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雅星镇新让村乡村振兴村庄规划_第1页
海南 雅星镇新让村乡村振兴村庄规划_第2页
海南 雅星镇新让村乡村振兴村庄规划_第3页
海南 雅星镇新让村乡村振兴村庄规划_第4页
海南 雅星镇新让村乡村振兴村庄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licktoeditMastertitlestyleClicktoeditMastersubtitlestyle第一章

总则《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17修订版)《海南省城市(镇)消防规划编制导则》1.1

编制目的为落实和深化上层规划对本村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全面推动新让黎族村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优化村庄产业结构,提高村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收入水平,特编制《海南省儋州市雅星镇新让黎族村村庄规划》(2020-2035)1.2

规划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12)(一)相关法律法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16修正)《疗养院建筑设计标准》(JGJ/T40-201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农村防火规范》

GB50039-2010《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16修正)《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修正)《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47-2014)《海南省村庄规划管理条例》(2019)《海南省林地管理条例》(2003)《海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

(2019试行)《海南省乡村民宿管理办法》《海南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办法》《海南省农村土地征收试点办法》《海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办法》(三)

相关政策及规划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修正)《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二)

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类《关于支持产业项目发展规划和用地保障的意见(试行)》(琼府〔2019〕13号)《关于实施点状用地制度的意见》(琼自然资规〔2020〕3号)关

一步

征不转

”“不征不转”“只转不征”有关问题的通知(

琼自然资规〔2020〕7号)《海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202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2016)《海南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儋州市总体规划(空间类

2015-2030年)》《儋州市雅星镇(八一农场)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0)》《儋州市雅星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2030年)《海南省儋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儋州市雅星镇新让黎族村委会新让老村村庄规划(2019-2030)》《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业主提供的任务书及其他协调沟通文件1.4

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及村庄发展类型(

村域范围1村域范围包含新让老村、新让村、红胜村、阜气村、槟榔村、打和村,共6个自然村,总面积

1383.85

公顷,合约

20757.733

亩。(2)

建设规划范围(企业主要开发区域)1.3

规划原则建设规划范围以新让老村的建设用地为界,总面积

7.20

公顷,合约

108

亩。(3)

多规建设用地范围(1)

尊重村民利益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让村民全过程参与规划编制,全方位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利益,调动村民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农村健康持续发展。多规建设用地面积

44.85

公顷,合约

672.75

亩。其中新让老村自然村

7.20

公顷,合约108

亩,。新让自然村

10.73

公顷,合约

160.5

亩。红胜自然村

2.12

公顷,合约

31.8亩。阜气自然村

14.42

公顷,合约

216.3

亩。槟榔自然村

2.35

公顷,合约(2)与环境协调原则依托新让黎族村现有的林、塘、田、泉等独具乡村特色的自然资源,在规划和建设设计过程中重视建筑体量、色彩、空间关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创造出一个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康养度假村落。35.25亩。打和自然村8.03公顷,合约120.45亩。(4)

规划期限(3)规划先行、示范引导本次新让老黎族行政村建设基年为

2020

年,规划期限为

2020-2035

年。(5)村庄发展类型以“多规合一”成果为依据,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采用整村推进模式,创建农村一流人居环境。结合上位规划的定位及相关政策要求,以及新让黎族村的特点——结合地方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发展新型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因此规划将新让黎族行政村定位为基础政治类村庄。(4)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整治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各地自主性和创造性。规划建设项目要求技术可行,资金投入合理,适应市场需求,力图从节约角度出发,从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到建设材料的选择等多方面实现低碳环保、建筑节能、减少产生污染的材料、废弃材料的利用、喷灌节水降耗等,

实现低碳经济理念。1.5

规划法律效力本规划是儋州市雅星镇新让黎族村委会新让黎族行政村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凡在村域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项目,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海南省村庄规划管理条例》等法规执行本规划,并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5)城乡统筹、突出特色区分轻重缓急,重点整治生态红线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人居环境。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水电路气等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本规划设计的指标是依据国家、海南省和儋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规定而制定的。本规划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海南省和儋州市有关规定。(6)建管并重、长效运行1.6

规划实施主体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本规划由儋州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7)可持续发展原则此次规划建筑实行整村改造推进,考虑到项目分期建设,项目一期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的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做前瞻性的策略布置,规划布局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1.7

强制性内容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下划线加粗文字条文。违反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2重影响村庄规划实施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于雅星镇中部,距离那大镇约33公里,距离白马井约28公里,距离海花岛约25公里,有一条225国道从镇区中心穿过,镇区以南有一条澳海铁路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第二章

综合现状分析《儋州市雅星镇新让黎族村康养旅游度假村庄建设规划(2020)》2.2.42.1

现状概况结合规划发展目标,建设生活丰富、配套完善、富有品质的美丽乡村。

以水塘、密林等生态资源为基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在原有民用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拆迁改建,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开展绿化美化村庄建设,从而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构建人居环境良好的村庄环境。

以原有种植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当地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并结合田园旅游发展,丰富乡村的旅游产业链,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民参与收益的乡村休闲型兼旅游服务型村庄。(1)区位分析儋州市,是海南省地级市,地处海南西北部,濒临北部湾,北至省会海口市

130公里,南距三亚市

280公里,处于海南西部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西部旅游发展的核心支撑和动力引擎。南与昌江黎族自治县接壤,北与临高县相邻。全市辖

16个镇,共有

275个社区(行政村)、1431个自然村。土地面积

34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

1/10,户籍总人口

95.51万(2019年)。海岸线长

267公里。2.3

现状自然条件分析(1)气候条件分析新让黎族村隶属儋州市雅星镇,位于那大市区和雅星镇区西侧,北邻225国道1公里,距离那大城区33公里,距离西线高速公路海头互通17公里,交通较便利。儋州市处于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岛内中部隆起的五指山脉的阻隔,处于背风面;年雨量

900~2200毫米,年均

1815毫米,大部分地区达1500毫米以上;年平均风速

1~4米/秒。南部山区年平均风速小于

2米/秒,中部丘陵地区年平均风速

2.0~2.9米/秒。(2)人口现状新让老村全村人口382人,共82户,其中男204人,女178人。新让村全村人口653人,总户数152,其中男366人,女287人。阜气村全村人口877人,共202户,其中男486人,女391人。打和村全村人口253,共51户,其中男134人,女119人。槟榔头村全村人口95人,共20户,其中男50人,女45人。红胜村全村人口60人,共14户,其中男30人,女30人。整个新让黎族村行政村总人口为2320人,共计521户。(2)现状水体分析现状水体为两个水库和分散坑塘水面结合,水库总面积为

