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 案例_第1页
生态农业 案例_第2页
生态农业 案例_第3页
生态农业 案例_第4页
生态农业 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二、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模式

复合基塘模式

立体养殖模式

水生经济植物种植模式

工业原料作物种植模式

湖州林模式

湖州草食畜禽模式

三、案列分析

案例一: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

案例二:浙江青田稻鱼共生模式

四、发展生态农业

安全角度

宏观视角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一、绪论研究背景:

纵观人类一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生态农业一、绪论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

目前,生态农业是国内外讨论的热点,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理论基础上不完备、技术体系不够完善、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等。文献综述: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用能循环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代替过去的单城市经济”观点,这被认为是现代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论萌芽。

Frosch和Gallopoulos的文章“Strategiesformanufacture”中对生态产业体系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对该领域的关注。Allenby提出生态产业系统组成的4个基本要素:资源开采者、制造者、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

对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Schalarb和Alfred认为,生态产业系统企业之间建立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共生关系或者将区域政府、社区公众加入企业间的循环,形成多方的合作实现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的功能。Christen、Cohen-Rosenthal等指出,生态农业的关键因素是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因素。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一、绪论生态农业一、绪论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的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校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是符合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农业举措。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构建“社会-经济-自然”批次互动的复合生态系统,这种系统互动关系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和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控制盒缓冲的生态功能。生态农业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一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危机、人力资源危机和技术资源危机。研究意义:

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起着国民经济、保护生态、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生态农业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一、绪论生态农业(一)复合基塘模式。根据基和塘的不同生态条件组配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充分发挥各物种间的互补特性,考虑生物种群搭配的时间序列,使环境节律和生物机能节律有机配合,在基面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在基面养殖禽畜,发展沼气,利用鸡粪喂猪、猪粪进沼气池、沼液喂鱼和塘泥、沼渣肥农作物等食物链形式,利用食物链的原理减小系统废弃物产生,达到了系统物质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增强系统稳定性,实现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目的。

(二)立体养殖模式。它是一种充分运用立体空间,根据生物特性、饲料来源、市场需求以及农户技术经验与习惯,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配置生物种群及数量比例关系,发挥生物间“互利共生”关系,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高效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常见的有两类:其一是同一立面空间多种畜、禽等分层养殖,如上层养鸽、鹌鹑,中层养兔,下层养猪;另一类是同立面空间同一畜、禽分层养殖,如室内分层养兔、分层笼养鸡等。

生态农业二、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二、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三)水生经济植物种植模式。在低湖田和退田还湖形成的次生湿地上种植莲藕、籽藕、茭白等水生经济作物,发展水生经济植物(莲藕、籽藕、茭白等),不仅可使退田还湖中所形成的新的次生湿地资源和原本荒芜或半荒芜的渠道、坑塘得以利用,缓解退田还湖带来的耕地减少压力,缓解人地矛盾,而且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工业原料作物种植模式。油菜是传统农作物,马铃薯既可作粮食,又可作菜用,常常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首选作物;亚麻是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油菜、马铃薯、亚麻亦是良好的工业原料作物。这3种作物的生长季节均在9月至次年5月。与企业结合在湖垸种植油菜、马铃薯、亚麻,不仅可解决退田还湖区农民的生存问题,而且可为湖区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二、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五)湖州林模式。利用欧美杨耐涝性强的特点,在地势较高、阻洪不大、季节性淹没的洲滩地,发展以林为主的林农、林渔复合经营模式。种植耐涝性强的欧美杨等速生工业用材林,林间栽种油菜、蚕豆等作物。将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兴林灭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相结合,具有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

(六)湖州草食畜禽模式。于枯水季节种植优良牧草,以草喂畜(鱼)发展养殖,实行鱼-草-畜生产模式,可获鱼畜双丰收。牧草品种选择黑麦草、紫云英、三叶草和苏丹草等优良牧草。案例一: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

元谋干热河谷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恶劣,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20%,由于林草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偏低,致使当地的饲料、肥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