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课件_第1页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课件_第2页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课件_第3页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课件_第4页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的药性霍丽丽1.中药的药性霍丽丽1.中药的药性霍丽丽1.中药的药性霍丽丽1.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2.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3.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含义: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前后的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中药的性状是描述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性。(2)观察对象:中药的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性状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3)内容不同: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方面。药物性状指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4.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4.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4.中药的作用1.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用。2.不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作用,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5.中药的作用5.中药的作用5.中药的作用5.中药的功效是中药治疗作用的同义语,亦称中药的“功能”。功效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述形式。中药的主治是指其所主治的病证,又称为“应用”或“适应证”。功效和主治的关系从认识方法而言,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来看,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

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性味归经的枢纽,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6.中药的功效6.中药的功效6.中药的功效6.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又称“四性”。起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论述。7.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7.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7.第一节四气1、四气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寒(大寒、微寒)和凉——属阴凉弱于寒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温弱于热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8.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8.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8.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四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药物寒热药性如何确定?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药物。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药物。与所治疗疾病证候的性质是相对的。9.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9.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9.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9.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现代:抑制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抑制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抗感染、抗癌。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温经通络、回阳救逆、温阳利水、暖肝散结、引火归原等作用。现代:兴奋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兴奋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10.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10.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10.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10.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1)药物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性的寒热只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只是药物功效的一种抽象概括,绝非药物的具体功用。(2)药物的寒热是从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11.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11.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11.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11.6、四气的意义(1)分清药性的寒热分别应用:《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2)寒热温凉程度不同,恰当用药: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伤其阳。(3)寒热药并用:治疗寒热错杂证;纠正偏性,增强疗效;利用反佐,防止格拒。(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5)“寒无犯寒,热无犯热”。根据季节不同,指导临床用药。寒冬时没有实热证,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在夏季没有寒证,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12.6、四气的意义12.6、四气的意义12.6、四气的意义12.第二节五味1、五味的含义及起源五味的含义—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另外,香气还附于辛味。13.第二节五味1、五味的含义及起源13.第二节五味1、五味的含义及起源13.第二节五味1、五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本经》。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到的,入腹以后则知道了它的药性作用。前人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这里的味、性即指药性、药味。人们将药物的滋味和作用联系起来,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后来,五行学说盛行,以五行配五味,“滋味说”就发展为“五味说”,并在《内经》中得到丰富和系统。《本经》明确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14.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本经》。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本经》。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2、五味的确定依据1.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2.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1.药物的滋味;2.药物的作用3、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15.2、五味的确定依据15.2、五味的确定依据15.2、五味的确定依据15.五味的属性:辛酸甘苦淡咸阳阴辛甘酸苦咸金土木火水16.五味的属性:阳阴辛甘酸五味的属性:阳阴辛甘酸3五味的作用⑴辛味能散——发散能行——行气、行血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发散表邪(透疹)的作用。治疗表证。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肺。17.3五味的作用17.3五味的作用17.3五味的作用17.⑵甘味

能补——补益能缓——缓急止痛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18.⑵甘味能补——补益⑵甘味能补——补益⑶酸味能收——收敛,能涩——固涩。能收敛固涩。具体有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作用。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19.⑶酸味能收——收敛,19.⑶酸味能收——收敛,19.⑶酸味能收——收敛,19.⑷涩味能收敛固涩。《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同”。即涩附于酸之意。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20.⑷涩味能收敛固涩。20.⑷涩味能收敛固涩。20.⑷涩味能收敛固涩。20.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①苦泄——含义有三

通泄—通实邪—如,泻下通便,治疗便秘。

降泄—降逆气——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

清泄—清火邪——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下焦湿热等。②苦燥——即指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③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

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21.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21.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21.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21.⑹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症瘕痞块。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大便燥结。“咸走血”;“咸补肾”⑺淡味能渗、能利——即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淡附于甘”22.⑹咸味22.⑹咸味22.⑹咸味22.“五味”可和“五行”、“五脏”相结合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酸苦甘辛咸23.“五味”可和“五行”、“五脏”相结合木火“五味”可和“五行”、“五脏”相结合木火“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地认识某一药物的功效,必须性味合参。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味相同,又有主次。气味不同,作用有别。气同味异,味同气异,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一药数味,效用扩大。临床用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配伍用药,气味取舍由于性味属药性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性味合参,还要与功效结合。24.“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1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

