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学第一二章•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区域性一一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学科。>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概念和理论来源;区域概念;地理学基础。>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理论相互借鉴;区域的限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 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应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应根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来界定>应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题、梯度转移问题。>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区域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着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 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1、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Macha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3)运输成本。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运输成本计算方法为依据,即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将有一部分丢失。>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一外围模型”>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第一,区位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论应当是层级的。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第二,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第三,积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合适。>第四,外部经济。聚集一一优势一一聚集。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但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杜能环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而没有揭示同时存在从外围到中心的聚集效应,这方面也应是区域经济学要研究的重点方向>2、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 (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R&D等。> (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 (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最直接的内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3、区域管理学派>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溶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上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着名的范例。>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第二,区域人口管理。它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适度人口、人力资源开发、人口和劳动力迁移。>第三,区域环境管理>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理论。>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政策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在构建当中。>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等,这些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区域发展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心点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包括借鉴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理论的侧重历史过程分析的突进分析思路、康芒斯的法律制度分析方法,并探索从新制度经济学当中为区域经济学寻找新的分析工具。>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是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基尼系数>4、区域经济政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也就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整个经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础。>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勾画一个地区的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区域经济的特点是具有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题时: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经济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地理学,一个是区位论。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区域经济学研究学派可划分为新经济地理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复习与思考1、 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的概念。2、 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是什么?3、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6、区域政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四章第三节韦伯工业区位论一、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 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三、 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 韦伯区位论的评价(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1.基本概念(1)区位因子(locationalfactors)及其分类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它们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方法与步骤(略)❖韦伯区位论考虑的一般区位因子:(原料和燃料费)、运费、劳动费用。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无限供应。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二)运费指向论1、主要观点: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前者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后者为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三)劳动费指向论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力成本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力成本指向占主导。(图2.12)2、理解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几个概念(1)劳动力成本一一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2)劳动力成本指数一一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3)劳动系数一一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其值越大,则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3、劳动成本指数的影响因素(1)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2)运输技术可加强劳动力成本指向性;(3)机械化则可能减弱劳动费指向性区位。(四)集聚指向论1、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3、集聚与分散的作用(1)集聚作用:>便于协作生产、共享某些技术环节;>减少成品或半成品的运费;>共享基础设施而减少成本投入;>共享某些企业所需的相关信息。(2)分散的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4、集聚指向的判断>用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来判断,其值越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一)理论借鉴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对其他产业区位乃至经济区位都有重大影响,被尊为近代工业理论的奠基人2、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对许多理论与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3、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二)理论与现实差距1、单纯的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中运费率物品、交通方式、地形条件而不同;2、研究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如仅考虑个别企业,而且区位因子也是个别的;3、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企业除关注成本外,可能还有利润或某种满足程度;4、既使是个别企业区位分析,也是较为简单,还有许多经济与非经济因子没有分析。如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以及政策因子等对企业区位的影响。>补充:廖什市场区位论思想A(一)假设条件1、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2、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3、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二)主要观点A1、企业最佳区位是利润(收入-费用)最大化点;2、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A3、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A4、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第五章第四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 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三、 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 中心地理论的评价1、背景A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A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二、基本概念1、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2、中心地一一向周围供给中心商品与服务的场所。3、中心性一一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表示(总供给量与自身消耗量之差)。4、 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周围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5、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也称门槛人口或最小经济许可空间。>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一)假设条件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5、相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任何中心地相同,且消费价格等于销售价格与交通费之和。从而,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满足原则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可有部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2,则构成中心地(市场区域)呈六边形格网。(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k地位于三个:较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有利于与较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显然,—(2)中心地市场区体系为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系统)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2)中心地市场区为市场区体系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7的倍数在变化。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058,…。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7倍。4)应用:该系统是行政管理最优,而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适用于行政统治较绝对时代、自给性强或区域与城市分离的相对封闭区域。>四、评价(一)理论借鉴(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2)该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如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影响(市场)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局等。(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二)理论的不足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3、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4、忽视了集聚利益。5、没有研究商品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复习与思考1、弄清区位论产生的背景;2、弄清区位论的假设条件;3、弄清区位论的主要观点;4、辩证地分析区位论的理论与现实。