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血-液-循环课件_第1页
第四章-血-液-循环课件_第2页
第四章-血-液-循环课件_第3页
第四章-血-液-循环课件_第4页
第四章-血-液-循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血液循环

BloodCircalation

血液

心脏

血管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功能:

推动血液流动,以实现血液的功能.心脏:动力器官(血泵)血液循环系统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交换物质的场所BloodCirculation

物质运输(营养/代谢物质),保证新陈代谢进行;

运送内分泌腺的激素,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

维持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帮助白细胞实现防卫机能。心脏的一般结构

四个腔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房室瓣:右三尖瓣;左二尖瓣。半月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保证血流在心脏内朝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逆流。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室收缩→射血心室舒张→心室充盈一、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分为:工作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

和浦金野氏纤维)1、心肌细胞兴奋性兴奋性:是指细胞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自律细胞是心房肌和心室肌刺激的来源,是其细胞自动除极的结果。窦性心律:一般情况下,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兴奋是由兴奋性最高的窦房结细胞的自动节律兴奋引起的。故称窦性心律。期外收缩:由期前兴奋触发的收缩称为期外收缩。代偿间隙: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隙。心电图(自学了解)P波:反映左右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T波: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1、P波:兴奋发源于窦房结,最先传至心房,心电图中最先出现的。P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11秒,电压(高度)不超过0.25毫伏。

2、P-R段:从P波终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曲线,与基线同一水平。在体表难于记录出。3、QRS复合波: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典型的QRS复合波包括三个相连的波动。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Q波后一个狭高向上的波为R波,与R波相连接的又一个向下的波为S波。4、ST段:由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平线,反映心室各部均在兴奋而各部处于去极化状态,故无电位差。5、T波:是继QRS波群后的一个波幅较低而波宽较长的电波,反映心室兴奋后再极化过程。再极化过程同心肌代谢有关,因而较去极化过程缓慢,占时较长。T波与S-T段同样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心电图意义及应用心电图可以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反映心肌受损程度发展过程;心房心室功能结构。心电图并非检查心脏功能状态必不可少的指标。因为有时心电图不一定证明心功能正常。所以心电图的检查必须结合多种指标和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对心脏功能结构做出正确判断。2、传导性

节律起搏点是窦房结。自动节律性兴奋,依次通过起搏传导系统。先后传到心房肌和心室肌,依次产生节律性收缩活动。兴奋在窦房结内传导速度较慢,约0.05米/秒;房内束的传导速度较快,为1.0~1.2米/秒;

闰盘:心肌细胞呈短柱状,多数有分支,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相邻量心肌细胞的连接处称闰盘。

3、自律性自律性:心肌中的自律细胞在没有外源性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律性。

窦性心律:心脏的搏动是由窦房结发动的,窦房结细胞也因此称为起搏细胞,由窦房结控制的心搏频率称为窦性心律。4、收缩性收缩的特点:(1)对细胞外Ca2+明显的依赖性.(因:肌质网终末池不发达,贮Ca2+少)(2)同步收缩=功能合胞体(因:经闰盘兴奋传递快)★注意:两心室是一个功能合胞体;两心房是另一个功能合胞体.(3)不会出现完全强直收缩.(因:有效不应期长)

同步收缩活动是心肌的又一重要生理特性。心房肌和心室肌又各自作为功能合胞体,几乎是同时地产生整个心房或心室的同步性收缩,使心房或心室的内压快速增高,推动其中的血液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二、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与心率心动周期(Cardiaccycle):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若平均心率为75次/分,则每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心室全心舒张期心动周期的持续时间=60

心率(秒)*心动周期时程与心率的关系:0.08s★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其中舒张期的缩短更为明显,不利于心肌休息。401.5s750.8s0.4s2000.3s0.35s0.50s1.15s0.30s0.25s0.22s0.15s(二)心脏泵血过程心动周期的时相(以心室的心动周期为例)1、心房收缩期(0.1S)2、心室收缩期:(1)等容收缩期(0.05)(2)快速射血期(0.1)(3)减慢射血期(0.15)3、心室舒张期:(1)等容舒张期(0.06-0.08)(2)快速充盈期(0.11)(3)减慢充盈期(0.22)1

心房收缩期

在心房收缩之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这时心房和心室内的压力都较低,接近于大气压,然后外周静脉血不断返回心房,是心房内压升高于心室内压,此时房室瓣膜(二尖瓣)处于开启状态,血液流入心室,是心室充盈,此时心室内压远低于主动脉压,故半月瓣呈关闭状态,左心室与主动脉是不想通的。

在心室舒张期末,心房开始收缩,心房内压升高将残留的血液射入心室。左心室充盈进一步加大,心房收缩期历时0.1秒。随着心房收缩结束,心房进入舒张期,房室瓣膜关闭。2等容收缩期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使心室内压急剧升,超过心房内压时,房室瓣膜关闭,血液不能回流入心房,此时心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故半月瓣膜关闭,这一时期心室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室,因心室肌强烈收缩导致心室内压升高但心室容积没有改变。这一时期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产生强大的心室内压,是心脏向动脉射血的主要动力。3快速射血期心室肌继续收缩,张力增高,室内压急剧上升,超过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两侧半月瓣被冲开,血液射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平均0.1秒,心缩期1/3时间,血量占每搏的2/3。4减慢射血期

