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王险峰_第1页
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王险峰_第2页
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王险峰_第3页
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王险峰_第4页
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王险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0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1978-1986年)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农业处(王险峰执笔)在继承前人机械和化学除草研究的基础上,1978年自立“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课题,由总局农业处主持,与各管理局、农场的生产和科研部门通力协作,通过比较完整的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在深入调查黑龙江垦区农田杂草种类、分布、发生规律及群落演替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和不同的栽培方式,对国内外一大批除草剂新品种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田间药效试验和配套技术的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应垦区自然特点和栽培方式的旱田化学除草配套应用技术系列,促进了垦区耕作制度的改革,进一步适应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农田杂草分布、发生及演替规律(-)农田杂草概况与分布1.农田杂草概况根据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调查,黑龙江垦区旱田杂草33科,128属,197种(包括水旱田兼有杂草8科,15属,17种)其中以菊科和禾本科种类最多。菊科42种,占2t%;禾本科24种,占12%,其次是蓼科16种,占s%;豆科13种,占6.6%;十字花科12种,占6%,唇形科11种,占5.6%;藜科9种,占4.5%;石竹科8种,占4%;其他62种,占31%。一年生杂草,禾本科、蓼科、茄科、藜科、鸭跖草科占优势;越年生杂草十字花科占优势;多年生杂草菊科、木贼科、旋花科占优势。2.农田杂草分布垦区农田杂草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有30多种。一年生杂草有野稗、水田稗、野燕麦、狗孱草、金狗尾、鸭跖草、藜、宽、狼把草、本氏蓼、酸模叶蓼、水蓼、篇蓄蓼、龙葵、臭鬻、东北茵陈蒿、大籽蒿、香薷、水棘针、风花菜、猪毛菜、铁苋菜、苍耳、等。多年生杂草有刺儿菜、大蓟、问荆、苣卖菜、苦菜、芦苇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往往形成混生的群落,而组成群落的种类大体上生活型相同。这种群生因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耕作方法及轮作制度,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按区划分可分为二个区。(1)东部三江平原地区:旱田中,干旱年份,岗平地主要杂草有野稗、狗尾草、金狗尾草、蓼、苋、本氏蓼、节蓼、酸模叶蓼、水棘针、猪毛菜、铁苋菜、龙葵、苍耳、刺儿菜、大蓟、东北茵陈蒿、大籽蒿、臭蒿等。涝年在低平地主要杂草有野稗、狼把草、两栖蓼、本氏蓼、东方蓼、酸模叶蓼、风花菜、苋、藜、龙葵、问荆、芦苇等、根系强大的苣卖菜以及苍耳、鸭跖草等在不同地区均有分布。局部地区毛稀签、野黍、小藜、苘麻、大豆菟丝子、野燕麦加重。(2)小兴安岭地区:包括北安、九三管理局及嫩江管理局北部。本区为高寒地带。一年生杂草比率下降,多年生杂草有上升趋势。旱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野稗、狗尾草、本氏蓼、酸摸叶蓼、臭蒿、狼把草、还阳参、苍耳、苋、藜、裂边鼬瓣花、荞麦蔓、鸭跖草、香薷、水棘针、垂果南芥、风花菜、问荆、苣荬菜、大蓟等。(3)松嫩平原地区:包括绥化、哈尔滨管理局及嫩江管理局南部。该区东部属于温暖半干旱气候,西南部为风沙、盐碱干旱区。主要旱田杂草有野稗、狗尾草、金狗尾草、本氏蓼、酸模叶蓼、狼把草、苋、藜、鸭跖草、水棘针、铁苋菜、荞麦蔓、问荆、苣荬菜等。(二)农田杂草发生特点、一般农田杂草分四批出土,东部地区第一批在4月上中旬,地温(地下5厘米深,下同)在0.5~6℃时,土壤解冻10厘米左右,荠菜,蒲公英、皱叶酸模、问荆、大蓟、蒿属越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出土,密度不大。第二批在4月未至5月上旬,地温在5~10℃时,一年生早春性杂草野燕麦、藜、荞麦蔓、节蓼、本氏蓼、猪毛菜、酸模叶蓼、篇蓄和多年生的苣费菜等大量出士。第三批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地温稳定在10~16℃时,大多数晚春性杂草如野稗、狗尾草、金狗尾草、大豆菟丝子、鸭跖草、水棘针、马齿苋、苍耳、野黍、龙葵和多年生的刺儿菜、大蓟、芦苇等大量出土。第二、第三批出土杂草密度大,来势凶猛,形成了田间第一个杂草出苗高峰。这个高峰发生的杂草困与大田作物,争肥、争水激烈,因此危害严重。第四批杂草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地温稳定在16一⒛℃时,喜温杂草香薷、苋、马唐、铁苋菜、狼把草、猪毛菜、水棘针等出土,同时在大豆、玉米、甜菜等中耕作物田间因土层翻动,伏雨来临,可从土壤深层出土的野燕麦、苍耳、鸭跖革仍不断出苗,形成第二个杂草出苗高峰,其特点为种类多、数量大、出苗齐。一场雨过后,大草猛长小草丛生。这个高峰期来临的旱晚,取决于伏雨和当时的墒情。凡8一4日内降雨量达30毫米,雨后8一4天就出现杂草出苗高峰。西部小兴安岭地区麦类出苗期形成以野燕麦、荠菜、问荆、酸模、刺儿菜、蒿属等早春性杂草为主的群落,小麦23叶期以一年生晚春性杂草如鸭跖草、荞麦蔓、本氏蓼、裂边鼬瓣花、还阳参为优势群落。在麦田使用2,4一D类除草剂后,大部分双子叶杂草被消灭,因而小麦拔节以后田间往往以野燕麦、野稗和抗2,4一滴的裂边鼬瓣花、还阳参、荞麦蔓等为优势种群。三江平原地区和松嫩平原地区,麦类出苗期以藜、荠菜、问荆、酸模、刺儿菜、蒿属等早春性杂草为主。2~8叶期以一年生晚春性杂草鸭跖草、本氏蓼、酸模叶蓼、苍耳、苋为优势种。分蘖期使用2,4一D后形成了以野稗、狗尾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的群落。小麦出苗早、行距窄,密度大,苗期生长快,有较强的抑制杂草的能力,特别是对野稗、狗尾草等晚春性禾本科杂草的抑制力较强。但抽穗成熟后,随着植株干枯,抑草能力逐步消失,各种杂草生长很快,鲜重迅速增加,特别是一年生晚春性杂草如鸭跖草、野稗、狗尾草、苍耳、狼把草尤为繁茂。遇到多雨年份,本氏蓼、节蓼、酸模叶蓼、狼把草、芦苇、苣卖菜、大蓟等迅速超过小麦,可使收获损失达30~50%,甚至绝产。大豆、玉米、甜菜等中耕作物的行距较宽,从苗期到封垄之前对地面覆盖率很小。因此,自播种开始一直到8月末杂草不断发生,前期以一年生早春性杂草占优势,6月上旬以前则以一年生晚春性杂草,如苍耳、苋、鸭跖草、野稗为优势种。此类杂草可通过中耕管理防除,但苗间杂草直到封行后仍保持在田间并造成危害,特别是野稗、苍耳、藜、狼把草、龙葵等生长旺盛,植株一般都超过太豆、甜菜,危害更为严重。5月下旬播种的大豆或因土壤水分少而到6月上中旬雨后出苗的大豆,与一年生早、晚春性杂草同时出苗,造成了草苗齐长的局面,对大豆危害更严重。(三)农田杂草群落的演替农田杂草群落因自然和人为因素而演变。开垦初期,农田主要以荒地杂草为主,多为根茎繁殖或根茎及种子繁殖的原始植被的一些多年生和越年生杂草,大约有10个科,30多种,以禾本科、菊科为主。禾本科有小叶樟、早熟禾、芦苇、莛草、荩草、偃麦草。菊科有万年蒿、艾蒿、蒙古蒿、牡蒿、东北菌陈蒿。青蒿、臭蒿、小飞蓬、狼把草。豆科有山野豌豆、广布野豌豆、野大豆。莎草科有三棱草、苔草。蔷薇科有地榆、大白花地榆。唇形科有地瓜亩、并头黄岑。旋花科有打豌花。毛艮科有毛莨、铁线莲。