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课件_第1页
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课件_第2页
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课件_第3页
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课件_第4页
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总收入——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分析经济波动的方法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均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化学的学习当然也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活,所以化学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的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如何使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一、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比如,在初中化学第一节绪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身边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实例:铁锅为什么会生锈?高温的油锅未点燃为什么能着火,怎样扑灭?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氢气球能飞上天而普通的气球不能飞上天等等。在学习保护水资源一课时,可以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为什么场镇附近的小河上藻类植物疯狂生长?污水怎样处理,废渣如何利用?又如食用松花蛋时为什么要沾食醋?蚊虫叮咬后用肥皂水涂抹可以减轻痒痛来引入酸碱中和反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课堂教学,既简洁又真实,自然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积极联系生活,构建生活情境初中生首次接触化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着手,将一些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变成为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知识,让学生体会生活和化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积极构建生活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如在讲授《空气》的时候,尤其要将理论内容与现实相联系,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空气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世间万物都与之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学概念中的空气又由不同的分子构成,教师要准确、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通过联系生活,构建生活情境教学,有效打破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使得学生真正进入提问者、探知者的角色,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注重经验迁移,建构新知体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说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是新的学习的起点,是学习之所以发生的中间环节,“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需要建立“联结点”。受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制约,学生有时候并不能自觉地联系生活中的相关原形来解释化学现象或规律,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迁移,激活和调度相关生活经验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建构。如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学生由于从未接触过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概念,难以想象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与储存过程。此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分析“放水”“抽水”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因为学生对放水、抽水的生活实例很熟悉,很容易理解其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再将这一能量变化的过程迁移到化学反应中,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放热和吸热反应的本质了。当然,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还有很多与化学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四、课后生活实践,升华学科意识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中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后实践探讨生活化才能真正实现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例如,教学“燃料与热量”时,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出发,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再如,通过教材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服装商场如何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珠宝店鉴别真假金银的方法、常见宝石的主要成分及如何保养;居家装修如何选购绿色材料;家庭饮食如何平衡膳食,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利与弊等等。五、把握已知经验,拓展经验运用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领悟、感受,不断地提升、发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水平层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一方面,一个典型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明几个化学问题,理解好这样的生活经验可以带动很多相关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产生以点带面的效果。如,“铁锅里残留少量水比干燥状态下更易生锈”,这一生活经验可以用来说明金属腐蚀的条件,也可以用于推出金属防腐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的一个典型的生活经验,可以用于化学课堂中的不同教学环节。如,在课题引入环节,某一生活经验可作为本课题的感性知识基础或提出与本课题相关问题的依据;在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过程中,该生活经验可以作为背景和原形,为归纳和推理提供支持;在概念和规律的应用环节,仍然可以再回到该生活经验,用化学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和拓宽已有的生活经验。总之,化学是一门离不开生活的学科,作为一个化学老师,特别是作为学生的化学启蒙老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教会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化学现象是初三阶段化学的最重要的任务。而这两点刚好是互相促进的,化学课堂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与初中其他教学科目不同,体育本身的实践性相对较强,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相对较低。学生虽然能够很容易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想要使学生快速高效的完成各种不同的训练,并且在训练活动的过程当中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能水平具有较高的难度。在此情况下,初中教师就必须要全面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充分地掌握体育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后,有目的性的进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安排。一、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学校都是统一的安排相关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很少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一般情况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热身运动,然后再要求学生进行四百米到一千米不等的跑步训练,然后再根据相关的体育教学内容和考试目标来安排一些训练项目。