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创新短板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举措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国创新短板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举措,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创新,但目前我国的创新存在诸多短板,其中,最需解决的是动力不足问题,原因在于持续有效的创新动力源泉尚未形成,全社会还未形成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创新内在追求向实际行动延伸存在机制缺陷。为此,要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内在的利益驱动,在机制上保证创新动力的持续性,进一步打通创新与财富结合的通道,建立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创新短板;创新能力
【简介】沈桂龙,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创新,但目前创新存在诸多短板,其中,最需解决的短板是动力不足问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从普通民众出发,关注直接的利益驱动,这是持续动力形成的最根本来源。只有创新的赚钱效应得到普遍认同,创新风险和成本不再高企,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能便利化实现,创新的金字塔结构才会形成。
一、创新乏力是抑制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短板
(一)创新能力尚未达到新常态要求
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近两年中国经济已经逐步符合前两个特征,但是在动力转化上远未成型。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1~202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尽管中国仍是全球主要新兴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但在科技创新相关的各项指标上表现欠佳,如创新总体状况排名世界第31位,高等教育和培训世界排名第68位,技术完备度排名第74位。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掣肘。
(二)技术水平提升缓慢,阻碍“三去一降一补”落实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本质是降低经济增长对传统要素的依赖,转而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一方面大刀阔斧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发展高质量的可创造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消费端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核心都是创新。“降成本”中最现实的降低能源、物流、人工成本等,难点分别在于能源科技进步、水电气路互联互通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改善。“补短板”则需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补农业短板,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业以补制造业短板,加快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以补服务业短板。总之,缺乏技术创新便无法建设配置优化、附加值高的要素质量和效率体系。
(三)创新不足、供需错配与经济发展负外部性
目前我国中高端产品和高新技术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供需缺口。一方面,国内诸多生产建设领域所急需的高端装备、医疗器械、新材料等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国内同类产品因为质量欠佳、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相对产能过剩。此外,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空间和新市场开拓不足,导致污染、资源滥用等粗放型发展后遗症长期无法根治。
二、创新本身存在多重短板
(一)创新的赚钱效应还未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创新动力来源于多方面,包括个人的崇高理想和特定偏好,但从广泛的群体角度看,创新动力最为直接和根本的来源是利益驱动,通俗地说,就是创新的赚钱效应。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许多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但往往不直接明确创新与利益的直接关系,而是通过专利、股权转让或拍卖进行“搭桥”,这使得大部分人不能从内心去感知创新的赚钱效应,因此,难以扭转被动创新的局面。
(二)创新内在追求向实际行动延伸存在机制缺陷
创新如何由内在追求向实际延伸,从实践情况看,存在两个机制缺陷。一是万众创新从想法到行动缺少足够的风险保障,二是应用创新与学术创新中国创新短板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举措的动力导向有失衡倾向。现有创新激励政策大多关注面向企业的天使资金、种子基金、风险基金或者政府科研项目等,但一些商业模式创新,却难以通过注册专利得到保护,很容易被模仿而难以获得创新收益,如目前的共享单车就是这种情况。对于绝大数普通民众来说,有创新的内在追求,但外部资金支持少,风险相对较高,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厌恶风险心理,很难为创新付出实际行动。此外,职称评审、学术评奖等仍然偏重学术创新,导致很多创新成果不注重应用,甚至出现学术造假。
(三)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审批和监管责任不清,导致其市场价值实现出现障碍
目前,在创新成果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存在监管链条不同环节主体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在审批环节终身和全链条追究责任的行政强约束下,由于审批责任和事中事后监管责任没有明确,负责审批的政府官员往往强化审批,提高审批门槛,对创新成果运用宁可不进入市场,也不愿承担潜在责任风险。这导致创新成果的市场利益难以实现,削弱了创新持续动力的形成。
(四)持续有效的创新动力源泉尚未形成
1.资本“脱实入虚入房”,实体经济回报率过低。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行业和金融市场,“炒房”“投机”收益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一方面诱导越来越多企业从实体经济中抽离,对实体发展造成“挤出效应”,导致就业减少与收入降低;另一方面,抬高了个人创业创新的租金及其他成本,抑制整个经济体的创新动力,甚至造成新时代的“脑体(房)倒挂”,即高学历高技术不如有房产,加剧劳动力资源的错配误配。
2.公私产权保护不力,“双创”战略严重受阻。一方面,对专利权、商标权、名誉权等无形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不力,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以及通过成果转移转化获取收益的权利没有完全得到保护,不利于激发个人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情,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的科技人才外流,损失了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侵害私有产权的事件时有发生,致使民营企业家缺乏安全感,造成民间投资的萎缩。
(五)缺少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1.对原始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原始创新是指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围绕涉及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仅仅局限于跟踪消化吸收,必须依靠原始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技术的突破和支撑难以实现。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靠引进技术已经很难突破。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的培育都需要雄厚的基础研究积累和自由探索的创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核心技术瓶颈制约和新兴产业更好发展的问题。
2.未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企群体。仅仅靠技术还不足以形成企业和好的产业,还需要企业家把科技和资本、市场、管理等要素有机整合,真正让好的技术变成好的产品和收益。资金、科研机构、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积聚于大型国企,向民营企业的溢出和释放渠道严重阻塞,难以形成协同创新氛围,导致创新链阻断。2021年《全球百强创新企业排行》中,仅有华为1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中仅有华为、联想属于民企,说明中国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仍有待突围。