5.53公顷,水质良好,水面清澈,大面积的水田沿坑塘水面分布于用地内。可充分利用水库与水田,打造特色水田景观。2.2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解读新让老村南侧有一口古井,古井旁有一座古庙,两两相映,历史悠久,为当地人信奉祭拜之地。2.2.1

《儋州市总体规划(空间类

2015-2020

年)》依据《儋州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年)》,多规乡村建设用地面积

44.85公顷,其中新让老村自然村

7.20公顷,新让自然村

10.73公顷,红胜自然村

2.12公顷,阜气自然村

14.42公顷,槟榔自然村

2.35公顷,打和自然村

8.03公顷,其余以基本农田、一般耕地、林地(四级林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范围内有少量园地。(3)现状植被分析现状植被主要为大面积的橡胶林和水田稻谷以及小面积的竹林和乔木林,其中橡胶林面积974.80公顷,占总体规划面积70.44%,水田面积153.99公顷,占总体规划面积11.13%。规划用地内有Ⅲ级保护林地和Ⅳ级保护林地共377.38公顷,Ⅲ级保护林地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2.2.2

《儋州市雅星镇(八一农场)总体规划修编

(2018-2030)

》依据《儋州市雅星(八一农场)镇总体规划(2018-2030年)》——镇域空间管制规划图,适宜建设区包括中心镇区、番加组团、特定功能区、农村居民点、旅游设施及其它各类镇村建设用地等区域。新让老村村域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内均属于适宜建设区。2.4

村域国土空间用地现状村域现状用地主要包括村庄建设用地、非村庄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其中:村庄建设用地

44.9公顷,占总用地面积

3.24%;非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11.6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0.84%;非建设用地面积

1327.2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

95.91%,具体指标详见下表:由镇域主导产业布局规划图,老让新村位于农业种植与观光区、文体康养旅游区以及旅游与商贸物流产业带上。2.2.3

《儋州市雅星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8-2030)》依据《儋州市雅星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9)》——区位分析图,雅星镇区位32.7

建筑高度分析村域用地现状汇总用地名称用地代码用地面积(h㎡)村域范围内建筑多为村民民宅,建筑分布散乱,建筑以坡屋顶和现代平顶为主,砖占比混、砼结构,建筑多为1层建筑,少量2、3层建筑,建筑质量多为较差。村庄建设用地村民住宅用地44.93.24%2.01%0.08%0.13%0.76%0.27%0.84%0.83%0.01%95.91%1.39%87.45%7.08%100.00%V1V2V3V4V927.841.072.8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村庄公共服务用地村庄产业用地V其中1.74新让老村村现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薄弱,设施的条件均比较简陋,不能够满足规划发展的需求。且存在服务半径小,设施配套不齐全等问题,缺少商店、公厕、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其中:村庄基础设施用地村庄其他建设用地10.533.72非村庄建设用地11.6811.5NEN1N2对外交通设施用地国有建设用地其中其中打和村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村庄东北侧的古榕树文化广场、黎族特色庙宇以及自然村中间的村委会等。0.17非建设用地1327.2719.211210.1397.931383.85E1E2E9水域槟榔头村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无。农林用地其他非建设用地阜气村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村庄西南侧的健身广场、戏台、村委会以及北侧的超市等。总用地面积注: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红胜村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无。2.5

道路交通条件分析新让新村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村庄东侧的小学,村庄主入口两侧的村委会、医务室、健身场所、戏台等。村域范围内道路分为铁路、过境道路、村庄内部环路、巷道四个等级,其中:新让老村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村庄西北侧为商店、文化室、健身场所、村委会、宣传栏,南侧有祠堂、庙宇、水井,中间有水塔。铁路:粤海铁路横跨村域范围,粤海铁路自广东省湛江至海安镇,经琼州海峡跨海轮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环铁路途经澄迈县、儋州市至叉河车站。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一览表过境道路:过境道路主要有G225国道海榆西线,宽度约为

7米,以及G225国道路口的雅海线,宽度约为

4.5米。规模自然村序号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备注(公顷)自然村主要道路:现状自然村主要道路宽度为

4米左右,缺乏系统的道路规划。1村委会、文化室、商店、健身广场、宣传栏村庄西北侧0.14巷道:路宽

2-3米的巷道,满足村民日常出行需求,部分硬化,质量较差一般且路面凹凸不平,转弯半径较小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新让老村23123祠堂、水井、庙宇水塔村庄南侧村庄中部0.030.020.050.150.042.6

建筑质量分析健身广场村委会、戏台超市村庄西南角村庄西南角村庄北侧建筑质量主要分为三类,其中:阜气村一类建筑:主要为成色较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5645.33㎡:。二类建筑:主要为成色较新的砖混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0612.79㎡。三类建筑:多为破败的砖结构建筑和居民自己搭建的铁皮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3522.84㎡。4377.38公顷,Ⅲ级保护林地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区1231新让黎族行政村村委会、医务室村庄主入口右村庄东侧村庄主入口左村庄东北侧自然村中部-0.030.270.180.020.05--域。新让村(2)旅游资源条件小学雅星镇域内的石花水洞位于国营八一总场,是我国成功开发的纬度最低的天然溶洞,形成于140万年前。整个景区由内景区、石林景区和热带果园观光景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集科考、观光、科教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景观。洞内有石钟乳、石笋、卷曲石、单晶方解石花等极具观赏和科学价值的景物,其中卷曲石被专家称为“国家极品石”。水洞曲折蜿蜒,光怪陆离,五彩斑斓,在水洞轻舟漫游,犹如遨游龙宫,美不胜收。健身场所、戏台古榕树、黎族特色庙宇打和村村委会(3)文化资源条件槟榔头村红胜村----儋州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儋州荣获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2.9

市政工程设施现状2.10.2村域产业发展现状(1)村域经济发展状况1、给水工程现状就现状而言,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第一产业,目前,新让黎族村农业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以种植橡胶、水稻为主,养殖业以散户养殖为主。全村村民的生活用水现采用自挖水井,饮用水质一般。(2)村域旅游产业现状:2、排水工程现状现状旅游设施不足,水塘、竹林、田园、经济林等生态资源还属于待开发状态。村庄部分路段未敷设排水沟,雨水排放沿着道路边两边排入农林地或河流,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2.11

综合现状评价2.11.1

优势3、电力电信建设现状(1)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项目依托国道G225和雅海线,通达儋州市区,全程约