学生完成基础训练之后,教师就解散学生让其进行自由活动。会使学生将相关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当成是一种任务,学生往往只根据相关的课程要求和教师安排来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和训练。这样固定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会使部分的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在学生不能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之下,单独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想要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水平十分困难。二、通过初中体育教学全面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的有效措施(一)以学生为主开展体育教学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参与兴趣,体育教师就必须要有效的引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而且充分地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仪器辅助开展相关的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全面地推行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体育水平、身体素质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例如,可以将存在肥胖、近视等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科学合理地进行适当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安排。教师还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和学生喜好来进行多种不同类型的训练项目的安排,例如,冬天组织学生进行滑冰学习,夏天就可以开展跳水、游泳等的体育活动。在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全面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要及时地指出学生训练过程当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规范部分,然后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训练技巧和体育技能,除此之外,但是还必须要全面地运用鼓励式教学,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地肯定学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当中的提高和进步。(二)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对体育活?拥睦嘈徒?行深入的研究,在充分地掌握非竞技类和竞技类运动的特点之后,科学的在相应的时间段内有效地开展不同类型的运动。例如,可以每月举办一次竞技类的体育比赛,例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参与度较低的活动设置为团体比赛项目。在参加比赛之前,教师需要在班那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选拔,再选出的男女运动员分为若干小组,然后根据竞技类活动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培训。在近期比赛开展的过程当中,获胜的班级可以获得晋级的权利,可以在下一场的比赛当中和其他班级继续进行竞赛,直到出现获得冠军优胜的班级。而在参与非竞技性比赛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鼓励和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然后通过体育课堂和课后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和锻炼。也可以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组织组织学生进行远足和自行车比赛懂得体育活动。结束语为了全面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必须要全面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系列改革创新,然后利用有效的方法全面调动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日常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当中。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身体性能和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就必须要钱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各方面重视,在充分地了解实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情况之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相关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设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实际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当中。这样不仅能够使初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能为初中学生后续学习的高效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总收入与总支1总收入——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分析经济波动的方法总收入——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均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课件3经济周期的定义1946年,美国经济学家米歇尔·伯恩斯对经济周期下了定义,分成四个层次:1、经济周期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2、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3、一个经济周期可以分为繁荣、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4、经济周期在经济中反复出现,但是每个周期长短不一样。经济周期的定义1946年,美国经济学家米歇尔·伯恩斯对经济周4经济周期的类型1、基钦周期:以英国的统计学家命名,汉森研究美国在1807——1927年120年间共有37个这样的周期,这些周期主要是由于农业的丰歉导致食品价格变动而形成的。指短波周期平均3-5年。2、朱格拉周期:朱格拉法国的一位医生,以后专门从事周期研究,关注经济中价格水平的变动,关注名义变量的变化,中周期9-10年。经济周期的类型1、基钦周期:以英国的统计学家命名,汉森研究美5经济周期的类型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分析法、美、英、德的时间序列资料,根据这些国家物价水平、利率、工资、煤炭和钢铁的产量和消费量,他把从18世纪80年代到192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划分为三个长波周期,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平均长约50年的长波周期。4、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中对这三种周期进行综合,他认为在长周期中存在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经济周期的类型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分6经济周期的类型他把技术创新与周期联系在一起划分为三个长周期。1、从18世纪80年代——1842年,以纺织机等创新为标志的“产业革命”时期。2、1842年——1897年以蒸汽机和钢铁生产为标志的“蒸汽机和钢铁”时代。3、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电力、化工和汽车为标志的“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经济周期的类型他把技术创新与周期联系在一起划分为三个长周期。7短期经济波动衰退——实际GDP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萧条——严重的衰退。短期经济波动8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和无法预测的经济中的波动通常被称为经济周期。这些波动并不遵循有规律的、易预期的模式。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和无法预测的9图1.观察短期经济波动(a)实际GDP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04,0006,0008,000$10,0003,0005,0007,0009,000实际GDP2000的10亿美元图1.观察短期经济波动(a)实际GDP1965197010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或生产波动的变量几乎是同时波动的。

