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带压作业规程_第1页
气井带压作业规程_第2页
气井带压作业规程_第3页
气井带压作业规程_第4页
气井带压作业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人:XX审核人:XX批准人:XX气井带压作业规程 3作业条件 13.1岗位人员配置(9人) 13.2设备、设施及材料 13.3现场作业条件及环境 24作业中的主要风险 35作业流程 3 6.2动迁 66.2.1装车 62设备固定 83设备运输 86.2.4卸车 8 井 9堵 96.4安装 96.4.1井口准备(移动到勘察井位) 106.4.2安装安全防喷器组 106.4.3安装带压作业主体装置 116.4.4安装液压控制系统 11 6.5作业前检查与调试 12 6.5.2燃油供给系统检查 13气井带压作业规程 6.6.2带压作业主体装置试压(下短节后逐层往上试) 14 7常规作业步骤 15 7.4.1节箍直接提出环形防喷器的起钻 177.4.2环形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出油管节箍的起钻 207.4.3上、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出油管节箍的起钻 247.4.4起堵塞器及尾部管柱(此部分需要现场验证) 29 7.6.1空井筒下尾部管柱(此部分需要现场验证) 307.6.2节箍直接推过环形防喷器的下钻 307.6.3环形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入油管节箍的下钻 347.6.4上、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入油管节箍的下钻 39 7.8起、下钻安全注意事项(此部分个人建议不需单独列出) 46 气井带压作业规程 8.2带压冲砂(钻磨)作业 47 8.3带压挤注水泥作业(此部分经反复理论性讨论,带压无法进行常规注水泥作业,仅可施工挤水泥封堵作业) 488.4带压常规打捞作业 48 8.5带压下异径工具作业(此部分思路仍需完善) 509异常情况处理 519.1起、下钻过程中油管内封堵失效 519.2起、下钻过程中工作防喷器失效 519.3起、下钻过程中环形防喷器失效 519.4起、下钻过程中固定卡瓦组失效 519.5起、下钻过程中游动卡瓦组失效 519.6起、下钻过程中平衡、泄压系统失效 519.7空井筒安全防喷器全封闸板失效 5210作业收尾 52 1气井带压作业规程1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气井带压作业设备的动迁、安装和使用,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常规操作步骤、异常情况处理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1.2本规程依据DYJ110/70DD气井带压作业设备进行编制,其它型号的气井带压作业设备可参照执行。1.3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技术规范,以及目前国内外气井带压作业设备的相关资料,如:技术性能、使用说明、现场应用条件等。1.4本规程适用于关井压力不大于70MPa的独立式气井带压作业施工,且作业井应符合下列条件:a)投堵塞器前通油管能通至设计位置;b)井下工具外径与带压作业装置匹配,且单个工具长度小于3.5m。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带压作业技术规程(试行)》SY/T1119-2007《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SY/T6989-2014《油水井带压作业方法》Q/SY02553-2018《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Q/SY02625-2018《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含4部分)3作业条件3.1岗位人员配置(9人)液控手:液控系统及动力源操作;司钻:防喷器及控制系统、桅杆绞车的操作;井口操作工:井口内、外钳操作,起下单根、拆卸工具操作;场地工:场地操作。3.2设备、设施及材料2气井带压作业规程3.2.1主要设备独立桅杆式气井带压作业装置主体部分:平衡泄压系统、固定卡瓦组、游动卡瓦组、上操作平台、下平台、桅杆系统、升降系统、主动转盘、绞车系统。3.2.2配套设施:含液控房、动力源装置、节流、压井管汇、独立发电机组、井口稳定器、数据采集系统等。3.2.3附件装置含伸缩防护爬梯、液压管线框、主机运输撬、桅杆运输撬、专用吊装杆滑道、油管桥、地锚等。3.2.4配合作业设备含35t及以上吊车、运输卡车、地锚车(地锚机)、水泥车等3.2.5工具材料1)可溶尾堵、密封打捞工具、悬挂四通、预置工作筒、过工具油管堵塞器、带压作业循环底阀、井下压控循环开关、螺杆马达、单流阀、打捞工具、冲洗(钻磨)工具等。2)螺纹密封脂、润滑黄油、环保防渗布、清洁棉纱、专用动力燃油3.3现场作业条件及环境3.3.1现场作业条件1)适应常规陆地、海洋(孤岛)、沙漠等作业环境;2)作业现场区域大小应能满足带压作业主体装置四角绷绳开档范围及地锚固定位置。