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奇石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29.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每种戒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祝》,豫剧有《朝阳沟》,河北榔子有《宝莲灯》……它们创作时间有早有晚,流传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已成为舞台上的“常客”。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每次演出都会成为“灯迷"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同时,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作出微调。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台艺术在打磨作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戒剧是现场的、一次性的艺术,同时又是可以而且应该反复打磨的艺术。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斟酌采纳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其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比如,臻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外化,那么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的,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统摄意义,最能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经典作品在描写具体的人与事的过程中,捕捉并呈现隽永的思想与情感,并将其与一定艺术技巧相结合。技与道的统一赋予了作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形式因历史感、人文感的加持而拓宽了审美空间,时代精神也因此获得了审美表达。相反,如果创作者眼中只有浮表化的情感,热衷于表现一时的情绪,追求短暫的热闹,其作品极有可能不廷乏味单调就是浅薄庸俗,即便有些亮点,也似烟花转瞬即逝。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舞台艺术的现场性和冲击感,使作品的温度更具暖人的力量。当人们在舞台上看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影子,内心的欢喜与忧愁就找到了出口。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已演了1400多场,是著名的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贴近百姓口味自然就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而具有现实温度的。总之,艺术的高度、文化的深度、生活的温度,是经典作品与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作品常留舞台的诀窍所在。面对新时代条件下人民大众日益旺盛的美好生活需求,舞台艺术创作理应坚定文化自觉,推出更多贴近百姓口味、充满生活温度的精品力作,以高质量的艺术创作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盈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力量。(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材料二:2018年两会上,出生于淮剧世家的陈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带去了《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让戏曲进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让更多的人走进它,了解它,传承它,这是我的责任。"她深知戏曲的魅力,将一些经典剧目的光碟以及她和父亲陈德林先生的戏,曲专辑随身携带,并送给参加釆访活动时见到的孩子。她觉得,很多戏曲故事都融入了忠孝节义、催人奋进等思想元素,孩子们接触了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道理,就很可能喜欢上戏曲。自2018年起,淮剧艺术开始走进校园。陈澄介绍,大型现代淮剧《小镇》进高校9场、“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折子戏专场”13场,还在多个高校进行了返场。“返场,说明戏曲是能够被当代青年人认可和喜欢的。”让陈澄高兴的是,进校园的效果远超她的想象。不仅是江苏省本地高校重视,很多外地高校也邀请她去为学生讲座、表演。“一开始进校园演出,发宣传页的时候没多少人去领,但学生们看过以后就去抢着要,排着长队伍要我们签名。有的剧社、对戏曲感兴趣的大学生们都留下来跟我们提问。"陈澄兴奋地说,我们的文化被新一代接受了,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陈澄告诉记者,盐城一家幼儿园成立了淮剧班,专业演员将对娃娃们进行戏曲技术性的辅导。“这里面的孩子说不定未来就会走上戏曲道路,这就是我们的后备力量。"陈澄对戒曲的未来传承充满干劲和信心。(摘编自王启慧《大学生“追戏”戏曲被年轻人接受还有多远?》)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茶馆》《雷雨》《锁麟囊》虽然创作和流传时间不同,但都已经成为戏剧的经典之作,标识着京剧曾经达到的高度。张火丁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既源于她技艺的炉火纯青,又因为她唱的是程派,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尽管《朝阳沟》所讲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但该剧并未因时过境迁而被湮没,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陈澄为了挽救濒于危亡的淮剧,提出了戏曲进校园的建议,这一建议的实施对扩大淮剧影响并使之得到传承意义重大。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材料一中“身段往往比较柔较”是说戏剧不僵化,能够根据演出需要作出微调,这一就近取譬,生动形象且易于读者理解。戏剧能把人们对祖国、乡土的热爱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统摄着人的情感世界,故而极易引起心灵的共鸣。如果创作者热衷于表现浮表化的情感,追求短暂的热闹,而不加持历史感、人文感,其戏剧艺术的审美空间必定狭窄。《小镇》等淮剧艺术多次走进校园,甚至还出现返场,说明演出效果良好,这让陈澄对淮剧艺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如今已被打磨成了百姓最爱看的戏剧之一。戏剧《白毛女》拍成电影后风靡全国,田华演的白毛女、陈强演的黄世仁,形象极为生动。现代评剧《过大年》讲述了辽北农村脱贫致富的故事,在2020年沈阳艺术节上备受好评。著名作家田汉赞颂革命者爱国情怀的剧作《黄花岗》,本计划写五幕,结果只写了两幕。材料一为什么主要运用例证法?请简要分析。依据上述材料,想要使戏剧被新一代人接受,戏剧人具体应该怎样做?请简要回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双鞋叶骑这是雪后的第三天。天空已经没有纷飞的雪花,地上的积雪也开始融化,这儿一块白,那儿一块白,四周成了家里的棉花地。我出门的时候很早,天才刚刚蒙蒙亮。