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病课件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1.gif)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病课件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2.gif)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病课件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3.gif)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病课件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4.gif)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病课件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36a556413bf81e8f767d95d4d6813fd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概念:
风湿病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基本概念:1自身免疫病1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2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3CTD-ILD病情相关的生物学标志4自身免疫病1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2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3CTD2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病课件13按照自身抗原在体内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非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按照检测自身抗体所用的基质不同可分为:细胞抗体(以游离的细胞为实验基质)细胞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细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ANCA、抗血小板抗体、抗红细胞抗体组织抗体(以动物组织切片为实验基质)自身抗体的分类按照自身抗原在体内分布的不同可分为:自身抗体的分类4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双扩散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记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放射性核素法酶免疫斑点技术免疫沉淀法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双扩散5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均质型:ds-DNA、ss-DNA、核小体及组蛋白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均质型:6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核颗粒型:SSA、SSB、Sm、nRNP、AMA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核颗粒型:SSA、SSB、Sm、nR7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核仁型:Scl-70、PM-cl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核仁型:Scl-70、PM-cl8 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核周型:AMA 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核周型:AMA9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病课件110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谱表现类风湿关节炎:RF、CCP、APF、AKA系统性红斑狼疮:ds-DNA、Sm、β2-GPI、rRNP系统性硬化症:Scl-70、ACA干燥综合征:SSA/Ro、SSB/La特发性肌炎:Jo-1、PM-Scl系统性血管炎:ANCA自身免疫性肝病:SMA、AMA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谱表现类风湿关节炎:RF、CCP、A11抗SSA抗体在新生儿红斑狼疮的发生率几乎为100%。临床意义:AMA-M2对PBC具有诊断意义。按照检测自身抗体所用的基质不同可分为:抗着丝点抗体(ACA)抗着丝点抗体(ACA)按照检测自身抗体所用的基质不同可分为:自身抗原:SSA抗原是一个小核糖核蛋白,由一个RNA分子和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临床意义:AMA-M2对PBC具有诊断意义。系统性血管炎:ANCA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按照检测自身抗体所用的基质不同可分为:自身抗原:为DNA拓扑异构酶1的降解产物,分子量为70KD。LKM-1为Ⅱ型自免肝的血清学标志。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抗dsDNA抗体自身抗原:位于DNA脱氧核糖磷酸框架上。临床意义: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异性高。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存在相关性,因此抗体滴度的检测可为监控治疗提供有用的依据。抗SSA抗体在新生儿红斑狼疮的发生率几乎为100%。抗dsD12抗RNP/Sm抗体自身抗原:抗原RNP和Sm属于一组小核糖核蛋白(snRNP),由低分子量的RNA和多种蛋白质组成,RNA中尿苷(U-RNA)含量较高。临床意义: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为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的特征,发生率为95~100%。也可出现于SLE,但总是与抗Sm抗体同时出现。抗Sm抗体对SLE具有高度特异性,发生率为20~40%。抗RNP/Sm抗体自身抗原:抗原RNP和Sm属于一组小核糖核13抗SSA/SSB抗体自身抗原:SSA抗原是一个小核糖核蛋白,由一个RNA分子和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2KD和60KD。抗体直接针对蛋白质的抗原决定簇。SSB抗原是分子量为48kD的磷酸化蛋白。临床意义;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SS),也见于SL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偶见于慢活肝。抗SSA抗体在新生儿红斑狼疮的发生率几乎为100%。抗SSA/SSB抗体自身抗原:SSA抗原是一个小核糖核蛋白,14抗Scl-70抗体自身抗原:为DNA拓扑异构酶1的降解产物,分子量为70KD。在DNA双链的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临床意义:25~70%的系统性硬化症(PSS)弥漫型患者阳性,局限型硬皮病患者多为阴性。抗Scl-70抗体自身抗原:为DNA拓扑异构酶1的降解产物,15抗着丝点抗体(ACA)自身抗原:着丝粒中的三种不同的蛋白质:着丝点蛋白A、B、C,主要抗原为着丝点蛋白B。临床意义:对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亚型(CREST综合征)有诊断意义。阳性率80~95%。还可见于PBC、SS等。抗着丝点抗体(ACA)自身抗原:着丝粒中的三种不同的蛋白质:16抗Jo-1抗体自身抗原:组氨酰-tRNP合成酶,分子量为55KD,是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一种。临床意义:PM/DM的标志性抗体,但敏感性较低。抗Jo-1抗体自身抗原:组氨酰-tRNP合成酶,分子量为5517影响自身抗体评估病情的因素隐蔽抗原的暴露抗体的直接作用影响自身抗体评估病情的因素18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19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3(PR3)。