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课件_第1页
线性代数课件_第2页
线性代数课件_第3页
线性代数课件_第4页
线性代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性代数课程简介一.教材与参考书《线性代数》吴传生王卫华编教材选用:参考教材:

线性代数是一门基础数学课程,其核心内容是研究有限维线性空间的结构和线性变换.其理论和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线性代数课程简介一.教材与参考书《线性代数》吴传生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矩阵的特征值二次型1.教材内容:2.学习方法与要求;预习+课堂学习+课外练习课本+练习本+笔本期应完成:10次作业、2次考试(4次考试)

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矩阵的特征值二次型1.教材内容:线性代数(LinearAlgebra)简介加法与乘法被看成是代数系统中的一般运算。一.代数:是指由字母或符号来研究数及其结构的科学。1.初等代数

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初期的代数主要源于解方程.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方程问题。线性代数(LinearAlgebra)简介加法与乘法被看成初等代数研究的对象:代数式的运算和方程的求解。整式、分式和根式是初等代数的三大类代数式。四则运算,乘方和开方运算,通常称为初等代数的代数运算.初等代数的十条规则:(1)五条基本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2)两条等式基本性质:初等代数研究的对象:代数式的运算和方程的求解。整式、分式和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非零的数,等式不变;(3)三条指数律: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指数的乘方等于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人们在解方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无理数、负数和复数,从而使数的概念得到了扩充。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非零2、代数的基本定理1799年高斯(Gauss)证明:复数域上任意一个一元n次(n>0)方程任何一个一元n次方程在复数域上有且仅有n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至少有1个根,这就是说,至少有1个复数x满足这个等式;2、代数的基本定理1799年高斯(Gauss)证明:复数域3.多项式方程的代数解问题方程的代数解是指:方程经过有限次代数运算得到的解。例如:的解.

,,

阿贝尔(Abel)(1802~1829)证明了五次方程不可能有代数解3.多项式方程的代数解问题方程的代数解是指:方程经过有限次代4、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设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域上的两个根为,则有一般地:设在复数域上的n个根为,则有4、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设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域上的两…2.高等代数1832年法国数学家伽罗瓦运用“群”的思想彻底解决了用根式求解代数方程的可能性,由此代数转变成为研究代数运算结构的科学.…2.高等代数1832年法国数学家伽罗瓦运用“群”的思想二.线性代数“线性”的含义是指未知量的一次式。

例如:y=ax表示变量y是变量x的一个线性函数,y=ax1+bx2表示变量y是x1,x2的线性关系。一个线性表示不能包含诸如x2和x1x2的二次项,这些二次项是非线性的。线性代数的研究对象: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行列式和矩阵的是线性代数的两个重要工具.二.线性代数“线性”的含义是指未知量的一次式。例如:y=1、求解线性方程组例1:明代程大为著的《算法统宗》中记载: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3个,小和尚3人一个,刚好分完。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解:设有大和尚x人,小和尚y人,于是有用代入法求得:,代入,解出:1、求解线性方程组例1:明代程大为著的《算法统宗》中记载:解例2:中国古代算书《张丘建算经》记载百鸡问题:公鸡每只值五文钱,母鸡每只值三文钱,小鸡三只值一文钱,现在用一百文钱买一百只鸡,问:在这一百鸡中,公鸡、母鸡、小鸡各有多少只?解:设有公鸡x只,母鸡y只,小鸡z只,则有有(2)×3-(1)得

例2:中国古代算书《张丘建算经》记载百鸡问解:设有公鸡x只,因为y是整数,可设代入得:又y>0,可知k=1,2,3,由此得或或因为y是整数,可设代入得:又y>0,可知k=1,2,3,由例3求解下列线性方程组(1)(2)(3)解:由(2)-(1)得(3)方程组与下列方程组同解

(4)(5)由(5)×2-(4):k是任意常数令:例3求解下列线性方程组(1)(2)(3)解:由(2)-(1)解:利用高斯(Gauss)消元法求解.将1,2两个方程互换位置得解:利用高斯(Gauss)消元法求解.将1,2两个方程由第1个方程分别乘-2,-2,-3,后与2,3,4方程相加,得同理:将2,3方程互换位置,得把第3,4两个方程分别加上第2个方程的-4,-1倍,得由第1个方程分别乘-2,-2,-3,后与2,3,4方程相加,同理;得

从第3个方程回代同理;得从第3个方程回代利用高斯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解:原方程组→无解.若我们进一步变换可得:利用高斯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解:原方程组→无解.若我们进一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线性方程组的解有3种情况:唯一解、无穷解和无解。当未知量或方程组的个数增多时,

