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学课件_第1页
《敕勒歌》教学课件_第2页
《敕勒歌》教学课件_第3页
《敕勒歌》教学课件_第4页
《敕勒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敕勒歌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题解

《敕勒歌》被《乐府诗集》收入《杂歌谣辞》。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作品简介基础字词敕勒穹庐chìqióng“见”通“现”,显现,出现。风吹草低见牛羊通假字预习检测朗读课文看视频,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朗读感知朗读课文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听范读:注意把握字音、重音、停顿、感情。朗读感知•••••••••••••朗读课文2.生自由读:模仿范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3.生汇报读。4.男女生PK。5.师生齐读。朗读感知1.请对照注解,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诗意。自主学习2.《敕勒歌》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自主学习敕勒川,阴山下。“敕勒川,阴山下。”

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合作探究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画面:辽阔的天空就像一顶偌大的蒙古包,笼盖住草原的四面八方。修辞:比喻。情感:将天空大地与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达了敕勒族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中提到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事物:天空、草原、牛羊景象:蓝蓝的天空下,无边无垠的草原翻涌着碧绿的波澜,风吹草低的地方,一群群的牛羊时而隐没在蓬勃茂盛的草丛里,时而又显现出来。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思考:3.诗中有明确写人吗?为什么不写?没有,但是“见牛羊”一句暗示了人的存在。原因:整首诗歌重在强调、渲染的是天地苍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