百合科有玉竹。桔梗科有轮叶莎参等。在头荒地与二荒地里,这些杂草的分布与开荒质量、原植被类型有很大的相关性。翻地的质量好,垡片之间衔接紧密,只零星散布原植被的一些越年生和根茎繁植或根茎及种子繁植的多年生杂草。漏翻则成丛,扣垡不严则成条。从垦区生产特点和这些杂草的特点来都看,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为的,随着开荒年限的增长,除个别种外,绝大部分都逐渐减少以至消灭。据60年代初期调查,开荒后6-7年,常见农田杂草迅速侵入,种类可达12个科,50余种,其中禾本科13种,菊科12种,蓼科8种,占64%。农田杂草以一年生的稗草,狗尾草、藜、蓼、苋、鸭跖草、苍耳等为主。因耕作等因素影响,继之叉向以问荆、苣卖菜、刺儿菜、大蓟、蒿类等多年生杂草为主的方向演变。农田杂草的自然入侵是十分严重的。开荒后,一年生杂草首先出现于田间道边、沟边及漏耕地的地角隙地,逐渐由点、线扩大到面,每年以⒛—30米的速度向新垦荒地侵入。以秋后成熟的稗草为例,二荒地为头荒地的3~14倍。这种侵入速度,加之其他途径的传播,开荒3一4年的荒地中,原植被残留的一些杂草还未完全消失,常见的农田杂草如稗草、蓼、藜,苋等已广泛滋生。农田杂草的入侵速度与周围熟地面积大小远近有关。如周围距熟地距离近或全为熟地包围,则侵入速度快,数量也大。人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如不进行检疫,恶性杂草随种子传播,选种不净、粪肥不腐熟夹有草籽,耕作作业质量差,耕地的漏耕剩角,播种的断空扔边,田间管理作业不标准等,给杂草繁殖提供了机会。再加后期管理跟不上,单纯依靠机械或化学灭草,一旦受气候影响机械进不去地或除草剂施不上,杂草种子大量落地,为杂草扩大蔓延提供了条件。1960年在西部鹤山农场三队九号地和十一号地麦田混有10%野燕麦,被误认为燕麦,未引起重视。1964年,该场有80%耕地感染了野燕麦,七十年代初期,九三农场管理局各场已有96.4%的耕地面积感染了野燕麦。其中以小麦地普遍而严重,其次为大豆、玉米、马玲薯,每平方米最少几株,多达几十株,至甚上千株。同时,由于检疫不严,随种子调运,野燕麦已向垦区东部、南部扩散,有50多个场感染,面积达800多万亩。到八十年代初期,感染农场达70多个,感染面积达1000多万亩,严重感染面积400~500万亩,一般减产20~30%,严重减产50%,全垦区约减产3一4亿斤粮食。又如大豆菟丝子,1962年随调草木樨种子调入八五三农场,其后不断扩大,现有八五三、红旗岭,饶河、八五九、八五四、八五八、庆丰、八五○、云山、八五一一、八五七、八五一○等30多个农场感染大豆菟丝子,感染面积达50万亩,使大豆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据蒋立成等1962~1963年调查,垦区东部主要栽培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一熟,形成了以伏秋翻为主,平作或平播后起垄为特点的耕作制度。但曲子机械力量和伏秋土壤水分过大等因素的限制,伏翻地较少,往往拖至秋季和临冻前,一部分农场的耕翻要延至翌年春,因此大部分耕地中各类杂草均能成熟结实,给以后蔓延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连年翻地,使成熟的草籽混于整个耕层。部分耕地由于不能及时整地又形成了小麦、大豆连作,一年生杂草相对下降,多年生杂草和伴生性杂草增加9如大豆田中的苍耳,小麦田中的野燕麦,根茎类多年生杂草问荆、苣卖菜、刺儿菜、大蓟、芦苇等,严重影响产量。据友谊农场调查,杂草危害可使作物减产20~66%,甚至绝产。为此,在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初,垦区开展了农田杂草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制定和推广了一整套综合灭草措施:①轮作换茬;②伏秋整地,合理耕作;③早春耢地,分期播种,播前灭草,④出苗前后进行灭草,苗前耙、蒙头土,⑤机械中耕灭草,⑥人工锄草及后期拨大草;⑦建立防止杂草蔓延与传播的制度:a、加强植物检疫,b、精选种子.C、施用腐熟厩肥。d、防止地边杂草绪籽蔓延感染农田。e、收获时收集处理草籽。同时,从1962年起试验推广2,4一D麦田灭草,有效地控制了麦田阔叶杂草的危害。到七十年代中期,农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东部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成为田间主要杂草,占70~80%,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下降为次要杂草。在一部分使用2,4-D麦田灭草面积小,轮作耕作制度不健全的地区,阔叶杂草仍占较大优势。据宝泉岭农场1972年调查,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占70%;阔叶杂草鸭跖草、香薷、苍耳、蓼、藜、苋等占21%;多年生问荆、苣荬菜占9%。1978年,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占90%左右,阔叶杂草占8~9%,多年生杂草占1%。八十年代因用除草剂,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占50%左右,阔叶杂草占30%左右,多年生杂草(菊科为主)占15一20%.1973年,垦区进行了耕作改制,提出“以伏秋翻地为前提,以深翻深松为基础,深浅交替,翻耙交替,垄平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轮作为前提,深翻深松为基础,以培肥地力为核t[),少耕为方向,翻、松、耙、搅、卡综合运用的土壤耕作制度,改变了过去连年平翻,杂草种子全层感染的局面。少耕条件下,多年生杂草有上升的趋势。自1978年垦区大面积进行化学灭草以来,杂草群落组成又发生了较大变化o垦区东部多实行小麦一玉米一大豆轮作,小麦用2,,4一D丁酯灭草,玉米用阿特拉津、2,姓一D丁酯、拉索灭草,大豆采用氟乐灵、灭草猛、拉索、拿捕净、′稳杀得等药剂灭草。西部多实行小麦一小麦一大豆轮作体系,麦田连续二年用2,4一D丁酯灭草,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明显减少,而禾本科杂草和抗2,4一D丁酯类杂草如稗草、野燕麦、狗尾草、荞麦蔓、猪毛菜、香薷、裂边鼬瓣花等大量增加。在这一轮作体系,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连续两年得到药剂防治,禾本科杂草三年中仅有一年得到药剂防治,大豆田杂草仍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大豆田施氟乐灵后,鸭跖草、苍耳、狼把草、红蓼、裂边鼬瓣花、风花菜、龙葵、莽麦蔓、香薷、问荆、刺儿菜、苣荬菜等阔叶杂草及芦苇取代了稗草、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个别农场毛稀签、野黍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拉索、灭草猛、杜尔施后除鸭跖草、龙葵外,亦有类似氟乐灵的问题。施用仅能防治禾本科杂草的拿捕净、稳杀得后,当年蓼、藜、苋、鸭跖草、狼把草、红蓼、裂边鼬瓣花,香薷、苣卖菜、问荆等阔叶杂草就发展。据八五○农场科研站和东北农学院联合调查,八五○农场160个地块,使用氟乐灵后有10个以稗草为优势种群落的地块演变为鸭跖草群落,有2个以狗尾草为优势种群落的地块演变为鸭跖草群落,全场鸭跖草群落的地块曲0.6%增加至13.1%,而稗草群落的地块由89.5%减少为17.5%。1980年23个生产队草荒的大豆地有68%的面积是鸭跖草造成的。氟乐灵与2,4一D丁酯配合使用,形成了鸭跖草、节蓼、藜混生的群落。某些重茬大豆地,由于连续使用氟乐灵,鸭跖草、苍耳、狼把草、红蓼、藜大量发生。据八五九农场调查,1983年有14万亩大豆重茬,12万亩鸭跖草.苍耳、红蓼、藜危害严重。九队15号地大豆重茬,苍耳成为主要杂草,施氟乐灵后,还采用机械苗前耙两遍,苗后耙两遍,人工拿大草一遍,中耕两遍,多增加成本0.67元/亩,多耗油0.44公斤/亩。雨未增加苗耙和人工措施的每平方米有苍耳9株,鲜重达3.2公斤,大豆绝产。八五三农场连续几年用氟乐灵后,龙葵成为主要杂草,已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某些有大豆菟丝子发生的地块,施拉索、杜尔后,菟丝子明显减少。