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剪子创造的世界——甘肃民间剪纸(下)
四、甘肃陇东剪纸的题材与样式
1.甘肃陇东剪纸的题材中国民间剪纸的传统题材主要有吉祥富贵、动物植物、抓髻娃娃与神仙人物、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与行孝故事、现实题材等五大类。这些题材内容不仅表现了民众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1)吉祥富贵类①过寿时所用的剪纸长寿成为人们普遍的理想,各种祝寿图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成为剪纸艺术中常见题材,陇东剪纸艺术运用各种民俗符号,充分表达了中国民间长寿富贵的思想《万福长寿》剪纸,曲曲折折回绕的中心图案表达着福寿绵绵,围着一圈带有寿字的蝴蝶,画面繁密而又喜庆,装饰效果极强。《贺寿图》《贺寿图》、《长寿牡丹》,这一类贺寿、增寿、富贵长寿的题材非常多,它们共同的构图特征是一个大的寿字为主体,周围配有带有寿字的蝴蝶、凤鸟,有时有穿八卦衣的诵经道人,有向长辈祝寿的女娃与莲枝盘绕组成的图案。带有传统寿星图案的剪纸也较为常见。这些祝寿用的剪纸一般是贴在寿账上的。②结婚时用的喜花陇东地区在民间有许多的礼仪习俗,婚嫁时需要喜花剪纸,表达对新婚夫妇婚姻和谐美满的祝福,祈求多子多福的愿望;这类剪纸大多贴在新房的门、窗、墙、家具、大门口等地方,迎客时会贴在礼品、喜幛及屋内一切用品上,在结婚时是必不可少的。喜花的内容题材非常丰富。喜鹊登梅双喜双喜图龙凤呈祥蛇盘兔③建房、小孩过满月、周岁时的祝福图案甘肃陇东有建房、小儿满月、周岁等喜事时家里也都要张贴带有祝福图案的剪纸。有了孩子过满月或百天,大人高兴,期盼孩子健康,儿女、子孙昌盛,就会张贴《送百子》,老神仙身后、手里出现的石榴象征着多子多孙。《鱼戏莲娃娃》和《莲生牡丹娃娃》除了这个寓意外还有福寿延绵和花开富贵的寓意。《龙驮娃》和《凤驮娃》,更是表达了孩子降生的喜悦之情,期盼能够保护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富贵顺遂。《麒麟送子》还蕴含着感念天上神仙送给自家娃娃,使家族得以繁衍昌盛的内涵。④用于辟邪镇宅、驱魔除病的剪纸甘肃农村人们从古至今就坚信特殊的剪纸图符可以起到一些辟邪镇宅的作用。《镇宅虎》就是常见的这类题材,人们安居乐业,生儿育女都需要一些神仙、瑞兽图腾来使家宅安宁、保护娃娃健康成长。而大公鸡也是农村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鸡与吉谐音,而且公鸡属阳,人们认为能驱邪镇宅。神仙骑鹿降妖猴骑牛头马面执令箭举桃叶是典型的驱邪佳作。还有一些剪纸是可以烧化后用水冲走,用来驱魔、招魂除病呢,这里常用到各种抓髻娃娃。或者是给已去世的家人、祖先送钱,也会烧一些剪纸娃娃,比如送钱娃娃。人们也会把拉手娃娃贴在门楣上,农村相传这样就可以将鬼怪抵挡在外。(2)动物、植物类①花卉陇东剪纸的花卉纹样有莲花、菊花、牡丹、海棠,葫芦花等。下面两幅剪纸作品是《带籽牡丹花瓶》和《海棠花盛开》,民间艺人剪子下的花儿多是怒放的姿态,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花心花瓣上带着许多花子原点或小方点。剪纸中的大花、花瓶、花盆都代表女性、花心花瓣上许多小方点、小圆点都代表子孙,花上的花尖,花瓶和花盆上的花嘴、花齿,花瓶边围的花尖等都代表男性。②蛾蝶、瑞鸟、家禽蝴蝶、蚕蛾、仙鹤、凤凰、鹭鸶、公鸡等在这里代表男娃儿,开放的花代表女性,这些妇女在剪纸世界里表达一种天地相合、阴阳结合必生万物的朴素的民间哲理观念,民间艺人把这种观念用于剪纸纹样中期望多子多福。剪花娘子还会把蛾蝶、瑞鸟、家禽进行夸张变化,赋予了人格化的意识。比如将蝴蝶变成带寿字形的,蚕蛾变成摆蛋形的,仙鹤变成伸劲,仰头求偶的神态。③瑞兽与其他动物陇东剪纸在瑞兽题材中最常见的是老虎、狮子、龙、凤一类动物,老虎形象极富人情味,个个憨态可掬,人们把老虎当成是有镇邪、保护万物成长功能的瑞兽。