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利尔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总结(全文)_第1页
富利尔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总结(全文)_第2页
富利尔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总结(全文)_第3页
富利尔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总结(全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富利尔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总结(全文)锌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增施锌肥对水稻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为验证锌肥在水稻生长、抗逆性、产量方面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特进行本次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和品种

试验地点为红卫农场科技园区,试验品种为空育131

1.2试验设计

大区试验,不设重复,试验共设2个处理。

处理1:富利尔锌肥在孕穗初期和齐穗期各喷洒一次,亩用量10克,兑水20-30升。

处理2:空白对照。与药剂处理相同时期喷洒等量清水。

2、调查标准

病害采用对角线取样的方法调查,每小区取5点,每点取20株,共100株,计算出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纹枯病:

发病级别发病情况

0级不发病;

1级一穴中少数植株发病或多数病斑的高度在稻株的1/4以下;

2级多数病株病斑在1/4~1/2之间;

3级多数病株病斑在1/2~3/4之间;

4级多数病株病斑在3/4以上;

5级多数病株发病枯死。

叶瘟:

发病级别

0级无病;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病斑长度小于1cm;

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10%~25%,;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50%以上或全叶枯死。

穗茎瘟:

发病级别

0级无病斑;

1级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5%以下,或个别枝梗发病;

3级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6%~20%,或1/3左右枝梗发病;

5级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21%~50%,或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51%~70%,或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9级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70%以上,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注:叶瘟:1-3(高抗)、4-6级(中抗)、7-8级(感病)、9级(高感)。

穗茎瘟:1级(高抗)、3级(抗病)、5级(中抗)、7级(感病)、9级(高感)。

褐变穗:

发病级别

0级无病;

1级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6%以下;

3级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7%~13%;

5级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14%~38%;

7级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39%~63%;

9级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64%以上。

3、结果与分析

3.1病害调查结果

数据显示:由于今年天气的因素,没有纹枯病的发生,导致富利尔锌肥对纹枯病防治效果不明显。

数据显示:由于今年天气的因素,没有稻瘟病的发生,导致富利尔锌肥对稻瘟病防治效果尚不明确。

数据显示:由于今年天气的因素,普遍有褐变穗病的发生,使用福利尔锌肥的处理1与对照相比发病株数较少,防效为21.25%,具有效果但不是十分明显。

3.2产量性状

由表可知,施用锌肥后,水稻的结实率增加了0.23%,但平方米穗数比对照低,最终实收后的产量对比后,增产3.01%。由此可见,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4讨论与小结

富利尔锌肥含有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中锌元素能够增加叶绿素的光合作用,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合理的施用富利尔锌肥有提高每穗粒数,增加结实率的趋势,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通过本次试验,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比为3.01%。由于今年的气候等因素,稻瘟病和纹枯病均没有发生,褐变穗有局部发生,施用富利尔锌肥的田块与对照田相比防治效果不是很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