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第三节升降浮沉25.1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第三节升降浮沉25.1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第三节升降浮沉25.1升降浮沉升——上升提举,作用趋势向上降——下达降逆,作用趋势向下。浮——向外发散,作用趋势向外。沉——向内收敛,作用趋势向内。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26.升——上升提举,作用趋势向上26.升——上升提举,作用趋势向上26.升——上升提举,作用趋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疾病的病势:向上(呕吐、呃逆、喘息),向下(脱肛、遗尿、崩漏),向外(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疾病的病位:在表(外感表证),在里(里实便秘),在上(目赤肿痛),在下(腹水、尿闭);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27.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27.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27.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27.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①四气五味具有辛、甘(淡)味、和温热之性的药物,属阳,大多具有升浮之性;具有酸(涩)、苦、咸、和寒凉之性的药物,属阴,大多具有沉降之性;《本草纲目》:“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②药物的质地轻重:轻虚升浮,重实沉降;《备要》:“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28.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28.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28.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2③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本草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④配伍:从众效应;引经药的作用。《本草纲目》“非无定性也,夺于群众之势,不得不然耳。”《本草纲目》“升降在物,亦在人也”29.③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29.③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29.③炮制:酒—升4、升降浮沉的作用升浮药,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其作用都有向上或向外的趋势。具有疏散解表、透疹消疮、开宣肺气、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症、升阳举陷、涌吐、开窍等功效;沉降药,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其作用都有向下或向内的趋势。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食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崩止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30.4、升降浮沉的作用30.4、升降浮沉的作用30.4、升降浮沉的作用30.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杀虫作用。还有一些药物作用趋势具有双向性,如:麻黄——即能发汗解表(升浮之性),又能利水消肿(向下的趋向);川芎——既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又能“下行血海”活血调经。31.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杀虫作用。31.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杀虫作用。31.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①改变病势趋向,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纠正机体功能失调,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②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通常情况下:病变(部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病势(趋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某些情况必须升降同用,以调节气机,恢复脏腑功能。交泰丸中黄连、肉桂的配伍,一升一降麻杏石甘汤中石膏、麻黄的配伍,一升一降32.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32.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32.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第四节归经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是中药性能的重要内容。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33.第四节归经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第四节归经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归经的源流:最早在《内经》有“五入”、“五走”的记载。《伤寒论》有六经辨证用药理论的记载,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本草衍义》《本草拾遗》将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与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金元时期《珍珠囊》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标志着系统的归经理论已确立。至清代,沈金鳌正式提出“归经”一词。在《要药分剂》一书中,于每味药下均列“归经”一项,用以说明药物的作用范围。至此归经理论得以完备。34.归经的源流:34.归经的源流:34.归经的源流:34.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从药物的疗效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35.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35.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35.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3经络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传到内在脏腑,内在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上来。心——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血瘀心痛肝——眩晕、胁痛、巅顶头痛、抽搐、目赤昏花肺——感冒、气喘、咳嗽、胸闷、浮肿胃——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出来的。36.经络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通经络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通归经的方法: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

归经的方法不同,但都与脏腑经络密不可分,脏腑经络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根据药物自身特性进行归经的方法。37.归经的方法:37.归经的方法:37.归经的方法:37.4、归经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如清热药由于归经不同可治疗不同部位的热邪。(2)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如治疗头痛的药物由于归经不同而应用不同。(3)依据脏腑经络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药物。(4)必须和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全面。(5)借归经理论掌握药物所治的众多病证。(6)根据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指导加工炮制药物。38.4、归经的意义38.4、归经的意义38.4、归经的意义38.4、引经在归经理论中,前人认为一些药对机体的某一部分具有特殊的作用,其选择性特别强,并且可以引导同用的其他药物打于病所,而提高疗效,因此,将这些药物称为引经药,其所具有的特殊归经作用称为引经。

桔梗:引药入肺牛膝:引药入肾39.4、引经39.4、引经39.4、引经39.4、学习归经理论应注意的事项(1)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2)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40.4、学习归经理论应注意的事项40.4、学习归经理论应注意的事项40.4、学习归经理论应注意的事第五节毒性

一、古代“毒性”的含义

1.“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2.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3.药物的偏性。景岳“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41.第五节毒性一、古代“毒性”的含义41.第五节毒性一、古代“毒性”的含义41.第五节毒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毒性: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毒药:一般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毒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剂量已经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安全系数小;也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42.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42.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42.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42.

