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研发课件_第1页
仿制药研发课件_第2页
仿制药研发课件_第3页
仿制药研发课件_第4页
仿制药研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制药研发流程仿制药研发流程1

1、文献调研2、前期准备工作3、合成工艺研究4、结构确证5、杂质研究6、晶型研究7、小试三批8、中试生产9、商业化验证和动态核查仿制药研发需要完成的工作: 1、文献调研仿制药研发需要完成的工作:21、文献调研a、国外药品审评报告(欧盟、美国等)b、制剂进口注册标准及原料药质量标准c、相关专利调研(化合物、工艺及晶型专利)

重点关注原研厂所申请的专利,通过多个渠道进行检索,并更换多个检索关键词进行检索,以确保检索完全。d、相关文献调研

相同反应类型的文献资料、化合物中主要结构基团的文献资料。e、化合物理化性质调研溶解度、熔点、稳定性、pKa等1、文献调研a、国外药品审评报告(欧盟、美国等)32、前期准备工作a、起始原料购买b、参比制剂购买2、前期准备工作a、起始原料购买43、合成工艺研究a、合成路线选择(1)检索已报道的合成路线,列出各条路线的优缺点、专利状态,综合考虑选出合适的一到多条路线进行实验,据结果进行调整。(2)合适的路线应具有以下特点:a、经济性;b、绿色安全;c、起始物料商业化可得、性质稳定、质量可控;d、中间体尽量稳定可控;e、产品质量可控;f、符合相关法规要求。b、打通路线,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初步结构确证(1)按设计的合成路线实验,拿到产品,确定反应步骤,并对该合成路线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采用此合成路线,如不合适则需重新进行合成路线选择和打通路线,如合适则进行下一步工作-工艺优化。3、合成工艺研究a、合成路线选择5c、工艺优化(1)、起始原料的选择a、是药物的重要结构片段b、商业化可得,市场上至少有2-3家以上的生产商供应c、反应步聚,在起始物料与产品之间至少有2-3步,而且有相应的纯化和分离的步骤d、化合物结构的复杂性,如有一到两个以上的手性中心一般认为结构比较复杂,建议考虑将手性形成前的物料作为起始物料。

e、起始物料前端的物料的特性或操作条件的更改对成品质量不会产生显著影响f、由起始物料带入的杂质不能是成品中杂质的显著水平(2)起始物料关键质量属性研究a、根据起始物料的合成路线以及产品特性,确定起始物料的杂质情况b、采用不同质量的起始物料进行平行实验,考验工艺的耐受性并根据相应的结果以及供应商的质量情况确定起始物料的杂质指标

c、工艺优化6仿制药研发课件7(3)溶剂、试剂等物料的确定a、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适合放大原则b、提高收率,提高产品质量c、易除去,易回收d、绿色环保

例:替格瑞洛水解步骤,目前的工艺为:调pH至中性,析晶,过滤,干燥,EA/正庚烷结晶得粗品。也可以采用如下工艺:调pH,浓缩去掉甲醇,EA萃取,水洗,浓缩至干,EA/正庚烷结晶得粗品。两者均可以得到合格产品,但前者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适合放大,用时少,且析晶过程中可以除去大极性的杂质,提高了产品质量。另外,EA/正庚烷结晶时,用正已烷或是石油醚进行替代正庚烷也可以得到相同质量的产品,但毒性更大,也不建议使用(3)溶剂、试剂等物料的确定8(4)工艺参数的确定单因素试验确认参数范围,对一些可能在放大过程中存在放大效应的参数进行耐受性试验,并在放大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优化。

