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汞的迁移转化课件_第1页
汞汞的迁移转化课件_第2页
汞汞的迁移转化课件_第3页
汞汞的迁移转化课件_第4页
汞汞的迁移转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元素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典型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元素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典型污染物重金属:ρ>5g/cm3重金属污染的特点:(1)持久性;(2)生物富集重金属污染:最引人注意的是汞、镉、铬、铅、砷、等第一节重金属元素重金属:ρ>5g/cm3重金属污染的特点:(1)持久性;重金一、汞1、环境中汞的来源、分布与迁移来源天然源人为源工业:氯碱、乙醛…实验室家庭一、汞1、环境中汞的来源、分布与迁移来源天然源人为源工业:氯

存在形态:汞以金属汞、无机汞、有机汞三种形式存在。

分布:自然界的浓度不大,但分布广。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汞由于人类活动而进入环境。一、汞存在形态:汞以金属汞、无机汞、有机汞三种形式存汞的迁移转化:(2)配合物A有机汞>无机汞B潮湿空气中挥发性>干空气中(1)挥发性(3)难溶物的转化软硬酸碱概念:一、汞汞的迁移转化:(2)配合物A有机汞>无机汞B潮湿空气2、水俣病和汞的甲基化1968年日本政府确认水俣病是由水俣湾附近的化工厂在生产乙醛时排放含汞废水造成的。这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的重金属污染重大事件。一、汞Hg2+甲基汞“汞鱼”水俣病2、水俣病和汞的甲基化1968年日本政府确认水汞的生物甲基化机理:汞的生物甲基化机理:3、甲基汞脱甲基化与汞离子还原还原作用:

CH3HɡCl+2H→Hɡ+CH4+HCl(CH3)2Hɡ+2H→Hɡ+CH4

HɡCl2+2H→Hɡ+HCl一、汞3、甲基汞脱甲基化与汞离子还原还原作用:Hg:BiogeochemicalcycleHg:Biogeochemicalcycle4、汞的生物效应(1)与有机配体基团结合(3)汞的消除:肾、肝、毛发等(2)毒性大一、汞4、汞的生物效应(1)与有机配体基团结合(3)含Cd废水水稻吸收人体二、镉1、痛痛病事件锌矿冶炼痛痛病含Cd废水水稻吸收人体二、镉1、Jinzuvally,JapanOuch-ouchdisease,irrigationwaterfromarivercontaminatedwithwastewaterfromazincminingandsmeltingplantAnOuch-ouchdiseasevictimJinzuvally,JapanOuch-ouchd2、镉的环境分布与污染来源污染来源:冶炼、电镀、电池、矿物燃料等二、镉分布:地壳中含量低,通常与锌共生。2、镉的环境分布与污染来源污染来源:冶炼、电镀、电池、矿物燃3、镉污染的特点二、镉易形成各种配合物A价态总是保持在+2价B底泥对镉有较强的吸附C3、镉污染的特点二、镉易形成各种配合物A价态总是保持在+2价4、镉的毒害性二、镉A、损害Y染色体。B、阻碍Ca的吸收,导致骨质松软。C、取代Zn和Cu,破坏正常的代谢。4、镉的毒害性二、镉A、损害Y染色体。B、阻碍Ca的吸收,导1、铬的分布与污染来源污染来源:电镀、皮革、染料等三、铬分布:环境中含量低,生物体对铬有较强的富集作用。1、铬的分布与污染来源污染来源:电镀、皮革、染料等三、铬铬的迁移转化:Cr(OH)3沉淀水体的Cr(Ⅲ)Cr(Ⅵ)三、铬pH>4氧化性物质强碱性介质Fe2+

等铬的迁移转化:Cr(OH)3沉淀水体的Cr(Ⅲ)Cr(Ⅵ)三4、铬的生物效应(1)Cr(Ⅲ)是人体必需,缺乏将可能出现动脉硬化和心脏病。(3)铬的消除:生物半衰期相对较短,容易排除体外。(2)Cr(Ⅵ)有致癌作用,金属铬、氧化铬均有致癌活性。三、铬4、铬的生物效应(1)Cr(Ⅲ)是人体必需,缺乏将可能1、砷来源、分布来源天然源:砷黄铁矿(FeAsS)雄黄矿(As4S4)雌黄矿(As2S3)人为源:矿冶工业、农药、含As煤燃烧等。四、砷1、砷来源、分布来源天然源:砷黄铁矿(FeAsS)人为源:2、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水中:H3AsO3