走出家门那瞬间,自己不经意打了个哆嗦,天气很冷,比下雪的那天更冷,融雪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这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我走在重重群山里,山很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然后像一扇门一样,紧紧地关上,让你永远不知道山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从走进校门那天起,“走出大山“就成了老师们灌输给我的第一个人生信条,而现在,我正走在这条人生道路上,去乡里的小学上学。然而,在今夭的路途中,我却遇到了一点麻烦,我的胶鞋上有一条缝。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双胶鞋应该是三年前买的,能穿到今天,我跟家人都很满意。但现在它的使用年限到了,鞋底也已经裂开了,这让我有些手足无措。融雪打湿了路面,没多久,混合着雨雪和黄土的泥水,通过裂缝渗进鞋里,我的噩梦就此开始。起初,我觉得有很多蚂蚁在我的脚板和脚趾头上叮咬,接着,这种感觉成了用母亲纳鞋底的锥子在脚上戳,再然后,这些感觉全部消失了,自己的脚跟鞋融为了一体,鞋即是脚,脚即是鞋。当然,这种感觉并不好受,所以我在中途停下来,在路边找到一些干燥的枯草放进鞋底。一开始,我觉得自己似乎踩在了家里的棉被上,但没多久,这些枯草也放肆起来,跟我的身体套起近乎,成了我脚掌的一部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学校的,像是走,也像是飘。但不管如何,当站在校门口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于是,我决定脱下鞋,光着脚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就在这时,我的眼前闪过一道白光,一个我并不认识的人对着我拍了一张照。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我们市里一家报社的记者,那天,他正好到学校釆风,报道乡下学校在雪后坚持学习的情况。一个乡村小孩,背着书包,赤着脚,提着胶鞋,走进校门,身后是一片茫茫白雪。据说,这张照片一发布,就在网上引发了大轰动,很多人在新闻下面留言,说自己很感动,有的还打电话到报社,问这是哪所学校?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要捐款救助。没几天,大批的新闻记者赶到我的学校,有这个社,那个社;有这个报,那个报。他们要釆访我、报道我,问我那天上学遇到了什么情况,以后长大了有什么梦想。我的老师,还拿来一张报纸,对我说,这是全国很知名的报刊,上面发了我的照片,还配了一篇评论,评论说:孩子,你吃的苦,将会照亮你未来的路。我迷迷糊糊的,脑袋有些发胀,每天还要面对很多不认识的记者,人更加糊涂了。“来,小朋友,你提着胶鞋上学的照片,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家很关注你,也很关心你,你有什么话想跟大家说吗?”我抬起脑袋,看着眼前大大小小的镜头。我更紧张了,战战兢兢、一字一顿地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让我学会坚韧、学会坚强,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段话,是董老师写给我的,据说他给我前,还让校长看过。记者们满意地离开了。放学时,我逃一般跑出了学校。一路上,我一直想着那天上学的情景,想着蚂蚁,想着锥子,想着那些放肆的枯草,它们让我不寒而栗。我不喜欢它们,我不愿意赞美它们。“其实,我想要一双鞋。”因为,我走在重重群山里,山很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原载《北京文学》2019年第9期)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事亲切,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便于抒情。小说运用几处细节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主人公穿着开裂的胶鞋走在泥雪地里的痛苦。从“我迷迷糊糊的,脑袋有些发涨,每天还要面对很多不认识的记者,人更加糊涂了。”可以看出由于照片被刊登出来以及记者们的采访,“我”因为兴奋而一时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小说中用“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与“我不愿意赞美它们”对比,揭示本文主旨:相比于大量的宣传报道,感人的豪言壮语,解决实际问题才更直接,更有效,更有意义。文中划线的句子在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它们分别有何含义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述小说以“一双鞋”为标题的好处。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藤;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達察臣孝康;后刺史臣荣举臣夸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样專郞中,寻蒙国恩,啄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本图宦达,不分名节而刘夙婴疾病门衰祚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愿陛下券悯愚诚骊山北构西西折但以刘日溥西山多于南亩之农夫下面的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组 愿陛下券悯愚诚骊山北构西西折但以刘日溥西山多于南亩之农夫“除臣洗马”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区别,可以换用。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在写作风格上以议论为主,侧重于“陈情”,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郎中,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如“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本文亦是。“郎中”作为医生称呼始自宋朝。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秀才”即优秀人才,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的情感是否复杂的,侍奉祖母的骨肉之情,对新王朝的疑虑之情和对新王朝新皇帝征聘的惶恐之情等,都交织在一起。李密原是亡蜀之臣,对新建立的晋朝有所顾虑,他一再不应诏,违抗皇命,是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想“矜守名节”做一名隐士。本文第三段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是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汉魏时期,散文出现了像骈体文过度的趋势,本文有许多整齐的句式,中间有用一些散文奇句,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正是介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过渡文体。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气力耕不吾欺。【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项是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酒"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诗人都以酒来传情。