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的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多与药物自身特性、炮制、配伍、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中药常见一药多效能,如常山既可截虐,又可催吐,若治疗疟疾,则催吐就是副作用,所以中药副作用还有一定的相对性。三、中药毒性的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43.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四、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正确总体评价中药的毒性,总体来讲,中药具有安全低毒的优势。2.正确审慎地对待本草文献有关中药毒性的记载。3.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慎重应用,保证安全。4.加强对有毒药物的使用管理。44.四、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44.四、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44.四、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44.五、产生中药毒性的常见原因①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②用法不当;③炮制不当;④配伍不当;⑤误用伪药;⑥个体不适应;⑦药不对症。45.五、产生中药毒性的常见原因45.五、产生中药毒性的常见原因45.五、产生中药毒性的常见原因4六、掌握中药毒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从辨证、基原、剂量、剂型、炮制、配伍、个体差异、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确保用药安全,避免中毒的发生。(2)根据“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3)掌握药物的毒性及中毒临床表现,以便作出明确诊断,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46.六、掌握中药毒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46.六、掌握中药毒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46.六、掌握中药毒性对中药的药性霍丽丽47.中药的药性霍丽丽1.中药的药性霍丽丽47.中药的药性霍丽丽1.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48.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49.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含义: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前后的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中药的性状是描述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性。(2)观察对象:中药的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性状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3)内容不同: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方面。药物性状指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50.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4.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50中药的作用1.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用。2.不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作用,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51.中药的作用5.中药的作用51.中药的作用5.中药的功效是中药治疗作用的同义语,亦称中药的“功能”。功效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述形式。中药的主治是指其所主治的病证,又称为“应用”或“适应证”。功效和主治的关系从认识方法而言,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来看,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

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性味归经的枢纽,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52.中药的功效6.中药的功效52.中药的功效6.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又称“四性”。起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论述。53.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7.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53.第一节四气1、四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寒(大寒、微寒)和凉——属阴凉弱于寒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温弱于热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54.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8.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54.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四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药物寒热药性如何确定?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药物。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药物。与所治疗疾病证候的性质是相对的。55.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9.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55.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9.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现代:抑制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抑制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抗感染、抗癌。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温经通络、回阳救逆、温阳利水、暖肝散结、引火归原等作用。现代:兴奋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兴奋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56.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10.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56.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10.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1)药物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性的寒热只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只是药物功效的一种抽象概括,绝非药物的具体功用。(2)药物的寒热是从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57.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11.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57.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11.6、四气的意义(1)分清药性的寒热分别应用:《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2)寒热温凉程度不同,恰当用药: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伤其阳。(3)寒热药并用:治疗寒热错杂证;纠正偏性,增强疗效;利用反佐,防止格拒。(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5)“寒无犯寒,热无犯热”。根据季节不同,指导临床用药。寒冬时没有实热证,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在夏季没有寒证,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58.6、四气的意义12.6、四气的意义58.6、四气的意义12.第二节五味1、五味的含义及起源五味的含义—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另外,香气还附于辛味。59.第二节五味1、五味的含义及起源13.第二节五味1、五味的含义及起源59.第二节五味1、五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本经》。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到的,入腹以后则知道了它的药性作用。前人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这里的味、性即指药性、药味。人们将药物的滋味和作用联系起来,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后来,五行学说盛行,以五行配五味,“滋味说”就发展为“五味说”,并在《内经》中得到丰富和系统。《本经》明确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60.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本经》。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本经》。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2、五味的确定依据1.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2.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1.药物的滋味;2.药物的作用3、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61.2、五味的确定依据15.2、五味的确定依据61.2、五味的确定依据15.五味的属性:辛酸甘苦淡咸阳阴辛甘酸苦咸金土木火水62.五味的属性:阳阴辛甘酸五味的属性:阳阴辛甘酸3五味的作用⑴辛味能散——发散能行——行气、行血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发散表邪(透疹)的作用。治疗表证。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肺。63.3五味的作用17.3五味的作用63.3五味的作用17.⑵甘味