常用高斯消元法求解方程组.一般地,方程组可表示为:它是线性代数的主要研究对象。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线性方程组的解有3种当未知量或方程组的个例:总收入问题某地区有1个工厂,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xi(i=1,2,3),表示工厂生产这3种产品的数量,ai(i=1,2,3)表示第i种产品的单价,y表示这3种产品的总收入,则有:若某地区有1,2,3,4个工厂,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xki(k=1,2,3,4;i=1,2,3)是k工厂生产i种产品的数量,ai(i=1,2,3)表示i种产品的单价,yk表示k工厂的总收入,则有:2、线性代数的数学模型例:总收入问题某地区有1个工厂,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xi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一个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它有产出,作为消费者它有投入,企业之间的这种平衡关系可以用一系列的线性方程组来表示,这就是列昂节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一个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消例全球定位系统GPS

要想知道卡车在公路上行驶时的位置可利用GPS系统.这个系统是由24颗高轨道卫星组成,卡车从其中3颗卫星接受信号,接受器里的软件利用线性代数方法来确定卡车的位置.

当卡车和一颗卫星联系时,接受器从信号往返的时间能确定卡车到卫星的距离,例如14000公里,从卫星来看,知道卡车位于以卫星为球心,半径为14000公里的球面上的某地.设卡车位置(x,y,z),第一颗卫星位置(a1,b1,c1)即例全球定位系统GPS要想知道卡车在公路上行驶时的位置可同理假设第2,3颗卫星的位置分别是(a2,b2,c2)和(a3,b3,c3)距卡车的距离分别是17000和16000公里,则有这些关系式不是线性关系式,要求(x,y,z)由(1)减(2),(3)得:同理这些关系式不是线性关系式,要求(x,y,z)由(1)减(例:动画问题动画设计中常常用到坐标变换如:平移旋转等设平面上的点为(x,y)平移变换后为则:设平面上的点为(x,y)旋转变换后为则:(x,y)αθr例:动画问题动画设计中常常用到坐标变换如:平移旋转等设平面§1n阶行列式的定义的主要内容是:一.2阶行列式和3阶行列式的定义(一)2阶行列式的定义(二)3阶行列式的定义二.n阶行列式的定义§1n阶行列式的定义的主要内容是:一.2阶行列式和3阶行行列式简介行列式出现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它是数学语言上的改革,它的简化的记法常常是深奥理论的源泉。

———P.S.Laplace是一种速记表达式.行列式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七世纪日本数学家关孝和提出来的(1683年)

Vandermonde首次对行列式理论进行系统的阐述成为行列式理论的奠基人.行列式简介行列式出现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它是数学语言上的改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一.2阶行列式和3阶行列式的定义(一)2阶行列式的定义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一.2阶行列式和3阶行列式的定义(一方程组的解为由方程组的四个系数确定.方程组的解为由方程组的四个系数确定.

由四个数排成二行二列(横排称行、竖排称列)的数表定义即由四个数排成二行二列(横排称行、竖主对角线副对角线对角线法则二阶行列式的计算若记对于二元线性方程组系数行列式主对角线副对角线对角线法则二阶行列式的计算若记对于二元线性方线性代数ppt课件则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解为注意

分母都为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则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解为注意分母都为原方程组的系数行例1解例1解(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由(1)(2)消x3,同理(1)(3)消x3得(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由(1)(2)消x3由二元一次方程组可知:若系数行列式:即:由二元一次方程组可知:若系数行列式:即:那么:那么:三元线性方程组:若系数行列式不等于零,有解:三元线性方程组:若系数行列式不等于零,有解:(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定义记(1)式称为数表所确定的三阶行列式.(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定义记(1)式称为数表所确定的三阶行列(1)沙路法三阶行列式的计算.列标行标(1)沙路法三阶行列式的计算.列标行标(2)对角线法则注意

红线上三元素的乘积冠以正号,蓝线上三元素的乘积冠以负号.说明

对角线法则只适用于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2)对角线法则注意红线上三元素的乘积冠以正号,蓝例