>现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运输区位论学派>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运输区位论学派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市场学派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成本一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行为学派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计量学派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社会学派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历史学派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区位和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进行区域经济研究必须掌握的基础和前提,是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学习部分。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区位理论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包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和制度条件。第六讲现代区位理论背景:195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方面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区位研究对象扩大为区域的国民经济体系,区位布局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活动的部门结构和空间布局最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生态相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使区位理论研究进入到现代区位理论研究阶段。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运输区位论学派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市场学派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成本一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行为学派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计量学派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社会学派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历史学派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本章小结•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区位理论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包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和制度条件。•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3.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2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3.3区域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对区域经济而言,有意义的经济进步基本是如下5个方面:•生产的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积累•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指区域经济活动总量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上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变化。3.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1.1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或平衡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区域平衡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引进并发展形成的。•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3.1.1.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认为,不发达经济中的人均收入提高和降低的趋势,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影响,即便在一个短期内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增长又导致人口的增加,从而使人均收入的水平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更低的水平。纳尔逊主要是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并指出,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不能靠国家进行投入,这种状态很难被打破。3.1.1.3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循环往复,贫困恶性循环。3.1.1.4纳克斯的“均衡增长”理论纳克斯认为: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资本的不足,而外来资本的缺乏在于本地区缺少有效需求,归根到底,要造就这种需求。如何造就呢?纳克斯认为只有在大范围内,各个部门当中平衡地进行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才可能造成这种需求,才可能促使资本进入。纳克斯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区域经济学在引入这一概念时,错误地认为均衡增长就是在所有地区同时增长,这其实是误解,因为纳克斯并没有谈到任何空间的问题,而只是谈部门的问题。•均衡增长并不是指所有的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在所有地区按一个速度增长,不可以机械地理解。均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地完备,使产业间能够相互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3.1.1.5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与纳克斯的均衡增长观点是一致的,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正由于三个“不可分性”,部门间的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大推进理论是指: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3.1.2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或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3.1.2.1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3.1.2.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其《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方向发展。3.1.2.2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但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这一差异趋于收敛。据此,威廉姆森认为区域差异遵循“全国增长轨迹上的倒'U'型曲线”。根据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将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3.1.2.3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输出基础模型将经济部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和一个自给性部门。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不断扩张并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相应扩张。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能否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第七讲第七讲区域分工与比较优势>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分工深化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发展的源泉。>区域分工的性质:区域分工是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分工是经济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另一方面,区域分工必须通过区际之间的贸易,从而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区域专业化生产发展具备的条件:>1、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2、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该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这是根本的前提条件。>3、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区域分工的特征:>1—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2—地区间密切地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化的前提。>3—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包括国际分工地各种形式,也包括国内分工的各个层次。>4、区域分工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形态之中。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和外部性:——1、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建立在对分工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的。分工经济指的是分工所带来的益处。>按照亚当•斯密和阿林•扬格的观点,分工以专业化为基础。>分工经济性的主要表现:>1—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使复杂的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变得较为简单,无形中也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3—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分工的不经济性:分工使人局限于少数的操作,因而丧失了全面发展自己智慧的机会。区域分工经济性的特点:它使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的福利。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范围经济用于区域经济研究中,它主要指的时由于分工演进推动着区域内新产业的衍生,以及区域内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的区域生产率的增长。2、区域分工的外部性>它指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间形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1) 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2) 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3) 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的自由流动(4) 在区域分工中,由于每个区域选择行为策略的依据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可能导致区域与社会整体的无效率。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内生因素:不依赖于分工的外生因素和分工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内生因素。>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它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如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或作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内生因素:是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定的变量。内生因素决定了区域的内生的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是在分工演进中,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化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区域生产率的差别。内生因素包括: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度、市场化程度、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等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区域利益的特点: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也是区域分工的结果区域利益是集合的概念区域经济利益具有二重性,即自主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国民经济在国内外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是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宏观经济效益状况、市场占有率、区域形象影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的区位优势2、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决定的制度供给优势3、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决定的集聚优势4、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的产业结构优势以及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优势A(2、3为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A1—绝对优势理论A2—比较优势理论A3—要素禀赋理论A—、 对优势理论(斯密)A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资源就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国民财富,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形成的。A斯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A按此理论,一个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利。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A二、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A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比率与国外同种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即不同国家的产品成本比率或机会成本的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这就是李嘉图着名的比较优势理论。A三、赫克谢尔-俄林定理A(简称H—O定理一一资源禀赋理论)A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各地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不是古典学派认为而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产生的。