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功立业,改变乱世局面,怎奈人生苦短,只有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的美景,诗人常常取酒独酌独饮,然而美景和美酒也无法排解贬谪的愁苦。“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杯两杯淡酒,怎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疾风欺人,淡酒无力,也许未必酒淡风急,可能只是愁绪太浓太重,化不开。“浊酒一杯家万里。”边饮浊酒,边思念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能消得了乡愁?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什么乐趣,并具体分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离骚》中,诗人用流水来比喻时间过得飞快,担心时不我待的句子是: , 。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描写蜀道开辟极其艰难的句子是: 《蜀相》中诗人借诸葛亮壮志未酬来说自己,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句子是: 《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认为人的命运各有不同,不能空自惆怅的句子是: (5)《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恐为其所化,应早日回家的意思。五、 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对于生活的意义,各人的理解往往大相径庭。但活得有意义不仅能成就一个人的生,① 。生活有意义的人,身心会更健康。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② 。心脏好似一座水电齐全的双拼别墅,系统齐全,内外联系紧密,特定的性格、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负性生活事件等,都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那么,③ ?乐于助人且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明显优于常怀恶意、心胸狭隘、损人利己的人,后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2倍。包括幸福、感恩、同情心、自信及希望在内的积极心理可以通过提升代谢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缓解社会社交压力三种途径对心血管疾病发挥预防作用。用感恩应对悲观态度,与其抱怨,还不如珍惜所有。学会感恩的人会体验到更多的愉悦、快乐、幸福和乐观。此外,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和挫折,要学会消除不良情绪和减压。提倡科学减压,实施行之有效的放松和减压方式,使其效果真正得以体现。请在文中第一处和第三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15个字以内),第二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六、 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示着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喻经常运动,生命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天行呈健,水流生机,自然界蕴含着生命奋发的奥妙。我们处于大有可为的新时代,然而,却有人选择佛系躺平、固步自封,有人畏蕙不前,有人蹉駝自误……殷鉴在前,作为当代青年,你在劲健的苍穹与奔腾的激流中得到了怎样的生命启示?你将以何种姿态去谱写自己的青春?请结合材料,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七、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吃喝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的“牙有”:宇航员从管子里面挤岀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宜接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然而,吃货的生产力,很快,( )。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与此同时,太空食品的种类也丰富起来。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一一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而且宇航员们还在不停地开发新的太空料理:小饼干、寿司、花生酱冰棍,甚至是“昨的咖啡”一一釆访中一位航天飞机的指挥官曾自豪地展示过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么,自然。然而,制订太空菜谱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果在宇宙中最多只能保持两天鲜度,空间站中新鲜食品,绝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上太空。目前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望而却步不胜枚举不言而喻寥寥无几B.踌躇不前不可低估心照不宣寥寥无儿C.望而却步不可低估不言而喻极其稀缺D.踌躇不前不胜枚举心照不宣极其稀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还有咖啡杯和煎锅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还有咖啡杯和煎锅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而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还包括咖啡杯和煎锅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一一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一一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一一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一一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答案和解析1~5.【答案】C、B、A、①材料一探讨的是经典老戏永不过时的原因,只有通过对具体剧作进行分析,才能对原因作出归纳。②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只有借助具体剧作,才能阐述得具体生动且易于读者理解。③用确凿、典型的实例来证明观点,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①要有精湛的技艺,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②要对戏剧进行打磨,作出微调,使之适应时代审美语境。③要扎根文化沃土,让剧作反映出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体现时代精神。④要让剧作贴近新一代人的生活,使戏剧具有生活的温度,能引发人们共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解答】错在“京剧”,《茶馆》《雷雨》不是京剧,是话剧。错在“因为她唱的是程派,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文中只是提到张火丁唱的是程派,这并不是原因,且未提到“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正确。