有的剪纸作品里会有小老虎出现,这里代表娃娃。陇东剪纸的狮子也是完全人格化的狮子,头特别大,天真活泼。除此以外,还有龙、凤跟娃娃一起出现在剪纸里面有保护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寓意。还有一些其他动物,比如狗。又比如羊,兔子、猴子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动物,所以也是剪纸所常用的题材。(3)抓髻娃娃与神仙人物类祈求生命的安全和子孙繁衍是人们心里的一件大事,剪花娘子就用手中剪子创作出驱邪保平安、祈求生命长青的剪纸作品来。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抓髻娃娃。陇东剪纸中抓髻娃娃头戴凤冠、头顶盛开着花朵,或者头上扎有发髻,或头上站着雄鸡。鸡与吉、还有发髻的“髻”谐音,象征吉祥,代表阳性能够驱邪。民间人们一直认为抓髻娃娃可以辟邪消灾、招魂送病,它也是生命繁衍之神,含有生殖崇拜的意义。娃娃拉起手就有了无穷的生命力量保卫着家宅财产、保证着全家的平安幸福。《生命树》剪纸作品,综合了动物、植物和抓髻娃娃,包容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主题就是生命树。除此以外陇东剪花娘子们还创作出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各种神仙人物形象。最常见的就是寿星、王母娘娘一类神仙。陇东剪纸中的寿星形象是比较独特的,朴拙饱满、憨态可掬。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是地位很高的女神,下面这幅《王母娘娘下凡》剪纸作品中,我们看到鸟儿相伴,树枝缠绕王母娘娘下凡,热闹非凡,仿佛我们也身临其境来感受这令人欣喜的一刻。还有一位民间神仙就是扫天婆婆,在这幅剪纸中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婆婆头部柔软的枝叶蔓延伸展,托举着花朵,鸟儿在歌唱,表现出了生命繁衍不息,蓬勃发展的永生力量。陇东剪纸创作中有一位比较特殊的神仙形象就是“羽人”,这个形象在敦煌壁画中就出现过多次,可以说是古代流传至今的神仙形象。《羽人夸官》画面处处表达了祈求子孙繁盛、家族昌盛的情感。《羽人捉燕》:农村人们认为“羽人”就是长有翅膀会飞的人,这些神仙人间有事就请他们下来治理,羽人神力无限。(4)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与行孝故事类在农村人们闲暇之余最爱讲述的就是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行孝故事,这些故事可以解闷又对人们有教化规劝作用。除了口头讲故事、说唱、编成戏曲以外,还会把这些内容剪成剪纸作品。比如《惊弓之鸟》,《红楼梦》,大人孩子都喜欢的《武松打虎》,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家家户户最爱张贴的是行孝故事。这一题材常见的是《王祥卧冰》、《杀狗劝妻》、《行孝图》等,这些内容都有劝孝敬老和祝寿的作用。是用连环画式的形式去表现,新颖脱俗,寓教于乐,耐人寻味。(5)现实题材类陇东地区的妇女,不仅是剪纸这一古老艺术的继承人,而且都是思想开放,高度热爱自己生活的创作者。她们捕捉到来自现实生活的元素,大胆地进行创新夸张、创作塑造。日常农村生活中耕种、栽花、养鸡、养猪、赶集、看戏、马戏和魔术表演都是她们所表现的内容。《耕种》和《回家》的作品反应的完全是新时代生活的欢快面貌。这幅《计划生育》更是显示了和古老传说、图腾不同的创新内容。这些剪纸作品中充满了新的生活内容,有趣和谐。2.甘肃陇东剪纸的样式:中国民间剪纸从具体用途和样式特点上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于装饰生活环境的剪纸①窗花:窗花指贴在窗子上的剪纸。窗花的样式比较自由,除了“角花”和“团花”之外,在形式上没有太多限制,只是画面上不能有太多的块面,以免影响光线透过。