前茬小麦、玉米没有采用化学灭革的地块,大豆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同时发生,多年生杂草苣卖菜、刺儿、大蓟、问荆、蒿类等尤为严重。·ˇ垦区的农田杂草种类随着开荒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广泛施用除草剂以及少耕法的推广,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为害加重,单纯使用一种除草剂或单一的农业、机械措施不能有效地防除农田杂草,必须走综合防治的道路,特别要注意除草剂的选择配套、混用和搭配使用,化学除草与农业措施、机械除草措施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除草剂的混土施药技术,垦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春多大风,少雨干旱。将某些除草剂施于土壤表层,易遭风蚀和受干旱影响,难以发挥药效。经过1978-1979年两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推广了除草剂的混土施药法。混土施药法可分二种,一是在播种前施药并把药剂混入土中;二是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施后混入土中。混土施药法具有以下优点:采用选择性强的除草剂混入土中,使杂草萌发就能接触药剂,把杂草消灭在出土之前或幼苗期;(2)不易受雨水冲刷和风蚀而影响药效,(3)在干旱条件下不必依靠降雨,灌溉或其他条件也能发挥药效,(4)施药后通过机械混土可消灭已出土杂草;(5)机械作业费用不高,一般利用现有机械即可满足混上需要;(6)某些除草剂如赛克津、茅毒、燕麦畏等混土后可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7)易挥发和光解的除草剂可减少损失,如氟乐灵、灭草猛、环草丹,安全异茵达灭等。混土施药的方法如下:1.整地要平细。施药前要整好地,达到地平、土碎、地表无植物残株和大土块。多年生杂草多的地块要进行深翻,将其地下茎、块根等切碎。注意切不可以施药后的耙地混土代替施药前的整地。2.喷洒药剂要均匀。首先要调整好喷雾器,喷嘴要达到流量,与地面高度、喷杆之间的角度要一致,喷嘴间距离相等;喷杆与地面平行,喷嘴喷杆畅通不堵,泵的压力均匀一致。再测定喷嘴单口流量,调整喷嘴流量均匀度,按设计喷液量,选择适当的车速、压力,做喷液量试验,按照设计的车速选择适当的档位,实测车速和校正喷液量。喷雾作业中要始终坚持标准作业,务使除草剂喷洒均匀。3。混土要彻底。对于易挥发、光解、淋溶性差的除草剂可在播前施后混入5~7厘米土中,如氟乐灵、灭草猛、燕麦畏、安全异菌达灭、安全异丁草丹、环草丹、地乐胺等。拉索、杜尔、茅毒、乙草胺等施后可混入8—7厘米中土。混土最好用双列圆盘耙,交叉耙一遍可达50%的混土效果,即耙入土深度10—15厘米,药剂混入土深度为5~1厘米。作业时机车速度以每小时6~10公里为宜,速度越快,混土效果越好。一定要交叉耙地一遍:施药、耙地混土最好搞复式作业或连续作业。可将喷、雾器进行改装,将喷杆装在拖拉机前方或车后联接器上,使喷雾器与圆盘耙用一台拖拉机牵引,随喷药随顺耙一遍,这样可节约一次机车作业,降低作业费用。也可以前面施药,后面用另一台机车牵引圆盘耙顺耙一遍待全田施全药,与第一遍耙地方向成直角再耙地一遍。第三遍耙深要与第一遍相同。中耙机、粑耘机一般有30%的混土效果、调整深度,作业时机车速度每小时达13~16公里,在质地疏松的土壤交叉混土一遍,也能达到混土目的。由于混土及时9减少药剂挥发,效果达98%以上。钉齿耙、弹簧耙混土效果差,不宜采用。播后苗前施用的除草剂如拉索、豆科威、利谷隆、杜尔、乙草胺、阿特拉津、茅毒、赛克津等施药后混±2~3厘米。混土可用耙耘机、磨损钉齿耙、弹簧耙、木制或铁制三角耙(可用拖拉机链轨轴制作,将三个拖拉机链轨轴焊成正三角形,每边长30厘米,每个钉齿间距和长度为10厘米,数个小三角耙连成3一4排)把后带木耢子或覆土环,可增加混土效果。耙地混土不要把种子耙出来。干旱年份混土的除草效果为90%,不混土的为50%左右。燕麦畏、燕麦敌也可于作物播后苗前施后用上述机械交叉混土一遍,深度为2~3厘米。作物播后苗带施药的可用三角靶混土。最好搞复式作业,即开沟下种,回±8一4厘米而后喷药,三角耙混土,覆土环覆土。混土后应及时镇压,有利于保墒和提高杀草效果。混土和镇压还要注意土壤湿度是否适宜,土壤水分过大会造成混土不均和土壤板结。增加除草剂的挥发损失,因此,喷洒挥发性强的除草剂时,土壤表层应干燥为宜。三、苗后茎叶施药技术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受光、湿度、水分、风等因素影响,改进施药技术,可减少上述因素的影响,提高除草效果。1.喷液量。根据除草剂的特性和杀草机理确定喷液量。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用人工喷雾器100~150升/公顷,地面机械喷雾机75~100升/公顷,飞机20~30升/公顷,手持超低量喷雾器15~20升/公顷。有些挥发性强,易造成飘移危害的除草剂如2,4—D丁酯、2甲4氯、百草敌等喷液量不能太小,人工喷雾器300~500升/公顷,地面机械喷雾机,不少于150升/公顷,飞机喷洒50升/公顷,手持超低量喷雾器不宜喷洒这类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人工喷雾器300~500升/公顷,地面机械喷雾机200升/公顷,飞机50升/公顷。但甜菜宁喷液浓度不能低于2%,一般地面机械200~300升/公顷,随用药量而变化。2.喷洒时间。施药要选大多数杂草出齐时适时进行。过早杂草出苗不齐,后长出的杂草还需再施一遍药或采取其他灭草措施,增加防治成本,过晚杂草抗药性增强,需增加药量,有些药剂施药过晚对作物也不安全。如杂草焚用于大豆,2,4一D、百草敌用于小麦,玉米都有这种现象。3.温度:温度高有利于除草剂的吸收和传导,但某些除草剂对作物则易引起药害,如苯达松、杂草焚、虎威超过27℃时应停止施药。温度过低也易引起药害,温度低于15℃时也应停止施药。4、水份、降雨、湿度。水份、空气,湿度适宜有利于除草剂吸收传导,长期干旱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不宜施药,一般应选早晚施药,上午九时到下午8时不应施药。干旱条件下用药量应适当增加。施药后降雨对除草剂效果有影响,降雨1~5毫米可把水溶性的除草剂从植物叶面冲刷掉,如杂草焚、虎威、苯达松等;降雨6~10毫米可把油溶性的除草剂从植物叶面冲刷掉,如稳杀得、拿捕净、禾草克、盖草能等。各种除草剂被植物吸收的速度不同,因此,施药后要求降雨间隔的时间不同,如稳杀得、拿捕净、禾草克、盖草能,施药后2~8小时无雨即可。苯达松、杂草焚施药后需要6~8小时无雨。5、增效剂的应用。苯达松、禾草克、拿捕净、稳杀得加入表面活性剂既可提高除草效果,特别是在干旱条件下效果更明显,又可减少用量。20%拿捕净乳油,每公顷加入2~2.5升柴油,可减少20~30%用药量。苯达松每公顷加入2升玉米油,向日葵油亦可提高除草效果。但有些除草剂如杂草焚加表面活性剂对大豆药害加重。6、除草剂和肥料混用。据1968年至1964年克山、红五月、大西江、查哈阳等农场试验,小麦田喷洒2,在一D钠盐,每公顷混入3.0~5.0公斤硝酸胺,可提高杀革效果。70年代推广2,4一D丁酯,每公顷加入5~10公斤/公顷尿素,硝酸胺、硫酸胺、过磷酸钙都能提高除草效果。近几年经过试验,大豆田喷洒拿捕净、虎威同时每公顷5公斤尿素,可提高除草效果5~10%。四、垄上苗带施药技术垄作大豆播后苗带施药再盖±2~8厘米,大豆苗后结合机械中耕管理,这种施药方法既保持混土施药的优点、又和传统的栽培措施,机械灭草相结合,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了因早春干旱难以发挥药效的问题。海伦农场试验,1978年5月降雨115.7毫米,1979年5月降雨18.1毫米,5毫米土壤含水量仅为5.7%,48%氟乐灵每公顷用分别用0.8、1.25升,采用此法施药,杀草率分别为91.5%、92.1%。苗带施药,喷头距地面仅20~30厘米高,减少了飘移损失。由于随喷药随覆土、避免了除草剂挥发和光解损失,也避免了除草剂的风蚀损失。2.苗带施药可与传统的垄作栽培方式相结合。解决了秋起垄的大豆施药问题。播种后苗带绝药,不破坏原垄形,有利于抗旱保墒,增温促早熟,避免了因播种前施药混土水份散失。据海伦农场1979年8月19日调查,垄作茁前施药的大豆比全田施药平播大豆成熟早,当时每株已鼓粒25—30粒,而全田平播的大豆每株才鼓粒19.5粒.3、可节省50~60o%除草剂,降低成本,扩大施药面积。