错在“濒于危亡”,于文无据。另外,陈澄提出的是“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不是“提岀了戏曲进校园的建议”。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解答】B.错在“戏剧……统摄着人的情感世界”,原文是“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有统摄意义”,即这种热爱并非是由戏剧植进去的。“统摄”也不准确,原文只是说“具有统摄意义”,而且对人的情感世界“具有统摄意义”的不是戏剧。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解答】《天下第一楼》是老剧,是经典剧,且合乎材料一所说的“打磨”之意。是在说电影《白毛女》,它不属于戏剧。《过大年》是现代的戏剧,尚未成为经典。《黄花岗》未成为经典。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观点是什么,文章釆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解答】依据原文“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祝》,豫剧有《朝阳沟》,河北榔子有《宝莲灯》……它们创作时间有早有晚,流传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已成为舞台上的'常客'。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材料一探讨的是经典老戏永不过时的原因,只有通过对具体剧作进行分析,才能对原因作出归纳。依据原文“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每次演出都会成为'灯迷'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只有借助具体剧作,才能阐述得具体生动且易于读者理解。依据原文“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用确凿、典型的实例来证明观点,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解答】依据原文“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要有精湛的技艺,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依据原文“同时,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作出微调”,要对戏剧进行打磨,作出微调,使之适应时代审美语境。依据原文“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其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要扎根文化沃土,让剧作反映出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体现时代精神。依据原文“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舞台艺术的现场性和冲击感,使作品的温度更具暖人的力量”,要让剧作贴近新一代人的生活,使戏剧具有生活的温度,能引发人们共鸣。6~8.【答案】C、、【解析】(1)C.“'我'因为兴奋而一时紧张”错误,由“没几天,大批的新闻记者赶到我的学校,有这个社,那个社;有这个报,那个报。他们要釆访我、报道我,问我那天上学遇到了什么情况,以后长大了有什么梦想”等可知,不是兴奋,而是“我”对这种情形不理解,不知道为何有人报道“我”。故选C。(2) “我走在重重群山里,山很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两次的含义和作用都不相同。第一处出现在文章第四段句首,前面三段已经重点交代了地上的积雪和求学路上的寒冷,然后作者写下这句话,从含义上讲,“重重群山”是说山之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也是在说山大得一望无尽,由此可知,“我”是一个生活在大山之中的人,生存环境艰苦;在一个寒冷的融雪的清晨,“我”走在重重的群山里,为的是去求学,这就暗示了“我”求学的不易。从作用上讲,这句话放在前面,是为了引出下文,因为冷,因为胶鞋裂开了,“我”在泥雪里赶路很痛苦,才不得已脱下鞋,才会有被记者拍照、上报纸、被采访的情节。第二处在文章结尾部分,“其实,我想要一双鞋”“因为,我走在重重群山里,山很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从句子含义上看,一个“因为”很明显交代了“我”想要一双鞋的实际原因:山很大,山路难走,而“我”还要走很长的山路。文中说“我迷迷糊糊的,脑袋有些发胀,每天还要面对很多不认识的记者,人更加糊涂了”,所以此处的“重重大山”,不仅指实际的大山,也指阻挡在我面前的重重困难,譬如大量的宣传报道给“我”带来的困惑。从作用上讲,后面划线的句子照应了前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和反思,我们该怎样真正帮助那些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是轰轰烈烈的宣传报道、空喊几声口号,还是默默伸出援助之手,献上一些实际的救助,哪怕是一双胶鞋。(3) ①结构上:“一双鞋”是本文的行文线索,它贯穿了全文。小说写在一个融雪的寒冷清晨,“我”脚下的胶鞋裂了缝;“我”特别痛苦,因为“脚跟鞋融为了一体”;到学校门口时,“我决定脱下鞋,光着脚走进教室”;因为一双鞋,“我”被拍照,被争相采访报道;小说最后以“我”想要一双鞋而终。情节上:“一双鞋”推动了情节发展。正是在那样一个融雪的清晨,由于胶鞋裂开了,“我”在泥雪里赶路很痛苦,才不得已脱下鞋,才会有被记者拍照、上报纸、被釆访的情节,可见所有的情节都与“一双鞋”有关。人物形象上:“我”“从走进校门那天起,走出大山就成了老师们灌输给我的第一个人生信条”,所以在上学赶路途中,一双穿了三年的胶鞋开裂了,“我”虽然承受着刻骨铭心痛苦,却从没有放弃上学的想法,刻画了以“我”为代表的大山里的孩子们物质生活的贫乏和坚毅的意志品质;文章最后写出“我”的心声,“其实,我想要一双鞋”,正是通过一双鞋表达了主人公的困惑。④主旨上:“一双鞋”有揭示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小说结尾处“我”最想要的是“一双鞋”,相比于大量的宣传报道,感人的豪言壮语,解决实际问题才更直接,更有效,更有意义。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对主人公对“一双鞋”的渴望,反映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我们该怎样让山中的孩子真正走出大山,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答案:(1) C(2) 第一处:①说明我生活于大山之中,环境艰苦,求学不易。②引出下文,为我上学途中的那次经历做铺垫。第二处:①交代“我”想要一双鞋的实际原因:山很大,山路难走,而“我”还要走很长的山路。②“重重大山”既是指实际的大山,又是指阻挡在我面前的重重困难。③照应前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第一点为下文写老师给我们灌输走出大山的人生信条做铺垫,第二点写引发读者的共鸣,深化文章主旨也可。)(3) ①结构上:“一双鞋"是本文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小说由一双裂了缝的胶鞋开始到“我”想要一双鞋而终。②情节上:推动了情节发展。正是由于胶鞋裂开了,我在泥雪里赶路很痛苦,才不得已脱下鞋,才会有被记者拍照、上报纸、被釆访的情节。③人物形象上:在上学赶路途中,一双穿了三年的胶鞋开裂了,“我”承受的刻骨铭心痛苦却从没有放弃上学的想法,刻画了以“我”为代表的大山里的孩子们物质生活的贫乏和坚毅的意志品质。④主旨上:有揭示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小说结尾处“我”最想要的是“一双鞋”,相比于大量的宣传报道,感人的豪言壮语,解决实际问题才更直接,更有效,更有意义。