②墙花:墙花是贴在室内墙壁上的剪纸。贴在炕上的叫“炕围花”;贴在灶边的叫“灶头花”。③顶棚花:顶棚花是贴在天花板上的大幅剪纸。④烟格子:烟格子也叫“亮格”,是一种贴在房间通风口的剪纸。样式则多为对称状的几何纹或植物纹。⑤喜笺:喜笺是春节时贴在门楣上的剪纸。其形式特点状如旗幡。⑥灯笼花:灯笼花是装饰在灯笼上的剪纸,又叫“灯花”。要求剪纸样式简洁,镂空透光,多为工整,对称的适合纹样。(2)用于装饰民俗活动的剪纸①喜花:喜花是在婚嫁时用的剪纸。多采用“花中套花”的样式构图。②礼花:礼花是用来装饰礼品的剪纸,以吉祥图案为多。③供花:供花是用来装饰供品和祭品的剪纸。④烛台花:烛台花是用来装饰烛台的剪纸。(3)用于结合实用工艺的剪纸①鞋花:鞋花是作鞋面刺绣纹样用的剪纸,俗称绣花样子。②枕头花:枕头花是作枕头刺绣底样用的剪纸。③帽花:用作童帽刺绣底样的剪纸。④衣袖花:用作袖口刺绣底样的剪纸。五、甘肃陇东剪纸的造型特点
首先对比两幅剪纸作品,第一幅剪纸作品是现代其他地区水乡主题的剪纸,这幅作品里的房屋墙壁后的空间是看不到的,和我们正常视觉所看到的景物相同,存在着遮挡关系。也就是说这水乡房屋里摆放着什么?有没有人呢?人们在做什么?我们可以去猜想,但是看不到,我们的视觉被引向拱桥、小船。可是见过陇东剪纸的同学可能还会将思维引向房屋里的生活是什么?有妈妈在哄孩子睡觉吗?有女人在烧火做饭或做针线活吗?有男人在抽烟袋吗……。这些生动的生活化场景才是甘肃陇东剪纸的特点,另一幅甘肃陇东剪纸作品,充满灵性的陇东妇女认为我们在院子里喂鸡看不到房子里摆放了什么,那你可以走进去看看不就知道房间里有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暖水瓶、水杯,桌子下还放着一盆花。瞧!这就是睿智的甘肃剪花娘子的创作理念,完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老鼠嫁女》也是这种例子,老鼠们抬着的轿子在这里是透明的,我们完全可以看到里面坐着的“老鼠新娘”,这顶轿子就是突破了遮挡关系这一空间限制。1.甘肃陇东剪纸的造型突破空间限制(动物内部透视),第一幅作品中的狗是其他地区比较常见的剪纸形式,外部造型比较写实,器宇轩昂、动态自然,狗的身体内部则是装饰着一些花朵、植物、弧形纹样。而陇东庆阳剪纸老艺术家彭粉女所作剪纸作品《小孩与狗》,其造型特点是大狗的肚子里还有一只小狗,很明显这种表现方法打破了动物身体的遮挡关系。一个娃娃在狗背上手舞足蹈,简单的画面却传递给我们生命最直接的喜悦。《十二生肖猪》也是同样的表现方法,这些民间艺人的观察方法和我们不同,他们用有一种没有被“改造”过的原始本真的视觉模式。他们不只是描绘一个角度看到的对象。民间艺人完全出于辛勤劳作后对自然的凝视,也许是他们在饲养家畜的过程中深刻了解了动物的特点,这种了解是深入生命、刻入骨血的了解,这些使民间艺人们在观察对象时打破了物理视觉的局限,略去了外部的遮挡,让人直视内部。这是我们陇东地区民间艺人独特的联想、想象在创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这幅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美感,我们看到的是雄鸡欢快地歌唱,大猪的慈爱和小猪的顽皮,母与子的养育关系,小小的剪纸围绕着赞美生命的主题、表现出浓浓的生命意识。在这里剪纸不再是装饰了,它是表现的目的。分析下面三幅老虎题材的剪纸作品,都是采用上述的透视观察、从外表可以看见动物肚内的造型手法,实际上都是在表现母性崇拜。剪纸中的母虎都不那么凶猛,看上去很慈爱,这三张老虎脸上都能看到笑的表情,肚子里的小老虎都是妈妈跑孩子在肚子里也跟着跑,都是那么欢快,这些剪纸就是在向我们传达生命的喜悦。对比陇东剪纸作品《仙道》和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玛丽夫人像》。剪纸作品中的麒麟本来是侧面看过去的,看不见的里面那半边脸翻转上来和漏出的半边脸又形成了一张既像侧面又像正面的面部,而毕加索的玛丽夫人面部也是如此表现的。