能补——补益能缓——缓急止痛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64.⑵甘味能补——补益⑵甘味能补——补益⑶酸味能收——收敛,能涩——固涩。能收敛固涩。具体有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作用。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65.⑶酸味能收——收敛,19.⑶酸味能收——收敛,65.⑶酸味能收——收敛,19.⑷涩味能收敛固涩。《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同”。即涩附于酸之意。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66.⑷涩味能收敛固涩。20.⑷涩味能收敛固涩。66.⑷涩味能收敛固涩。20.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①苦泄——含义有三

通泄—通实邪—如,泻下通便,治疗便秘。

降泄—降逆气——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

清泄—清火邪——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下焦湿热等。②苦燥——即指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③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

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67.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21.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67.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21.⑹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症瘕痞块。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大便燥结。“咸走血”;“咸补肾”⑺淡味能渗、能利——即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淡附于甘”68.⑹咸味22.⑹咸味68.⑹咸味22.“五味”可和“五行”、“五脏”相结合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酸苦甘辛咸69.“五味”可和“五行”、“五脏”相结合木火“五味”可和“五行”、“五脏”相结合木火“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地认识某一药物的功效,必须性味合参。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味相同,又有主次。气味不同,作用有别。气同味异,味同气异,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一药数味,效用扩大。临床用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配伍用药,气味取舍由于性味属药性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性味合参,还要与功效结合。70.“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1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

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第三节升降浮沉71.1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第三节升降浮沉25.1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第三节升降浮沉71.1升降浮沉升——上升提举,作用趋势向上降——下达降逆,作用趋势向下。浮——向外发散,作用趋势向外。沉——向内收敛,作用趋势向内。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72.升——上升提举,作用趋势向上26.升——上升提举,作用趋势向上72.升——上升提举,作用趋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疾病的病势:向上(呕吐、呃逆、喘息),向下(脱肛、遗尿、崩漏),向外(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疾病的病位:在表(外感表证),在里(里实便秘),在上(目赤肿痛),在下(腹水、尿闭);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73.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27.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73.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27.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①四气五味具有辛、甘(淡)味、和温热之性的药物,属阳,大多具有升浮之性;具有酸(涩)、苦、咸、和寒凉之性的药物,属阴,大多具有沉降之性;《本草纲目》:“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②药物的质地轻重:轻虚升浮,重实沉降;《备要》:“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74.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28.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74.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2③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本草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④配伍:从众效应;引经药的作用。《本草纲目》“非无定性也,夺于群众之势,不得不然耳。”《本草纲目》“升降在物,亦在人也”75.③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29.③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75.③炮制:酒—升4、升降浮沉的作用升浮药,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其作用都有向上或向外的趋势。具有疏散解表、透疹消疮、开宣肺气、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症、升阳举陷、涌吐、开窍等功效;沉降药,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其作用都有向下或向内的趋势。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食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崩止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76.4、升降浮沉的作用30.4、升降浮沉的作用76.4、升降浮沉的作用30.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杀虫作用。还有一些药物作用趋势具有双向性,如:麻黄——即能发汗解表(升浮之性),又能利水消肿(向下的趋向);川芎——既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又能“下行血海”活血调经。77.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杀虫作用。31.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杀虫作用。77.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①改变病势趋向,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纠正机体功能失调,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②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通常情况下:病变(部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病势(趋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某些情况必须升降同用,以调节气机,恢复脏腑功能。交泰丸中黄连、肉桂的配伍,一升一降麻杏石甘汤中石膏、麻黄的配伍,一升一降78.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32.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78.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第四节归经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是中药性能的重要内容。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79.第四节归经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第四节归经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归经的源流:最早在《内经》有“五入”、“五走”的记载。《伤寒论》有六经辨证用药理论的记载,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本草衍义》《本草拾遗》将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与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金元时期《珍珠囊》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标志着系统的归经理论已确立。至清代,沈金鳌正式提出“归经”一词。在《要药分剂》一书中,于每味药下均列“归经”一项,用以说明药物的作用范围。至此归经理论得以完备。80.归经的源流:34.归经的源流:80.归经的源流:34.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从药物的疗效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81.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35.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81.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3经络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传到内在脏腑,内在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上来。心——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血瘀心痛肝——眩晕、胁痛、巅顶头痛、抽搐、目赤昏花肺——感冒、气喘、咳嗽、胸闷、浮肿胃——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