虽然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变动,但它们波动的幅度并不相同。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11图1.观察短期经济波动(b)投资支出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05001,000$1,500投资支出2000的10亿美元图1.观察短期经济波动(b)投资支出196519701912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实际GDP的变化与失业率的变化是反向相关的。在衰退期间,失业率大幅上升。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13图1.观察短期经济波动(c)失业率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4681012%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图1.观察短期经济波动(c)失业率1965197019714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凯恩斯经济学简介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凯恩斯经济学简介15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该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仅包括产品市场。总收入与总支出模型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61、假定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

生产能力闲置的两层含义:(1)劳动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存在着失业。(2)厂房机器等资本品没有充分利用—存在着开工率不足。通用前提假设1、假定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通用前提假设172、假定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如果价格机制能起自动调节作用,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会下跌,价格下跌的结果是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价格机制的作用使得供求趋于相等,如果供求相等,为什么会存在持续10年的大萧条,出现大量生产过剩、严重失业的社会现象?

2、假定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如果价格机制能起自动调节作用,在18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进行了一种逆反思维———也许价格机制不能起自动调节作用。价格机制是一种僵化的、不易变动的经济机制,存在价格刚性。刚性一词的含义是僵化的、不易变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进行了一种逆反思维———也许价格机制不能19价格刚性两个体现(1)在劳动力市场即便存在失业,工资也不会降低,工资有拒下刚性。(2)

在产品市场,即便存在生产过剩,物价也不会降低,物价有拒下刚性。价格刚性两个体现(1)在劳动力市场即便存在失业,工资也不会20由此可见,在凯恩斯的分析中,把强有力的调节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排除在外,没有价格机制什么事。问题是在没有价格机制的情况下,在市场中用什么调节供求,使之趋于相等呢?由此可见,在凯恩斯的分析中,把强有力的调节机制———价格机制213、在即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

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在总产量曲线上的点都有实现均衡的可能。经济含义是:由于存在着资源闲置,在固定的价格水平下,要什么有什么。3、在即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

总供给曲线平224、由于总供给无限,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称为总需求分析。由于在总产量曲线上的点都有实现均衡的可能,所以最终均衡的实现由总需求水平的大小决定,总需求多大,国民收入就多大,并且在这个水平上稳定下来不再变动,抽象掉了总供给方的因素。4、由于总供给无限,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23总供求的几何图形ASP00YADY*总供求的几何图形ASP00YADY*24通用前提假定的情况,只有在经济大萧条时才能够出现,所以凯恩斯经济学有时被称为萧条经济学。通用前提假定具有重要作用,在以后短期经济的分析中都适用。通用前提假定的情况,只有在经济大萧条时才能够出现,所以凯恩斯25其他假设条件1、假设不存在政府与对外贸易,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假定企业的投资是外生变量,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2、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这样GNP、NNP、NI、PI都相等。3、经济中的产量或国民收入决定于总支出。其他假设条件1、假设不存在政府与对外贸易,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26投资与储蓄相等均衡产出可用公式:c和i分别代表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的消费和投资,而不是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投资与储蓄相等均衡产出可用公式:27产品市场的均衡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加上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是和计划支出相一致的产出。私人投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

存货投资意愿存货非意愿存货产品市场的均衡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加上非计划存货投资。28支出决定收入450Y(收入)AE(支出)0总支出总收入EY<AE收入>支出Y*AE(总支出)收入<支出支出决定收入450Y(收入)AE(支出)0总支出总收入EY<29储蓄等于投资由于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AE=c+i而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Y=c+s如果使支出等于产出,则i=s储蓄等于投资由于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30消费函数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等等。凯恩斯的基本消费心理规律: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的多。也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31表格说明收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900091101.01B10000100000.891.00C11000108500.850.98D12000116000.750.97640.94590.92表格说明收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90009110132图形说明yc45°图形说明yc45°33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MPC=△C/△YMPC=dc/dyAPC=c/y通过图形看出,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MPC=△C/△Y34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和收入之间是线性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常数,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C=α+βy公式中α表示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当消费与收入呈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和收入之间是线性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常数35消费曲线如果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可表达为图中的一条直线:

YCC45°ADEF消费曲线如果消费函数是YCC45°ADEF361.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消费倾向APC1.消费曲线37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由于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那么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储蓄函数38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从Yd=C+S派生出来。S=Yd–C=Yd-(α+βYd)=-α+(1-β)Yd边际储蓄倾向: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导致的储蓄的增加量。MPS=∆S/∆Yd平均储蓄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APS=S/Yd

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从Yd=C+S派生出来。39收入(Y)消费(C)储蓄(S)边际储蓄倾向(MPS)平均储蓄倾向(APS)90009110-110

-0.01100001000000.11011000108501500.150.0112000116004000.250.0313000122407600.360.06收入(Y)消费(C)储蓄(S)边际储蓄倾向(MPS)平均储蓄40图形表示ys0ABCD图形表示ys0ABCD41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OYC45度线C=α+βYd