1979年海伦农场调查,苗带施氟乐灵加中耕管理亩成本2.20元,而全日施氟乐灵加中耕管理亩成本为8.80元。4.苗带施药可节约用水一半以上。施药方法如下:为了进行播种后苗带施药,采取随播随起垄的方法,在播种机两个开沟器之间,安装一个鸭掌齿,播种同时起小垄。喷药时,将喷药管分为三段,安装在三台中耕机横梁上,喷嘴对准垄台,喷头离地面20~80厘米,喷头与喷管之间,用塑料软管连接,中耕机的连接器上带木拉棒,喷药前耢去干上层,使药液喷到湿土上,随喷随覆土2一B厘米,中耕机后带木滚子随镇压,耢、喷、蒙、压一次连续作业。6月初大豆出苗后第一次中耕清除垄帮杂草,深松垄沟,6月下旬进行第二次中耕,7月上旬第三次中耕,趟上碰头土封垄。五、秋季施药技术秋施除草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施药技术,是防除第二年春季杂草的有效措施。土壤处理除草剂的持效期受挥发、光解、化学和微生物降解、淋溶。土壤胶体吸附等因素影响,其中化学和微生物降解、挥发、光解是主要影响因素。我省冬季严寒,微生物基本不活动,秋施除草剂第二年解冻前降解是极微的。播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秋施后混土,可避免药剂挥发和光解。据1979—1983年红兴隆农场管理局科研所、普阳、八五○、八五二等农场试验,秋施除草效果好于春施3九三农场管理局近三年大面积应用秋施技术也收到了好的除草效果。秋施除草剂主要优点是:1.春天杂草萌发就能接触除草剂,因此防除野燕麦等早春性杂草效果好。2.我省春季施药时期,即在月下旬至6月初,大风日数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4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是全年最低的时期,药剂飘移和挥发损失大,对土壤保墒也不利。秋施除草剂可避免这个问题。,3.缓冲了春季机械力量紧张的局面,争取了农时。4.增加了对作物的安全性。如秋施氟乐灵对大豆根部的仰制比春施轻,因此秋施氟乐灵的大豆田保苗和产量都比春施高。目前可秋施的除草剂:甜菜田有环革特、燕麦畏、茵达灭、呋草黄,大豆田有氟乐灵、灭草猛、燕麦畏,小麦田有燕麦畏,玉米田有安全异茵达灭。秋施除草剂的时间为10月中旬以后,气温降到5℃以下至封冻之前。秋施除草剂要做好以下几点:1.施药前土壤达播种状态,地表无大土块和植物残株。切不可将施药后的混土耙地代替施药前的整地。ˉ2.施药要均匀,施药前要把药械调整好,使其达到流量准确,雾化良好,喷洒均匀。作业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混土要彻底。上面提到的几种除草剂多为易挥发、易光解的除草剂,施后应及时混土。氟乐灵、燕麦畏、呋草黄要求施后2小时之内混入土中;茵达灭、灭草猛、环革特、安全异茵达灭需在施后20分钟之内混入土中,最好搞复式作业或连续作业。混土可采用双到圃盘耙,车速不能低于每小时6公里。车速越快,混上效果越好。混土深度为5一7厘米(耙土深度为10~15厘米)。混土耙地可先顺耙一遍,再以和第一次耙地成垂直方向耙一遍,全田交叉耙一遍。要起垄播种的玉米、甜菜,可深混土,起小垄。注意不要把无药土层翻上来。4.施药量可比春施除草剂增加10~20%。小麦田用燕麦畏1.2~1.4公斤/公五(有效成分,以下同)。玉米田安全异茵达灭用4-5公斤/公顷。甜菜田燕麦畏用1.4~1.6公斤/公顷,呋草黄用4.5~5公斤/公顷,环革特用4.6公斤/公顷,茵达灭用4.6~5公斤/公顷。大豆田氟乐灵用1~1.4公斤/公顷。灭草猛用2.7一4公斤/公顷,燕麦受用1.4一1.6公斤/公顷。六、除草剂混用农田杂草种类繁多往往形成混生群落,为此在生产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除草剂混用或分期配合使用,经试验推广取得了好的除草效果。除草剂的混用具有如下优点:1.控制更多的杂草。2.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如氟乐灵和灭草猛混用,解决了氟乐灵对大豆根部药害和灭草猛对大豆幼苗期地上部药害,也解决了在特殊条件下氟乐灵对下茬作物的形咱问题。施药后即可播种,避免了因单施氟乐灵大豆不得不推迟5~7天播种期及水分散失问题。3.可提高经济效益。4.低剂量使用持效期长的除草剂、降低了除草剂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妊免泳草剂对后作的影响。5.延长控制杂草的有效期,单一使用一种除草剂对控制中等耐药性的杂草比拄H其它杂草的时间更短。加入另外一种除草剂能有效地控制这类杂草,对于总的杂草控制可延续较长的时期。6.可提高不同气候条件下灭草效果。7.可提高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使用效果。8.扩大了选择性。经多年试验,成功的组合如下:1.大豆大豆苗前混用或分期配合使用的组合药剂剂用量(kg/ha)土壤质地沙质土壤质土粘土88%灭草猛乳油+48%氟乐灵乳油2.11。22。81.23.51.288%灭草猛乳油+80%茅毒可湿性粉剂或48%茅毒胶悬剂2.552,253.753.372.253.753.752.253.75大豆苗前除草混用组合48%氟乐灵乳油+80%茅毒可湿性粉剂或48%茅毒胶悬剂1.352.253.752.02.253.752.52.253.7548%氟乐灵乳油加70%赛克津可湿湿性粉剂1.350.3752.00.62.50.7588%灭草猛乳油+70%赛克津可湿湿性粉剂土壤有机低于2%不能用赛克津3.20.3753.50.648%拉索乳油+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4.50.455.550.757.050.972%都尔乳油+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250.32.70.453.60.672%都尔乳油+80%茅毒可湿性粉剂或48%茅毒胶悬剂2.251.6-2.122.7-3.542.71.6-2.122.7-3.543.61.2-2.122.7-3.5448%拉索乳油+80%茅毒可湿性粉剂48%茅毒胶悬剂4.51.6-2.122.7-3.5425.551.6-2.122.7-3.547.01.2-2.122.7-3.54大豆苗后混用或分期使用的组合药剂用药量(升或千克、公顷)备注12.5%盖草能乳油+25%虎威水溶剂或+24%杂草焚水溶剂或+48%苯达松水溶0.8-1.01.0-1.51.0-1.51.5-3.0药箱混合使用20%拿捕净乳油(或15%拿捕净机油乳剂)25%虎威水溶剂或24%杂草焚水溶剂或48%苯达松水溶剂1.0-2.01.0-=1.51.0-1.51.0-1.5间隔一天使用35%稳杀得乳油(或15%精稳杀得)加25%虎威水溶剂或24%杂草焚水溶剂或48%苯达松水溶剂0.75-1.01.0-1.5药箱混合使用1.0-1.51.5-3.0间隔一天使用0%禾草克乳油24%杂草焚水溶剂或48%苯达松水溶剂或25%虎威水溶剂1.01.0-1.51.5-3.01.0-1.5间隔一天使用2小麦(1)72%2,4一D丁酯乳油0.4升/公顷与48%百草敌水溶剂0.3升/公顷于小麦3~5叶期混用,或72%2,4一D丁酯乳油0.5升/公顷与48%百草敌水溶剂0.2升/公顷混用。(2)64%野燕枯水溶性粉剂1.875公斤/公顷与72%2,4-D丁酯乳油0.75升/公顷于小麦苗后野燕麦2叶一心至分菜末期混用。·(3)48%百草敌水溶剂0.2~0.3升/公顷与20%2甲4氯水剂1.0~2.0升/公顷于小麦3-5叶期混用。38、玉米(1)48%拉索乳油4.2~6.25升/公顷与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2.0~3.0公斤/公员于播后苗前混用。(2)48%拉索乳油4.2~6.25升/公顷与72%2,4一D丁酯乳油1,0~1,5升/公顶播后苗前混用,也可播后苗前用拉索,玉米4~6叶期用2,4一D丁酯0.6升/公顷。(3)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2.0~3.0公斤/公顷与72%2.,4-D丁酯2,0~3,0升/公顷于播后苗前混用,也可播后苗前单用利谷隆,玉米4~5叶期用72%2,4一D丁舀乳油0.6升/公顷。(4)48%拉索乳油吐4.2~6.25升/公顷与40%阿特拉津胶悬剂3.0~4.0升/公顷播后苗前混用。当有机质高干6%时可单用拉索、玉米苗后再用40o%阿特拉津胶悬剂3.0一4.0升/公顷。(5)72%杜尔乳油1.5~3.0升/公顷与72%2,4一D丁酯乳油1.0~1.5升/公顷播后苗前混用,或苗前用杜尔、玉米苗后压—5叶期用72%2,4一D丁酯0.6升/公顷。