解按对角线法则,有例解按对角线法则,有二.四阶行列式与n阶行列式的定义不适用对角线定义.二.四阶行列式与n阶行列式的定义不适用对角线定义.1+1×三阶行列式的沙路法和对角线法不适用四阶行列式二.四阶行列式与n阶行列式的定义1+1×三阶行列式的沙路法和对角线法不适用四二.四阶行列式与例:求x4=?(1)(2)(3)(4)由(2)+(3)得:得:103例:求x4=?(1)(2)(3)(4)由(2)+(3)得:得观察2阶和3阶行列式:=?观察2阶和3阶行列式:=?三阶行列式:+1232313121322133210个2个2个偶排列1个1个3个奇排列记:为排列的逆序数总数.三阶行列式:+1232313121322133210个2个2规定=行列式的一般项定义.规定=行列式的一般项定义.补充说明:行列式的一般项定义中列标可按自然顺序排列.例如:补充说明:行列式的一般项定义中列标可按自例如:n阶行列式的一般项定义行列式的一般项简记其中aij是行列式的元数.n阶行列式的一般项定义行列式的简记其中aij是行列式的例:写出四阶行列式中含有因子的项.例:计算行列式例:写出四阶行列式中含有因子的项.例例1计算对角行列式分析展开式中一般项中的元素积:所以只能等于,同理可得解即行列式中不为零的项为例1计算对角行列式分析展开式中一般项中的元素积:所以§5行列式的性质§5行列式的性质一、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称为行列式的转置行列式.若记,则.记性质1

行列式与它的转置行列式相等,即.一、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称为行列式的转置行列式.性质1

行列式与它的转置行列式相等.证明根据行列式的定义,有若记,则行列式中行与列具有同等的地位,行列式的性质凡是对行成立的对列也同样成立.性质1行列式与它的转置行列式相等.证明根据行列式的定义,性质2

互换行列式的两行(列),行列式变号.验证于是推论如果行列式有两行(列)完全相同,则此行列式为零.证明互换相同的两行,有,所以.

备注:交换第行(列)和第行(列),记作.性质2互换行列式的两行(列),行列式变号.验证于是推论性质3

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的元素都乘以同一个倍数,等于用数乘以此行列式.验证我们以三阶行列式为例.记根据三阶行列式的对角线法则,有备注:第行(列)乘以,记作.性质3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的元素都乘以同一个倍数推论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元素的公因子可以提到行列式符号的外面.备注:第行(列)提出公因子,记作.推论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元素的公因子可以提到行验证我们以4阶行列式为例.性质4

行列式中如果有两行(列)元素成比例,则此行列式为零.验证我们以4阶行列式为例.性质4行列式中如果有两行(列性质5

若行列式的某一列(行)的元素都是两数之和,例如:则性质5若行列式的某一列(行)的元素都是两数之和,则验证我们以三阶行列式为例.验证我们以三阶行列式为例.性质6

把行列式的某一列(行)的各元素乘以同一个倍数然后加到另一列(行)对应的元素上去,行列式不变.则验证我们以三阶行列式为例.记备注:以数乘第行(列)加到第行(列)上,记作.性质6把行列式的某一列(行)的各元素乘以同一个倍数然后加例如3或2阶行列式的按第1行展开式归纳如下:四阶行列式与n阶行列式按行展开式定义.例如3或2阶行列式的按第1行展开式归纳如下:四阶行列式与n阶按照这一规律观察2阶:=规定:按照这一规律观察2阶:=规定:在阶行列式中,把元素所在的第行和第列划去后,留下来的阶行列式叫做元素的余子式,记作叫做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例如

的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1.余子式与代数余子式在阶行列式中,把元素所在的第行和线性代数ppt课件

的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的余子式和定义:由n2个数aij(ij=1,2,…n)组成的n阶行列式n阶行列式按第1行展开的定义是一个算式.当n=1时,定义D=当n≥2时,定义为其中:定义:由n2个数aij(ij=1,2,…n)组成的n阶行列式例1=40按第1行的元素展开例1=40按第1行的元素展开推论行列式任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等于零,即分析我们以3阶行列式为例.把第1行的元素换成第2行的对应元素,则推论行列式任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定理

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即推论行列式任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等于零,即综上所述,有同理可得定理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例计算行列式例计算行列式例设

求及例设几类特殊的n阶行列式的计算.几类特殊的n阶行列式的计算

克拉默法则克拉默法则二元线性方程组若令(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则上述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解可表示为二元线性方程组若令(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则上述二元线性方一、克拉默法则如果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不等于零,即一、克拉默法则如果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不等于零,即其中是把系数行列式中第列的元素用方程组右端的常数项代替后所得到的阶行列式,即那么线性方程组(1)有解并且解是唯一的,解可以表示成其中是把系数行列式中第列的元素用方程组右端定理中包含着三个结论:方程组有解;(解的存在性)解是唯一的;(解的唯一性)解可以由公式(2)给出.这三个结论是有联系的.应该注意,该定理所讨论的只是系数行列式不为零的方程组,至于系数行列式等于零的情形,将在第三章的一般情形中一并讨论.定理中包含着三个结论:方程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