40公里

。现有电网线路排布复杂、错乱,使用不方便,均为高空架设、高度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农村建设的合理开发。(2)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本底好:拥有林、塘、溪、田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被覆4、环境保护和环卫现状盖率高。各村庄内未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为露天收集,卫生条件差。(3)村内建设用地量富余、村民改造意愿强烈。2.11.2

劣势2.10

村域产业现状分析2.10.1

区域发展条件(1)生态资源条件(1)现状产业单一,乡村旅游产业待挖掘(2)公共配套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雅星镇域有大面积的橡胶林,总面积达

974.80公顷,占总体规划面积70.44%,水田面积153.99公顷,占总体规划面积11.13%。且规划用地内有Ⅲ级保护林地和Ⅳ级保护林地共5特色养殖,结合农庄游园等田园旅游设施建设,在实现村民创收的同时,丰富乡村旅游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依托入驻企业的资金及游客资源,以及植物资源、挖掘其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打造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村民参与收益的乡村休闲型兼旅游服务型村庄。第三章

村域总体规划3.1村庄发展策略(4)完善设施、实现生活和美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坚持民生优先、功能全面、配套先进,建设生活丰富、配套完善、富有品质的美丽乡村。3.1.1

村庄发展类型——基础整治类新让黎族村可列入基础整治类村庄。同时将规划区所涉及的6个自然村进行统筹分类,主要分为集聚提升类、基础整治类两类。新让老村现有规模较大、现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属于聚集提升类村庄。

其余新让村、红胜村、打和村、阜气村、打和村、槟榔村等5个自然村为基础整治类村庄。(5)重视教育培训、加强社会保障一是加大对村民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

产业技能;二是提高村民组织化程度,规范合作组织的营运和运作,提高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

三是倡导文明新风,广泛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强村集体凝聚力,培育新让黎族村淳朴文明民风;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发展,在规划末期做到新让黎族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100%,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落实率

100%。3.1.2

村庄发展策略(1)

文化融合:紧邻雅星镇区,可实现小城镇乡愁文化的延续与融合。(2)

产业融合:小农旅游差异化发展,体现乡村旅游产品,以橡胶种植为主。(3)

设施融合:教育医疗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融合,实现镇村设施一体化。3.2.2

规划设计策略(1)策略一:三产联动、特色经营、重视生态坚持“一三产联动,特色化经营”的战略,以“原生态”为主题,利用新让黎族村热带植物、热带森林、田园风光等良好的生态景观。3.2村庄目标定位与发展规模3.2.1

规划理念(2)策略二:打造邻里空间,圈层开发,激发活力发展特色产业以文化旅游、热带植物、观光度假、休闲住宿为一体的旅游服务型乡村。以社区活力中心为公共触发点,圈层式布置由活力到安静的功能板块,以邻里绿廊为方向圈层式开发用地,再由公共轴线串联基地整体空间构架。(1)保护生态、展现自然幽美以水塘、密林等生态资源为基底,彰显水景、林景、田景、和村景交融的幽美风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3)策略三:建造特色民宿、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结合景区打造生态农村与乡村民宿旅游,充分利用乡镇建设用地,推动乡村民宿与乡村生态旅游业联动发展。(2)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村庄一是完成农民原来建筑的拆迁,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构建有乡村特色的人居环境。

二是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完善村庄道路、安全饮水、供电、通信的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道路铺装硬化率达到100%,户型按城市住宅标准建设,厕所入户,污水采用管道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率达到

100%。三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在满足村民及民宿旅客生活和旅游的需要。四是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利用新让黎族村现有景观条件,打造当地特有的乡村热带风光格局。3.2.3

规划定位总体定位:集农业生产、乡村旅居、康养、民俗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康养度假村落。功能定位: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生态田园为本底,建设成为海南西部地区最具田园风尚的人居乐土,乡村旅游的精品,精准扶贫的典型实践样板。政策为背景,规划为导向,农业为基础,共享为核心,产业为亮点,扶贫为实质,打造村民自主、产业融合、多方共享的新型农村。(3)融合产业、保障经济富美以现有橡胶、水稻、竹子等种植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山珍竹笋、五彩稻田、热带果蔬等特色种植和蚯蚓、山鸡、五脚猪、羊驼、竹鼠、豪猪、孔雀、稻田鸭、稻田鱼等3.2.4

发展规模6(1)客源定位分析1)客源形象定位分别按景区、景点可游面积测算日环境容量,并结合旅游季节特点,计算旅游区年环境容量。环境容量一般采用面积法、卡口法、游路法三种计算方法,可因地制宜加以选用或综合运用。目前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人们对于亚健康生活状态的认知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疗养需求。这一类人群多为固定收入达到一定层次,对生活有一定追求的中高端群体。本项目所在地位于雅星镇新让黎族村,自然本底优越,生态环境怡人。本次规划以高端健康疗养、田园生态体验游乐为主题,以身心双修为抓手,

布置一系列高端化的度假、游玩住宿体验项目。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村民收入为目标,结合村庄现状地形地貌、现状土地资源以及现有经济作物种植,明确新让黎族村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根据项目的定位和设计,本项目采用面积法和游路法进行综合运用测算。1)面积计算法因此,本项目的客群形象定位为:以高端做引力,吸引文化人士、商务人士;以中端做主力,吸引家庭游、商务游、自驾游等团体旅游。2)旅游市场客群细分面积计算法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起步区旅游产品和旅游者需求来细分客源市场,分别分为会员制康养度假客群、家庭亲子客群、户外运动客群、田园乡居客群。可游览面积(㎡)景点开放时游览景点所需时间每位游客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人)周转率日环境容量(人次)间(h)①

会员制康养度假客群:(h)会员制康养度假客群消费能力高,主要为退休的文化人士、高端商务人士、该客群寻求的是一种归园田居的生活方式,有别于城市的喧嚣。2651760129701.3350510②

家庭亲子客群:2)游路计算法家庭类客群消费能力较高,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家庭旅游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旅游动机以内部诱导因素为主,如家庭亲情动机、教育动机等。对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水平有较高要求,愿意为物有所值的产品买单,核心需求是放松身心、便捷舒适、休闲娱乐和全家共享。③

户外运动客群:这类人群追求乡野田园风光,此类客群一般以青壮年为主,喜爱奇特的自然景观、热衷于探险,对新奇的旅游景观和游览方式有极大的兴趣,并会对目的地进行深度游览,比如骑行,攀岩,森林探秘等项目,消费能力较高。游路计算法游览景点所需时间每位游客占有的合理游道长度④