α

S=-α+(1-β)YdAy0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OYC45度线C=α+βYdαS42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MPS=△s/△yMPS=ds/dyAPS=s/y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MPS=△s/△y43储蓄函数假设储蓄函数为线性S=y-c=y-(α+βy)=-α+(1-β)y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从公式可以看出。储蓄函数假设储蓄函数为线性44储蓄函数2、如果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S和MPC之和也恒等于1。储蓄函数2、如果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45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消费函数上任何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大于消费曲线的斜率。通过公式结论不变由于APC>MPC,随着收入的增加,APC逐渐趋近MPC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46社会消费函数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动。政府的税收政策。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重。社会消费函数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47二、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之一总支出—总收入法(AE—AI法)(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二、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之一总支出—总收入法(AE—A481、模型

Y=AE(表明均衡收入由总需求决定)①

AE=C+I

②C=α+βYd

(Y=Yd)③得:Y=(α+I)/(1-β)

1、模型Y=AE(表明均衡收入由总需求决定)49均衡的国民收入必在450线上

450YAEY=AE0总需求总供给EY<AEY>AEY*均衡的国民收入必在450线上

450YAEY=AE0总需求50Y*以左、以右点的经济含义

450YY=AE0总需求总供给EY*α

+I0AE=C+I0△inv<0Y1△inv>0总需求总供给Y2Y*以左、以右点的经济含义

450YY=AE0总需求总供512、几何图形

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哪里450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线相交决定收入

Y=YdAE=C+I0

I0α

C=α+βYdI=I0α

+I0AE=α+βYd+I0E2、几何图形

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哪里450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523、均衡点的移动均衡点的移动(外生变量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比较静态均衡分析(1)Y*与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f之间的距离。3、均衡点的移动均衡点的移动(外生变量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比53

紧缩缺口

Y*是稳定性均衡,如何使Y*上升到Yf?450YAEY=AE0EYf紧缩缺口Y*

紧缩缺口

Y*是稳定性均衡,如何使Y*上升到Yf?450Y54

膨胀缺口

Y*是稳定性均衡,如何使Y*下降到Yf?450YAEY=AE0EYf膨胀缺口Y*

膨胀缺口

Y*是稳定性均衡,如何使Y*下降到Yf?450Y55(2)I计的变化I计上升:──AE曲线的截距变大──AE曲线向上平移──Y*上升到Yf(2)I计的变化I计上升:56(3)C的变化C=α+βYd

A.α增加──AE曲线向上平移──Y*上升到Yf经济含义:没有收入的时候,多向父母要钱,多借钱,结果是增加了国民收入。(3)C的变化C=α+βYd57B.β增加──AE曲线变得更加陡峭曲线──Y*上升到Yf经济含义:有了收入的时候,要能挣会花,增加边际消费倾向,结果是增加了国民收入。B.β增加58AchangeintheslopeofAD450YAEY=AE0EYfY*α

+I0AchangeintheslopeofAD45059无论增加α,还是增加β,结果都是增加C──Y*上升到Yf

α、I:导致AE曲线平移

β导致:AE曲线转动无论增加α,还是增加β,60三、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之二——投资-储蓄法(I-S法)(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三、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之二——投资-储蓄法(I-S法)611、模型Y=AE(表明均衡收入由总需求决定)I=S=Yd-CS=Yd-(α+βYd)S=-α+(1-β)Yd得到:Y*=(α+I)/(1–β)1、模型Y=AE(表明均衡收入由总需求决定)622、几何图形

(1)S曲线、I曲线的图形

450YS、I

I0-α

S=-α+(1-β)Yd

I=I00

Y*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

2、几何图形

(1)S曲线、I曲线的图形

450YS、I632、几何图形

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哪里450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线相交决定收入

Y=YdAE=C+I0

I0α

C=α+βYdI=I0α

+I0AE=α+βYd+I0E2、几何图形

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哪里450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64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哪里?均衡的国民收入必在S曲线和I曲线的交点上。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哪里?均衡的国民收入必在S曲线和I曲线的交65(2)为什么Y*是稳定性均衡?在Y*以左,存在I计>S(≡I)──△inv<0

