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酒醴醪教学讲解课件_第1页
91酒醴醪教学讲解课件_第2页
91酒醴醪教学讲解课件_第3页
91酒醴醪教学讲解课件_第4页
91酒醴醪教学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醴、醪、蜜膏一、酒、醴、醪:枸杞子酒、红花酒、丁香煮酒、栝楼醴、地黄煮酒、桂圆醴、茯苓酒、绿豆酒、薯蓣酒、海藻酒、固春酒、桑椹醪、薏苡仁醪、巨胜酒、虎鹿二仙酒、对虾酒、红糖醴、青蒿醴、五加皮醴的配方、制法、效用、按语。二、蜜膏乌鸡蜜膏、桑椹蜜膏、葡萄藕蜜膏、五汁蜜膏、秋梨蜜膏、桂圆参蜜膏、羊脂蜜膏、猪油蜜膏、乌发蜜膏、黑牛髓膏的配方、制法、效用、按语。一、酒、醴、醪:《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

酒醴lǐ:(1)甜酒。(2)甜美的泉水:~泉。

醪[láo]:1.汁渣混合的酒

2.本指汁滓混合的酒。《广韵》称其为浊酒,徐灏笺云:“醪与醴皆汁滓相将,醴一宿熟,味至薄,醪则醇酒味甜。”后亦作为酒的泛称。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气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乙醇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乙醇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乙醇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乙醇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浸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药酒制作方法

(一)冷浸法

冷漫法最为简单,尤其适合家庭配制药酒。采用此法时可先将炮制后的中药材薄片或粗碎颗粒,置于密封的容器中(或先以绢袋盛药再纳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入),浸泡14日左右,并经常摇动,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滤出药液;药渣可压榨,再将浸出液与榨出液合并,静置数日后再过滤即成。或者将白酒分成两份,将药材浸渍两次,操作方法同前,合并两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静置数日过滤后,即得澄清的药酒。若所制的药酒需要加糖或蜜矫味时,可将白糖用等量的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再将药液和糖液混匀,过滤后即成药酒。

(二)热浸法

热浸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制作药酒的方法。通常是将中药材与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放冷贮存。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乙醇燃烧,又要防止乙醇挥发。因此,也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此法适宜于家庭制作药酒,其方法是:将中药材与酒先放在小沙锅内,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锅中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乙醇挥发。此时一般可于药面出现泡沫时离火,趁热密封,静置半月后过滤去渣即得。工业生产时,可将粗碎后的中药材用纱布包好,悬于白酒中,再放入密封的容器内,置水浴上用40-50。C低温浸渍3-7日,也可浸渍2次,合并浸液,放置数日后过滤即得。此外,还可在实验室或生产车间中采用回流法提取,即在浸药的容器上方加上回流冷却器,使浸泡的药材和酒的混合物保持微沸,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和不同的酒度,再确定回流时间。回流结束后即进行冷却,然后过滤即得。

(三)煎煮法

此法必须将中药材粉碎成粗末,全部放入沙锅中,加水至出药面约10cm,浸泡约6小时,然后加热煮沸1—2小时,过滤后,药渣,再加水适量复煎1次,合并2次药液,静置8小时后,再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稠膏状,待冷却后,再加入等量的酒,混匀,置于容器中,密封,约7日后取上清液,即成。煎煮法,用酒量较少,服用时酒味不重,便于饮用,尤其对不善于饮酒的人尤为适宜。但含挥发油的芳香性中药不宜采用此法。

(四)酿酒法

先将中药材加水煎熬,过滤去渣后,浓缩成药汁,有些药物也可直接压榨取汁,再将糯米煮成饭,然后将药汁,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加盖密封,置保温处10日左右,并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且保持一定的温度,发酵后滤渣即成。

(五)渗滤法

渗滤法适用于药酒厂生产。先将中药材粉碎成粗末,加入适量的白酒浸润2-4小时,使药材粗粉充分膨胀,分次均匀地装入底部垫有脱脂棉的渗滤器中,每次装好后用木棒压紧。装完中药材,上面盖上纱布,并压上一层洗净的小石子,以免加入白酒后使药粉浮起。然后打开渗滤器下口的开关,再慢慢地从渗滤器上部加进白酒,当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上开关,从而使流出的液体倒入渗滤器内,继续加入白酒至高出药粉面数厘米为止,然后加盖,放置24-48小时后打开下口开关,使渗滤液缓缓流出。按规定量收集滤液,加入矫味剂搅匀,溶解后密封,静置数日后滤出药液,再添加白酒至规定量,即得药酒。红花酒(《金匮要略》)【配方】