田园乡居客群:游道全长景点开放时间日环境容量(人次)周转率(h)这类人群追求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对乡村民宿具很很深的情怀,此类客群一般以青年为主,喜爱乡村生活体验。(m)(h)(m/人)27549129201.331836(2)环境容量预测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新让黎族村美丽乡村建设对标旅游景区打造,根据《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

》,环境容量可经测算,本建设范围内日环境容量为

50510+1836=52346人次。根据《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

》,景区环境年容量等于景区最大环境日容7量乘以全年游览天数,由于本项目以“康养”为主题,项目策划涵盖一年四季,旅游淡旺季依据《儋州市雅星镇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年)》,到

2030年旅游度假人口预测为

56800

人,通过旅游人口增长率预测,本规划末年

2035

年旅游度假人口为68056

人,

预测本项目对雅星镇的捕捉率为50%,则本项目至2035

年吸引的游客量为68056*50%=34028人次。差异较小,因此此次全年游览天数取

250天。环境日容量(人次)全年游览天数(天)年环境容量(人次)5234625013086500综合以上,预测本项目至

2035年年游客量为

112.21万人次,占年环境容量的

10

%,小于年环境容量,同时由于项目定位高端,未来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冲击。经测算,年环境容量约为

1308.6万人次。(3)游客规模预测游客规模是决定规划区床位数、停车场等设施的配置规模和规划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指(4)效益分析标。1)环境效益分析本项目毗邻雅星镇区,因此此次游客规模综合儋州市、雅星镇两个区段的空间界域,新让黎族村及规划区域内的其他5个自然村建成后,将具有重大的生态环境改善功能。增加植被丰富性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儋州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对改善村庄周边地区乃至儋州市的环境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植物吸碳放氧、吸滞粉尘和有害气体以及减少空气含菌量的能力将大大增强,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项目建成后,乡村居住环境大大改观,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以两个区段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采取对各个区段的游客捕捉率的方法进行综合测算。1)以对儋州市国内外游客的捕捉率进行测算年份2017儋州市游客人次(万人次)旅游人次增长率(%)17.90%213.73252.76275.81-2)社会效益分析201818.10%项目的建成将为儋州市市民及游客提供便利、宜人的休闲游憩环境,让城市人能够回归自然怀抱、舒缓身心、滋润心灵、激发灵感,这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新让黎族村建设成为海南西部地区最具田园风尚的人居乐土,乡村旅游的精品,精准扶贫的典型实践样板,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促进雅星乃至整个儋州市的旅游业发展。20199.10%游客平均增长率15.03%通过2017年至2019年儋州市旅游接待人次,推算出儋州市游客平均增长率为15.03%,进而推算出儋州市

2035年游客量(万人次)为:275.8*(1+0.15)15

=

2244万人次

;通过类似案例的分析,设定本项目对儋州市国内外游客的捕捉率为

5%,预测本项目

2035年游客量为

2244*5%=112.21万人次。3)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将盘活整个片区的土地价值,其投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可带动2)以对雅星镇的游客捕捉率进行测算乡村旅游、乡村度假等产业的全面繁荣。村民除了土地保底收益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就业收益,另外村庄的开发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带来大量的人流客流,村民可自行创业发展民俗商业等,产生运营收益。合理引进社会资本,采用整村推进模式,集约利用乡村建设用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农业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当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民致富,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因此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年份游客量(人)预测本项目对雅星镇捕捉率预估本项目吸引游客量(人)以雅星镇吸引客流量推算2030年2035年5680068056--50%3402883.3村域国土空间总体布局规划3.2.5

人口规模村庄公共服务用地V2V31.443.263.940.10%0.24%0.28%(公益性建设用地)村庄产业用地(1)安置人口规模(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现状总人口

2320人,521户。规划期限内村民人口增长主要考虑有分户需求的人口构成和自然死亡人口两大因素。依据现状人口构成,7-21

岁人口在规划期限内将有分户需求(仅包括男性),该年龄段人口共

343人,分户需求

343户;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男性平均寿命在

72岁,以规划期限

15年倒推,现状

57岁(含

57)以上户主117

户;以上两大因素可计算规划期末分户需求

226

户,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可预计至

2035

年新让黎族村总户数747

户,总人口约

2614

人,新增

226

户,294

人。村庄基础设施用地V4V9村庄留白用地10.780.78%(预留宅基地)11.680.84%非村庄建设用地N1对外交通设施用地11.50.83%其中其中NEN2国有建设用地0.170.01%(2)民宿人口规模非建设用地1327.2795.91%新让老村未来规划区的人口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率和旅游住宿人口为主。结合《儋州市总体规(2011-2030)》本次人口测算时,自然增长率建议考虑采用8‰,规划期末(2035年)全村人口预计为

2614

人,可容纳旅游住宿人口约

2300

人。水域19.211.39%E1E2E9农林用地1210.1397.9387.45%7.08%其他非建设用地(3)总人口规模总用地面积1383.85100.00%规划期末新让黎族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可容纳总人口6414人(不含当日旅游人口、露营3.4生态保护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人口等)。3.2.6

用地规模规划建立“三区两线”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其中:村域用地规划主要包括村庄建设用地、非村庄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三大类,总用地规模

1383.85

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44.90

公顷,占总用地面积

3.24%;非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11.68

公顷,占总用地面积

0.84%;非建设用地面积

1327.27

公顷,占总用地面积

95.91

%。“三区”:

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主要为建设用地范围,新让黎族村规划优化调整多规建设用地范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其他5个自然村主要为整治基础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将现状建成民居通过等量调整开发边界和建设用地边界纳入到建设用地内。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

70

/人,户均宅基地面积约

175

/户。村域规划用地平衡表生态空间主要为依托村域现状的坑塘、沟渠、稻田、胶林等,通过规划进行修复,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用地代码用地代码用地代码用地代码生产空间主要为三四级林地、园地、一般耕地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空间。村庄建设用地44.903.24%“两线”:包括建设用地范围线、基本农田保护边界线;建设用地

44.85公顷,基其中VV1村民住宅用地25.481.84%9本农田

890.50公顷。四片区:农业种植区、产品加工区、特色养殖区、旅游度假区。3.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6.2

主要村庄发展结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对象是村民,具体内容上应体现村民的需求度,在整体布局上体现公平与均衡,因地制宜,与村民点紧密结合,让公共设施效益最大化。依托新让老村现有产业资源、上位规划产业指引、整体规划布局等因素,将新让老村打造成为“一带、一心、四片区”的产业发展结构,其中:“一带”:

