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13综述课件_第1页
唐宋文学13综述课件_第2页
唐宋文学13综述课件_第3页
唐宋文学13综述课件_第4页
唐宋文学13综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北宋后期词王易《词曲史》:“殿北宋之末,而集大成者,有二人焉,曰周邦彦,曰李清照,周起于南,而李出于北。”第一小节周邦彦一,周邦彦的生平与创作周邦彦,字美成,钱塘人。得势:向神宗献《汴都赋》歌颂新法,而大获赏识,由太学生升为太学正。失势:庐州(合肥),荆州,溧水(江苏)等地任职。得势:回京,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大晟府提举。失势:晚年和蔡京不合,顺昌(安徽),处州(浙江)等地为官,后死于南京。周邦彦有《清真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有词206首。二,周邦彦的咏物词柳永9首,晏殊21首,欧阳修19首,苏轼35首,周邦彦21首在清真词中所占的比例为十分之一左右。对前人的超越之处:1,托物言志善借咏物寄托自己悲欢离合之情,迁谪沉沦之慨,羁旅行役之叹,作家与物是水乳交融,物我不分的状态。《六丑》咏蔷薇,《花犯》咏梅,《兰陵王》咏柳等,无不在其中寄寓了作家的身世之感。

2,描写空灵。在描写上与物间离,不再是对“物”的特征(声,色,形,嗅等)作逼真质实的描写,所谓“穷形以尽相”,而是通过借代,拟人,用典,隐喻等多种手法,将物写得朦胧空灵,似是而非。

正单衣试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溪,轻翻柳陌。多情更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六丑》)从枝头飘落的蔷薇花被随风播迁:乱点桃溪。轻翻柳陌。静绕珍丛底。强簪巾帻或钗头颤袅。漂流处,莫趁潮汐。(被潮水卷走)陈廷焯:“满纸是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黄寥园:“自叹年老远宦,意境落寞,以下是花,是自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借代和隐喻:“楚宫倾国”;“钗钿”━━飘零于地的蔷薇花瓣“香泽”━━蔷薇花香“蒙笼暗碧”━━蔷薇叶“长条”━━蔷薇枝条“残英”“一朵”━━蔷薇残花“断红”━━飘零于水中的蔷薇花瓣拟人:“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蔷薇有刺的枝条挂住人衣的姿态。“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凋零的蔷薇花瓣被水欲卷未卷走的姿态。用典“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若是有情怎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韩渥《哭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李延年《佳人》)“钗钿堕处遗芳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晚风飘处似遗钿”(徐夤《蔷薇》)“桃蹊柳陌好经过”(刘禹锡《踏歌词》)《人间词话》:“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著。”《人间词话》:“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三,清真词在修辞技法方面的贡献。周济:“美成思力,独绝千古。”沈义府:“下字运意,皆有法度。”(一)精工锤炼之字法。周邦彦之前的婉约词往往是不可句摘,浑融一体,但清真词却有了“词眼”。“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兰陵王》(二)骈整典丽之句法。周邦彦之前的婉约词不太刻意追求工整骈俪的对句,周邦彦则受骈赋的影响,将四字骈句大量运用到词中。《满庭芳》“凤老莺雏,雨肥梅子”《过秦楼》“闲依露井,笑扑流萤”《过秦楼》“才减江淹,情伤荀倩”《宴清都》“庾信怨多,江淹恨极”

(三)繁复曲折之赋法。1,变柳永之平叙而为曲叙。叙述手法:顺叙,倒叙,插叙,预叙等。将叙述手法错综运用,使时空显得跳跃回环,就是曲叙。夏敬观的《手评乐章集》说“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对比周邦彦的《兰陵王》与柳永的《雨霖铃》:“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度。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兰陵王》)柳词:顺叙(别前━━别时━━别后)周词:总叙━━顺叙━━预叙━━插叙2,变柳永“单线推进”式抒情而为“一波三折”之法。柳词:最初的“无绪”━━高潮时的“无语凝噎”━━“酒醒何处”的凄凉——“良辰好景虚设”的空虚。周词:先不说自己和友人之离别,而先说古往今来离别之多,一曲折;强调自己是客中送客,增加送别的伤感度,二曲折;不说自己送别之销魂,代想离人分别之后的在行船之上的销魂,三曲折;由离人回到自身,这才是正写;追忆过往之欢会,反衬今日离别之凄苦,四曲折;回到现实的冷清,再正写。3,变柳永密丽质实的勾勒法而为化实为虚的手法。(见前咏物词)(四)严格精深之律法。周邦彦自创了50多个词调,这些词调有两个特点:1,调美。他所创的调都声腔圆美,格调高雅,较柳永所创之俗词俗调更迎合士大夫的口味。沈义府《乐府指迷》:“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