这幅肖像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所画,而中国农村的妇女剪子下创造的形象却具有了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民间艺人们在观察对象时是运动变化的,表现是不同方位和空间的。对比下面两幅剪纸作品,第一幅是现代常见的风景剪纸艺术品,大树下有人在放风筝,景色一眼看上去只有一个视点,这是单视点画面。后一幅作品是彭粉女的《塬上人家》,我们可以发现在画面的上下左右似乎都有视点,树枝将构图分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分画面,挑水的女人是视觉中心,担柴、挑水、养鸡、烧火、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等多个场景揉和在一幅画面中,忙忙碌碌、生活气息浓郁。这也就是突破了一点透视的空间限制,多视点构图,这种回旋往复的表现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的生活是生生不息的,这种亲情与家庭生活之乐让人幸福无比。《老鼠嫁女》,热热闹闹的送亲队伍抬着没有遮挡关系的花轿,将老鼠新娘沿着回旋往复的路线送到老猫身边,而老猫正在满足地享受着肥美的鲜鱼嫁妆,老猫肚中的小猫也在欢快的跑来跑去。陇东地区的妇女心灵手巧、又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打破遮挡关系、看不见的面翻转出来及多视点的表现手法”都综合应用在自己的剪纸艺术里。这幅作品,民间艺术家将鸡舍喂鸡、羊圈喂羊、喂牛、还有家里的生活各个场景展示都在一幅画面当中,生机勃勃。这幅作品画面中室内室外、农忙、读书都集中在这件作品里,教室的围墙变成透明的,坐在里面读书的孩子看得很清楚。下面剪纸作品《农耕生活》更是一幅构图饱满、层次繁多的大场景作品,窑洞作为主景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周围收割庄稼、挑水、犁地、打谷、磨面……围绕着窑洞都呈现在里面。窑洞里的女人们在纺线、做饭,这些都没有被遮挡,而是看得清清楚楚。整个剪纸画面热闹非凡、溢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感。2.甘肃陇东剪纸的造型突破时间限制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风来雨去,宇宙万物都是在变化,运动中的。民间艺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也是运动变化着的。所以在陇东妇女的剪纸艺术表现空间里存在着时间的流动。陇东剪纸的画面必定是空间与时间互动构成的,能够向我们展示丰富又饱满的故事内容。我们可以认为这些剪纸艺人的审美视角是全知视角,叙事者也就是剪纸艺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又无所不在,我们能够从这些剪纸作品里体会到陇东妇女们在剪纸创作时那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也就是主观意识,发现她们对时间异常的敏感,他们的作品在造型上已经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对于时间变化在剪纸中的表现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1)连环画式水平空间的叙述法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如何在一幅剪纸作品中去表现一个故事,可能会把故事的前后发生顺序用连环画式的方法展现给读者。彭粉女的作品《杀狗劝妻》,在这幅剪纸作品里将故事的发展情节使用水平空间的方式像连环画一样从容展开,从曹庄砍柴到母亲诉说,夫妻争吵到曹庄杀狗、焦氏悔悟,一个情节到另一个情节,环环相扣,连续不断,鲜活的画面、生动的形象使故事的矛盾冲突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过程完整、气氛紧张。