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勾连之门唤起共鸣之心_第1页
打通勾连之门唤起共鸣之心_第2页
打通勾连之门唤起共鸣之心_第3页
打通勾连之门唤起共鸣之心_第4页
打通勾连之门唤起共鸣之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通勾连之门唤起共鸣之心——谈谈古文教学温州市实验中学钱胜武各位老师:引子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一下有关文言文教学的一些话题。我们先来看一首《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同“肉”)。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章之一,它描述了我们祖先紧张而又欢乐的狩猎生活场景。全文仅用八个字就体现了强烈的故事性和画面性,同时强烈的节奏感又和诗歌的主题如此合拍。

像这样的语言,就是我们使用了将近3000年的古代汉语。俄国乌申斯基指出:“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也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是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正因如此,文言文以其不同于白话文的独特“语言形式”,千百年来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密码,蕴涵着民族丰厚的思想情感,其本身就是那个时代历史风貌、文化风情的绝好体现。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呢?想当年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让人眼前一亮,但是两者之间到底应当如何统一,这是十来年一直困扰一线教师的问题。2011版课标很好地表述了两者间的关系——工具性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人文性就是“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所以我们应当在教学中注重“言”与“文”有机地结合,在字词句间行走,行走之间,带着些文化点滴,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当下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四个维度——文言、文章、文人、文化。首先我们来谈谈第一个维度——文言。1、字词教学“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过好语言关,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传统的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老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成了令人头痛的“紧箍咒”。过于注重字词句的解读和翻译,常常把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侵害得支离破碎,令学生大感古诗文枯燥无味。所以我们有必要寻找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的对等。语言的学习依靠积累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古——古联系文言文字词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旧课已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如“然”可以作词尾,即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后面,做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的”“地”相当。讲到《愚公移山》中的“杂然”,联系《童趣》中的“怡然”“庞然”,《桃花源记》中的“俨然”,《小石潭记》中的“怡然”,《五柳先生传》中的“欣然”“萧然”,《醉翁亭记》中的“翼然”。学生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然地掌握了“然”作词尾的用法。而《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的理解,就可以联系《口技》中“群响毕绝”的“绝”,《三峡》中“哀转久绝”的“绝”,这几处都当“消失”讲。然后再温习已学过文言中的“绝”:《口技》中的“以为妙绝”是“极,极点”之意,《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是“隔绝”之意,《三峡》中的“沿溯阻绝”是“断绝”之意,“绝巘多生怪柏”是“险峻、陡峭”之意。再如《桃花源记》中“及下船”“及郡下,诣太守说此”的“及”字想到《孙权劝学》中的“及鲁肃过寻阳”,三处都作“到、等到”理解。这样联系旧知,启发新知,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讲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2)古——今联系我所言的“今”是指活在现代汉语中的语言现象,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的语言。文言文、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俗语。如“无济于事”“杯弓蛇影”“咫尺天涯”“尔虞我诈”等等。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已有的信息来理解所碰到的新词,既加深对新词理解的印象,又能巩固原有的知识。如“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的“焉”字作“哪里”解,学生就能想到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俱”的理解就可以结合“面面俱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分析。还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的“是”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一样,可以结合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来理解。比如“为”字,“以丛草为林”“自为其名”“知之为知之”可以用英语中的“make”帮助学生理解。2、句法习惯古汉语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如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如果学习文言文不了解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就可能一知半解,不得其味,与作者作品隔膜生疏。所以学习文言文还得了解这些句法习惯。古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很多,很多按古人习惯不成问题的“省略”,在今天看来是一头雾水。有的省略主语,如《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有的省略谓语,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有些省略宾语,如《论语》中“可以为师矣”;有些省略介词,如《童趣》中“见二虫斗草间”。这些句子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成现代汉语就要补充出来。《湖心亭看雪》中省略现象有多处:“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一句中“见余”的主语若按照现代汉语的句法特点去理解其主语承前省略,就成了“童子”,可联系上下文就能意会到“见余”的主语实际上是“亭上两人”;“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的主语应是“余”,回答者应是“亭上两人”,而“客此”又省略介词“于”,应作“客于此”理解。