正交试验

(4)工艺参数的确定94、结构确证基本内容—对应CTD资料中的3.2.S.3部分3.2.S.3特性鉴定

3.2.S.3.1结构和理化性质(1)结构确证物质基础的正确性(2)理化性质制剂的开发

3.2.S.3.2杂质关键质量属性4、结构确证基本内容—对应CTD资料中的3.2.S.3部分10结构确证的内容:一般的研究内容•元素组成—元素分析、高分辩质谱•平面结构—UV、IR、NMR、MS等•立体结构—NMR(二维谱)、单晶X-衍射、圆二色谱等•晶型—粉末X-衍射、IR、熔点、热分析、TGA等根据药物的结构特征,结合已有信息,合理制定研究方案例如:合成多肽药物,多组分药物需进行分子量研究结构确证的内容:一般的研究内容11研究用样品的要求:

1、明确结构确证用样品的制备方法(精制方法)2、应具有一定的纯度3、具有代表性4、如用到对照品,应说明对照品的来源、纯度及批号如能有条件获得足够的对照品(不是自制的工作对照品),可将对照品和自制样品一起送检,对所得图谱进行对比研究如检测项目有文献值可得,也需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用样品的要求:125、杂质研究杂质研究是药品研究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药品研究的始终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统称为杂质

5、杂质研究杂质研究是药品研究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药品研13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杂质谱的分析:结构特征、生产工艺、降解途径。关注潜在杂质的研究。寻找可靠的研究方法:HPLC、GC、TLC、LC-MS、GC-MS、UPLC、ICP-OES等等进行方法学验证:灵敏度、专属笥、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耐用性等制定合理的限度:限度依据、安全性资料、批分析结果、稳定性结果等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杂质谱的分析:结构特征、生产工艺、降解途径14杂质谱分析(1)查阅国外的药品审评报告、药典标准等资料,获得已报道的杂质信息(2)根据国外的药品审评报告及相关文献所报道的药品稳定性情况推测潜在存在的杂质信息(3)根据强降解实验,通过LCMS等技术手段确定降解产生的杂质情况(4)根据合成工艺推测可能存在的杂质(5)分析中间体及成品中实际明显存在的杂质(6)分析中间体中实际存在的较大的杂质在下一步反应条件下是否进行反应,如反应则考虑反应后生成的新的杂质。杂质谱分析(1)查阅国外的药品审评报告、药典标准等资料,获得15原料药杂质限度的确定界定限度:高于此限度的杂质需界定其安全性原料药杂质限度的确定界定限度:高于此限度的杂质需界定其安全性166、晶型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已经报道过的晶型状况及其法律状态,并尝试制备出文献报道中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出的晶型。确定原研制剂中所采用的晶型:(1)文献调研,国外药品审评报告等资料(2)通过将原研制剂、空白辅料和自制各种晶型样品送检XRPD,对比研究确认晶型。晶型纯度研究-通过XRPD、DSC等手段晶型稳定性研究-高温、高湿、光照等条件6、晶型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已经报道过的晶型状况及其法律状态17仿制药研发课件187、小试三批工艺优化结束后,采用优化后所确定的工艺进行三批小试,初步验证工艺的可行性,并观察放大过程中一此变化,进一步优化调整工艺参数,为进一步工艺放大作准备由于参数还没有充足的数据支持,可以根据设备状况调整,以拿到合格的产品为主要目的。尽可能多的增加取样点和取样频次,积累更多的数据。7、小试三批工艺优化结束后,采用优化后所确定的工艺进行三批小198、中试生产1、中试立项:确认是否进行中试和中试规模2、文件准备:药品生产工艺规程、空白的批生产记录3、物料准备:根据规模购买起始物料及试剂,并全部进行全检,合格后进行中试放大。4、设备准备:确认所需设备,是否有特殊要求5、中试放大方案:6、实施中试放大7、中试放大完成:中试放大报告、批生产记录、关键工艺参数确认结果。8、中试生产1、中试立项:确认是否进行中试和中试规模20中试放大注意事项:1、工艺逐步放大。2、放大的设备与后期验证的设备尽量保持一致。3、尽可能多的增加取样点和取样频次。4、关注放大效应相关属性的研究a、晶型是否有转化;b、反应时间及工序操作时间长短、设备控制精度等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c、设备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如小试采用真空干燥箱,而中试放大时采用了双锥干燥器,小试采用了抽滤,放大时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