该靶抗原为可溶性蛋白,存在于正常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临床意义: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见于Wengener’s肉芽肿,约占ANCA阳性率的80~95%。cANCA被认为是活动性Wengener’s肉芽肿和微多动脉炎的特异和敏感的标志性抗体。还见于Churg-Strauss综合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2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自身抗原:主要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其他抗原还有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溶菌酶及乳铁蛋白等。临床意义: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可见于Wengener’s肉芽肿、微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合征、炎性肠病、自免肝、系统性风湿病(RA、SLE、SS、PM/DM)。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自身抗原:主要抗原为髓过氧化物21抗平滑肌抗体(SMA)自身抗原:主要的靶抗原为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可以单体(G-肌动蛋白)或聚合体(F-肌动蛋白)形式存在于微丝中,F-肌动蛋白自身抗原与自免肝关系密切,而G-肌动蛋白自身抗原则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临床意义: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PBC、酒精性肝硬化。抗平滑肌抗体(SMA)自身抗原:主要的靶抗原为肌动蛋白,肌动22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双扩散自身免疫性肝病:SMA、AMAds-DNA、ss-DNA、核小体及组蛋白临床意义: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谱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ds-DNA、Sm、β2-GPI、rRNP临床意义:为非疾病特异性,最常发生于病毒性及原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在非肝病患者,其发生率较低。自身抗原:位于DNA脱氧核糖磷酸框架上。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CTD-ILD病情相关的生物学标志主要见于Wengener’s肉芽肿,约占ANCA阳性率的80~95%。AMA-4:PBC与AIH重叠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系统性硬化症:Scl-70、ACARA-ILD相关生物学标志:MMP7、CXCL10核颗粒型:SSA、SSB、Sm、nRNP、AMA自身抗原:主要的靶抗原为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可以单体(G-肌动蛋白)或聚合体(F-肌动蛋白)形式存在于微丝中,F-肌动蛋白自身抗原与自免肝关系密切,而G-肌动蛋白自身抗原则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Ⅰ型:出现ANA、SMA、肝细胞膜抗体(LMA抗体)为特征。临床意义: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PBC、酒精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临床意义:AMA-M2对PBC具有诊断意义。AMA亚型与疾病的相关性:AMA-1:梅毒、干燥综合征AMA-2:PBCAMA-3:药物性红斑狼疮AMA-4:PBC与AIH重叠AMA-5: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MA-6:异烟肼引起的药物性肝炎AMA-7:AIH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AMA-9:药物性肝炎AMA-10:SLE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抗线粒体抗体临床意义:23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自身抗原:LKM-1:细胞色素P450ⅡD6,为50KD蛋白。LKM-2: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药物替尼酸的结合部位LKM-3: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为55KD蛋白。临床意义:自免肝按血清学分型可分为三型Ⅰ型:出现ANA、SMA、肝细胞膜抗体(LMA抗体)为特征。Ⅱ型:以出现LKM抗体为特征。Ⅲ型:以出现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体)为特征。LKM-1为Ⅱ型自免肝的血清学标志。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自身抗原:24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自身抗原:肝细胞膜抗原,可能为26KD蛋白。临床意义:为非疾病特异性,最常发生于病毒性及原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在非肝病患者,其发生率较低。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自身抗原:肝细胞膜抗原,可能为225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自身抗原:主要的靶抗原为肝细胞角蛋白。临床意义:Ⅲ
型自免肝的血清学标志。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自身抗原:主要的靶抗原为肝细胞角26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自身抗原:肝特异性膜脂蛋白,为43KD蛋白。临床意义:常发生于病毒性及原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在非肝病患者,其发生率较低。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自身抗原:肝特异性膜脂蛋白,为427CTD-ILD的肺部表现间质性肺炎气道病变肺血管病变胸膜病变其他CTD-ILD的肺部表现间质性肺炎28CTD-ILD的生物学标志RA-ILD相关生物学标志:MMP7、CXCL10SLE-ILD相关生物学标志:SP-A、SP-DSSc-ILD相关生物学标志:CA15.3、Scl-70
PM/DM相关生物学标志:Jo-1、KL-6CTD-ILD的生物学标志RA-ILD相关生物学标志:MMP29ThankYou!ThankYou!自身免疫病1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2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3CTD-ILD病情相关的生物学标志4自身免疫病1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2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3CTD31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均质型:ds-DNA、ss-DNA、核小体及组蛋白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均质型:32 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核周型:AMA 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核周型:AMA33抗着丝点抗体(ACA)自身抗原:着丝粒中的三种不同的蛋白质:着丝点蛋白A、B、C,主要抗原为着丝点蛋白B。临床意义:对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亚型(CREST综合征)有诊断意义。阳性率80~95%。还可见于PBC、SS等。抗着丝点抗体(ACA)自身抗原:着丝粒中的三种不同的蛋白质:34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3(PR3)。该靶抗原为可溶性蛋白,存在于正常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临床意义: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见于Wengener’s肉芽肿,约占ANCA阳性率的80~95%。