依托铁路形成的旅游发展轴,铁路范围退让出特有铁路景观带。(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心”:

包括新让老村综合服务中心、新让老村配套服务中心、酒店民宿、居民村域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分布在新让老村和新让村,新让老村西北侧水域周边的田园林间度假区以及新让村、打和村、槟榔村、阜气村、红胜村等5个自然村。安置别墅。“四片区”:

共享田园区、农田种植与采摘观光区、农业种植区、水产养殖区。新让老村自然村主要分布有村委会、接待中心、文化室、卫生室、篮球场、便民服务点、休闲广场及绿化活动空间等。新让自然村分布有村委会、文化室、戏台、健身广场、超市、医务室以及小学等;阜气自然村分布有村委会、文化室、戏台等;打和村、槟榔村、红胜村等3个自然村主要分布有文化室、卫生室、健身场地、绿化活动空间等。3.6.3村域产业体系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上位规划、区域产业发展引导下,梳理村庄各类资源要素及企业自身平台优势,提出

“一个主导产业、三个特色产业”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条,并与周边区域其他产业形成联动,其中:(1)一个主导产业: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发展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2)三个特色农业:高效种植农业、特色养殖农业、田园观光农业3.6.4

村域产品策划(2)

基础设施规划新让老村、新让村、打和村、槟榔村、阜气村、红胜村各设置一处变电站;在新让老村、新让村、阜气村、打和村各设置一处生态污水处理厂;各个自然村依据服务半径分别设置垃圾回收点;各个自然村的道路规整以及绿化美化。挖掘乡村文旅产业作为驱动核心,并注重深度的延伸和扩展,注入康养产业,生态高效农林产业,打造“文”、“养”、“游”、“居”四位一体,具有主导产业支持和特色旅游服务的可持续康养度假村落。规划提出“五大产业板块”,多样的产品策划。3.6村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3.6.1

上位规划产业布局指引(1)乡村度假产业:包括乡村度假民宿、特色餐饮服务、田园观光游览等乡村度假体验产品。(1)雅星镇总规产业布局指引:由镇域主导产业布局规划图可见,项目范围位于文体康养旅游区、热带农业种植与观光区以及旅游与商贸物流产业带上,紧邻城镇综合服务产业中心,地理区位优越。(2)乡村文旅产业:包括房车营地部落、林下树屋体验、星空帐篷露营、户外餐饮体验等乡村文旅产品。(2)项目所在地规划产业布局指引:项目范围地的产业布局为“一轴、六心、四(3)温泉康养产业:包括乡村康养民宿、南药药膳、林下运动养生、橡胶林静养等乡村养生产品。片、”。其中:(4)生态农林产业:包括林下果园种植采摘体验、景观农业种植、田园观光农业、现代高效种植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一轴:G225国道离散串联各个核心形成加工与旅游轴线。六心:以康养度假中心为主核心;田以园林间度假服务中心(红胜村)、特色农副产品(5)综合服务业:包括游客服务中心、综合商业配套服务、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等服务于游客和村民生活的配套设施。加工中心、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中心、红色旅游服务中心(新让村)、特色养殖中心此中心。10(2)村庄产业用地涉及调整应当编制优化调整方案,经村民委员会审议和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后,作出将优化调整方案纳入村庄规划的决定,并报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备案。3.7规划管控3.7.1

生态保护修复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1)本村内无生态保护红线。(1)不得随意占用规划确定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2)村内水源引自雅星镇区,采用自来水管供水方式

。(2)保护村内天然林、水域、自然保留地等生态空间,落实林地(三四级林地)保有量377.37公顷,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不得进行破坏生态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

活动,做到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3)垃圾收集点、公厕、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用地和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卫生室、养老和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包括:村委会、综合服务站、幼儿园、文化室、卫生室、篮球场等,设施建设选址、规模、标准符合相关要求。(3)优化乡村生态空间格局,做到尽可能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貌。4、村庄留白用地3.7.2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村庄留白用地

10.78

公顷,主要用于未来村庄发展预留宅基地。3.7.3

村庄安全和防灾(1)落实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

890.50

公顷,村域的大部分用地性质都为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途。(1)村民的宅基地选址和农房建设必须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村庄建筑的间距和通道的设置应符合村庄消防安全的要求,建筑间距不得少于3米;道路为消防通道,禁止长期堆放阻碍交通的杂物。(2)确保一般耕地保有量达到

41.39

公顷,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应提出申请按程序办理相关报批手续。(3)未经批准,不得在园地、

林地及其他农用地进行非建设活动,不得毁林开垦、采石挖沙、采矿取土等活动。3.8人居环境整治3.8.1

人居环境整治(4)应按规定要求建设设施和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并采取措施防止对土壤耕作层破坏和污染。3.7.3

建设空间管制充分衔接各部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规划,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要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其他地区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各地要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改厕模式,先搞试点,证明切实可行后再推开。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解决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支持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维修养护进行补助。本域内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为

44.85

公顷。1、农村住房(1)本村内规划农村住宅用地

25.48

公顷,

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一百七十五平方米,优先利用村内空闲地、置宅基和未利用地。(2)村民建房建筑以低层为主,

农村村民建设住宅不得超过三层,高度一般不得超过十二米

,建筑风貌和布局应体现儋州特色和居民生活习惯,符合村庄整体景观风貌控制要求。2、产业发展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方面要合理选择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对于县、乡镇、村三级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做好整体布局和规划。另一方面,要做好推动分类减量先行工作,将易腐烂垃圾、可回收垃圾、煤渣灰土等分类收集、就地就近处置,尽量减少外运处置的垃圾量(1)本村内规划村庄产业用地