倒装句,分为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类型。对于这些倒装句式也应该按现代汉语的句法规则来翻译理解。《伤仲永》中“还自扬州”就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翻译时就应调整为“自扬州还”,如此学生才能理解“舅家”所在位置了。3、固定短语、语气词、节奏的重视古汉语中有几种特定的词组,常见的有:“有以”和“无以”,“有所”、“无所”和“何所”,“所以”,“如何”、“奈何”、“如……何”、“奈……何”,“无乃”等。了解这些固定短语的用法,学习文言文就省力省心多了。学习文言文还有一类词也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语气词。如哉、矣、兮、焉、乎、其、而已等需重点关注,它们在辅助句子表达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各个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又有细微的区别。如“可以为师矣”,“矣”表达出肯定满意的语气;“何有于我哉”,“哉”兼有感叹反问的语气;“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其”有反问推测之味,委婉下结论。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我们一般要注意他的句间停顿。我们应当注意它是以词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停顿。应当把握“两个原则”。第一个是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短语断开,要保持词短语的完整性。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今”是一个词,“天下”又是一个词,不能把“天下”断开,“今”和“天”不能连读。第二个是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开。否则就改变了句的原意。余闻之也/久。(《伤仲永》)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也”表提顿,按意义应归于前。总之文言诗文词语教学是承接着汉语发展的一个节点,这也决定着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其次我们来谈谈第二个维度——文章。我们先来看一首美国诗人爱默生诗歌《紫杜鹃》的翻译,你更喜欢哪一种?《紫杜鹃》五月,海风刺透静寂,林中忽遇紫杜鹃,叶空,花满,遍缀湿地。荒原《紫杜鹃》五月,海风刺透静寂,林中忽遇紫杜鹃,叶空,花满,遍缀湿地。荒原缓溪为之一亮,紫瓣缤纷飘落。黑水斑驳艳丽,绯鸟或暂歇凉。《紫杜鹃》五月,当凄厉的海风穿过荒漠,我看到树林里紫杜鹃灿然开放。无叶的花朵点缀于阴湿的角落,荒漠和缓流的小溪有多么快乐。紫色的花瓣纷纷扬扬飘入水池,乌黑的池水因这美丽欢欣无比。如我们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可以从文章角度进行分析: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从神童到普通人,作者有没有看到。童年时期:指物作诗立就------闻天资过人,天赋极高神童少年时期:不能称---见才能衰退,大不如前。青年时期:泯然众人—闻才思衰竭,变成普通人作者最详写的是哪一段?题目中的“伤”字有何含义?为什么惋惜?你从方仲永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我选取本学期自己的课堂实录与大家分享:师:王安石为什么要“伤”仲永?(生在底下私语。)生:泯然众人矣。这里说他的天赋都没有了。生:仲永天赋很高,但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所以变成了普通人。师:他由原本的一个天才(生:神童),变成了生:普通人师:那我们接下来看看,在文章中着力表现了他的天赋,他的天才,或者用宗源所说的那个词叫神童。文中有哪些语句来表现他是个神童。仁隽你说生:自此指物作诗立就。就说明他立刻可以完成一件事情。生:因为他作的诗有可以看的地方,一般像他这样年龄小孩子作的诗歌,流水一样,如果给别人看,看都不要看的。师:可以看,哪些地方,诗有什么特点啊?生:文采和道理师:文采和道理,请坐,由此,我们可以想想看古时评价文章的标准,有几个角度?师生:两个角度,一是文采,二是道理。师:那我们现在写文章,也是文言文教学一直在“死”与“活”两个端点之间摇摆。过于追求“知识,能力”,文言课堂“实”则实矣,却总是免不了沉闷乏味之讥;倘若尝试使课堂灵动活泼一些,又总容易使教学飘忽玄虚。因此,语文教师面对文言文教学常有这样的困惑:文言文教学首先应该教些什么?“文言”“文章”“文化”这些要素何者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文言文教学应该如何教?“文道统一”一直是理想的文言文教学原则,但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很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文言文的课堂应该呈现一种怎样的风貌?课堂的“沉稳”与“灵动”与教师的指导之间究竟有多少相关性?——邓彤《文言文教学的沉稳和灵动》(《中学语文教学》2008/04课例研讨)“如何在语文具有文化性、精神性的前提下,使语文寻找到自身的位置。”(薛毅:《文学的悲哀》)对于这样的追问,我的理解是,文学、文化,其由此深透的精神、人格,这些语文教育的灵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在文言文教学中,就是文言本身。离开了文言本身,文言文教学就会“魂不附体”,更没有“沉稳”可言了。——袁卫星第三我们来谈谈第三个维度——文人。《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断师:一个痴人在这样时间这样一个地点去看雪,他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啊?你找到了吗?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生: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师:张岱自称好山水,而且对山水的描绘非常传神。我们认真观察插图,仔细默读这两句痴人眼中的景,能否发现什么妙处?我们发现上面的这句话里面重复出现了一个字,是?生:一师:下面这句里面也有一个?生:一师:“上下一白”与“一痕、一点、一芥”的一,意思一样吗?生:不一样。生:一个是全,一个是数量词。师:2种“一”差别在哪里?给人感觉一样吗?生:“一白”的一显得很大很大,“一点”的一显得很小很小。师:下句量词用法不同常人。如果让你描绘这些景,你会用哪些量词?生:上下一片,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师:他说“上下一片”,“片”与“白”哪个好?生:白好。师:为什么?生:白大。师:哦,白有多大?生:不知道。师:是的,“永远”有多远?生:不知道。师:“片”有多大?(生做手势。)师:看来是痴人张岱有意制造一大一小强烈对比效果,什么大?什么小?(反复问)生:雪之大,景物之小。生:西湖的全景大,每一个景物小。生:西湖的湖面大,湖面上的东西小。生:西湖大,我小。生:自己大,别的东西小。师:自己大,这个有味道,大在哪里?生:想一下。师:好的,那我们先放在那里。生:自己的心里的宁静大,外界小。师:大家说的真好,苍茫天地之大、景与人之小,大者,铺天盖地、上下一白;小者,不过是影子——而已!我们一起读这2句话,读出强烈的对比效果。生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会发现教师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的自觉,并且巧妙地转化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在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融入学生的个性体验而且更好地理解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对于七年级刚进来的学生,其实也可以介入“文人”这一维度。比如在教《童趣》时,学生对“趣”字理解是秀透彻的,但是对于沈复这个人,却一无所知。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用以下文字让学生感知。沈三白一生,坎坷太多。

