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提纲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提纲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提纲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提纲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提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梳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根据月球、太阳形状推测: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验证)→地球卫星图片。2.地球的形状:一个两极部位

赤道

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___千米;最大周长___;表面积____天圆地方球体稍扁略鼓63714万千米5.1亿千米

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漫长过程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确证:地球是球体天圆地方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地球仪:①为了方便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着就是地球仪,其形状为

体。②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4.地轴: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即地球仪绕着旋转的那根轴。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地图上、地球仪上通常是上方)叫

;它是地球上的最

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

。它是地球上的最

点。正球颜色符号文字北极北南极南知识点三:纬线和经线纬线经线定义定义:1.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2.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

,也叫

。指示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长度长度:赤道是

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所有的纬线长度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

__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

。所有经线都是

。赤道纬线东西最大不相等圆经线子午线南北相等半圆知识点四:经度和纬度纬度经度起止度数赤道的纬度为

,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

代表符号北纬:用

表示,南纬:用

表示东经:用

表示,西经:用

表示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纬线)以北为

,以南为

,2.纬度向北递为

纬度向南递为

。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

,以西为

。2.经度向东递增为

经度向西递增为

。半球划分

把地球划分南、北半球

把地球划分东西半球

0°90°NS北纬南纬北纬南纬赤道0°180°EW东经西经东经西经20°W160°E(2)重要的纬线:①赤道是

的纬线圈,赤道的纬度是

。北极的纬度是是

南极的纬度是是

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北极圈的纬度是

。南极圈的纬度是

。②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人们规定,

全球

为低纬度地区,

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③赤道是

半球和

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

半球,赤道以南是__半球。最大0°90°N90°S23.5°N23.5°S66.5°N66.5°S0°~30°30°~60°60°~90°北南北南(3)重要的经线:①本初子午线:它是经度的起始线,它的经度是

,它是经过

(国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②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组成的经线圈。0°英国20°W160°E0o10o10o20o20o30o30o90o90o赤道(北纬)(南纬)纬线度数规律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也越大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0o0o23.5oS66.5oN90oN90oS几条重要的纬线23.5oN23.5oN23.5oS66.5oN66.5oS66.5oS

__________________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中国在地球的_____半球上。北赤道(0°纬线)南半球的识别:中心部分是小块陆地----南极洲,能看见完整的南极洲北半球的识别:中心部分是小块海洋----北冰洋,能看见完整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0o10o10o20o20o3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西经)(东经)越往西度数也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经线度数规律0o10o10o20o20o3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经线度数规律160o东半球WWWWEEEEE小小东,大大西DCBA0o30o30o60o90o0o20o20o40o60o40o60o2.请书写出各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赤道上的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位于北极的点、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点。先标出N,S和WE,向什么方向越来越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NNSEEEWWW40°W,60°N20°W,0°0°,45°N43°E,90°N

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中国在球的_____半球上。东20°W和160°E西半球的识别:能看见完整的南美洲和北美洲东半球的识别:能看见完整的非洲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绕转中心绕转方向绕转周期意义①②③①②③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或一天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知识点二:二分二至点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昼夜状况春分全球

;夏至北半球昼

,北极圈内出现

,越往北白昼越长南半球昼

,南极圈内出现赤道

。秋分全球

;冬至北半球昼

,北极圈内出现

,越往北白昼越短,南半球昼

,南极圈内出现赤道

。3月21日前后赤道昼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长短极昼短长极夜昼夜平分9月23日前后赤道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短长极夜长短极昼昼夜平分地球上的五带南回归线南极圈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北极23.50S66.50N66.50S23.50N热带900N900S00五带名称:五带界线:五带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与

。热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地球五带的划分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五带划分依据:人们根据

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第三节地形图的阅读知识点一:学会阅读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表示方式:a、数字式如1:100000或1/100000

b、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c、线段式如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大小详,小大略。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④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的,范围大,内容简略。1.地图的三要素:___、___、___。⑴.比例尺:就是___距离与___距离之比。

①公式:比例尺=______

:______;②表示方式:a、__式:如1:100000或1/100000b、__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c、__式: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比例尺是个分数式时,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_____

;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_____(大比例尺,小比例尺)④图幅相同的地图:大比例尺,表示范围__(大\小),表示内容___(详细\简略);小比例尺,表示范围__(大\小),表示内容___(详细\简略)。比例尺方向图例图上实地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数字文字线段大比例尺小比例尺小详细大简略2.地图上的方向:(一定要画方向标)①一般地图(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注意:站在北极点四周都是正南方,站在南极点周围都是正北方)2.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地图:面对地图,通常采用“_____

,______”来确定方向。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__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____

方向,纬线指示____方向。(注意:站在北极点四周都是____,站在南极点周围都是____)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方南北东西正南方正北方3.图例和注记:判断常用图例:(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看地图时,一定先看图名,再根据图例看图。)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②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的文字说明,以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字(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③常用图例(16页中的图)铁路国界山峰A为表示长城,B为省界,C为水库,D为铁路。以下表示国界的图例是[

]A.

B.

C.

D.比例尺方向图例大比例尺小比例尺更大比例尺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越详细知识点:选择适合的地图3.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卫星影像图等。4.比例尺大小与反映地区详略的关系: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

内容

(详、略),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

内容

(详、略),小详细大简略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缓陡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知识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②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