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易筋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探关键词易筋经教学问题要点
“易筋经”是学习推拿的基础功法,“易”是指改变、变化,“筋”是指肌肉、肌腱、韧带,“经”是指方法。通过学习和锻炼“易筋经”,使得筋强骨壮,经脉通畅,具有很好的健身和强身作用。不过,我们在“易筋经”的教学工作中发现,随着教材的更改,“易筋经”的每一个动作的教学要求也不相同,使我们存在不少困惑,现在就常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总结如下:①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简称“推拿范”。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王国才主编)。简称“手法王”。③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书《中医推拿学》(曹仁发主编)。简称“推拿曹”。④21世纪课程教材《推拿手法学》(王之虹主编)。简称“推拿王”。⑤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推拿功法学》(周信文主编)。简称“功法周”。
预备势:并步站立。头如顶物,两目平视前方,口微开,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含胸拔背,收腹直腰,蓄臀提肛。松肩,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双膝空松,两脚相靠,双足平行。心平气定,神态安祥。“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功法周”基本相同。“推拿曹”是立正准备。
第一势:韦驮献杵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②两臂展平;③环拱抱球;④抱掌合拢;⑤旋臂指胸;⑥收势。
2①预备姿势;②下肢动作(两足平开);③上肢动作(只有抱球动作)
3①两臂展平;②合掌胸前;③旋臂指胸;④两手抱球;⑤收势。
4①两手前平举;②两手抱球。
5①两手前平举;②两手抱球。或“合掌势”合掌胸前,中指对喉结。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环拱抱球与合掌胸前的先后顺序问题。在“手法王”与“推拿王”中顺序是相反的。(2)在“推拿范”、“推拿曹”中只有环拱抱球势,而没有旋臂指胸,及合掌胸前。(3)“指胸”的位置不同,在“手法王”、“推拿王”中是指“天突穴”,而在“功法周”中是指“喉结”。
第二势横胆降魔杵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两手下按;③提掌胸前;④两手平开;⑤翻掌提踵;⑥收势。
2①两手平开;②翻掌。
3①预备势;②两手下按;③两手平开;④翻掌提踵;⑤收势。
4①两手平开;②两手掌心向上(或两手掌心向外);③提踵。
5①第二势与第三势相混。②两手平开;③翻掌提踵。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两手平开后,是否提足跟,在“推拿范”中没有提足跟,其他均有。(2)两手平开后掌心向上或向下问题,“推拿曹”认为掌心向上或向外;其他认为掌心应向下。
第三势掌托天门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平步静息;③提掌胸前;④翻掌托举;⑤提踵上观;⑥收势(没有握拳收回)。
2①预备势;②两手上托;③提踵上观;④握拳收回。
3①平步静息;②提掌胸前;③翻掌上托;④咬牙至耳有振动感;⑤收势。
4①平步约两肩宽;②翻掌上托(肘伸直,指尖向后);③提踵上观;④握拳收回。
5①平步静息;②翻掌上托(肘微屈,指尖相对);③握拳收回。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翻掌上举时指尖的方向,“推拿曹”认为指尖向后,其他均认为指尖相对。(2)翻掌上举时肘关节的伸屈度,“推拿曹”认为肘关节需伸直,其他认为肘关节需微屈。(3)对“目上观”的理解,“手法王”、“推拿王”认为,头无需过分后仰,实指内视掌背外劳宫穴。而“推拿曹”、“推拿范”、“功法周”认为是两目上视,目注掌背。(4)收势时,是否握拳收回,“手法王”认为两手缓缓下落,未提及是否握拳;而其他教材均认为需握拳收回。(5)提踵上观时是否咬牙?“推拿王”认为需要咬牙,其他均未提及。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握拳护腰;③丁步下蹲;④按腰钩手(右侧腰骶部);⑤目注掌心(左手);⑥收势。
2①预备势;②右丁虚步;③左手握拳置于腰后,右手钩手置于裆前;④提右钩手;⑤目视右掌心;⑥收势(左右相反)。