红花100g,60度白酒400m1。

【制法】

红花放入细口瓶中,加入白酒,浸泡一周,每日振摇一次。

【效用】

必需时服用10m1,也可兑凉白开水10m1和加红糖适量。适用于妇女血虚、血瘀性痛经证。【按语】

本品原用于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原名“红蓝花酒”,为治疗妇女血虚、血瘀性痛经的常用方。方中红花活血祛瘀力强,放白酒中浸制,借酒的辛温行散,活血行气之性,以增强药性和便于药力迅速到达全身经脉。

孕妇忌服枸杞子酒

干枸杞子200克洗净,剪碎,放入细口瓶内,加60度白酒约300毫升,瓶口密封。每日振摇一次,浸泡一周后可开始饮用,边饮边添加白酒(约200毫升)。每日晚餐或临睡前饮用10~20毫升。可治肝肾虚损型目暗、目涩、视弱、迎风流泪等目疾,并可长肌肉,益面色(最后剩的枸杞子可拌白糖食用)。栝楼醴(《子母秘诀》)

[配方]全栝楼30克,黄酒100毫升。

[制法]将全栝楼和黄酒同放瓷杯中,再将瓷杯放入有水的蒸锅中以小火蒸炖20分钟。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效用]清热利咽,消痛肿疮毒。适用于乳腺炎初起、红肿热痛等症。

[按语]脾胃虚寒、大便溏薄、痰湿内盛者不宜服用。

桂圆醴(《万氏家妙方》)[配方]桂圆肉200克,白酒400毫升。

[制法]将桂圆肉放入细口瓶内,加入白酒,密封瓶口,每日摇晃l次,14天后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效用]补益心脾、养血定神。适用于虚劳衰弱、失眠、健忘、惊悸等症。

[按语]内有痰火或湿滞停饮者忌用。

香橼醴(《养疴漫笔》)[配方]鲜香橼100克,蜂蜜50毫升,白酒300毫升。

[制法]香橼洗净切碎,加水200毫升放入铝锅内煮烂后,加入蜂蜜,白酒煮沸,停火,装入细口瓶中,密封贮存,1个月后可饮用。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效用]行气化痰,润燥通经。适用于痰饮久咳、胸膈不利、脘腹痞满等症。

[按语]阴虚血燥、孕妇气虚者慎服。

红糖醴(《子母秘录》)[配方]黄酒50毫升,红糖10克。

[制法]黄酒和红糖同放入小铝锅中,以小火煮沸,待糖溶化后,停火。趁热顿服。

[效用]补中缓肝、散寒止泻。适用于盛寒性腹痛、腹泻等症。

[按语]凡内热较重者不宜多食。杨梅醴(《制果酒方》)[配方]鲜杨梅500克,白糖50克。

[制法]将杨梅和白糖置于瓷罐中捣烂,加盖稍留空隙,l周后自然发酵成酒。用洁净的纱布绞汁,即为杨梅醋。如甜度不够还可加适量白糖,置锅中煮沸停火,冷却后装瓶,密封保存,陈久为。夏季佐餐随量饮用。

[效用]生津止渴,祛暑止泻。适用于盛夏酷暑时节的暑湿泄泻、脘腹胀满等症。

[按语]内有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者不宜服。地黄醴(《景岳全书》)[配方]熟地240克,沉香(或用白檀香1克)3克,枸杞子120克,酒(与药的比例是5公斤酒泡500克药)。

[制法]将上药浸入酒中,浸泡10天之后即可饮用。饮完酒后,可按500克药泡3公斤酒的比例,仍用原药渣浸泡,半个月后,可继续服用。根据个人酒量,饮用适量,不宜过量。

[效用]滋阴养血,健步驻颜。适用于肾精不足,阴血亏虚所致的腰膝无力、视物昏花、须发早白、面色不华等症。

[按语]本品是一种补益甜酒。中老年肝肾阴虚者可选用,有健身防病之效。对虾酒

新鲜大虾一对冼净,置大口瓶或瓷罐中,加60度白酒约250毫升密封浸泡一周。每日随量饮酒,也可佐餐。酒尽时,烹食对虾分顿食用。可治疗性机能减退、阳痿。山楂酒

干山楂片冼净,去核,放入一斤装的细口瓶内约半瓶,再添加60度白酒至满瓶(约300毫升),密封瓶口,每日振摇一次,一周后可饮用,边用边添加白酒(约200毫升)。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可治劳动过力身痛疲倦和妇女痛经等症(最后所剩的山楂可拌白糖食用)。人参酒白人参50克,装细口瓶中,加60度白酒至今500毫升。封紧瓶口,每日一次,半月后开始饮用,随饮随添加白酒约会500毫升。每日晚餐时饮用10~30毫升。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疲倦、心悸、短气、阳痿等症。牛膝人参酒——(阳萎)