3.26

公顷,规划明确规定的产业用地用途、规模、强度等要求不得随意改变。11和运输频次。(1)清理垃圾、粪堆。彻底清理路旁、宅旁生产、生活垃圾,每10个农户设置一2、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会涉及到资金、人才,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给到相应的补助和金融支持,并且鼓励社会企业和参与进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这样才能在多管齐下的节奏下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做得到位、高效。个垃圾箱,每天清理一次垃圾并及时运到指定垃圾堆放场。(2)建垃圾堆放点。要根据需要建设垃圾统一堆放点(场)以便统一掩埋、处理。配3.9近期行动计划置必要的环卫设备设施,设立专职保洁员进行有偿服务,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近期实施项目计划建议表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资金规模估序号项目名称筹措方式建设主体备注算每个村根据服务半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数量,布置污水管网,做到雨污分隔。讲究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地理因素、人口规模、气候条件和资金保障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小型生活污水收集方式和治理技术。项目类型(万元)财政补贴专项资金1水塘生态保护修复政府与企业215银行贷款3、农村村容村貌提升新让老村土地综合整治财政补贴专项资金财政补贴专项资金财政补贴专项资金财政补贴专项资金财政补贴专项资金财政补贴专项资金87.530234567农用地整理政府政府政府政府政府(1)清理路障。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影响村容屯貌的陈规陋习,特别是乡村沿路商户门前要重点整治,达到乡(镇)、村道路整洁、通畅,道路两侧整齐、洁净的标准。土壤污染修复(2)清理路边沟。要坚持常年清理路边沟,重点是春秋两季,要对屯内路边沟彻底清理、50新让老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户家庭卫生厕所改造水、电、气管网建设达到干净顺水、无污物、无异味的标准。16(3)清理庭院。商户、农户门前实行“三包”,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做到宅院物料有序82堆放,房前屋后干净整齐。新让老村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4)硬化道路。完善道路系统,处理断头路、交叉路,修缮破损道路、简易土路。政府与企业760银行贷款财政补贴专项资金银行贷款(5)村庄绿化。大力推进村屯绿化工程。新让黎族村所有道路、街路两侧在要全部实现绿化全覆盖,有条件的可多栽植一些风景树,条件差的可栽植本地树种。其他村每村要至少绿化一条街或路。89公服设施、健身运动场地等建设政府与企业4620防灾减灾工程财政补贴专项资金(6)当然也要加强当地村落民居的修缮,绿化的覆盖和民族手工艺的保护等。消防指挥中心、急救中心设备政府3.8.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措施入口景观展示、旅游道路建设、康养民宿等新让老村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建设银行贷款融资等1、必须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充分参与到整治行动当中,并且将农村环境卫生、古树名木保护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同时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建设村民的卫生文明意识,并呼吁村民为此付诸行动。10企业5800总计7106.5-12主要项目一览表项目编号功能分区项目名称旅游功能科普、采摘、苗木产业销售、展示第四章

村庄建设规划现代农业种植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观光水稻田种植蔬菜种植1生态农业种植区4.1

规划结构观光、游览、教育体验、观光2农副产品深加工区根据村庄区域资源特色、空间分布、用地现状以及今后旅游发展趋势,同时结合空间视觉景观效果,将规划区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形成“一核,两带,五心,四片区,多节点”。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中心接待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休闲、健身健身场地村民新居村民居住一核:以新让老村康养旅游度假村庄主核心,包括旅游民宿、村民新居、接待中心、林下采摘、原有胶林、七彩稻田、休闲广场、水上活动场地和共享农庄等。两带:G225国道串联各个核心形成农旅服务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原有稻田景观贯穿整个场地形成七彩稻田景观带。居民委员会休闲广场行政办公3旅游度假区休闲、活动水上栈道、亲水平台共享农庄水上活动项目、餐饮、度假五心:以田园林间度假服务中心(红胜村)包括接待中心、特色民宿、户外餐饮、田间稻田景观观光、休憩采摘园水果采摘、亲子活动、手工作坊科普、文化露营等;红色旅游服务中心(新让村)带有革命老区的深沉气质;结合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中心(现石材加工厂)和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中心以及特色养殖中心。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一二三产联动,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红色旅游田间露营露营、体验户外餐饮养生餐饮四片区:包括生态农业种植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特色养殖区、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业古庙祠堂文化、静修种植区以南药、黄皮、山柚油、橡胶、莲雾、草莓、七叶葡萄、圣女果、水果黄瓜等为种植产业,附加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中心,一二产结合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区,包括农产品加工厂以及原生橡胶林,位于G225国道旁为产品的加工出售提供了极大的优势;特色养殖区以当地特色五脚猪和豚狸养殖为主,养殖方式以林下养殖为主,结合现代化养殖棚为辅,其次养殖区建设到场地的常年盛行风侧风向,实现对周边居民区的影响最小化;旅游度假区包含三个主题板块,分别是红色旅游区(新让村)、康养度假区(新让老村)、田间林间旅游度假区(红胜村)。林下养殖观光、教育4特色养殖区特色养殖中心亲子活动、农事体验、苗木产业4.3土地利用规划4.3.1

用地布局1、村民住宅用地此次规划新让黎族村建筑实行整村改造推进,对该村部分村民进行统一搬迁,集中安置。安置区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建设,统一立面”的原则,按照当地的建筑风貌风格进行建设。其余五个自然村不发生大变动,以基础整治为主。多节点:入口景观点、田间林间度假游客中心以及其他景观节点。4.2

项目策划规划村民住宅用地

25.48

公顷,占总用地1.84%。2、村庄公共服务用地规划区内公共设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文体科技、教育和农贸等功能,主要为村委13会、综合服务站、文化室、卫生室、健身场地、教学点、便民服务中心、绿化公园等。道路交通系统规划4.4规划村庄公共服务用地

1.44

公顷,占总用地

0.10%。3、村庄产业用地4.4.1

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交通应与整个村域范围相配套、衔接,将之融于整个村域的游览交规划区内产业用地主要用于乡村旅游开发产品建设,主要有田园康养民宿以及配套相关服务设施,包括综合服务中心、稻田景观亭以及特色商业步行街等以乡村旅游餐饮、购物服务功能为主。通体系。2、便捷性原则:方便游客游览景点、住户入户,提供便利快捷的交通路线及到达方式。不设断头路,免走回头路。规划村庄产业用地面积

3.26

公顷,占总用地

0.24%4、村庄基础设施用地3、观光性原则:道路设置结合景点,景观视线,既是交通线又是观光游览线。规划区内村庄基础设施用地主要是道路占地面积。4、用地节约原则:道路密度应布局合理,宽度适度,避免过大铺装,过宽道路,造规划村庄基础设施用地面积

3.94

公顷,占总用地

0.28%5、村庄留白用地成对自然环生态资源的浪费。4.4.2

车行交通系统规划分别在新让黎族村居民安置区以及其他五个自然村周边布局村庄留白用地,主要用于未来村庄发展分户安置,用地面积

10.78

公顷,占总用地

0.78%。本次规划道路系统分为过境道路、对外联系道路、村庄主要道路、村庄次要道路和巷道五个等级。其中内部交通采用“环路+网格状”道路的形式,既能满足车辆的快速通行,