三、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举措
(一)让创新赚钱效应深入人心
要突出强调创新的利益驱动,不讳言创新的赚钱效应,让大众明白创新能够让人体面生活、获得更多财富。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个体创新者、民营企业家的事迹,在各类人物评选中为创新创业者留出席位,真正让赚钱效应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有内在的利益驱动。
(二)在机制上保证创新动力的持续性
长期看,要通过教育和文化培育大批创新主体;短期看,要在机制上进行创新,降低创新创业的风险。对于商业模式等容易被模仿的创新,可以考虑采取官方特许经营方式,根据行业特点和合理保护首创者利益的需要,给予一定的特许经营期。此外,要在职称评审、学术评奖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应用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今年将实施,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但需要各有关部门出台细则和具体措施。
(三)对创新成果产业化审批要分清责任,降低市场价值实现的准入门槛
1.明确创新成果进入市场的审批责任边界。首先,避免科研成果产业化审批环节承担无限责任,导致有限权利下的过大责任。要借鉴美国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审批的方式,只进行形式审核,而不对内容进行真实性审核。要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容错机制,允许政府官员非主观因素出现的审批失败,这样才能鼓励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其次,要划分不同环节的行政主体责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行政审批主体不可能对所有行业和技术都有充分的认识,允许行政审批制度下放,鼓励改革创新,就应避免行政审批主体的非主观因素导致的责任纳入业绩考核。
2.发挥第三方组织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专业判断。借鉴美国创新成果产业化审批中引入第三方组织的做法,充分发挥其对科研成果产业化认定的专业优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审批进度。
(四)尝试建立“研发与创业特区”,打造“政产学研服”创新链
韩国的大德研发特区经过40年发展,从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基地,发展成为韩国最大的科学中心与产学研集聚区。借鉴这类经验,可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园区设立研发与创业特区,主要聚焦成果转化、新兴技术孵化企业,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研究机构创办企业或转让成果。要建立更加开放的激励政策和宽松的体制机制,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者。培育一批中介和创新组织,提供法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交易等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式,将技术发掘、评估、嫁接、培育和产业化的创新链接通,形成创业最活跃、资本最集中、人才最集聚、想象力最丰富、成果流动最畅通的区域。为了与国际创新前沿元素直接对接互动,也可以建立“国际创新社区”,吸引国际知名科研组织、创新机构、咨询机构、企业、专家、创业者入驻或开展合作交流。
(五)进一步打通创新与财富结合的通道
1.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在科技成果自主转移、科技人员兼职、开展成果转化、取得更多股权期权等方面进一步松绑,加大对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的奖励力度,更好地体现知识和创造的价值。
2.推广创业保障保险。运用金融手段为科技创新创业者补偿潜在沉没成本,减少个人损失,进一步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大动能。
3.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①金融机构应端正经营指导思想,平衡好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将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作为评价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坚决遏制资金“脱实向虚”倾向。
②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商业银行应立足于振兴实体经济,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做好信贷投放的加减法。通过盘活沉淀在僵尸企业和低效领域的信贷资源,将其投向符合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从而矫正要素资源的错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③把支持制造业由大变强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心。要着眼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使金融供给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效匹配。
④注重金融创新,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应适当增设产品和服务研发中心,提供更具特色、更有差异性的优质产品和高效服务,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六)转变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观
基础教育方面,学校要从“知识游戏”转变为“思想游戏”,以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素质为培养目标,鼓励质疑、批判、求异、冒险精神。高等教育方面,从培养工程师向培养“创新者”转变。人事制度方面,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让潜心研究的人心无旁骛,无后顾之忧,让创业创新者放开手脚,有施展空间。
要建立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在科学研究、国民教育、创业就业等各个领域,鼓励创新思维,倡导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等科学精神,摒弃急功近利、学术失范等行为;破除论资排辈、门户之见、头衔崇拜,以真才实学论英雄,敢于让年轻人挑大梁、出头彩;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时代精神。
(七)防止投机资本扰乱创新发展路径
创业项目往往伴随着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经验丰富的创投资金予以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设施设备全面检修及保养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家具行业绿色环保认证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子女抚养权及赡养费约定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酒吧餐饮服务员合同3篇
- 2024清洁能源产业园区环境卫生服务承包合同3篇
- 2025版酒店客房网络及通讯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板房租赁合同书附带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治理服务3篇
- 2024年装修工程补充协议6篇
- 2025年度农业科技研发委托保证反担保服务合同3篇
- 工作计划书(共4篇)
- 2024午托承包合同-校园内学生午休服务协议3篇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秋+试题 答案 国开
- 苏州大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地震灾害及其防治》课件
- 2024年版电商平台入驻商家服务与销售分成合同
- 如何高效学习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宁夏银川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YS/T 649-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 2022年版课程方案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 2737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201801-202107不少于6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