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卫生院、村卫生室院感控制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乡卫生院、村卫生室院感控制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乡卫生院、村卫生室院感控制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乡卫生院、村卫生室院感控制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乡卫生院、村卫生室院感控制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医培训教材村卫生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汉滨区第一医院控感办侯小红

2012年5月

一、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及培训要求

(一)医院感染:顾名思义医院感染即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又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世卫组织给医院感染下的定义是:“凡病人因住院、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出现症状,均属医院感染”。

内涵:1、明确规定了感染发生的地点必须是在医院内;2、疾病的潜伏期是判定感染感染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主要依据;3、医院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如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住者以及探视者。

但由于门诊患者和探视者在医院中停留时间较短,即使在医院受到了感染,也很难发现,所以,一般不把这些人列为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目前,医院感染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分类: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分为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四)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各级管理和医务、工勤人员必须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均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应根据专业/职业的特点决定。各级管理人员应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理论的进展和本院、本管辖领域医院感染管理的要点及相关管理知识;医务人员应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工勤人员应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相关消毒药械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

二、村卫生室如何防控医院感染

(一)房屋如何布局

(二)村卫生室应有哪些设施(三)如何保障病人安全(四)医务人员如何进行自我防护(五)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如何处理

(六)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七)遇到传染病怎么办?(一)房屋如何安排

十六个字:四室独立墙地光洁洁污分开流程合理。

1、四室独立: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分为A、B二级,A级为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标准,B级为村卫生室基本建设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的依据。

业务用房面积:A级不少于80平方米,B级不少于60平方米。独立或相对独立。医疗区、生活区必须彻底分离。四室是指门诊室、治疗处置室、注射输液室和药房。室内物品固定放置,无杂物。

2、墙面、地面应做处理,使其光滑,利于随时清洗、消毒。

3、洁污分开:一是清洁区与污染区相对分开;二是洁净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

4、流程合理:一是医务人员路线与病人路线尽量分开;二是人流与物流分开。

(二)村卫生室应有哪些设施村卫生室建设规范要求至少拥有以下基本设备: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身高体重计、诊察床、诊察桌、出诊箱、药品柜、输液器材、换药器材、紫外线灯、污物桶、资料柜、电话、简易高压灭菌设备、灭火器、观察床、输液椅等。

此外,必须备有洗手设施、保洁设施、不同规格的整理箱、器械清洗设施及无菌物品储藏柜。

(三)如何保障病人、自身安全?

1、做好环境保洁、消毒、隔离工作,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2、做好标准预防工作,树立正确安全意识定义:标准预防即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是:⑴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⑵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概念: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①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防止尘埃飞扬;

②工作人员操作前,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③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内。一经取出就认为是相对无菌,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④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保存期为7—14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均应重新灭菌处理;⑤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未经消毒的用物、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操作时,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⑥无菌区的边缘向内3厘米为相对无菌区,3厘米以内是无菌的安全范围;⑦一切无菌操作,均应使用无菌物品,禁用未经灭菌或疑有污染的物品;⑧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4、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常居菌:也称固有性细菌,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暂居菌:也称污染菌或过客菌丛,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很容易被清除。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手卫生规范第十条规定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手消毒:(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等重点部门前后;(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感染的物品后;(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第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洗手方法:(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总之洗手包括以下六个程序

流动水湿手

取一次性洗手液

充分揉搓

流动水冲洗

干手

护肤。

取液、揉搓、冲洗可重复!

揉搓手包括揉搓手掌、手背及后指缝、手缝及指侧、指背及关节、大拇指、指尖、手腕等步骤。

要求:人手备一个指甲刀、一瓶护手霜,不与人共用。4、合理医疗,安全行医,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八字原则安全有效顺从经济

(四)医务人员如何进行自我防护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常见的医疗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帽子、防护镜、防护面罩、手套、防护服、鞋套、筒靴、防水围裙、帽子、手消毒剂、冲眼器等。3、树立标准预防意识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积极应对职业暴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①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②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③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近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0%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④正确处理锐器:不要将针头重新套帽、折断或进行其他手工操作;不得用手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或废弃的刀片、针头等;⑤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场所吃喝、吸烟和化妆,不得将食物和饮料存放在放置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内;⑥凡与血液或感染物质接触后的所有设备、环境和物体表面均应消毒;⑦离心或处理血液时如存在溅泼、飞溅或产生气溶胶的危险时,应在有防护的区域内进行;⑧个人防护设施在离开工作场所时应立即除去,应将所有的污染物放在特定的区域进行清洗、去污或其他处理;离开工作场所时脱下的防护服,应放在特定的区域或容器内保存、处置、清洗或去污;处理被污染的物体时,要用不透明的双层胶袋包好,贴上标志才可送去焚化;被污染的衣物也要标明,以引起洗衣者的注意。判断暴露源性质1、HIV阳性→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内服用→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所在地区疾病控制部门。2、被抗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一周后皮下注射一疗程成人量乙肝疫苗。

(五)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如何处理

消毒技术规范按照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将医疗用品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人无菌的组织内。例如,体温表、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口罩、便器、餐具、茶具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

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例如,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

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达到灭绝水平方可使用;

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水平方可使用;

(六)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⑴被病人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