──存在脱销──厂商增加投资导致投资水平上升,引起实际总产量增加,即:C+I≡Y(2)为什么Y*是稳定性均衡?在Y*以左,存在I计66在Y*以右,存在S

>I计(≡I)──△inv>0

──存在积压──厂商减少投资导致投资水平下降,引起实际总产量减少,即:C+I≡Y(2)为什么Y*是稳定性均衡?在Y*以右,存在S>I计(≡I)(2)为什么Y*67在Y*上,存在I计≡S(≡I)──△inv=0

──既不存在脱销,也不存在积压。──厂商维持投资水平不变,实际总产量不变,即:C+I不变≡Y不变Y不变的境界,即是均衡的境界。(2)为什么Y*是稳定性均衡?在Y*上,存在I计≡S(≡I)(2)为什么Y*是稳683、均衡点的移动均衡点的移动(外生变量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比较静态均衡分析(1)Y*与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f之间的距离。Y*是稳定性均衡,如何使Y*上升到Yf?Y*=(α

+I)/(1–β)3、均衡点的移动均衡点的移动(外生变量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比69(2)I计的变化I计上升:──I计曲线向上平移──Y*上升到Yf经济含义:没有收入的时候,多向父母要钱,多借钱,结果是增加了国民收入。(2)I计的变化I计上升:70I计的变化450YS、I

I0-CoS=-α+(1-β)Yd0Y*

I1YfI计的变化450YS、II0-CoS=-α+(1-β)Yd71(3)S的变化

S=-α

+(1-β)YdA.α

──S曲线向右平移──Y*上升到Yf(3)S的变化S=-α+(1-β)Y72AshiftoftheSavingfunction450YS、I-α

S=-α+(1-β)Yd0Y*

I0Yf-C1AshiftoftheSavingfunction73B.β

增加,(1-β

)减少──S曲线变得更加平坦──Y*上升到Yf经济含义:有了收入的时候,要能挣会花,降低边际储蓄倾向,结果是增加了国民收入。B.β增加,(1-β)减少74AchangeintheslopeoftheSavingfunction

450YS、I-α

S=-α+(1-β

)Yd0Y*

I0YfAchangeintheslopeoftheS75节俭的悖论S=-α+(1-β)Yd无论增加α

,还是降低(1-β

),结果都是降低S──Y*上升到Yf。节俭的悖论S=-α+(1-β)Yd76四、节俭的悖论1、在微观经济学中:S──个人财富节俭是美德。2、在宏观经济学中:C(S)──Y*上升到Yf。消费致富论(越花钱、越有钱)、节俭的悖论。四、节俭的悖论1、在微观经济学中:S──个人财富77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节俭是美德的观点,断言节约造成失业。他说:“节约的目的是使工人解除工作。……不论什么时候,你节约了5先令,你就要使一个人失去一天的工作。……假定我们竟处于这样的极端情况,把自己的收入全部储蓄了起来,那就没有一个人再能找到工作。”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节俭是美德的观点,断言节约造成失业784、“节俭是美德”和“节俭的悖论”的争论体现了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的存在。局部整体(个体)(总体)合成谬误4、“节俭是美德”和“节俭的悖论”的争论体现了合成谬误和分解79合成谬误合成谬误:对局部是正确的,对整体未必正确例如:单个农民的大丰收增加了个人的收入,整个地区的大丰收出现了谷贱伤农。单个厂商的涨价增加了个人的收入,全体厂商的涨价导致了通货膨胀。合成谬误合成谬误:对局部是正确的,对整体未必正确80分解谬误分解谬误:对整体是正确的对局部未必正确例如:整个国家消费旺盛经济繁荣起来,个人的铺张浪费增加了个人的负债。

分解谬误分解谬误:对整体是正确的对局部未必正确81合成谬误、分解谬误的存在深刻地体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矛盾、互斥。合成谬误、分解谬误的存在深刻地体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82根源于宏微观经济学假设的不同

消费致富论的适用条件:深度萧条的背景下,生产能力闲置,价格刚性,总需求决定总供给,总供给不会成为约束总需求的条件。在经济繁荣时期,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资源充分利用,总供给开始约束总需求。扩张总需求的结果不是致富而是通货膨胀。根源于宏微观经济学假设的不同