3①预备势;②成右虚步,左手于腰眼,右手于右下肢内侧;③提右钩手;④目注掌心;⑤收势。
4①立正预备;②成左虚步;③提左钩手;④目注掌心;⑤收势。
5(D预备势;②成右虚步;③左手置于腰后,右手钩手置于裆前;④提右钩手;⑤目注掌心;⑥收势。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本势是从左开始,还是从右开始。从左侧开始的有,“手法王”、“推拿曹”、“功法周”;从右侧开始的有,“推拿范”、“推拿王”。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握拳护腰;③马步提掌成抱球势;④左右分推;⑤左弓步拽紧,左拳心对面,高不过肩;⑥收势。
2①预备势;②马步下蹲,拳面近地;③胸前抱球;④立掌分推;⑤左弓步拽紧,拳与肩平。
3①预备势;②马步下蹲,握拳护腰;③马步胸前抱球;④立掌分推;⑤右弓步拽紧,右拳心对面,高不过肩。
4①立正护腰;②马步下蹲,拳近地面;③胸前抱球;④立掌分推;⑤左弓步拽紧。
5①预备势;②马步下蹲,拳近地面;③胸前抱球;④立掌分推;⑤左弓步拽紧,左拳平肩。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首先是左侧弓步拽紧,还是右侧弓步拽紧。只有“推拿王”是从右侧弓步拽紧,其他均为左侧弓步拽紧。(2)马步下蹲,上身前俯,拳面是否近地,“手法王”、“推拿王”均没有,其他“推拿范”、“推拿曹”、“推拿周”均有。(3)前拳当与肩平,只有“推拿曹”没有提及前拳的高度。
第六势出爪亮翅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并步握拳;③提掌前推;④翻掌坐腕;⑤随息收推;⑥收势:无记录
2①并步握拳护腰;②提掌前推;③翻掌坐腕;④随息收推;⑤收势。
3①立正,足跟分开,足趾紧贴地面;②仰掌上托过头;③俯掌下按;④收推七次。
4①仰掌护腰;②掌托天门,提踵;③两手平肩,足跟落下;④握拳护腰;⑤俯掌前推,提踵;⑥俯掌收回,足跟落地。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双足站立的姿势各有不同,“手法王”、“推拿王”、“功法周”是并步直立;“推拿曹”则是站桩拱桥脚(即:双足尖并拢,足跟分开,足趾抓地,足弓内凹)。(2)随息收推时,是否提踵?在“功法周”中,是双掌前推时,配合提踵,双掌后收时,配合足跟落地。而在“手法王”、“推拿王”、“推
拿曹”中均没有提踵。(3)在“手法王”、“推拿王”、“推拿曹”中,是俯掌前推,握拳收回。而在“功法周”中,则是双掌(十指用力分开)前推,双掌(十指用力分开)收回。
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提掌胸前(开立步站势);③上举下按;④抱颈按背;⑤与项争力;⑥收势。
2①预备势;②内八字站势,胸前立掌交叉;③左掌向后成钩手,右掌前推;④右掌抱项,左掌贴背,与项争力。
3①上举下按;②抱颈按背;③与项争力。
4①内八字站势,胸前立掌交叉;②抱颈按背;③与项争力。
5①预备势;②内八字站势,胸前立掌交叉;③左掌向后成钩手,右掌前推;④右掌抱项,左掌贴背,与项争力。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在抱颈按背中是手掌心按后背,还是手背按后背,“推拿曹”是掌背紧贴上背,而“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功法周”均是掌心紧贴上背。(2)站立的姿势,“手法王”是开步站立,在“推拿王”中没有具体提出,紧接预备势,应该是双足并拢;在“推拿范”、“推拿曹”、“功法周”则是内八字步。(3)在“手法王”、“推拿王”中,是右手上举,左手下按;而在“推拿范”、“功法周”中,则是右掌前推,左手钩手后伸。
第八势三盘落地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双手叉腰;③马步下蹲;④仰掌上托;⑤翻掌拿紧;⑥收势。
2①预备势;②两手叉腰;③马步下蹲;④两手胸前抄抱;⑤仰掌上托;⑥翻掌拿紧。
3①预备势;②双手叉腰;③马步下蹲;④仰掌上托;⑤翻掌拿紧。
4①预备势;②两手叉腰;③马步下蹲;④两手胸前抄抱;⑤仰掌上托;⑥翻掌拿紧。
5①预备势;②两手叉腰;③马步下蹲;④两手胸前抄抱;⑤仰掌上托;⑥翻掌拿紧。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对三盘的解释各不相同,“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功法周”,是指两手、两膝、两足之间,犹如三盘。“推拿曹”认为是练功过程中三个盘状动作姿势,也指练功者的头部、肩部、大腿比作“三个盘子”。(2)动作姿势稍有不同,“手法王”、“推拿王”是两手叉腰,马步下蹲,仰掌上托,翻掌拿紧;而“推拿范”、“推拿曹”、“功法周”则在马步下蹲后,紧接两手胸前抄抱动作。
第九势青龙探爪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仰掌护腰;③探爪伸指;④俯身撑地;⑤围收过膝;⑥收势:无