(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句子含义和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本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小说,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小说标题作用一般有: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概括小说情节结构;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对比讽刺,强化效果;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9-13.【答案】D、D、A、B、【解析】(1)D.“今日”为名词,作“至"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B、Co句子翻译为: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A.动词,自夸/动词,怜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形容词,浅薄/动词,迫近;介词,比。故选:DoA.“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B.“是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想'矜守名节'做一名隐士”于文无据,原文没有这样的信息,原文为“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①期功强近之亲:比较亲近的亲戚;茕茕孑立: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吊:安慰。句子翻译为: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②奔驰:赴京就职;笃:沉重;告诉:报告申诉。句子翻译为: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答案:TOC\o"1-5"\h\zDDAB①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②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参考译文: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想手捧诏书赴京就职,只因刘氏的病日重一日,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涉及实词和虚词。作答时一是要结合句子的意思,二是要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通过语法知识判断其意义和用法。(3)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4)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5)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补:补出省略成分。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14〜16.【答案】B、A、【解析】(1)A.“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2) A.“怎奈人生苦短,只有借酒浇愁、及时行乐”错,“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传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也是指代酒的意思。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3)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当中“过门相呼”“有酒斟酌”“披衣”“言笑无厌”等等都是日常生活的描写,所以是白描,表现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以及农村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息。答案:(1) A(2) A(3) 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诗人主要用白描(或细节描写)手法,通过登高赋诗、过门相呼、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等生活场景的描写,来表现农村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译文: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赏析:全诗以自在之笔写自得之乐,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琐碎情事串成一片行云流水。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暗承第一首结尾“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来,篇断意连,接得巧妙自然。此处以“春秋”二字发端,概括全篇,说明诗中所叙并非“发真趣于偶尔”(谢榛《四溟诗话》),而是一年四季生活中常有的乐趣。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登高赋诗,一快胸襟,历来为文人引为风雅胜事。对陶渊明来说,在柴桑火灾之后,新迁南村,有此登临胜地,更觉欣慰自得。登高不仅是在春秋佳日,还必须是在农务暇日,春种秋获,正是大忙季节,忙里偷闲,登高赋诗,个中趣味决非整天悠哉游哉的士大夫所能领略,何况还有同村的“素心人”可与共赏新诗。所以士大夫常有的雅兴,在此诗中便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两句用意颇深却如不经意道出,虽无一字刻划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眼前。此诗末二句点明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诗人认为人生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谊,并从中领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这种主张力耕的“自然有为论”与东晋士族好逸恶劳的“自然无为论”是针锋相对的,它是陶渊明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世界观批判改造士族玄学的产物。此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又穿插以农务,虽是以写乐为主,而终以勘为根本,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但见笔力矫变而不见运斧之迹。全篇罗列日常交往的散漫情事,以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贯串一气,言情切事,若离若合,起落无迹,断续无端,文气畅达自如而用意宛转深厚,所以看似平淡散缓而实极天然浑成。由此可见,作诗以理为骨固佳,其尤贵者当善于在情中化理。晋宋之交,玄风大炽,一般诗人都能谈理。山水诗中的谈玄说理成份多为后人所皆议,而产生于同时的陶渊明田园诗中亦有不少谈理之作,却博得了盛誉。原因就在刚刚脱离玄言诗的山水诗多以自然证理,理赘于辞;而陶诗则能以情化理,理入于情,不言理亦自有理趣在笔墨之外,明言理而又有真情融于意象之中。这种从容自然的境界,为后人树立了很高的艺术标准。