cANCA被认为是活动性Wengener’s肉芽肿和微多动脉炎的特异和敏感的标志性抗体。还见于Churg-Strauss综合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3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临床意义:常发生于病毒性及原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在非肝病患者,其发生率较低。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还可见于PBC、SS等。抗SSA抗体在新生儿红斑狼疮的发生率几乎为100%。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自身抗原:SSA抗原是一个小核糖核蛋白,由一个RNA分子和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AMA亚型与疾病的相关性:AMA-5: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着丝点抗体(ACA)临床意义:自免肝按血清学分型可分为三型CTD-ILD病情相关的生物学标志RA-ILD相关生物学标志:MMP7、CXCL10AMA-9:药物性肝炎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SS),也见于SL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偶见于慢活肝。临床意义: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为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的特征,发生率为95~100%。Ⅰ型:出现ANA、SMA、肝细胞膜抗体(LMA抗体)为特征。类风湿关节炎:RF、CCP、APF、AKA该靶抗原为可溶性蛋白,存在于正常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临床意义:常发生于病毒性及原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在非肝病患者,其发生率较低。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自身抗原:肝特异性膜脂蛋白,为43KD蛋白。核颗粒型:SSA、SSB、Sm、nRNP、AMACTD-ILD病情相关的生物学标志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ds-DNA、ss-DNA、核小体及组蛋白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ds-DNA、ss-DNA、核小体及组蛋白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临床意义: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为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的特征,发生率为95~100%。AMA-9:药物性肝炎临床意义: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Ⅲ型:以出现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体)为特征。临床意义: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核颗粒型:SSA、SSB、Sm、nRNP、AMA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临床意义: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临床意义:自免肝按血清学分型可分为三型抗体直接针对蛋白质的抗原决定簇。Ⅲ型:以出现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体)为特征。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临床意义: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为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的特征,发生率为95~100%。自身抗原:SSA抗原是一个小核糖核蛋白,由一个RNA分子和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IF法检测ANA常见分型系统性红斑狼疮:ds-DNA、Sm、β2-GPI、rRNP按照检测自身抗体所用的基质不同可分为: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2KD和60KD。CTD-ILD的肺部表现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自身抗原:SSA抗原是一个小核糖核蛋白,由一个RNA分子和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核颗粒型:SSA、SSB、Sm、nRNP、AMA临床意义: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PBC、酒精性肝硬化。抗着丝点抗体(ACA)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3(PR3)。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谱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ds-DNA、Sm、β2-GPI、rRNP非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临床意义:为非疾病特异性,最常发生于病毒性及原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在非肝病患者,其发生率较低。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SS),也见于SL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偶见于慢活肝。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临床意义:对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亚型(CREST综合征)有诊断意义。抗体直接针对蛋白质的抗原决定簇。ds-DNA、ss-DNA、核小体及组蛋白在DNA双链的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系统性血管炎:ANCA核仁型:Scl-70、PM-clAMA-9:药物性肝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谱表现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双扩散CTD-ILD的肺部表现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3(PR3)。核颗粒型:SSA、SSB、Sm、nRNP、AMA临床意义: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为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的特征,发生率为95~100%。还见于Churg-Strauss综合征。临床意义: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居间合同
- 纺织品交易居间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办公室日常保洁与节能照明设备供应服务合同
- 广告投放数据分析合同
- 产品包装设计技术指南
- 安全生产托管协议合同
- 工矿企业产品购销合同
- 厨房承包协议集锦
- 农业质量标准制定指南
- 能源行业能源供应链优化与智能仓储管理
- 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英语单词(带默写版)
- 高中数学平面几何强化训练(解析版)
- 《祛痘产品祛痘产品》课件
- 江苏省南京鼓楼区2024年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人轮状病毒感染
- 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
- 《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汽油
- 《你为什么不开花》儿童故事绘本
- 15篇文章包含英语四级所有词汇
- 王阳明心学完整版本
- 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