离到了无数小空间里,它们难以与相邻空间里的空气对流,而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产生保温效果。这样的说法更准确。3.做保温箱活动的前期铺垫不足,且用问答的方式一步步领着学生分析和了解,缺少整体性。工程实践的步骤,应先提出制作保温箱的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借鉴事物,分析原理,如浅色较多反射蕴含热量的光、保温品的保温方法和原理等等,其后,再让学生设计保温箱并制作,下节课来交流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主要概念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涉及课标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教学分析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意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地球表面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尝试运用身边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点,持续提高学生科学描述的能力及设计与物化模型的能力。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表面陆地地形特点。先借助摸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让学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个光滑球体,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陆地和海洋两种表现形式。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陆地地形,用卡通人物提示海底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第二部分是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地形,从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两个方面准确描述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地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培养学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地球表面常见地形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少比较几种地形的典型特征,也很难观察到几种地形的全貌,需要教师提供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地形立体图形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也需要小组成员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是一个挑战。教学目标●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能整体描述地表的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通过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废木材回收与再生木制品生产合同协议3篇
- 2024版出租车司机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缴纳协议3篇
- 2024年度园林景观绿化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合同3篇
- 2024版城市住宅互换合作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出版社与作者出版合同3篇
- 2024年度云计算服务合同标的及保密义务3篇
- 2024年度社区文化活动宣传推广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支付系统接入与安全协议2篇
- 2024年版深入解读行政协议核心概念版
- 2024年标准门窗工程安装合同范本版B版
- 个人理财(西安欧亚学院)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pc(装配式)结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医院内审制度
- 押运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给小学生科普人工智能
- 2024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汽配行业分析报告
- 【世界睡眠日】3.21主题班会(3月21日)良好睡眠健康作息-课件
- 2024年房地产经纪协理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c型钢加工工艺
- 中药在护理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