2,律严。(五)融会贯通之用典。苏轼偏爱用“文”之典,周邦彦则偏爱用“诗词”之典。一般词人都是单独化用某一首诗,而周邦彦则擅长于将数个诗人的数首诗的诗句杂糅在一首词中,融会贯通,创造出全新的意境。张炎《词源》:“采唐诗融化如己出。”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恕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西河》“金陵怀古”)

这首词化用了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古乐府之《莫愁乐》三首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第二小节李清照一,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有《漱玉词》一卷,《易安词》六卷,但后者亡佚。王灼《碧鸡漫志》:“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二,婉约之宗王士祯:“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为首。”(一)题材狭窄。李清照正当靖康之难,宋室南渡之际,如此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动荡却在她的词中没有丝毫的表现,而全为抒写闺情。从“代言体”到“闺中自道语”的转变:1,天真烂漫,待字闺中的少女情怀。代表作如《如梦令》,《点绛唇》等。2,婚后伤离怨别的少妇情怀。代表作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醉花阴》等。3,国破家亡之后飘零异乡,夫亡寡居,年老迟暮的老妇情怀。代表作如《声声慢》,《清平乐》,《菩萨蛮》,《蝶恋花》等。“闺中自道”比“代言体”更亲切真实。“尝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殴鹭。”(《如梦令》)(二)手法更细腻深入。1,在慢词中,李清照继承了柳永的铺叙点染手法,善于围绕某一种情感层层深入,反复加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铺叙:白天——黄昏——夜晚点染:点(主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乍暖还寒”(触觉的愁感,一染。)“三杯两盏淡酒”(味觉的愁感,二染。)“雁过也”(视觉偏动态的愁感,三染。)“满地黄花堆积”(视觉偏静态的愁感,四染。)“梧桐更兼细雨”(听觉的愁感,五染)就这样,从白天到黄昏,再到夜晚,从触觉,到味觉到视觉,再到听觉,作者越来越愁,直至将“愁”推向一个高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即便在局部的段落中,作家也善于这种层层递进抒情法,如《声声慢》前十四字:“此十四字之妙,……妙在曲尽思妇之情。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犹有未信其便去者,用‘觅觅’,觅者,寻而又细查之也;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也,闺阁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也。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不堪任,故终以‘戚戚’,则肠断心碎,伏枕而泣也。”(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此等心情,唯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唯女儿能出之。”(同上)2,在篇幅不长的小令,中调中,李清照也善于利用虚词的转折顿挫,书写细腻微妙的人物内心。“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三个转折虚词很好地刻画了一个极具戏剧性冲突的生活场景:“试”:预为刺探的,明知故问的,深情款款的“问”。“却”:漫不经心的,无关于心的“答”。“应”:莫名恼怒的,振振有词的“反诘”。有情之“问”——无心之“答”——恼怒之“反诘”这个戏剧性的生活场景也很好地刻画了身份不同的两个女性的心理和情感:小姐:多愁善感,敏感心细,任性使气。卷帘人(丫鬟):粗枝大叶,漠然淡然。黄廖园《廖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宇归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花草拾蒙》:“然易安亦从范仲淹句脱出,李特工耳。”“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走——回首——青梅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周邦彦《一落索》)李句的胜处一在于应和节气(重阳),就近取譬(黄花,西风乃重阳之时景),随手拈来,

妙趣天成。二在于黄花之“瘦”本已极富秋天之萧索感,而“人比黄花瘦”更动人心魄,周词没有这种冲击力。三在于周词是“我见犹怜”,而李词是自怜自伤,更显缠绵。(三)语言婉约本色而又不失新巧。李调元《雨村词话》:“(易安词)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可参片玉之斑。”张端义《贵耳集》:“清照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彭孙遹《金粟词话》:“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1,善于巧妙搭配,创造新奇别致的词句。“绿肥红瘦”——“叶肥花瘦”;“绿增红稀”“叶肥花瘦”虽然名物更直接,但不如“绿肥红瘦”有鲜明的色彩感。“绿增红稀”虽然有了鲜明的色彩感,但又缺少了花,叶在雨后一丰润,一纤弱的直观形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绿肥红瘦,此语甚新。”陈郁《藏一话腴》:“《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元准《论李易安词》:“绿肥红瘦语嫣然,人比黄花更可怜。若并诗中论位置,易安居士李青莲。”“香脸半开娇旖旎”(《渔家傲》)“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独抱浓愁无好梦”(《蝶恋花》)2,善于借鉴民歌语言特色,如重复,叠字,儿化语,口语等,增加音韵美。“夜来沉醉卸装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李清照《诉衷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