与妻陈芸,布衣素食,从事艺术,却因家庭与生活磨难,未能实现……

曾腰挂干饼,鞋湿泥泞,身宿野庙,四处借钱……

妻病故,三白去四川后情况不明……

于贫寒生活中,

一直保持陶然其乐之心;

于喧嚣尘世中,

始终不失豁达宁静之心。

表面和谐的闲情逸致,

消解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不和谐,

在自己的主观精神领域里,

人为地用语言文字建立起一种平衡!

沈复,沈三白真正的文人从《童趣》中我们能感受中国文人对清贫的态度与对自己理想的执著。最后我们来谈谈第四个维度——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我们学习文言文,困难的地方不仅仅就是古代的语言和现代有距离,还在于不能准确把握古人生活的环境,不能具体地了解产生这一切的时代背景。因为不了解,我们便往往以现代人的思想去改铸古人,或者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要求古人,从而产生一些误会或者提出一些不恰当的指责。如学习《夸父逐日》,不从神话角度来说嘲讽夸父是自不量力;学习《愚公移山》,不从寓言本身角度暗笑愚公的愚傻。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欲知其人,必须要了解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学习古代的一些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文化传承。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粹,蕴涵着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就是要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从而发展和创新新文化。如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不少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说明读书写作须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孟母三迁”终使孟子成才说明环境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东汉黄香九岁时为其父暖席,证明孝顺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融四岁能让梨,说明谦让美德历史悠久……通过学习,文言文中的这些悠久的文化就能得以传承并弘扬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汉语的丰厚,汉语的美。古代的语言文字与现在的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文言”独特的语体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其准确而智慧的文字组合,为后人展示了汉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果能通过“言”之解读来阐释其所承载的内容(“文”),或许就能捕捉到作品的象外之意,弦外之音、神外之韵。

譬如教学《核舟记》,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