(《圣济总录》)【配方】牛膝、山萸肉、川芎、制附子、巴戟天、五味子、黄芪、人参各20克,五加皮、肉苁蓉、生姜、防风各25克,肉桂15克,海风藤(原方茵芋)10克,生地、蜀椒各15克,磁石(醋煅淬)20克,无灰酒1.5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捣细,用酒浸于瓶中,春夏3日,秋冬7日即可开取,去渣备用。

【主治】腰脚疼痛,下元虚冷,阳萎滑泄,便溏腹痛,气虚无力。

【用法】每日服15-20毫升,不拘时,频频温饮,常令有酒气相续。丹参酒

丹参30克洗净,剪碎,装入细口瓶中,加60度白酒约500毫升,封紧瓶口,每日振摇一次,浸泡半月后开始饮用。每日3次,每次20毫升,饭前服用。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丁香煮酒

黄酒50毫升放在瓷杯中,再加丁香2粒,把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锅中加热蒸炖10分钟。趁热饮酒。可治疗感寒性腹痛、腹胀、吐泻等症。母丁香公丁香地黄生地黄地黄煮酒黄酒200毫升倒入瓷杯中,再加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把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锅中加热蒸炖20分钟。每次温饮50毫升,每日2次。可治疗瘀血性产后出血症。益母草生地黄益母草益母草青梅煮酒

青梅30克,黄酒100毫升,同放瓷杯中,再将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锅中加热蒸炖20分钟。每次10~30毫升。可治疗食欲不振,蛔虫性腹痛,以及慢性消化不良性泄泻等症。酒浸杨梅

鲜杨梅不限量,洗净,浸泡在果酒(如葡萄酒)中,三日后食用。每次3个,一日2次。可治疗腹痛泄泻症。玉米须酒酿

玉米须15克,放在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出玉米须,再加已发酵好的酒酿100克,煮沸食用。本品解热透疹,可治疗风疹块。马蹄酒酿

将制成的糯米酒酿100克,洗净切片的鲜马蹄(即“荸荠”)10个,同放锅中,加水少许,煮熟食用。有清热、活血、益气、生津、透疹功效。出麻疹、水痘时食之相宜。橙调酒汁

妇科

甜橙一个,去皮、核,以洁净纱布绞汁,另加黄酒一汤匙,温开水适量。顿服,每日2次。可治疗乳腺炎,红色肿硬结,疼痛等病症。

桑椹醪

鲜桑椹1000克冼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500克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可补血益肾,聪耳明目。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薏苡仁醪

生薏仁米100克加水适量煮成稠米粥。再以糯米500克烧煮成干米饭。将二者拌匀,待冷,加酒曲适量,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有健脾胃,去风湿,强筋骨之功效。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固春酒

[配方]

鲜嫩桑枝、大豆黄卷、生苡仁、枢木子各120克,金银花、五加皮、木瓜、蚕沙各60克,川黄柏.松子仁各30克,烧酒5000升,生白蜜120克。

[制法]

将前10味捣碎,入布袋,置容辞中,加入白烧酒和白蜜,密封.置水锅内蒸3柱香取起,埋入地下,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桑枝金银花松子仁五加皮五加皮蚕沙大豆黄卷【别名】大豆卷【来源】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得。【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表。用于暑湿发热,麻疹不透,胸闷不舒,骨节疼痛,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5钱~1两。

【注意】无湿热者忌用。

1、蔷薇科木瓜属植物木瓜,本属植物有木瓜(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皱皮木瓜)等,这几种是原产中国的温带木本植物,其果实可供食用、药用,同时花色美丽,也供观赏;它们才是是传统文化、诗歌中所提到的木瓜,如《诗经》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2、热带水果番木瓜科木瓜(番木瓜),为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原产东南亚,大概17世纪明朝后期时传入中国,因外形与中国木瓜相似,故名“番木瓜”,同样可以食用和药用,但不供观赏。皱皮木瓜木瓜海棠皱皮木瓜[功用]

