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放性题目题型审题训练3(提炼观点类)班级:姓名:学号:一、提炼观点类基本题型:围绕……主题,自拟论题(提炼观点),加以论证提出启示,予以说明C.提出看法/见解,说明理由答题规范:提出观点/启示/看法论述,史论结合论证小结,综上所述基本题型1:提炼观点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2016年全国2卷审题思路:答题格式:观点+论述+小结题目限定:观点从材料提炼,中国古代史其他相关史实,即要求解读材料:示意图可得出信息(时间?空间?):第一层主干:,促进。第二层主干:。根据材料提炼两个观点并写出支撑论证的史实:观点1:史实1:;史实2:观点2:史实1:;史实2:第一层主干:玄奘西行“求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第二层主干:鉴真东渡“弘法”,将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影响很大。参考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拓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领域多元;唐朝对外交往内容丰富……基本题型2:围绕主题,自拟论题材料材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段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19世纪40—50年代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20世纪初孙中山不但提出了三民主义,还将三民主义发展为一个把民族解放、国民革命和社会改造合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审题思路:答题格式:论题+阐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小结题目限定:论题需围绕的材料主题是,要求史实范围是。材料信息解读:表格是按时序去组织的,可从材料中看出不同时期的共同点是;可用于论证的史实有(列举2-3个):表格是按时序去组织的,也可从材料中看出不同时期的不同点有;可用于论证的史实有(列举2-3个):尝试拟2个论题:基本题型3:围绕主题,提炼启示材料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人1858年,参加童生试未中,赴上海学习经商。次年入洋行工作,充任买办,后积累大量资金,入股洋务民用企业:1882年,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带领国家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其间,逐渐产生维新思想,并于1891年基本完成《盛世危言》一书。辛亥革命后,混乱动荡的政局使他的改良思想屡次受挫,遂倾主要精力办教育。他主张广设学校,全面改变教学内容,以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既有观念。郑观应注重家风家训,特别强调知足与慈善,要求把德行为上、慈善为怀的家风传承下去。——摘编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提了一个近代国人追求进步的案例,蕴含了“个人与社会”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结合,言之成理。)审题思路:答题格式:启示+说明(理由)+小结题目限定:要从材料案例中找蕴含的主题为“”的启示,史实时空限制:。解读材料:从材料可得出启示1:;可用于论证的史实有(列举2-3个,需包含个人与社会):从材料可得出启示2:;可用于论证的史实有(列举2-3个,需包含个人与社会):从材料可得出启示3:;可用于论证的史实有(列举2-3个,需包含个人与社会):参考启示1:论题结合所学得出精英人物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闸述,据材料“次年入洋行工作,充任买办,后积累大量资金,入股洋务民用企业1882年,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带领国家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结合所学得出郑观应与外国人展开商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资侵略;据材料“其问,逐渐产生维新思想,并于1891年基本完成《盛世危言》一书”得出郑观应在洋务实践中提出早期维新思想,被后来的康梁继承并发展,成为维新变法思想基础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革命派在此指导下,开展系列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民国期间,独秀等知识分子举起反对封建思想的大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不断开启民智,解放思想。结合所学唯物史观,要全面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虽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