又能保证居住组团的安静与私密,实现通而不畅的目的。具体用地指标详见下表:建设规划范围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占总用地比例村庄车行道系统分为

3个等级:主要道路4.5米、次要道路

3.5-4米,巷道

2米。4.4.3

慢行系统(%村庄建设用地44.90100.00%V1村民住宅用地25.481.443.263.9456.75%3.21%7.26%8.78%24.01%规划范围内通过慢行系统串联整个片区,并通过滨水景观廊道将人流引向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滨水活力区域,沿着景观廊道和林下、田园空间布置多样的景观节点,慢行系统与景观一体化打造。V2V3V3V9村庄公共服务用地村庄产业用地V其中4.4.4

静态交通系统村庄基础设施用地规划停车场根据功能分区为划分原则,设置了田园林间度假区生态停车场、乡村民宿停车场和回迁房生态停车场三个类型的停车场。其中:种植农业观光体验区生态停车场主要服务于前来观光、体验农业的外来游客;乡村民宿停车场主要服务于康养民宿合院组团;

回迁房生态停车场考虑到服务半径,每个自然村分为

3-5个区域,满足村民停车需求。村庄留白用地10.78总用地面积44.90100.00%144.4.5

旅游线路规划(1)旅游线路规划原则工厂—林下探险—共享农庄—康养度假民宿。②

林间田间度假旅游线路1、成本最小化原则村庄主入口—接待中心—田间露营--田间间民宿(红胜)—休闲农事体验—康养民成本因素是影响旅游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旅游所需费用、时间、旅客与旅游地的距离等三大因子。一般来说,距离越远,时间越长,费用就越多。因此在新让黎族村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节省游客的消费费用、花费时间和旅游距离等,满足游客旅游的最大化效用。宿(新让老村)。③

林下体验线路村庄主入口—田园林间度假服务中心—星空营地—户外餐饮平台—林下探险——滨水民宿(新让老村)。2、主题性原则4.5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旅游消费已进入了个性化消费时代。游客一般喜欢主题鲜明(如生态、文化、健身、休闲等)和灵活多样的线路安排,以满足其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不同类型游客其活动兴趣和时间安排差别很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在线路设置上尽可能做到灵活多变,既要满足不同时间需要的一日游和多日游线路,也要满足不同兴趣需要的主题线路,让游客根据喜好,自由选择。4.5.1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适地种树的原则绿化美化必须选择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树种,因地制宜,适地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品种多样,乔灌草相结合。(2)结合造景,突出特色3、安全舒适原则以恢复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目的,结合植物造景,营造具有地方特色,体现新让黎族村个性的植物群落,将观花、观叶、观果、观形植物相结合,进行绿化,重点

美化。旅游是游客追求精神放松、身心愉悦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较高层次的一种需要。安全、舒适作为游客最基本的要求,是旅游线路设计过程中始终应坚持的基本原则。(3)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4、环形线路原则在全面绿化的基础上,对进村的主要道路、重要线路进行绿化美化,并对村内主要地段进行重点绿化美化,营造适合于新让黎族村的特色植物景观,创造优美的村域环境。将类型资源景点进行整合,提高品位,并尽量通过环线的形式将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避免走“回头路”,让游客既节省时间,又产生新鲜感。(4)兼顾近期与远期效果的原则5、特色化原则采用速生树和慢生树相结合,寿命长的树与寿命短的树相结合,春夏秋冬四季景观树种相结合,合理配置,长短结合。旅游线路的设计一定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这是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因此旅游线路的设计要扬长避短,突出景区旅游的各种资源特色。(5)与果园、农田景观相结合的原则6、优化管理原则绿化景观要体现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新建绿化景观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旅游线路的开发与组织应符合旅游企业经营的实际,以利于其组织、实施和管理。(2)旅游线路规划4.5.2绿地系统①

主要旅游线路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绿化、集中绿地、墙角及庭院绿化和生态林地等。新让老村东侧主入口—红色旅游服务中心—田园林间度假接待中心--露营基地—特色名宿—农事体验—林下养殖—七彩稻田—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中心—特色农副产品深加1、道路绿化:村庄内的车行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形成道路绿化带。2、集中绿地:规划在田园林间度假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特色商业街等形成面积15较大的集中绿地。3、墙角及庭院绿化:在村庄内部,结合零星空地设置墙角绿化,见缝插绿。加强民宿

和自然生态化:强调植物种植的自然化与乡土化,展示植物的自然姿态及原始风貌;避免过于城市化和园林化的植物配置方式。村民安置房院落庭院绿化,还可设置屋顶绿化和立面绿化。4、生态林地:在林地里种植果树以及珍稀树种等植物,形成特色林业风光;主要种植

龙眼、荔枝、芒果、百香果等经济类树种,可供游人观光、摄影、采摘、游玩。5、生态停车场绿地:露天停车场应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铺设地面,并间隔种植一定量的乔木等绿化植物,行车旅游覆盖,将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有机结合。6、滨水绿地:结合临近的坑塘河流形成的绿地。树种本土化:在树种选择上,选用本土植物、果树等,注重与村落周围环境的协调,

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景观季节化:植物造景注重季节变化,考虑到四季枝叶的变化,根据植物的性状及植物的种类与配置方式,形成丰富的四季景观效果。配置多样化:树木配置比例恰当,创造植物景观不仅要绿意盎然,而且要色彩丰富,

既能绿化又能美化。4.5.3

景观系统(

)绿化种植方式2(1)水环境景观合理增加公共开放绿地,在形式及风格上应与传统村落相协调,切忌有强烈的时代反差。强化村庄入口及村口的绿化,要突出各个村庄的入口形象。村庄有两处水库和部分坑塘水面,水资源较为充足,水岸线较长,要做好保护水体工作,严格禁止垃圾和任何污染物倒入。搞好滨湖道路的绿化景观,营造自然和谐的水环境景观。强化亲近人尺度的庭院绿化,并建议选择以下几种绿化方式:1)结合零星空地布置宅前屋后绿化。(2)村落景观村落的形成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每个村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村落景观的打造上,力求保持原有风格、布置格局及周围的环境,建筑材料应以就地取材、乡土材料为主,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2)鼓励沿墙种植植物,形成墙角绿化;亦可种植攀缘植物,形成垂直绿化。3)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提倡村民对各自庭院进行绿化布置,增添绿色的生机。(3)建筑景观(3)树种选择村庄景区中新建或改造的建筑,其选址,功能,布局,造型,体量,材料等方面应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建筑景观包括亭,台,阁,廊,榭,桥等,其选址要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建筑风格宜“雅”,体量得当,多采用竹,木,石等乡土建材,突出自然气息。上层乔木:小叶榕、重阳木、紫檀、椰子树、大王棕、狐尾椰子、香樟、火焰木、凤凰木、美丽异木棉、鸡蛋花、黄槐、非洲楝中层小乔木:夹竹桃、杜英、九里香、竹叶榕等(4)环境景观下层灌木及地被:三角梅、九里香、假连翘、大红花、红车、福建茶、棕竹、龙血规划通过雕塑、景观墙、指示牌、休闲凳、围栏、垃圾桶、照明等建筑小品的精心设计,并运用传统材料,烘托自然村落的风貌景观。并通过对景、借景等