(6)40%阿特拉津胶悬剂2.5~7.5升/公顷与72%2,4一D丁酯乳油1.0~1.5升/公顷播后苗前混用,或玉米苗后4~5叶期40%阿特拉津胶悬剂3.0~4.0升/公顷与72%2,4-D丁酯乳油0.6升/公顷混用。(7)72%杜尔乳油2.0~2.5升/公顷与48%百草敌水溶剂0.6升/公顷播后苗前混用。(8)40%阿特拉津胶悬剂3.0一4.0升/公顷与48%百草敌水溶剂0.3~0.375升/顷于玉米4~6叶期混用。七、土壤处理确定用药量的依据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都有影响j土壤粘粒和有机质胶体对除草剂有吸附作用,某些淋溶性强的除草剂在粗质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易失效或伤害作物,在粘重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应用易被吸附的除草剂剂量过高而不经济,某些残效期较长的除草剂还会危及下茬作物。如八五二农场试验、48%氟乐灵乳油每公顷用2.25升,有机质含量4.8%,杀草率91%;而有机质含7.25%,杀草率只有50%。48%拉索乳油每公顷用7.3升,有机质含量13.3%,杀草率只有25%;而有机质含量4.5%,杀草率达91,7%。根据多年试验及参考国外资料确定了主要土壤处理除草剂用量,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施药水平。1、48%氟乐灵乳油有机质3%以下,每公顷用0.9-1.65升,有机质3~5%每公顷用1.65~2.1升、有机质5~10%每公顷用2.1~2.6升。2、88%灭草猛乳油沙质土每公顷用2.62升,壤质土每公顷用3.4升,粘质上每公顷4.0升.3、72%杜尔乳油有机质3%以下,每公顷沙质土用1.43升,壤质土用2.1升,粘质土用2.78升,有机质3%以上,每公顷沙质土用2.1升,壤质土用2.78升,粘质土用3.45升。4、48%地乐胺乳油每公顷沙质土用2.25升,壤土用3.45升,粘质上用4.5~5.0升。5、86%乙草胺乳油每公顷沙质土用2.1升,壤土用2.55升,粘质土用2.85升。6、40%阿特拉津胶悬剂有机质3%以下,每公顷沙质土用2.5升,壤质土用3.75升,粘质土用6.25升;有机质3~5%,每公顷沙质上用3.75升,壤质土用6.25升,粘质土用7.5升。有机质超过5%因用量过太不经济,应改为茎叶处理。7、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土壤有机质1~2%,每公顷沙质土用1.0~1.7公斤,壤质土用1.2~2.3公斤,粘质土用1.5~2.6公斤,有机质2—5%,每公顷沙质上用1.8~3.0公斤,壤质上用2.6一4.0公斤,粘质土用2.7~5.0公斤。8、21.t%豆科威水剂有机质3%以下,每公顷用9.5~11.9升,有机质3~8%,;每公顷用11.9~16.7升。土壤有机质8%以上,因用量过大不经济而不宜使用。9、茅毒用药量受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影响小,其用药量与施药深度有关,施药后混入土中2.5~7厘米,80%茅毒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2..25~2..75公斤。48%茅毒胶悬剂每公顷用3.75一4.6升。用量随混土深度加深而增加。施后不混土用低量,80-%茅毒可湿性粉剂用1.5~2.25公斤,40%茅毒胶悬剂每公顷用2..5~3.75升。八、几种难治杂草的化学除草技术(一)野燕麦1、麦田(1)48%野麦光乳油,每公顷用8-10公斤,播前施药混±2~8厘米,防除效果80%左右。《⒉)50%燕麦敌二号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4.~6公斤,播前施后混土2-3厘米,防除效果80~90%。(3)40%燕麦畏乳油每公顷用3.0升,播前施后混土4一5厘米,防除效果95~100%。《4)64%野燕枯水溶性粉剂每公顷用1.875~2.3公斤,于小麦苗后野燕麦2叶一心至分蘖末期施药,防除效果95%以上。(5)36%禾草灵乳油每公顷用2.5~3.0升,于小麦苗后野燕麦2一4叶期施药,防除效果95%以上。2、大豆(1)50%四氯苯粉剂每公顷用35一40公斤,播前施后混入2-3厘米土中,防除效果95%以上。(⒉)48%氟乐灵乳油每公顷2.0—2.6升,播前施后混入5~7厘米土中,防除效果90%以上。(3)88%灭草猛乳驰每公顷用3.0~3.0升,,播前施后混入、5~7厘米土中,防除效果70%以上。厘米土中,防除效果95%以上。(4)40%燕麦畏乳油每公顷用1.5升+48%氟乐灵乳油1.5升,播前施后混土7厘米,防除效果95%以上。(5)⒛%拿捕净乳油,12.5%拿捕净机油乳剂每公顷用1.5升一2.0升;35%稳杀得乳油,15%精稳杀得乳油每公顷用1.0~1.25升;10%禾草克乳油每公顷用1.0—1.25升;12.5%盖草能乳油每公顷用1.0—1.25升.36%禾草灵乳油每公顷用3.0升。于大豆苗后野燕麦2~5叶期施药,防除效果95%以上。r(二)大豆菟丝子(1)48%拉索乳油每公顷用6.0~7.0升与72%2,4一D丁酯1.0~1.5升,大豆播后出苗前no天混用,防除效果95%以上。(2)72%杜尔乳油每公顷用2.0~3.0升与72%2,4一D丁酯1.0~1.5升,大豆播后裔前8~5天混用⒍防除效果95%以上。(8)86%乙草胺乳油每公顷2.0~2.5升,大豆播后苗前施药,防除效果95%以上。〈色)48%地乐胺乳油每公顷用3.0一4.5升,于大豆播前施后混入5~7厘米土中。防治效果84%以上。(三)芦苇(1)35%稳杀得乳油、15%精稳得乳油用飞机喷洒每公顷1.25升,用地面机械喷洒每公顷2。0升于大豆苗后芦苇8~6叶期施药,防治效果95%以上。(2)to%禾草克乳油每公顷1.5~2.0升,于大豆苗后芦苇8"_5叶期施药,防除效果95%以上。(3)12.5%盖草能乳油每公顷1.5~2.0升,于大豆苗后芦苇8"5叶期施药,防除效果θ5%以上。(4)20%拿捕净乳油、12.5%机油乳剂每公顷用3.0~6。0升,于大豆苗后芦苇8一5叶期施药。(四)龙奖(1)24%杂草焚水溶剂每公顷1,0~1.5升,在大豆苗后三片复叶期以前、龙葵o~ll6叶期施药,防治效果θ5%以上。(2)25%虎威苤盗剂每公顷1.0~1.5升,在大豆苗后,龙葵4叶期以前施药,防除效果90%以上。(3)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0.4~0.8公斤在大豆播前与氟乐灵,灭草猛混用,播后苗前与拉索、杜尔混用。·九、除草剂的喷洒技术(~)喷雾机具的调整和使用拖拉机牵引式和悬挂式喷雾机拖拉机牵引式和悬挂式喷雾机由动力输出轴驱动液泵,喷液量每亩可达3.5~35公斤,用于大豆田喷洒除草剂,适用于大面积作业,具有喷洒均匀、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的推广使用,我国大型喷雾机有了较大发展,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生产的药箱容积为1000升的牵引式喷雾机,黑龙江省克山农场生产的药箱容积为600升的悬挂式喷雾机,采用隔膜泵、聚乙烯或玻璃刚药箱、刚i玉瓷芯喷头等新材料,基本上能达到喷洒除草剂的农艺要求。黑龙江省佳木斯塑料二厂生产各种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药箱,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新近研制出的刚玉瓷芯喷头,已曲湖南株州火花塞厂投入生产,使喷雾机生产配套成龙。(1)药箱:太多数拖拉机都可悬挂喷雾机和牵引喷雾机。药箱的容量受拖拉机马力的限制,需根据拖拉机的马力选择适宜容量的药箱。一般东方红-54和东方红一75,配备600~1000升药箱;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可配备1500~2000升药箱(见下表)。药箱不宜过大,过大会造成压地,特别是低洼地易陷车,机车耗油量也大。药箱可用不锈钢、聚乙烯、玻璃纤维加固的乙烯基酯树脂等耐腐蚀材料制作。铁制药箱易生锈腐蚀,堵塞喷秆和喷头,影响喷洒质量和降低作业效率,使用年限也短。如采用铁制药箱须在其表面涂一层防腐蚀材料,如环氧树脂等。药箱上有一个大的开口(直径大于300毫米),以便擦洗药箱的内壁和加水。^在药箱口安装一个大的吊篮形过滤器,并用一个紧密配合的药箱盖进行密封。在药箱最低处开一个放水孔,同时在药箱上安装一个为拖拉机驾驶员所能看得见的液位指示器。在药箱底部还应安装一个喷管式搅拌器,即一根沿其长度方向钻有一排孔眼的管子,产生连续不断的射流冲刺药箱底部。