2①仰掌护腰;②探爪伸指;③拇指按劳宫;④俯身撑地;⑤围收过膝。
3①仰掌护腰;②探爪伸指;③俯身撑地;④外展平肩;⑤收势。
4①预备势;②仰掌护腰;③探爪伸指(拇指按劳宫);④俯身撑地;⑤围收过膝;⑥收势。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探爪伸指时是否要拇指按压劳官穴。“手法王”、“推拿曹”中没有;而在“推拿王”、“功法周”则有。(2)俯身撑地后,如何收势也各不相同。“手法王”、“推拿王”、“功法周”是采用围收过膝再直立而收;而“推拿曹”则是外展平肩而收。
第十势卧虎扑食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
1①预备势;②弓步探爪;③撑掌叠足;④后收提臀;⑤前探偃还;⑥收势。
2①左仆步;②弓步探爪;③撑掌叠足;④后收提臀;⑤前探偃还;⑥收势。
3①预备势;②弓步;③撑掌叠足;④后收提臀;⑤前探偃还;⑥收势。
4①立正预备;②弓步;③撑掌叠足;④后收提臀;⑤前探偃还;⑥收势。
5①左仆步;②弓步探爪;③撑掌叠足;④后收提臀;⑤前探偃还;⑥收势。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推拿范”、“功法周”中,在预备势之后,紧接左仆步势,再弓步探爪。而“手法王”、“推拿王”、“推拿曹”均没有仆步势。(2)是否有“探爪”动作,在“手法王”、“推拿范”、“功法周”中均有,而“推拿王”、“推拿曹”中没有探爪动作。
第十一势打躬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
1①预备势;②展臂抱枕;③屈膝下蹲;④直膝弯腰;⑤击鸣天鼓;⑥收势:无。
2①预备势;②展臂抱枕;③屈膝下蹲;④直膝弯腰;⑤击鸣天鼓;⑥收势。
2①开立步站势;②展臂抱枕;③直膝弯腰;④收势。
3①预备势;②展臂抱枕;③鸣天鼓;④屈膝下蹲;⑤直膝弯腰;⑥收势。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在此势中“推拿曹”的动作有明显的不同,既没有鸣天鼓,也没有屈膝下蹲成马步。(2)“呜天鼓”是在什么下完成,“功法周”的鸣天鼓是在开步站立位完成,而“手法王”、“推拿王”则是在直膝弯腰位完成。
第十二势掉尾势
“手法王”、“推拿范”、“推拿王”、“推拿曹”、“功法周”。分别如下:
1①预备势;②并步直立,握指上托;③左右侧俯;④后仰似弓;⑤前俯推掌;⑥收势:无。
2①预备势;②握指上托;③后仰似弓;④前俯推掌;⑤收势。
3①开立步站势;②握指上托;③后仰似弓;④前俯推掌,向左足推七次,向右足推七次;⑤直立顿足21次;⑥盘膝静坐,起立结束。
4①预备势;②握指上托;③后仰似弓;④前俯推掌;⑤两掌上举,左右挥动七次,两足顿足7次。
本势存在的问题有:(1)握指上托后,是否做左右侧俯。“推拿王”没有此动作,“手法王”是在直立位置向左右侧方弯腰;“推拿曹”、“功法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帮助你通过2024年药剂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的个人复习方法分享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知识点的重要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关键题型识别试题及答案
- 审计天职面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信息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精准定位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主题分类分析试题及答案
- 关于图书管理员的提升建议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技巧应用实例试题及答案
- 系统安全运维培训内容
- 新时代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XX社区为例
- 《西方经济学》说课
- 《针灸神奇作用》课件
- 美国医疗的社会变迁
- 2023全新混凝土罐车运输安全协议
- 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 zya1-31-2015
- 汽车托管租赁合同
-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
- 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 (完整版)光电子学第2章-介质波导与光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