消费致富论的适用条件:83三部门产品市场收入的决定三部门:消费者、厂商和政府。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行为:政府支出的构成GYTRYdCY在模型中,假定G和TR为外生变量,由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单方面决定。三部门产品市场收入的决定三部门:消费者、厂商和政府。84三部门产品市场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消费者:C厂商:I计(I计是外生变量),I计=Io政府:由于存在政府,政府的收入TA与支出G、TR都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Y≠Yd三部门产品市场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85一、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行为1、政府的支出行为政府支出的构成:(1)政府购买支出GG—直接计入Y,对Y有直接的影响。G是外生变量,由谁决定不研究。G=Go一、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行为1、政府的支出行为86(2)转移支付TRTR不直接计入Y,但是对Y有间接的影响。TRYdCAEYTR是外生变量,由谁决定不研究。TR=TRo(2)转移支付TR87三部门产品市场收入的决定政府的收入主要有税收收入、发行债券收入与通货膨胀税。税收的形式:1、固定税制:税收水平是一个一次性支付的固定数额,他与收入无关,记为T=T0,是既定的外生变量,如人头税和汽车税。2、变动税制:税收是收入水平的函数,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税率为t,税收为t*Y,总税收T=T0+tY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也是间接的:TYdCAEY三部门产品市场收入的决定政府的收入主要有税收收入、发行债券收882、政府的收入行为(税收的形式)(1)固定税制(定量税)税收水平是一个一次性支付的固定数量,与收入水平无关。T是外生变量,由谁决定不研究。T=To例如:人头税、汽车牌照税、过桥过路费2、政府的收入行为(税收的形式)89(2)变动税制(比例税)税收水平是收入水平的函数T=tYT是Y(税前的收入)的函数,T不是Yd(税后的收入)的函数。(2)变动税制(比例税)90t:税率,t是一个边际量边际量=△因变量/△自变量t=△t/△Y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导致的税收增加量。t:税率,t是一个边际量91t的取值范围0<t<1t固定──是比例税T=To+tYT对Y有间接的影响,影响的路径是:TYdCADYt的取值范围0<t<192二、固定税制条件下,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固定税制条件下,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931、模型:Y=AE①AE=C+I计+G②C=α+βYd

0<β<1③Yd=Y+TR0–T④T=T0⑤I计=I0⑥G=G0⑦1、模型:94把②至⑦带入①得到:Y=AE=αo+Io+Go+βTRo–βTo+βY

╰──────╮╭──────╯

AE截距(用Ao表示)

AE斜率Y*=(αo+Io+Go+βTRo–βTo)/(1–β)=Ao/(1–β)把②至⑦带入①得到:95几何图形—45℃线法45℃YADA00AE=A0+βYY*萨缪尔森交叉图(SamuelsonCross)几何图形—45℃线法45℃YADA00AE=A0+βYY*96乘数论当投资量增加时,均衡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数倍,用k代表这个倍数,我们称为投资乘数。文字解释:当投资增加100元购买资本品时,这100元成为生产资本品部门的收入,而生产资本品需要购买生产要素,因此,100元通过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手中,从而国民收入增加100元,这是投资对国民收入增加的第一轮贡献。乘数论当投资量增加时,均衡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数倍,用k97乘数论根据消费函数的特点,当为资本品部门提供要素的居民收入增加后,一定增加消费。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增加的100元中会有80元购买消费品,这80元又以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为消费品提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手中。居民收入又增加80元,这是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乘数论根据消费函数的特点,当为资本品部门提供要素的居民收入增98乘数论消费品的生产者又会把80元中的64元用于消费,国民收入又增加64元,这个过程不断持续下去,直到国民收入增加为零为止。100+100*0.8+100*0.82+‥‥‥‥+100*0.8n-1100/(1-0.8)=500乘数论消费品的生产者又会把80元中的64元用于消费,国民收入99乘数论通过上面的例子说明,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k=1/(1-MPC)=1/MPS乘数论通过上面的例子说明,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00图形说明45°c+iyc+ic+I’△y△i图形说明45°c+iyc+ic+I’△y△i101乘数是收入—支出模型的关键:体现了波动根源对结果的影响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循环影响。乘数是收入—支出模型的关键:102循环影响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αo、Io、Go──→Ykαo、ki