也可用一个喷头来代替,由喷头喷出的液体可以使药箱底部药液产生涡流运动而起到搅拌药液的作用。l药箱容遇和配套马力建议表型式药箱容量(升)建议配套拖拉机马力级曾配套的拖拉机型号前后置式20040060080020-6040-10060-12080-160东方红-28泰山-50东方红-75悬挂式4006008001000200050-6060-8080-100100-130120-160上海-50东风—50铁牛一55东方红-75龙江120牵引式800100015002000300020-5030-6040-8050-10070-160奔野-25上海-50东方红—75(2)液泵:流量一般以50~80升/分为宜,泵压5~10个大气压。泵要装有调压阀,可按需要调节压力,要耐腐蚀,封闭严密,不滴漏。常用液泵分二类:一类是容积式泵,包括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9另一类是离心式泵9包括叶片泵、齿轮泵、滚子泵、离心泵。隔膜泵有单膜片、双膜片和三膜片,药液不经过泵体,仅与膜片的一面接触,膜片涂有抗腐蚀剂,具抗腐蚀和疲劳性,动力输出轴传动,流量太,压力高9适于泵送各种除草剂。离心泵构造简单,重量轻”工作可靠,适于泵送粘性液体及可湿性粉剂和腐蚀性材料的悬浮液,不能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直接传动,泵压力较低。以上两种泵应用较广。(3〉过滤:为防止喷头在喷雾时堵塞,药液应进行过滤。除了药箱口的过滤器外,还必须在泵的吸入边安装过滤器或管路过滤网来保护泵,每一个单独的喷头都应有一个过滤器。在喷头处,过滤网的孔径不得大于喷孔尺寸的一半。管路过滤网网孔尺寸最好与喷头过滤网的孔尺寸相同或稍大,以适应泵的流量。(4)喷杆:喷杆分三段和多段,便于运输和贮藏。喷杆长度一般400~1000升药箱配备10~12米,1100一⒛00升药箱配备15~18米。喷杆也可以加仿型轮或装在中耕机架上,以免受地形影响造成重漏喷。(5)喷头:要特别注意喷头材质和型号。喷头可选用不锈钢、陶磁制品(例如铝烧结构)、黄铜。烧结二氧化二铝比黄铜耐磨,使用300小时不变形,在使用300个小时内,容量增加不超过20%时还可以用降低压力来进行调整,超过就需要更换。黄铜使用8小时开始变形。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刚玉瓷芯喷头(含95%三氧化二铝和少量格等)比聚乙烯喷头耐磨,是比较理想的喷头。国内有的采用聚乙烯压制喷头,此喷头不耐磨,使用寿命也短,应改用刚玉瓷芯喷头为好。喷头要根据除草剂的种类进行选择,扇形镀头喷洒均匀、流量大、扇面角度大,适于喷洒土壤处理和触杀型除草剂·锥型喷头喷雾角度小,雾化好,雾滴小,流量小,适于喷洒苗后内吸性除草剂。2.喷雾机的调正(1)安装后检查:喷雾机在安装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将药箱和管路中的杂物清除干净。安装好以后,药箱装上清水先试喷,检查安装是否合理,有无堵塞、松动和滴漏现象。(2)测定单喷头单口流量,调整喷头流量均匀度:准备一只秒表、一个量杯、数只水桶或其他容器。将机车和喷雾机停在平整的地段处,药箱装上水,起动机车后定压力、定油门。待喷头喷洒正常后,每入拿一个容器同时接水一分钟,用量杯逐个测量单个喷头流量。喷头单口流量测完后9还要检查各喷头流量的均匀度。要求喷头单口流量误差不超过±to%,如超过要更换喷头,再进行测定,直至误差不超过±10%为止。(8)设计喷液量:喷液量的多少应根据除草剂的种类和施药方法决定。土壤处理除草剂如氟乐灵、灭草猛、杜尔、拉索、乙草胺、茅毒、赛克津等,一般喷液量较大,每亩12.5—33升。喷液量越大,雾滴也就大,飘移少9分布均匀,灭草效果越好。土壤水分大、风小时用低量,土壤干旱、风大用高量。苗后茎时除草剂内吸传导型的,∶如拿捕净、稳杀得用低容量喷雾,每亩5~7升;触杀型除草剂如杂草焚、苯达松,每亩用10~15升喷液量。(4)选择适当的喷雾压力及车速:喷雾压力改变,喷液量也会改变。但并不成比例。喷出量加太1倍,压力就要增大4倍。压力大,流速快,雾滴小,雾化好;反之,压力小,流速慢、雾滴太。喷洒土壤处理除草剂和茎叶触杀型的除草剂选用2-3公斤/厘米z压力为宜;茎时内吸型除草剂应选用8公斤/厘米2以上的压力。车速和单位面积喷液量成反比,即车速快,喷液量小;车速授,喷液量大。喷洒除草剂时,拖拉机行走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6公里以内为宜。喷雾机总喷液量计算公式如下:现以喷洒土壤处理剂为例。如一台喷雾机喷头29个,喷头间距离为0.5米,设计喷液量为200升/公顷。初步确定拖拉机车速每小时为6^公里,用上述公式(1)即可求出所需喷雾机喷液量:同时,选取作业时喷雾压力为8公斤/㎝2(平方厘米),在此压力下做单口喷液量测定,测得平均单口流量为0.912升,则此时喷雾机的实测喷液量由公式(2)可求出:f=0。912×29=26。448(升/分)由于实测的喷液量比所需要的喷液量小,说明按每小时6公里的车速行驶达不到设计喷液量(200升/公顷)的要求,需要调整车速。调整车速应以实测喷液量为准,用下式求该喷雾机喷头型号为LF2~800型,在8公斤/厘米2压力下喷雾时,发现雾滴过小,为了加大雾滴减少飘移损失,需降低压力。再做一次单口喷液量测定。把压力调到2。14公斤/厘米2,测得单口喷液量为0。75升/分,则总喷液量为:f-0.75×29=21.75(升/分)压力减少后,喷液量也相应的减少,为了达到200.升/公顷的设计喷液量,还需调整车速。计算方法同上。即最后确定机组以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作业。(5)按照设计的车速选择适宜的档位、实测车速和校正喷液量、拖拉机因轮胎新愠不同表现出的车速不一样,田间作业时的土壤松紧度不同也会影响车速。所以,除观测仪表外,还需按上述设计车速选定合适档位,在田间实测一次拖拉机行走速度和喷液量。假若测得拖拉机一分钟行走83.3米,则实际车速为s=5公里/小时,比设计速度高,这时的实际喷液量为:比200升/公顷的设计喷量小,所以需要重新校对喷液量。方法是s先将定量的清水加入药箱内,做好药液面高度标记,然后按校正后每分钟的喷液量量取清水,再加入药箱内。拖拉机按选定的车速和压力行驶一分钟,停车检查药箱的液面高度与原来所做的标记,是否相当,如果相等,则车速、压力、喷液量就符合要求。(6)调整喷杆高度和喷头安装角度I喷雾机的喷杆距地面高度要适当,过低易造成漏喷,过高飘移损失大,喷洒也不均匀。大多数除草剂的喷雾使用扇形喷头,为保证喷洒均匀‘,喷杆的高度应调整到使两个相邻的扇形雾体互相重叠12.5厘米(喷头间相距50厘米),大约重叠四分之一左右。喷杆的高度根据喷头的喷雾角在40~60厘米范围内进、行调整。同一喷杆上要安装扇面角度相同的喷头,如果扇面角度不同,则地面雾滴覆盖不均匀。喷扇面与喷杆之间的角度要一致,否则也会影响喷洒效果。喷杆要与地面平行,不平行会造成重喷和漏喷。苗后喷雾喷杆的高度应从大豆顶端算起,喷杆不可距大豆太低,太低容易把杂草漏掉。一般喷雾角度宽(80°、110°)的喷头应安装得比喷雾角度窄(如65°)的喷头更接近作物或地面,当大豆进行苗带施药时,喷雾带的宽度由喷头的高度决定。表心所列仅供参'考。使用扇形喷头时,应调整喷洒扇面与喷杆成5°—15°角为宜,以避免喷洒时两相邻扇面交叉撞击而造成雾滴大小不均。,3.田间操作(1)用药量计算:喷雾剂调整好后,需要计算每药箱加药量、单位面积的喷液量,用药量和药箱容量都是已知的,用下式可求出每药箱加药量。表4喷雾角度与喷打高度之间的关系喷头喷雾角度喷头在横杆间距离(cm)喷杆距离地面或作物高度(cm)65°46506051566680°515666384650110°465060455056例:72%杜尔用2。5升/公顷,60厘米的垄宽,苗带喷洒宽度20厘米。、用药量=器×2·5升/公顷=0.83升/公顷(2)药剂配制:配制药液前,先准备好两只配药桶,为配制母液用。配制母液时如用可湿性粉制,可先在桶中加入少量水,边搅拌、边加药,切不可一次加药过多,否则不易搅拌均匀。母液为乳剂时,也要边搅拌、边加药。药箱加药时,先在药箱中加入一半清水,然后加入配制好的母液,再加满清水。可湿性粉剂与乳剂混用时,可在两个药桶中分别配制母液。若在一个桶中配制,应先加可湿性粉,待粉剂搅拌均匀后再加乳剂进行搅拌,完全均匀后再倒入药箱。(3)做好田间设计:喷药作业前要丈量好土地。喷洒土壤处理除草剂时,为避免重喷漏喷,地头要留枕地线,待全田喷完后再横喷地头。田间一定要打堑插旗,拖拉机带划印器,便于两个喷幅间衔接准确。(4)应注意的问题:苗带施药或大豆苗后施药,拖拉机行走路线最好与播种、中耕一致。喷洒时应先给动力,然后打开送液开关喷洒;停车时应先关闭送液开关,后切断动力。在地头回转过程中,关闭送液开关,动力输出轴应始终旋转,以保持喷雾液体的搅拌。