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历史初一七年级下册课件七下14《明朝的统治》_第1页
新版部编历史初一七年级下册课件七下14《明朝的统治》_第2页
新版部编历史初一七年级下册课件七下14《明朝的统治》_第3页
新版部编历史初一七年级下册课件七下14《明朝的统治》_第4页
新版部编历史初一七年级下册课件七下14《明朝的统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册书,作者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明朝的许多历史事件。今天,我们也要来讲一讲关于明朝君王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事儿。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的建立、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八股取士和经济的发展。2、正确认识明朝加强君权的作用和八股取士的影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1368年朱元璋应天府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一、明朝的建立二、加强君权的措施中央:1、政治地方:明成祖设东厂3、文化:实行“八股”取士废

行中书省,设三司;封诸子为王,巩固王室。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分散兵权,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自主学习:

看课本第67页-69页,结合《历史助学》预习笔记,概括出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提示:从政治、司法和文化方面)

朱元璋时设锦衣卫2、司法合称“厂卫”皇帝吏户礼兵刑工司法按察使司军务都指挥使司民政、财政布政司改革前改革后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地方:三司明朝君权的加强—政治中书省、丞相中央合作与探究1、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2、

材料研读: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问题一:中国最早的丞相由谁设立,

最后又被谁废除?设立:秦始皇;废除:明太祖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问题二: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有何利弊?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锦衣卫组成锦衣卫职责锦衣卫权限——皇帝侍卫亲军——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的约束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命题范围:答题观点:文体: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指定的观点即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八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明朝科举简表科别/内容/项目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主考人各省学政中央政府特派官员钦差大臣皇帝参加者童生(儒生)生员及监生举人贡士中者名称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考生七态图考生七态图看视频思考八股取士的影响?

材料一:

明代十六帝,除开国之君太、成二祖外,大多昏庸乖戾,万历朝神宗竟数十年不上朝见大臣,天启朝熹宗放着国事不问,天天只醉心于干木匠活。在这样的状况下,明代的政权还持续了二百六十六年,而且,大部分的时段是太平之世。这就不能不归因于明代的取士制度,源源不断地为帝国的统治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即使在皇帝罢工的情形下,还维持着国家政权系统的运转。—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孙中山曾经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八股取士的影响积极方面的影响:

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消极方面的影响:1、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2、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合作探究三、经济的发展自主学习:阅读本小目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类别主要知识点的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丝织业的中心是:苏州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有名的商帮: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制瓷业中心:景德镇课堂小结

明朝加强君权的诸项措施,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但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政策,对中国人的思想,对中国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这是明朝统治走向没落乃至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根源。一、明朝的一位地方官要进京述职,参见朱元璋,他应该去的地方是()A、洛阳B、南京C、北京D、西安

二、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BB达标检测3、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最突出的表现是()A、废除行中书省B、废除丞相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4、明十三陵之一明成祖的长陵位于北京西北郊,下列选项与明成祖无关的一项是()

A、废除行中书省B、发动“靖难之役”

C、迁都北京D、执行削藩政策CA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1、材料一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什么朝代?2、与材料一有关的选官制度在唐朝时得到了怎样的完善?3、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看法。4、请你写出一些与这一制度有关的成语、诗词名句等。隋朝唐太宗、扩充国学。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增考诗赋。1.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2.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3.文体要求: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价值百万的高效学习方法张老师强力推荐1.读:通读教材,找重难点;(每堂课与旧知识有联系,可自学掌握)2.画:在读教材过程中找出疑惑点、重点、难点等,在课堂中着重解决;3.查:网络、参考书等工具,尝试扫除学习上的拦路虎;4.做:选做一下课后练习题,测试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预习预习1.知识点是否清楚;2.教材编排的用意是否清楚

3.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1.紧跟老师的思路,做到注意力集中;2.抓住重点:老师在课堂上要求的公共重点。3.掌握难点:对在预习中形成的个性化问题(难点、疑点)要弄通弄懂4.记笔记:简明扼要记下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和重点词语,关键步骤,一定要突出重点。听课1.对课堂问题当堂解决:

千万不要因为顾忌面子,把疑问放过去。给自己今后学习留下隐患。2.积极举手发言,不给上课走神创造机会;3.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及时检测自己的习效果,切不可偷看别人答案。4.不可因对老师有看法而不听课。听课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实验,画出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种记忆方法就是艾宾浩斯记忆法。

第一次复习的最佳时间,是在新知识学习后10分钟,然后依次是30分钟、一天、四天、七天、十四天(1、3、1、4、7、14)。按照这个规律,适时进行复习就可以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所以我们说课后复习进行的越早越好。(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也可以利用午饭或晚饭前后的时间进行)复习时间1.想:像“过电影”一样,把内容想一遍。2.查:回想不起来的内容,要及时查阅一下课本或辅导资料等。3.问:还不懂的问题,问问老师或同学。4.说:把当天所学的各科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复述一遍。(说给家长或者同学听)复习方法

记忆金字塔理论: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学习材料运用不同手段在两周后保持的记忆比例是: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后被发展为记忆金字塔理论。

(听明白不是真明白,说明白才是真明白)定期复习与自测:为了保证形成长期记忆,要制定定期复习和自测计划

①日测:每晚上睡觉前;②周测:一周内容回顾,错题的消化;③单元测验:自测一下这个单元有哪些主要内容,及时消化,巩固记忆;④全书测验:一本书学完后,可以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在单元测验的基础,全书测验就问题不大了。

1.保质保量;2.注重做题习惯的培养:每道题有理有据,无论对错;3.定时: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度。作业纠错(一)建立错题本、典例本1.原题2.错因(难因)3.正确的做法4.涉及的知识点5、举一反三(变式整理)(二)复习、巩固。(1)每周两次看错题;(2)连续三次准快反应的,视为已熟练掌握。做出标记;(3)记下复习的次数、时间。

纠错拓展1.从课外资料中选取自己错题本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