、kg

:三个最大的乘数。间接影响是:T、TR→Yd→C→AE→YkTo

、ktr

:较小的乘数。循环影响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103自变量(起因):αo、Io、Go、TRo、To、因变量(结果):YYYYY乘数:kαokikgktrkTo自变量(起因):αo、Io、Go、TRo、To、104乘数的传导路径:第一轮Y↑→Yd↑→C↑→AE↑→第二轮Y↑╰───────╮╭──────────╯第一轮收入的增加,导致第二轮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正影响乘数的传导路径:105

△C△I△G△AD△Y第一轮100100100地砖厂第二轮808080食用油厂第三轮646464电视机厂第四轮51.251.251.2服装厂………………第n轮………………①第一个环节是:△C△I△G△AD△106①的含义:一个部门的消费支出=另一个部门的收入,体现了总支出决定总收入的含义。总支出总收入①的含义:一个部门的消费支出=另一个部门的收入,107

△C△I△G△AD△Y第一轮100100100地砖厂第二轮808080食用油厂第三轮646464电视机厂第四轮51.251.251.2服装厂………………第n轮………………

第二个环节是:②△C△I△G△AD△108②的含义:本部门的收入部分地(大小取决于β)转化为本部门的消费支出,体现了总收入决定总支出的含义。总收入总支出为什么叫收入——支出模型?①②两个环节体现了总收入和总支出两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决定。②的含义:本部门的收入部分地(大小取决于β)转化109乘数的各种求法(1)乘数的第一种求法——等比数列求和法已知:△G=100(用于公共工程,例如:用于铺设道路)

β=0.8(适用于各行各业)求△Y=?乘数的各种求法(1)乘数的第一种求法——等比数列求和法110△C△I△G△AD△Y第一轮100100100地砖厂第二轮808080食用油厂第三轮646464电视机厂第四轮51.251.251.2服装厂………………第n轮………………△C△I△G△AD△111总计:△Y=100+80+64+51.2+……=△G+β△G+β2△G+β3△G+……=△G(1+β+β2+β3+……)=△G(1–βn)/(1–β)=△G/(1–β)=100/(1-0.8)=500

△Y/△G=1/(1–β)=kg=5总计:112例:消费函数c=1000+0.8yi=600时,y=?由y=c+i知:y=(α+I)/(1–β)=8000当i=700时,y=?y=8500即:△i=100时,△y=500投资乘数:Ki=△y/△i=5Ki=1/(1-β)例:消费函数c=1000+0.8yi=600时,y=?113乘数的各种求法2、增量法:乘数的各种求法114乘数的各种求法乘数的各种求法115

偏导法Y*=(αo+Io+Go+βTRo–βTo)/(1–β)k=△Y/△I=limI→0△Y/△I=

∂Y*/∂I=1/(1-β)

偏导法Y*=(αo+Io+Go+βTRo–116其他乘数加入政府部门后,不仅投资支出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都有乘数效应。根据偏导法,我们可以求出其他乘数。政府购买乘数Kg=1/(1-c)其他乘数加入政府部门后,不仅投资支出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税1173、固定税制条件下的各种乘数(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Y*/∂G=1/(1-β)(2)自发消费乘数

kαo

=∂Y*/∂αo=1/(1-β)(3)投资乘数

ki

=∂Y*/∂I=1/(1-β)3、固定税制条件下的各种乘数(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8为什么这三个乘数一样大?

αo、I、G对Y都有直接影响,其传导路径都是:

αo、I、G─→AD─→Ykαo=ki=kg=1/(1-β)

α——自发支出乘数为什么这三个乘数一样大?119(4)转移支付乘数ktr=∂Y*/∂TR=β/(1-β)为什么ktr比kαo小?TR不直接计入Y,但是对Y有间接的影响。

TR→Yd→C→AD→Y(4)转移支付乘数ktr=∂Y*/∂TR=120△Y=80+64+51.2+……=β△TR+β2△TR+β3△TR+……=β△TR(1+β+β2+β3+……)=β△TR(1–β)=0.8×100/(1-0.8)=400