喷洒亻讠:业中应注意风速、风向。大风天应停止作业。喷洒易挥发和苗后茎叶除草剂时9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不宜作业。驾驶员要注意观察喷杆是否与地面平行,喷雾压力、油门、车速是否保持稳定,喷头有无堵塞现象,如有堵塞应立即停车调整。堵塞的喷头应用毛刷子刷或细钢针仔细清理,不能用锥子穿、挖这样容易损坏喷头。根据每个往复的面积确定加药量和加水量,做到定点、定量加药加水,往复核对,地块结清。如发现与设计的工作参数不符,要调整用药量。药液接近喷洒完时,应切断搅拌回液管路,避免因回液搅拌造成喷头流量不均。如果喷雾机药箱上没有安装液位观察器,则当压力表的指针发生颤动时,即说明喷雾机药箱已经空了,这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应当立即脱开,以免液泵脱水运转。每天作业结束后,都要用清水彻底冲洗药箱和管路。整个作业结束;药箱和管路要用碱水彻底清洗,涂油保护,防止锈蚀。更换药剂和作物必须注意前面所用药剂对更换作物是否敏感,如敏感需用浓碱水反复多次清洗干净,再喷洒另一种作物。(二)手动喷雾器的调整和使用552-丙型和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做常规喷雾,喷液量一般每亩35~50升,可用来喷洒土壤处理和触杀型的除草剂。如装上一个0.7毫米孔径的喷头片,也可做低容量喷雾,每亩喷液量可降到5—10升,甚至1.2~2.5升。也可在喷杆顶端安一个三通,装一个横杆,横杆1~2米长,其上可安8~6个喷头。可用锥形喷头,也可用扇形喷头,这样比单个喷头做蛇形左右摆动喷洒均匀。1.调整(1)药械检查:加水检查药箱和喷雾器各连接部位是否有漏水。(2)流量测定:将清水倒入药箱,选定一定压力,把手动开关打开一分钟,让药液流入∷个容器内,再用量器度量。(3)有效喷幅的测定:按田间实际作业状态喷药,土壤处理按地面实际宽度计算喷幅。苗后茎叶做低容量喷雾,可选2.5公斤/厘米2压力,喷头顶距大豆0.5~1米高,喷孔方向与风向一致,打开开关半分钟喷杆不动,观察大豆叶子上喷湿的宽度,这个宽度称有效喷幅。通常有风时甚至微风,有效喷幅可达1.5米,无风时为0.75米。此时,把喷头向下,高度仍1米,行走一步,左右摆动一次喷杆,有效喷幅仍可达1.5米。(4)行速计算:根据下列公式,可求出喷药时的行走速度。一般行速1.0一it.8米/秒。2。田间操作施药前,首先观察方向,注意喷孔方向应与风向一致;走向与风向垂直,或不小子45°;喷幅顺序先在地块下风向外喷药,避免人体接触药液。当压力达到预定时打开直通开关,按预定速度进行喷药,同时保持下风向外手拿喷杆,喷向与风向一致。当第一个喷幅喷完后,关闭开关,走到第二喷幅处,换另一手拿喷杆喷药。喷药时要注意压力,速度保持一致,方向和高度稳定。注意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保证喷雾质量。喷完药后,用清水洗净药箱、喷秆、喷头及软管等部件,并把药箱凉干。(三)背负式机动弥露喷粉机的使用背负式机动弥雾喷粉机是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地面背负植保机具,并配有进行超低容量作业的装置。目前国内生产的机型有东方红-18型(北京)、利农-11型(天津)、风雷-1型(江西南通)、泰山-18型(山东临沂)等。喷弥雾时喷液量每亩2.5~10公斤。适用于喷洒苗后内吸型除草剂,如稳杀得、拿捕净、禾草克、盖草能、百草敌、二甲四氯、2.4一D丁酯。∶可直接引起中毒事故。以防产生药害;随作物的1.喷药前的准备工作(1)将整机处于弥雾状态:安装好弥雾喷头,并装上弯管、直管和软管;将出水塞接头装上,注意安好垫圈,将过滤网组合装在风筒上,并注意塞紧,不得内漏药液。(2)流量的测定:将一定量的清水倒入药箱,拧紧药箱盖,将汽油机开至最大速度,记录清水喷洒完的时间,计算出流量。再按公式计算出单位面积喷液量。如果喷液量过大或过小,可通过转动手把开关的转芯角度调整喷液量·也可以通过调节行走速度加以校正。2。喷药先启动汽油机调节油门,待转速稳定后打开直通开关,进行喷洒。注意不能顶风喷洒、左右摇摆。停喷时一定要先关闭直通开关,再降低汽油机速度,待低速运转3~5分钟后停车。3.注意事项(1)药液不可加得太满,否则药液会从过滤网顶端气孔漏入风机壳,影响风机壳的寿命。外溢时要及时用干布擦净。J、(2)药箱盖要拧紧。否则会影响对液面加压;药液漏出,(8)弥雾喷洒时不可将喷头直接对准作物,应来回摆动,高矮调节弯管的上、下方。:,(四)航空施药法60至70年代用飞机主要喷洒2。4一D,70年代末期发展了喷洒大豆、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和茎叶处理除草剂。垦区使用的机型有运五、运十一、澳大利亚的空中农夫等,一般每架次可喷洒200~600亩。飞机喷洒除草剂由于雾化好、覆盖均匀,使用浓度高,能充分发挥除草剂的触杀作用,同样用药量比地面人工和机械喷洒除草剂效果好。技术要点如下:1、要有标准的机场,最好修建水泥机场。垦区已修建水泥机场40个,总结了一套修建水泥机场的经验。2、作业前备足药剂,设计好作业顺序图及训练好信号队。3、喷液量。一般每公顷喷液量20~50升,喷洒土壤处理除草剂、苗后触杀型及易造成飘移药害的除草剂用高量;喷洒苗后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并对周围作物安全的用低量。4、喷洒土壤处理除草剂喷前要把地整好,地表不能有植物残株和大土块。喷洒氟乐灵、灭草猛、燕麦畏等易光解、挥发的除草剂,喷洒后要集中机械力量快速混土。5、飞机作业时由下风向上风向喷洒。飞机依据侧风修正,一般以90°正侧风计,风速1米/秒修正距离46米左右。通常应在风速4米/秒以下作业,气温超过30℃时应停止作业。尽量在早晚气流稳定、气温低时作业,一般4~9时及15~18时为好。10~15时凤大,气流垂直,对流旺盛,喷洒效果不好。要注意当天的气象预报,喷洒后如有雨,对杜尔、拉索、乙草胺、茅毒、赛克津发挥药效有利。喷洒后2-3小时有雨8~5毫米,对拿捕净、禾草克、盖草能、稳杀得药效影响不大,超过5毫米时就有影响。喷药后8小时以内降雨对苯达松药效有影响.十、化学除草剂与耕作、轮作配套使用经多年试验,总结出了化学除草与轮作、土壤耕作配合应用,建立了防除杂草的科学体系,小麦、大豆、玉米等三大作物除草剂配套成龙,提高了防除效果,降低了成本。根据垦区现行轮作制,确定了如下杂草防除体系。农田杂草防除方案(-)轮作小麦玉米(甜菜、经济作物)大豆耕作深翻深松原垄或深松粑茬除草剂防除阔叶杂草和野燕麦防除禾本科杂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防除禾本科杂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农田杂草防除方案(二)轮作小麦小麦大豆耕作普翻或深翻深耕深翻深松或者耙茬耙茬除草剂防除阔叶杂草和野燕麦防除阔叶杂草和野燕麦防除禾本科杂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在小麦田着重防除阔叶杂草和野燕麦,防除阔叶草可用2,喹一D丁酯、二甲四氯、麦草畏,荞麦蔓、猪毛菜、鸭跖草、裂边鼬瓣花、刺儿菜、大蓟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选用2,4一D丁酯和百草敌(麦草畏)混用。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块苗前可用燕麦畏,苗后用禾草灵、野燕枯与2,压一D混用。麦收以后深翻深松,消灭多年生杂草的根茎和地下繁殖体。要严格翻地质量、带小铧、翻地头、翻到边。小麦可选用除草剂处理时间播前混土苗后防除对象野燕麦野燕麦和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除草剂燕麦畏野燕枯\禾草灵2,4-滴丁酯,百草敌,2甲4氯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条件下,阿特拉津可在苗后与2·4一D丁酯混用。多年生杂草基数大时应深翻深松,反之则可原垄或把茬种大豆,避免杂草种子感染耕层下层。玉米可选用的除草剂处理播前混土播前混土或播后苗前苗后防除对象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阔叶杂草除草剂安全异丁草丹(茅丹)安全异茵达灭(一雷定)氰草津阿特拉津氰草津+阿特拉津拉索杜尔乙草胺氰草津阿特拉津2,4-滴丁酯利谷隆氰草津+阿特拉津麦草畏氰草津、阿特拉津+油、2,4-丁酯、百草敌(麦草畏)+2,4-D丁酯大豆除草剂已基本配套,可选用的品种较多,应尽量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除草剂混用。