A基本观点如下:A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A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产品中较多利用低价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A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分工理论经历了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到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再到要素禀赋学说的转变。A二战后,着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提出质疑,要素禀赋理论的权威性因此而被动摇。>至此,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和分工理论都忽视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抽离了地理空间概念,无法真正解释经济空间现象的典型特征。>区域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4—相似偏好理论,林德(瑞典)>5—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小岛清(日本)>6—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克鲁格曼(美国)>7—新兴古典专业化区域分工理论,杨小凯(澳大利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1、比较优势的成因>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1、比较优势的成因>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2、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区位商>区位商的第一种表示形式: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区位商的第二种表示形式: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之比。>3、比较优势的分类>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三类:>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第三章小结>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大推进”理论,论述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普遍增长的可能性。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不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输出基础”理论等,说明一个区域内由于要素供给的不足和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只能在条件好的地方首先发展。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是对区域关系发展轨迹的描述。>区域分工理论,主要是从古典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区域分工理论的起源,一般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学说。从绝对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到要素禀赋理论,再到相似偏好理论、协议性分工理论、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和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沿革过程。>比较优势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存在的形式上看,它可以有四种分类: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从来源上看,主要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三种。>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在此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第八讲>第四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本章结构安排>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五、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加,“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不同的是,仅仅有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他们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到城镇中从事着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缺一不可。>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第一阶段一一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第二阶段一一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着的产业,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增长达到较高的速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段。>第四阶段一一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第五阶段一一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三是新兴产业和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等。>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专业化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往在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寻求在该领域发展最好的合作伙伴,以求质量的完美。正因为如此,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协作的需要,相互投资占很大比例。>第六阶段一一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把资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另外,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的理论,也是比较通用的。1、传统社会阶段2、起飞前的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向成熟推进的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指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与产权和管理相关。例如,“温州模式”、“苏州模式”。2、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是指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第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产业模式。第二,发展进口替代产品的产业模式。第三,发展出口替代产品的产业模式。第四,优先发展赶超部门的产业模式,即工业赶超战略。3、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1)增长极模式区域空间开发的理论基础是增长极理论,并由此产生了增长极模式。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但是,主导部门的发展不可能是凭空造就的,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点。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这种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2)发展轴模式>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样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 (3)网络型模式>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增长网络的形成,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从一个点上表现出来,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意味的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而对于更大区域来说,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极,所以其极化的效应可能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着名的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来的。1940年,克兰克在他发表的着名经济学着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而开创了产业结构理论。克拉克关于三次产业的理论被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并成为分析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习惯上,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分别简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由于第三产业门类庞杂,人们在克拉克对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第三产业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主要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主要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和社会性的基础设施产业。>如果说第一、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那么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A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A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A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A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A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A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A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A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A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A配第-克拉克定律A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A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A克拉克主要总结了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其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而研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不仅需要知道各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揭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各自的贡献及其变化规律。A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着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A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A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A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A只靠农业,是不能维持和促进大国、大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A无工不富A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出路。A贫国变富国,首先要实现“农业革命”,然后进行工业革命。A就工业化而言,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工业主导产业也不一样。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产业农业中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工业的比重逐步增加。>这是因为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前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特别是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作基础,庞大的重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替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着名的霍夫曼定理。他用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霍夫曼系数二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3.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1、地区生产专业化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特定的区域属性,一个县的专业化产品对于一个省来说就不一定是专业化产品,甚至还需要输入。对于一个省、一个大区来说,也是一样。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式中: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为i地区j部门的产值;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为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为全国工业总产值。当>1,可以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W1时,则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性部门。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所有的专业化部门在地区经济中都起重要作用,但只有主导专业化部门也即主导产业才能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宰作用,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3、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比如以工业替代农业,以重工业替代轻工业,以深加工工业替代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替代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等等。•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本章结构安排一、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二、 产业布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