《行孝图》,它属于行孝教子类题材的作品,也是典型的连环画式的叙述方法。这幅作品分上下两部分,每部分都是用直线连环画式的叙述方法表现的,下半部分是叙述故事发展的情节,上半部分表现此人懂得孝顺父母后牡丹花开、双凤飞舞的场景。《农家乐》画面分成上中下三排,每一排都用连环画式的平行叙述方法表现。最上面一排男女青年正忙着浇水耕种庄稼,植物发芽、开花结果;中间一排猴子和人正吃着果实;最下面一排的壮年小伙面对面正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这三个时间段综合在一幅剪纸作品里。整个画面构图饱满,内容丰富。(2)多层次复调叙述法第二种叙事方式是多层次复调式的叙述,《魔术》就是一幅多层次的复调叙述剪纸作品,如果我们以一个人单一的视角去叙述一场魔术表演,是不可能完成对庞大的表演的场面的表现。在这里剪纸艺人使用多视角的表现手法创作的,画面以中间正在表演魔术的魔术师为中心向外辐射,从低到高展开画面,将一场魔术几个表演的精彩瞬间表现在一幅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魔术师正在精彩表演,周围的观众娃娃个子低看不见趴在地面通过人缝看的动态,高处的耍刀者等。这幅剪纸抓住了这一场魔术表演留给观者最深刻的印象。我们通过剪纸作品也仿佛观看了一场奇异的表演。(3)循环叙述综合法下面的《孝敬父母图》讲的是和《行孝图》相同的故事内容,却用了不同的构图表现方法。这幅作品将这个故事的内容用循环往复的综合手法表现出来。叙述是从画面的下半部分开始的,自下而上先表现这个人年轻时不孝敬父母,再到中部他婚后生儿育女,再到作品的上半部分此人的转变明白了要孝敬父母,双凤飞舞、牡丹花开的大结局。整幅画面的叙述是倒S顺序。这幅剪纸作品就用了循环叙述综合法来表现男女婚姻的美满生活,画面上从上往表现娶亲的队伍和场面、婚礼和婚后养育孩子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一系列的时间变化都包含在其中。彭粉女的剪纸《生命树长卷》则是将各种造型方式综合应用于其中,多种叙述方式的交替使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幅长卷展示的是白昼与夜晚的交替、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白天与黑夜,天、地、人、植物、动物,自然界的万物都混合存在于这一幅画面中。3.甘肃陇东剪纸的造型是意象造型当我们看到这幅陇东的民间剪纸会觉得这里面的人物,动物形象不够写实,和生活中的真实的物体相差太远。这些生活在农村的妇女们是不懂得透视、解剖的,她们不是客观的对物体的模仿与再现,而是完全的表现艺术,是从内心而发的表现,她们会把被遮挡的部分安排在主体画面的周围、上下左右。她们在进行剪纸创作时认为重要的特征就会放大或者放于重要的位置,这就是整体的剪纸画面的造型特点。这些民间艺人感受到的外物获得审美体验,达到物我融合的境界才能够进行意象创造,将生命体验转化为艺术形象。所以说她们剪纸的造型是意象造型,这些剪纸形象都是从她们自己心里出来的。这种意象造型源于原始艺术,是由村民妇女群体所创造。这幅《贺寿图》它打破比例、透视、体积、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想象。这两幅嵌套了许多图案的“福”字和“喜”字,随心所欲地进行物象的夸张、概括、变形、拼接、套嵌、复合、装饰、象征,塑造出充满“福、禄、寿、喜、财”等美好、吉祥的观念和情结形象,表现了人们的人生观、自然观、幸福观、价值观。陇东剪纸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构成了天地人、动植物相结合的系统、独立的造型体系,比较典型的造型方法大致有夸张法、映衬法、拟人法、象征法等。(1)夸张法:同样都是表现孔雀开屏,第一幅是其他地区的作品,比较写实;第二幅是陇东地区的作品,明显夸张了面部五官,头和身体都又圆又大,形象朴拙、饱满。