大豆除草剂应以土壤处理为主,处理面积应达so%以上,以苗后茎时处理为辅。在大豆播前土壤水分适宜条件下,春施或秋施可选用氟乐灵、灭草猛混用,阔叶杂草严重的推广氟乐灵(或灭草猛)和赛克津(或茅毒)混用、播后苗前选用都尔(或乙草胺、拉索:杜秀混剂)用于鸭跖草、大豆菟丝子、龙葵等严重发生的低湿地块。也可选用2,4一D丁酯和杜尔、拉索、乙草胺混用。苗后防草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禾草克、盖草能、拿捕净、稳杀得,肺治阔叶杂草可选用虎威、苯达松、杂草焚,防治多年生的芦苇可选用禾草克、稳杀得、盖草能。大豆可选用的除草剂处理时间播前混土播后苗前苗后防除对象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除草剂氟乐灵灭草猛燕麦畏地乐胺赛克津茅毒豆科威拉索杜尔乙草胺赛克津茅毒利谷隆豆科威2,4-D丁酯拿捕净稳杀得禾草克盖草能禾草灵虎威杂草焚苯达松杜秀混剂总之,用除草剂在麦田、玉米田重点防除阔叶杂草,在大豆田重点防除禾本科杂草。三年中各类杂草至少有两次化除。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区最好连续三年使用除草剂。耕作采用两翻一耙或一翻两耙,结合深松,使革籽有一至二年留在土壤表层,有利于诱发草籽,集中消灭。十一、大豆化学除草剂品种结构黑龙江垦区在七十年代初期,大豆田经试验筛选出利谷隆、杀草安、杀草醚等除草剂。大豆化学除草开始起步。1978年以来,随着除草剂的引进,大豆化学除草迅速发展,推广使用20多个品种,化学除草面积已达60~75%。目前大豆除草剂可供选用的品种较多,并基本配套。但选用合适的除草剂结构,经济、安全、有效地防除大豆田杂草,是当前大豆化学除草急待解决的问题。(-)大豆田杂草发生特点与除草剂品种选择大豆是中耕作物,行距较宽,从出苗到封垄之前茎叶对地面覆盖率很小,因此,大豆自播种开始直到8月末,杂草不断发生。因此选用大豆除草剂要考虑有较长的持效期,方能控制后期出苗的杂草。近年来,在连续使用除草剂的条件下,杂草群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垦区多实行小麦一—玉米——大豆,小麦——小麦——大豆两种轮作体系,白六十年代初在麦田推广2,4-D灭革,在玉米田推广2。近一D、阿特拉津灭草,到七十年代末、太豆田杂草曲阔叶草为主变为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群落。自1978年连续使用以防除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除草剂,禾本科杂草基本得到控制,但阔叶杂草危害逐年加重。大豆田施氟乐灵活,由于稗草、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得到防除、鸭跖草、苍耳、狼把草、红蓼,裂边鼬瓣花、风花菜、龙葵、荞麦蔓、香薷、问荆、刺儿菜、大蓟、苣艾菜等阔叶杂草及芦苇成为田间优势种。个别农场毛稀签9野黍也有扩大蔓延的趋势。龙葵在八五三、红旗岭、八五四、八五八、庆丰等二十多个农场已成为田间主要杂草,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外观质量。拉索、杜尔、灭草猛施后除鸭跖草,龙葵外,亦有类似氟乐灵的问题。苗后使用拿捕净、稳杀得,禾草灵,禾草克.,盖能草等,仅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当年蓼、藜,反枝苋,鸭跖草,狼把草,裂边鼬瓣花,香薷、苣荬菜,问荆等阔叶杂草就泛滥成灾。根据杂草群落的演变趋势,大豆田除草剂必须混用或选用杀草谱宽的除草剂。(二)自然条件与除草剂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垦区自然条件选择施药方法和除草剂,目前使用的除草剂从使用时间来分类,大致可分二大类,苗前和苗后除草剂。苗前除草剂又分为播前和播后苗前除草剂,其优点是:防除田间常见杂草比出苗后除草剂效果好。能早期控制杂草,大豆出苗后可在没有杂草竞争的条件下生长。由于早期控制了杂草,且药效期较长,大豆生长后期如土壤过湿,可推迟中耕或使用苗后除草剂。(4)播前混土的除草剂能增加对一年生大粒种子深层出土的阔叶杂草和某些难以防治的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某些药剂还可以增加对大豆的安全性。。采用大雾滴喷雾;飘移小,能减轻对周围环境污染和对敏感作物的药害。(6)-些播前混土除草剂可以秋施,避免早春施药土壤干旱和水分散失,并能缓解农时紧张的问题。其缺点是:必须考虑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因为这些因子都与除草,剂活性有关。(2)在轻质土条件下,大雨可能将某些除草剂淋溶到大豆种子发芽部位,产生药害。难防除多年生杂草。(4)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多喷在土壤表面,即使混土也很浅,因药剂处在土壤水分剧烈变化层,因此除草效果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大。苗后除草剂的优点是自大豆出苗后至成熟均可使用。田间应用不受土壤类型的影响,同时又有针对性见草施药,选择性强,可防除多年生杂草。|其缺点是:杀草谱窄。(2)使用不当对大豆有较大的危险性,苗后除草剂常在高温条件下应用有效,但对大豆的药害也相对较重。使用苗后除草剂最适温度21~27℃,低于16℃会降低除草效果,超过27℃会使大豆受害。(3)苗后除草剂持效期短,仅能防除已出苗杂草,对后出苗杂草无效,常常需要增加施药次数或增加其他除草措施。(4)除草效果受水分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少,空气湿度低等干旱条件下,由于杂草代谢减弱,叶片表面蜡质层加厚。气孔紧闭,除草效果不佳。(5)苗后除草剂对施药器械,施药技术要求严格,易对周围敏感作物造成药害。(6)苗后除草剂必须等大多数杂草出苗。杂草具有一定截留药剂的叶面积时使用,多在杂草三叶期以后使用。此时因杂草与大豆竞争,大豆已经造成产量损失致少10%以上。同时由于大豆叶面对药液的截留,一部分株间杂草着药率低,也导致除草效果的降低。··:(三)除草剂的经济效益与除草剂品种选择近几年大豆苗前除草剂用量减少,苗后除草剂用量上升,成本增加,1985、1986两年正值6月p上旬苗后除草剂施药期遇干旱天气,用量增加,除草效果不佳。1985年与1984年相比,大豆苗前除草剂使用数量下降了27.1%,使用面积下降了14%。1θ84年大豆除草剂共使。用1650吨,价值1950万元,使用面积950万亩,亩成本2.05元。1985年大豆除草剂共使用1570吨,价值2340元,使用面积809万亩,亩成本2.89元。1985年比1984年施药成本每亩增加0.84元,总计增加投入679.56万元。亩后除草剂一般比亩前除草剂每亩增加费用1.0元左右。从杂草与大豆竞争方面考虑,大豆苗后1-3周除草,减产10%左右,4~5周除草减产15%左右。在生产上多在大豆8一4周后使用除草剂,甚至更晚,此时大豆一般减产10%以上,大豆按每亩100公斤计算,减产10公斤/亩以上,价值8元多。苗后除草剂1986年按300万亩计算,杂草竞争损失30,000吨大豆,价值2,40θ万元。综上所述,根据垦区自然条件,杂草发生规律及现有机械力量,大豆除草剂仍应以苗前除草剂为主,尽量采用秋施,春施混土施药法,把杂草消灭在出土之前。而苗后除草剂应作为应急的辅助品种。在能播前除草的地方可选用氟乐灵,灭草猛、茅毒,赛克津混施,在水分较大不适于施播前除草剂以及垄作原茬种植的地块可选用杜尔、拉索,茅毒,赛克津、杜秀混剂,乙草胺等混施或单施,最好施后浅混土。在失去施用苗前除草剂或苗前除草效果不佳的地块再用稳杀得,盖草能、禾草克、拿捕净、禾草灵,苯达松、虎威、杂草焚等配合使用。总之,使用大豆除草剂要有一个科学的比例,不能盲目增加苗后除草剂使用量,大豆苗前除草剂使用面积应达80%左右,苗后除草剂使用面积应控制在⒛%以内。苗前苗后除草剂成本分析表使用时期药剂防除对象用量升〈公斤)/公顷木成本(元)苗前48%氟乐灵+70赛克津一年生和本科杂草2.5+0.73.248%灭草猛+70%赛克津同上3.0+0,73.772%杜尔+7o%赛克津同上2.5+0,73.8148%氟乐灵80%茅毒同上2.5+2.33.90苗后20%拿捕净24%杂草焚同上1.5-2.0+1.0-1.54.3-6.020%拿捕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