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创造景观廊道,增强景观节点的延续性,形成亲切宜人的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空间环境。树、海桐、扶桑、龙船花等耐水性及水生植物:荷花、千屈菜、菖蒲、水葱、再力花、芦苇等。4.6

旅游配套设施规划4.6.1

总体要求4.5.4

植物配置(1)配置原则在主要的景点布置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旅游服务设施,在全村范围内建设标识系统,包括道路标牌指示、景点标牌指示、服务标牌指示等;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污水16纳管,

在主干道设置路灯,在全村范围内合理布置厕所、垃圾箱、消防设施等。(2)满足乡村道路、交通运输、建筑布设的技术要求;4.6.2

服务设施(3)满足用地地面排水及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4)在满足各项功能要求的条件下,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建(构)筑物基础、防护工程等的工程量,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旅游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表设施服务住宿接待餐饮设施标准本项目提升重点住宿设施应当具有较高舒适度,隔音良好,2、场地竖向具体设计设计应当符合休闲度假行为需求。住宿设施

规划形成康养度假民宿、休闲农庄等应当结合资源特征,突出地方特色,增加主题民宿、客栈配置多行态住宿设施。(1)自然村建设区域地势较高,此次竖向设计充分遵循现状地势,减少土石方。(2)结合规划各个地块所处区域现状标高,初步制定各个地块高程。(3)依据各个地块高程,在满足道路最小及最大坡度限制、管线埋设及建筑入户要求上,

制定项目用地道路控制标高。规划在林下活动中心以及特色商业步行街布置特色餐饮餐厅,餐饮开发有三个提升方向,一是文化主题与文化元素的融入;二是特色菜品的开发;三是康养主题的特色药膳研制。餐饮设施的布局合理,总体规模应当与接待能力相匹配,菜系品种多样。宜提供富于地方特色、品质优良的个性化菜品菜系。餐饮档次设置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市场需求。(4)结合道路标高,根据场地地块入户要求,将在入户方向(南北向)高差较大的购物设施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应当与接待能力相匹配,应当能够满足游客的旅游购物和日常购物需求。购物设施宜具有较高便利

度,购物环境舒适。旅游商品应当富于地方特色,且商品宜种类丰富、档次多样。建筑地块进行划分,并调整高程,使其前后院高程分离,以满足与道路衔接的入户要求。规划将地方特色旅游产品购物点分布在综合服务中心,可贩卖椰子工艺品、小模型、红色要素特色纪念品、精雕石头、有机果蔬等。旅游购物(5)核查土方平衡及场地内的纵坡。(6)对局部高程控制点进行优化。(7)形成场地竖向设计成果。4.8

市政工程规划应当提供质量高、类型丰富的休闲活动设施和服务,满足四季、昼夜及不同人群的多分布于特色商业街、田园林间度假区、精品果园、提供果蔬采摘、农事方面休闲需求,总体规模宜与需求相匹配。

体验、DIY

手工等特色的生态娱乐休闲活动休闲活动设施及产品的设置应当与资源密切结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宜与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相衔接活动,增加运动和娱乐休闲设施。4.8.11、规划依据给水工程规划电话咨询台,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及

置于村入口、社区服务中心、道路分预约预

叉口、景观节点、服务点等应当支持

1种以上常用外语的讲解服务。应当为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相应的设施及服务。应当建设专门的网站及电话咨询台,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及预约预定服务。统一设计标识标牌,包括道路标牌指示、全景标牌指示、景点标牌指示、忠告标牌指示、服务标牌指示等。布置于村入口、社区服务中心、道路分叉口、景观节点、服务点等其他配套设施与服务(1)《儋州市雅星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9定服务。(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4.7

竖向规划设计4.7.1

道路竖向设计综合考虑规划区现状地形、防洪防涝及管网布线要求。规划区道路竖向设计统一采用大地

2000坐标系,国家

85高程。按规划区防洪防涝标准为基准。按有利于雨水就近排出为依据确定道路交叉口的标高。规划区道路均保证道路纵坡坡度大于

0.2%、小于

6.0%。2、给水规划原则(1)

水源水质必须满足或者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4.7.2

场地竖向设计1、场地平整设计原则(2)

合理利用水资源,水源能提供的水量必须可靠,供水保证率必须达到

95%以上。(3)

供水系统必须安全可靠,管网事故率低,并具有一定的抗震、防洪能力。3、给水工程规划(1)满足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管线工程敷设的高程要求,力求达到填挖平衡;17(1)给水水源:接雅星镇给水管网。质标准,低层住宅区部分通过中水管网回用来浇灌绿地。污水处理站的尾水和事故水排入附近水体。(2)给水管网系统(7)本规划区域的污水应排入区域内新建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①

生活给水系统3、污水工程规划(1)污水量预测给水管网采用环状和支状管网结合的供水系统,供水干管管径为

DN200,供水支管管径为DN100,管道选材及埋设要点:管道材料均选用热镀锌钢管,给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为

0.7米。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总和的

80%计算,取日变化系数

1.4,片区平均日污水处理量为

1288.1×0.8÷1.4=736.06

m3/d。②

消防给水系统(2)污水处理本规划区域消防设计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1

次考虑,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10L/s,火灾延续时间

2

小时,消防供水单独设置一个供水管网系统。消防供水管段的给水管径不小于

DN100。室外消火栓主要沿路布置,设置间距不大于

120

米。室外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和支状相结合的管网形式,确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本次规划在新让黎族村各自然村设置几处生态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规模为

800

m3/d。(3)污水管网规划结合道路竖向坡度布置敷设管道,尽量保证片区内污水都能靠重力流顺利排放,减少污水提升泵的数量和规模,污水管径按污水量确定,污水管的设计尽量满足以下原则:4.8.2

排水工程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