可以看出来夸张法是将物体的形象进行主观的扩大或缩小、变形,概括、夸张造型上的特征,使画面形象鲜明饱满,充满着稚拙、古朴的力量。比如这幅人与动物、植物和谐相处的剪纸就是做了这种夸张处理这幅一家人赶路的剪纸。人物大小任凭内心主观处理,造型细节高度概括、夸张,生动有趣。(2)映衬法:《猴吃桃》是陇东地区常见的题材,画面中猴代表阳性、桃代表女性相互映衬,把相关和相对的两种事物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使画面上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形象元素相互衬托、相互对比,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就是映衬法。此类最常见的还有《龙凤呈祥》等。(3)拟人法:《猴骑虎》里面的老虎和猴子都被是拟人化表现,尤其是面部五官,欢天喜地、手舞足蹈,赋予它们和人一样的思想情感和神态动作就是拟人的造型方法。《娃娃逮狮子》中的狮子憨态可掬,也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神态。(4)象征法:陇东剪纸造型方式并不是单一的,民间艺人经常综合运用、相互融合,或者采用局部符号形成象征,或者使整体画面形成一种象征意义。如同下图《鱼咬莲根》,植物开花结果、结籽都象征了我们人类的子孙繁衍、家族昌盛。《鱼戏莲》又象征着男性和女性。这一类象征隐喻的题材很多,比如凤穿牡丹,仙鹤探花、金鸡啄花根,都是象征男性和女性,子孙、生命旺盛、绵绵不绝。另外还有蝶蛾摆蛋或抱蛋剪纸,也是拟人法结合象征法的突出表现,因为这类蝴蝶、蚕蛾都有多子多福的含意,抱蛋和摆蛋也是象征着繁衍子孙。所有的方法都不是单一使用,剪花娘子们会把所有的方法综合表现在自己的剪纸作品当中。如下图《抓髻娃娃》,《两口子看夜戏》,里面的人物、动物的造型进行了夸张、概括、变形、拼接、套嵌、复合、装饰、象征,塑造出风格独特、极具魅力的作品。4.甘肃陇东剪纸造型的内涵在历史当中,由于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东移和战争,使这个地区遭受了破坏,陇东地区变成了穷乡僻壤。由于交通不便导致了文化封闭,使得明清时候的宫廷和文人的文化难以入侵。又由于长期的自然农耕经济小生产模式使得古代的艺术风貌得以在世代相传的群体艺术,也就是剪纸艺术当中幸存了下来。特别宝贵的是这个地区保存了多民族的原始图腾文化意识,以及丰富而古老的民俗观念,民间传统的哲学观念,美学体系和造型体系。(1)鲜明的北方多民族及汉族文化互相渗透的剪纸文化内涵在陇东剪纸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北方多民族及汉族文化互相渗透的剪纸内涵。如这幅生命树剪纸,以众多动物作为生命之源的生命树和抓髻娃娃等剪纸都应该是西北原始部落图腾保护神崇拜观念的遗存。炎帝、黄帝部落、周人、犬戎、匈奴以及古羌族这些繁衍在陇上平原的各族图腾崇拜演化都包含在内。这三幅关于动物的剪纸中,牛、狗、羊都是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常见的形象。少数民族图腾崇拜在剪纸作品里的牛、羊、狼、熊、生命树、抓髻娃娃等图像中得到了再现。又如下图《羽人》的形象,羽人穿着靴子和带领长袍是北方草原民族的形象。(《石山出人》就反映了古代先祖的灵石或白石崇拜。这幅《狗驮女娃》剪纸的内涵与古代匈奴人的狗图腾崇拜影响有关。(2)隐喻的符号用来反映驱邪避灾、生殖崇拜文化观念的文化内涵民间,巫术是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巫术剪纸以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反映着这一民俗。这两幅剪纸分别是女娃、男娃的《抓髻娃娃》,在这里剪纸符号作为一种象征通道沟通天地人的交流,人们“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