△Y/△TR=β/(1–β)=ktr=4△Y=80+64+51.2+……121(5)政府的固定税收乘数kTo=∂Y*/∂To=-β/(1-β)<0出现了第一个负的乘数,表明To与Y反方向变动。To不直接计入Y,但是对Y有反方向的间接影响。To→Yd→C→AD→Y(5)政府的固定税收乘数kTo=∂Y*/∂To=122△Y=-80-64-51.2-……=-β△To-β2△To-β3△To-……=-β△To(1+β+β2+β3+……)=-β△To(1–β)=-0.8×100/(1-0.8)=-400△Y/△To=-β/(1–β)=kTo=-4ktr与kTo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Y=-80-64-51.2-……12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二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第一种乘数,可用偏导法求出: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124税率变动的乘数Y=AEAE=C+I+GC=C0+cYdYd=Y-T+TRT=T0+tYI=I0G=G0税率变动的乘数Y=AE125税率变动的乘数AE=C0+cTR0-cT0+I0+G0+cY-ctY=C0+cTR0-cT0+I0+G0+c(1-t)Y与Y无关,A与Y有关税率变动的乘数AE=C0+cTR0-cT0+I0+G0+126税率变动乘数利用偏导法,可求出税率变动乘数利用偏导法,可求出127(6)平衡预算乘数•K平: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预算盈余BS(BudgetSurplus)•BS=政府的收入–政府的支出•=T-(G+TR)•平衡预算的含义之一:BS=0•即政府的收入完全等于政府的支出,政府完全实现了收支相等。(6)平衡预算乘数•K平: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同数量增加128一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说明政府的目标只有一个:扩张Y。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如果政府不断地通过增加G和TR来刺激Y,自身将出现收支不抵,出现赤字。所以政府的目标有两个:既要干预经济干预Y,又要兼顾自身的收支平衡。一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说明政府的目标只有一129平衡预算的含义之二:ΔBS=0即政府收支的变动量等于0,现在政府的预算存在赤字或者盈余,只要保持政府的赤字不再增加、或者盈余不再减少即可,而不是绝对的无赤字,维持现状即可。平衡预算的含义之二:ΔBS=0130平衡预算乘数与前5个乘数的不同在于: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政府兼顾两个目标:既要干预经济,又要保持自身的预算赤字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变动会怎样?平衡预算乘数与前5个乘数的不同在于:131(6)平衡预算乘数Kb例:消费函数c=1000+0.8y△G=200△y=?由y=(α+I+G–βTo)/(1–β)知:kg=△y/△G=1/(1-β)知:△y=1000△T=200时,kT=-β/(1-β)知:△y=-800△y=kg△G+kT△T=1/(1-β)△G+(-β)/(1-β)△T由于假定△G=

△T知:△y=△G所以Kb=△y/△G=△y/△T=1(6)平衡预算乘数Kb132正方向和反方向的影响相抵之后,还剩ΔG∴k平=ΔY/ΔG=ΔY/ΔTo=1得到一个等于1的乘数。没有翻几倍的效应。正方向和反方向的影响相抵之后,还剩ΔG133

k平的经济含义:政府在考虑预算平衡的条件下,即把增加的政府收入(固定税收)中的全部用于政府购买支出,由此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完全等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也完全等于政府税收的增加量。⊿Y=⊿G=⊿Tk平的经济含义:政府在考虑预算平衡的条件下,即把134乘数小结1、乘数的范围:因为0<β<1,所以k>1。2、乘数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有一定数量可利用的闲置资源。3、乘数的作用不仅可以造成Y成倍的增加,也可以造成Y成倍的减少,这种作用称乘数是一把“双刃剑”。4、固定税制条件下的各种乘数大于变动税制条件下的各种乘数,差别是税率的作用,说明税收制度的引入起到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我们把税收称为“自动稳定器”。乘数小结1、乘数的范围:因为0<β<1,所以k>1。135§3.4四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收入的决定一、四部门:1、消费者:C2、厂商:I计,I计=Io3、政府:政府的收入To、t与支出G、TR都对经济产生影响。§3.4四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收入的决定一、四部门:1364、国外消费者:NX=X–M

(1)出口X:取决于国外消费者的收入、偏好、本国产品的价格、汇率等因素。X视为外生变量。X=Xo(2)进口M:取决于本国消费者的收入。4、国外消费者:NX=X–M137二、进口函数:M=Mo+mY

Mo:自发进口。mY:引致进口。

m:边际进口倾向。

m=ΔM/ΔY0<m<1二、进口函数:138三、四部门产品市场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模型:

Y=AE①

AE=C+Io+Go+NX②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