H3AsO4[O][R]四、砷存在形态:环境条件主要存在形态pE高pH=4~9H2AsO4-和HAsO42-pH>12.5AsO43-pE<0.2pH>4H3AsO3和H2AsO3-2、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水中:H3AsO32、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土壤中:以AsO43-和AsO33-存在的砷容易被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四、砷存在形态:2、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土壤中:以AsO43-和AsO33-3、砷的生物甲基化与还原

3、砷的生物甲基化与还原

4、砷的毒性与生物效应毒性:无机砷>有机砷

As(Ⅲ)>As(Ⅴ)(1)无机砷可抑制酶的活性。四、砷(2)影响ATP的生成。

(3)影响人的染色体。

4、砷的毒性与生物效应毒性:无机砷>有机砷(1)无POPs: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TS:PersistentToxicSubstances持久性有毒物质第二节有机污染物POPs:PersistentOrganicPollu第二节有机污染物一、有机卤代物1、卤代烃(1)种类与分布(2)主要卤代烃的来源

A、CH3Cl主要来自海洋

B、氟利昂-11(CCl3F)

C、氟利昂-12(CCl2F2)D、CCl4:灭火剂、工业溶剂、干洗剂等;

E、CH3CCl3:去油剂和干洗剂第二节有机污染物一、有机卤代物(3)卤代烃在大气中的转化A、对流层中的转化:一、有机卤代物(3)卤代烃在大气中的转化A、对流层中的转化:一、有机卤代物B、平流层中的转化:一、有机卤代物B、平流层中的转化:一、有机卤代物

2001年5月,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对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POPs公约)。根据这项公约,各缔约国将采取一致行动,首先控制并逐步消除12种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特别有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004年5月,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该公约。2004年11月11日对我国正式生效。2001年5月,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对某些POPs杀虫剂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滴滴涕、六氯(代)苯工业化学品:多氯联苯(PCB)、人类无意合成的物质: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呋喃(PCDD/F)六氯(代)苯POPs杀虫剂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POPs的判别标准持久性远距离环境迁移的潜在能力T1/2(inair)>2daysT1/2(水中)>2个月T1/2(土壤或沉积物)>6个月

BCF>5000,或logKow>5有令人关注的其他证据生物积累性毒性POPs的判别标准持久性远距离环境迁移的潜在能力T1/2POPs的特点:

1、蓄积性

2、收放性

3、半挥发性

4、对的健康和生态的影响POPs的特点:

1、蓄积性2、收放性3、半挥发性41.全球蒸馏效应(GlobalDistillation或Fractionation)2.蚱蜢跳效应(GrasshopperEffect)1.全球蒸馏效应(GlobalDistillation或全球蒸馏效应沉降作用>挥发作用挥发作用>沉降作用低挥发性中等挥发性高挥发性全球蒸馏效应沉降作用>挥发作用挥发作用>沉降作用低挥发性中等大气排放土壤蒸发沉积降解1次跳跃2次跳跃排放大气土壤蚱蜢跳效应:跳跃次数的定义大气排放土壤蒸发沉积降解1次跳跃2次跳跃排放大气2、多氯联苯

PCBs全部结构有210个,目前已鉴定102个。(1)结构与性质联苯多氯联苯2、多氯联苯PCBs全部结构有210个,目(2)来源与分布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PCB):来源: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变压器、电容器的冷却剂、绝缘材料、耐腐蚀涂料等。分布:极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具有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2)来源与分布多氯联苯(Polychlori(3)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主要转化途径是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3)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主要转化途径是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A、光化学分解:A、光化学分解:B、生物转化:B、生物转化:(4)多氯联苯的毒性与效应

毒性:

污染控制日本米糠油事件(4)多氯联苯的毒性与效应日本米糠油事件3、二恶英和呋喃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大的有机污染物。(1)结构与性质(2)来源与分布3、二恶英和呋喃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Dioxinisreleasedbypapermills,bymetalsmelters,bymanychemicalplants,bymanypesticidefactories,andbyallincinerators.Theentire"dioxin"familyconsistsof75differentdioxinsand135differentfurans.Thedioxin,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isconsideredtobethemosttoxictypeofdioxin.Polychlorinatedbiphenylether(P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