心室收缩力量和室内压开始减小,射血速度减慢。室内压略低于主动脉内压,但仍高于主动脉中的总能量水平,血液得以继续从心室射出,历时平均0.15秒。5、

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半月瓣关闭,这时心室内压仍然高于心房内压,故房室瓣膜关闭,当下降到低于心房内压时。房室瓣才开放。所以把半月瓣膜关闭到房室瓣膜开启这一段时间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大约是0.06-0.08S6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后,血液迅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积快速增大,称为快速充盈期。历时0.11秒左右。进入心室的血量约为每次回血量的2/3。7、减慢充盈期(舒张后期)心室血快速充盈后,心房内血液以较慢的速度流入心室,心室的容积进一步增大,这一时期称为减慢充盈期。历时0.22秒。随即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心脏的泵血过程

小结:心房、心室舒缩和瓣膜在心脏泵

血活动中的作用

1.心室作用是主要的,心房是次要的*射血的动力是心室的收缩;*心室充盈的主要动力是心室舒张形成的房-室压力梯度;*心房的舒缩仅起初级泵作用:①增加心室充盈量,使搏出量增多;②利于静脉回流.2.瓣膜(房室瓣和半月瓣)的作用:单方向开闭的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内沿一定方向有序的流动。3.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虽此两期内心室与其他部位间没有血液流动,但心室却在强烈活动作功,导致室内压剧烈的变化。心音(heartsound)自学产生原因:瓣膜关闭、血液撞击等;第一心音:较低较长心室收缩的开始第二心音:较高较短心室舒张的开始

音调持续时间标志意义三、心输出量每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得血液总量称为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每分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成人安静时约为5~6L/min。

1、心率HR=220-年龄(男);226-年龄(女)Hrmax=208-(年龄*0.7)2、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健康成人安静平卧时约为70ml。★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数。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约为60%。影响和决定每博输出量多少的因素1、心舒末期心室的容积。2、心室肌被牵张的程度。3、心肌收缩能力。4、后负荷。3、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射血分数反映心室泵血的效率。在医疗实践中,射血分数比搏出量更有临床意义。例如心室收缩功能减退而心室腔异常扩大时,其搏出量可能和正常人没有明显差别,但它和已经增大的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比例不正常,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心室功能明显减弱。4、心率与每博输出量对心输出量的贡献。心率和每博量的增加都可以使每分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回心血量将减少,从而导致每搏输出量的减少。每搏输出量随着人体活动的加强而增多的幅度也减少。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心率超过147次/分,女大学生心率超过138次/分时,心搏量即开始下降,此后由于心率继续增加,暂时掩盖了每博量的减少,心输出量仍可增加。。。。。在对比不同个体的心泵功能时,需要用体表面积对心输出量的实测值进行校正,得到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数值,称为心指数。5、心指数★心指数(cardiacindex)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安静空腹时的心指数为静息心指数,约3.0~3.5L/(min㎡)。四、心泵功能的贮备搏出量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之差,两者都有一定储备量,共同构成搏出量的储备。分为:收缩和舒张贮备收缩期储备是搏出量储备的主要成分。收缩期储备通过提高心肌收缩力而实现。心泵功能贮备:是指个人在剧烈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心输出与静息时心输出量之差。心率储备:在一定范围内增快心率并保持搏出量不变,心输出量增加,可达静息状态时的2~2.5倍。因此,心率储备是心力储备的另一个因素。但心率过快时,由于舒张期过短,充盈不足,导致每搏输出量下降,反而使心输出量降低。思考题1、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各个时期室内压、房室容积和瓣膜启闭的变化?2、分析心率加快对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影响?(一)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心室肌收缩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多五、心泵功能的调节1.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Starling机制

(前负荷对心肌收缩的调节,异长调节)(1)Starling机制(心的定律)——正常心脏能自动地调节使搏出量与回心血量之间保持平衡。(2)调节过程:V回心血量↑

心室充盈量↑(前负荷↑)搏出量↑

心肌收缩↑心肌受牵拉↑初长度↑末段

中段

升支段左室搏功左室舒张末期压(cmH2O)心室功能曲线:反映心室前负荷与搏功关系.左室搏功左室舒张末期压(cmH2O)特点1:正常心室在升支段内工作.因此心肌收缩可随初长度增加而增强.主要原因:粗、细肌丝有效重叠程度随初长度的增大而增加,形成横桥联接的数目可增多.左室搏功左室舒张末期压(cmH2O)特点2:具有较大的初长度贮备。因此正常心脏可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回心血量与搏出量间的平衡.原因:通常左室充盈压:5~6mmHg,最适前负荷时充盈压:12~15mmHg.两者间有较大空间.左室搏功左室舒张末期压(cmH2O)特点3:不出现明显降支.因此对正常心室,即使充盈压幼教大升高,心室收缩也不会明显减弱。主要原因:心肌可扩张性小,能抵抗过度延伸,故此时心肌初长度不再随前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增大.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肌的前负荷)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流速度心室舒张充盈持续时间心室肌受牵拉的程度(心室肌的初长度)体内影响心室前负荷的因素★Starling机制的生理意义:对搏出量进行精细的调节,维持搏出量与回心血量间的平衡.

★在生理范围内,正常心脏能将回流的血液全部泵出,使血液不会在静脉内蓄积。2.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对搏出量的调节★心肌收缩能力↑→收缩↑→SV↑*心肌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包括结构和功能等)。*(神经、体液因素)可通过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各环节来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如:[C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