祛风除湿、消炎通络。

[主治]

风寒湿袭人经络、四肢痹痛不舒、俗日风气病、不论

新久、历治辄效。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随息居饮食谱》。枢木子即十大功劳红子也,黑者名极木子,亦可用,无则用叶或用南天烛子亦可。验之临床,

确有良效。本药酒用治热痹,效果亦佳。虎鹿二仙酒——(痿证)

【配方】虎骨500克,鹿筋1000克,枸杞、龙眼肉各500克,淮牛膝、当归各250克,白蜜500克。【制法】先将虎骨、鹿筋分别用开水煮一片刻,洗净,煎熬成膏。再将枸杞等药熬成膏,诸膏合在一起,加白蜜,再略熬成膏。以15克膏用酒1000克的比例,用好烧酒浸泡。及至用时,加入适量好黄酒掺和饮用。【主治】肝肾不足,风寒入侵,腰膝痿软,举步无力,筋骨关节疼痛等症。【用法】夏季饮用量宜少,冬季饮用量宜略多,酌量及习惯使用。说明:湿热浸淫,肺热伤津所致的痿证不可使用。服法:每日1~2次,每次取药膏3~6克,加入30毫升黄酒,加热搅拌,顿服。

说明:由湿热浸淫,肺热所伤引起的痿症不宜服。老虎为国家一级保护性动物,虎骨珍惜难得,现已禁止使用。本酒中可用狗骨代替,用量可适当增加。鹿筋可用牛筋代替,用量可加大。巨胜酒

(《寿亲养老新书》)[配方]薏苡仁100克,黑芝麻、生地黄各125克,白酒3000克。[制法]将黑芝麻煮熟晒干,薏苡仁炒至略黄。两药合起略捣烂后与切成小块的生地黄共装入纱布袋里,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2天即可服用。[功效]补肝肾,润五脏,填精髓,祛湿气。适用于体质虚弱,神衰健忘,记忆减退,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症。[服法]每日1~2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宜忌]大便溏泄,腹部虚寒者,不宜饮用此酒。

[按语]巨胜,《本经》名曰胡麻,味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其实就是芝麻,可作日常食品,亦可取油食用。有些地区以亚麻子代用,此为不妥;还有些地区,用三角胡麻(其实系茺蔚子)代用,亦十分不妥。

是方以巨胜子为主药,功可补益精血,润燥通便;干地黄可滋阴养血,“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本草纲目》)薏苡仁渗湿健脾,可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挛急,《本经》谓其“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三药合用,加酒之辛窜,能使药效迅速达于全身。故饮用此酒,能补五脏之虚赢,滋养力气,长肌肉而填精髓,补肾益肝,滋精养血,润燥滑肠。对中青年人的白头发,或者头晕眼花,亦颇适合。绿豆酒

[配方]

绿豆、山药各60克,川黄柏、牛膝、元参、沙参、白芍、山桅、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蜂蜜各45克,当归36克,甘草9克,酒适量(用黄酒约1000毫升)。

[制法]

将上药(除蜂蜜外)共研粗末,以绢袋装好,置容器中,加入酒,密封,浸泡数日后,过滤去渣,兑入蜂蜜即成。

[功用]

养阴润肺、清热解毒。

[主治]

肺津不足、燥热而咳、干咳少痰、口干易烦等证。

[用法]

口服。随时随量服之,不可过剂。

[附记]

引自《寿世青编》。本药酒可作辅助疗法之用,配合服用,效果尤佳。如有动血,如咳血、仅血等现象者应慎用茯苓茯苓酒

原料:白获苓60克,白酒500克。制法:将茯苓捣碎,用纱布包好,放入酒坛中,密封坛口,浸泡10天即可饮用。[功效]健脾和中,宁心安神,补虚益寿。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肌肉麻痹,身体瘦弱,惊悸失眠,健忘等症。

按:白酒具有宣引药势、调和气血、疏筋和血、抵御寒湿的功效。白茯苓浸泡于白酒中成茯苓酒。就是利用酒宣引药势的特点增强获苓的作用。是老年人长期饮用的理想药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养生药集》载“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注意]服用期间,忌食米醋等酸性食物。山茱萸【药名】:山茱萸【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功效】: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主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性味归经】:酸,微温。①《本经》:“味酸,平。”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③《别录》:“微温,无毒。”④《药性论》:“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