(1)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3)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诗歌鉴赏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答案】【小题1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小题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小题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小题4】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小题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解析】故答案为: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重点字:汩)(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字:摧)(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字:襟)(4)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重点字:复)(5)【解析】故答案为: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重点字:汩)(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字:摧)(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字:襟)(4)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重点字:复)(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重点字:素)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髙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I.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细致分析各种手法。【答案】第一空,根据前文“不仅……",可知应填“还……",而具体的内容根据后文“生活有意义的人,身心会更健康”“都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可知,应与健康有关,故可填“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第二空,依据后文“特定的性格、不良情堵、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负性生活事件等,都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可知,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是祸福相关的。所以可填“息息相关”或“密不可分”。休戚相关,意思是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第三空,根据画线处后面的“?”可知,此处应是一个问句,而后文的陈述内容这是设问的答案。由其中“乐于助人且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包括幸福、感恩、同情心、自信及希望在内的积极心理”等内容可知应是教我们怎样培养良好心态,故可填“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答案: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情境补写的能力。解答成语题,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对语境的理解。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补充句子答题步骤: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答案】以奋斗之姿展现青春风釆《周易》EI:“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处于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在劲健的苍穹与奔腾的激流中应该如何展现我们的风采呢?回首一百年前,“五四”爱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担起历史和时代的责任,用热血和生命立志救国,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蔡元培、李大钊、闻一多、傅斯年……国难当头之时,作为青年一代,他们未曾退缩,而是以天下为己任,击水中流,最终引领国家走向辉煌。诚如李大钊所言:“青年人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人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立足当下,社会各行各业中不乏继承先辈“五四"精神,为国、为民、为梦想砥砺奋斗的模范青年。80后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陆宴辉,数年来深耕农业领域,获得显著成绩,靠的是对本专业不断深入的探究;80后国产航母总体副总设计师王硕威,在航母的研制过程做出重大贡献,靠的是在科研领域中扎实的钻研;85后“大国工匠”刘仔才,从一名普通焊工淬炼成一代“焊王”,靠的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断提高;85后侗族手工刺绣坊总经理陆婷,在继承发扬侗族传统技艺的同时,带领乡亲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靠的是对行业的热爱坚守和对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担当……这些模范青年为梦想执着奋斗,在新时代树起一座座青春的丰碑。作为正值芳华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奋发有为,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但是,当下也有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活法的“佛系青年”,凡事讲求随缘,得过且过。鲁迅先生曾经说:“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睡着、昏着的“佛系”青年于国于家无望,只有“要前进”的青年才能担负起国家和历史的使命。“要前进”正是一种不断追求进步的奋斗精神。新时代领路人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电传感与检测器》课件
- 病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 医疗机构监管培训
- 仪表巡检培训课件
- 儿童培训机构早会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对数及其运算第课时对数概念及常用对数
- 中国医疗保障
- 《除氧给水系统》课件
- 宣传片制作培训课件
- 《全身状态高职》课件
- GB/T 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
-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 GB/T 4337-2015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
- GB/T 28762-2012数控剪板机
- GB/T 283-2021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 品管圈徽SOS圈释义
- 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课件
-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思路和路径及其评课件
- 《墨梅》课件(省一等奖)
- 国际贸易之进出口流程操作课件
- 三美术上册第16课新颖的电脑课件1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