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民间故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1.gif)
![崂山民间故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2.gif)
![崂山民间故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3.gif)
![崂山民间故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4.gif)
![崂山民间故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e056ed7248318f46e3418b9ace3311d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崂山当地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崂山民间故事01历史渊源传承保护文化特征社会影响目录030204基本信息崂山民间故事,流行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民间文学,是崂山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崂山民间故事最早发生于远古年代,明清时代,受崂山民间传说的启发,蒲松龄创作出了短篇小说《香玉》和《崂山道士》。崂山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感人,语言朴素、诙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石老人的传说》《枣核儿》《崂山的传说》等。2006年10月,崂山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入选首批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入选首批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崂山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是Ⅰ-55。历史渊源历史渊源崂山民间故事,俗称“拉呱”,是崂山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在解放前几乎没有文字记载。崂山民间故事门类广、数量多、内容丰富,从现已搜集到的崂山民间故事内容推断,崂山民间故事最早发生于远古年代。据《山东省志·蒲松龄传》记载,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月,32岁的蒲松龄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受当时崂山民间传说故事的启发,以崂山耐冬、牡丹和崂山道士为题材写成了短篇小说《香玉》和《崂山道士》,这也是最早记载崂山民间故事的文字。
文化特征故事类别表现形式艺术特色文化特征故事类别崂山民间故事包括传奇故事、生活故事、爱情故事等,崂山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爱情故事,这与崂山人的性格和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崂山人注重情感与家庭生活,对美好而纯真的爱情格外向往。在崂山美丽的山海间,青年男女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衍生了许多美好圆满的爱情故事。崂山地区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围绕着崂山人和崂山的万物仙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仙与仙之间的爱恋。主要有《鳝鱼女和团鱼郎》《梅花仙》《双花仙》等。以《梅花仙》为例:故事讲述了崂山十位梅花仙中的梅娘和鲤:鱼精李郎结缘相识的故事。他们相识于洞庭,成婚后回到崂山与家人团聚,育有一子。后来他们的孩子以梅花为书,考取了功名,御赐他的母亲、姨娘为“十梅仙”。2.人与仙之间的爱恋。主要有《人参姑娘》《鲤鱼精》《参姑和巴哥》《莲花媳妇》等。在《人参姑娘》中,苦娃受尽主人家的欺凌,却遇到了善良的人参精山妹,两人情投意合,但是财主贾仁想要吃掉山妹。最终贾仁丧了命,苦娃和山妹成了亲,在山上到处撒下人参种子,过着安乐的日子。3.人与人之间的爱恋。艺术特色崂山地区的民间爱情故事多是从生活中得到灵感,在日常生活的冲突与感悟中构建而成,有独特的艺术价值:1.个体形象的鲜明性与类型化。在崂山地区众多的爱情故事中,善恶两种角色的区分度十分明显,出现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两种类型化人物,体现了“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正面人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勤劳的穷青年穷青年饱受欺压,但仍顽强生存,勤勤恳恳;一类是善良的仙子,仙子同情穷青年,或是现身相助,或是以身相许。代表人物主要有巴哥、参姑(《参姑与巴哥》)、小智、牡丹(《牡丹仙子》)。反面人物主要是凶恶的地主类人物。地主嫉妒穷青年的奇妙际遇,用恶势力抢夺仙子或仙子的法宝(关系着仙子的性命)。反面人物的判定还体现在名称上,如《人参姑娘》中的反面人物“贾仁”就是一个假仁假义,用心险恶之徒。(《仙胎鱼的故事》)中的“吴阎王”就是一个扼杀别人幸福,到处带来灾难的大奸大恶之徒。在这种鲜明的人物的对立中,人物的性格显得格外集中。但是,这种鲜明性和类型化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重复,在这种类型化中,个体形象又是鲜明的。比如巴哥、小智、柴郎虽然都是类型化的正面人物,有共同的生活背景与性格:贫苦,善良,勤劳不息;但是却同中有异,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有书生、长工、家奴,性格有的刚烈、有的执着,使读者不会把他们相混淆。表现形式“崂山民间故事”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传承保护传承价值保护措施传承人物传承保护传承价值崂山民间故事具有乡土大众文化与山海文化交汇相融的特征,并在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相互渗透中不断演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张崇纲,男,1935年生,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张家下庄村人,小学毕业,
他是青岛市市级传承人。
他从小喜欢听民间故事,历时35年先后26次到深山采风搜集整理崂山民间故事,出版了上千万字的崂山民间故事,让崂山民间故事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措施自1981年3月至1991年5月,原崂山文化部门先后24次组织了418人次深入偏远的山村、渔村实地采风,十余年中,他们走访了2000余位能讲会说的老农民、老渔民和林场工人,搜集了4000余个民间故事,完成了《崂山民间故事全集》的编纂工作。
自1983年以来,原崂山县(区)的文化部门,组织了大规模的民间采风活动,共搜集到涵盖神话、历史人物传说、宗教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鬼狐精怪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典故等17个门类的5600余个民间故事,先后编印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全集》《青岛海洋民间故事》等22个民间故事专辑,其中2007年6月出版的《青岛海洋民间故事》是青岛地区有史以来第一部以海洋为题材的民间故事集。
2011年7月5日,崂山区申请认证了保护“石老人”的方案,并获批30万专项资金先期进行“石老人”的勘测工作。
崂山区还尝试将崂山故事做成连环画,先后出版了《崂山历史故事连环画》《崂山民间故事连环画》等,以便于青少年读者阅读。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青岛市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获得“崂山民间故事”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重要活动2004年5月,崂山区文化局、教体局举办了崂山民间故事演讲大赛,邀请市民来讲“崂山故事”。经过筛选,104位市民携带104个在民间流传的崂山故事获得参赛资格,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只有4岁。
2017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非遗优秀故事会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汽车抵押贷款贷前调查合同
- 施工单位见证取样制度
- 科技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 小区工厂医院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解决方案课件
- DB3715T 70-2025楝树栽培技术规程
- 三人创业合作经营合同
- 专业市场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二手挖机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借款与担保合同示范文本
- 二手房销售独家委托合同
-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第二章 动力电池
- 三坐标考试试题和答案
- 数字金融 远程音视频手机银行技术规范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证思路专练(含答案)
- 四年级学业指导模板
- 2024版医院布草洗涤承包合同:医疗设施布草清洗外包协议3篇
- 会议系统设备维护方案
- 少儿口才培训主持课件
- 新《学前教育法》知识讲座课件
- 公文写作题库(500道)
-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习活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