3)作业现场设备及附件设施摆放区域井场地面应平整、坚实,满足承载能力和安全要求。4)带压作业主体装置操作平台及桅杆装置上空严禁存在高压电线 (电缆)。3.3.2作业环境3气井带压作业规程1)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大雾、大雪等视线不清条件下2)作业现场周围存在海洋、湖泊、河流、湿地等环境敏感区域时,严格做好环境污染防护措施。3)作业现场处于田地、厂院等半密闭环境时,现场必须配备2台及以上(多大功率)的轴流风机。4作业中的主要风险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井喷、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人员中毒、高压伤人、吊装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堵塞器失效引发的工程5作业流程4气井带压作业规程气井带压作业机常规操作流程图油管油管内封堵拆卸井口装置安装带压作业主体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及附件配套设施带压作业主体装置试压、防顶测试试题原井管柱、起油管悬挂器起钻下钻(工具)坐油管悬挂器拆除带压作业主体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及附件配套设施安装井口装置解除管柱密封、完井通油管→油管内封堵→拆卸井口装置(气井完井操作流程是否是这样)→安装带压作业主体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及附件配套设施→带压作业主体装置试压、防顶测试→试提原井管柱、起油管悬挂器→带压起钻→下钻(工具)→坐油管悬挂器→拆除带压作业主体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及附件配套设施→安装井口装置→解除管柱密封、完井。6作业准备6.1动迁准备5气井带压作业规程6.1.1现场勘查1)接到施工任务后,由作业队队干部联系该井所在作业区,进行井场勘察和选定合理的搬迁路线。2)现场勘察内容包括地理位置、沿途道路、桥涵洞、井场条件、输电线路及周边环境,要求识别危险点及风险源。3)对存在问题的道路整修、井场平整、相关方设备设施移动、工农关系协调等,应及时与甲方沟通并上报,由甲方负责组织整改。4)班长和设备大班测量作业现场可供施工作业使用的有效面积,井场布局及预留空间;面积应满足带压作业施工要求(长*宽),地面平整无杂物、无油污,井口附近地面坚实、无下陷。要求:井口附近30m以内(一侧)应有足够空间摆放带压作业主体装置及附件设备、设施,且留有应急通道。5)(格式)确认满足动迁条件后,基层队根据设备的外形尺寸、重辆台数、车型、动迁时间上报调度室。6)作业现场符合施工设备的承载能力和安全要求,作业现场周边存在海洋、湖泊、河流、沙漠等环境敏感区域时,做好环境污染防护措施。(需不需要明确怎么做)7)作业现场存在地下流程管线处,联系作业区人员,确定好作业时不能够作业的范围,上方2m范围内严谨钻打地锚。8)勘察时技术员和班长确定井口法兰是否符合井口要求,是否与安致,如不一致,组配好正确的变径法兰。9)技术员和班长观察确认井口压力,是否满足带压作业要求;观察确认井口管柱内无堵塞,满足投堵作业要求。1)动迁前由队长、技术员、班长、设备大班共同对设备、设施、相关工具、材料进行检查,以确保动迁作业顺利进行。2)队长、设备大班检查确认动迁路线是否正确,设备设施是否已处于待吊装状态,设备吊点符合4个吊点(齐全),且无开焊、断裂、变形现象,现场留有足够空间以摆放吊装设备等。6气井带压作业规程3)队长、班长检查吊装操作人员操作证件真实且在有效期内。检查吊索具铭牌是否齐全,吊索具载荷与重物应匹配。4)技术员、班长检查确认小件工具、各类仪器、仪表等应放到指定5)设备大班检查确认设备燃油、动力等符合要求,管线及储(蓄)能部位等压力放至安全状态。6)拆除吊装物与周围物体的连接,移除或捆绑浮置物,排净储液罐雨、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禁止8)作业前与甲方人员做好井场的油气水井、交接,并填写交接单,签字确认。9)现场准备足量厚度不小于0.75mm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6.1.3资料准备及交底1)作业前根据作业内容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2)技术员向现场监督或相关人员了解井况,包括历次施工简况、完井管柱结构、井内压力及地层液性等相关数据。3)技术员要了解临井相关资料及现场地面流程的工作状态,若仍在生产状态则及时与甲方沟通,停产并求测压力恢复数据。4)由技术员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及HSE交底,明确施工工艺流5)技术员按照三项设计及勘察现场情况编写《HSE工作计划书》、6)班长现场确认紧急集合点,逃生路线畅通。6.2动迁6.2.1装车1)装车前清除车辆上的杂物和垃圾。2)装车现场吊装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持有有效司索指挥7气井带压作业规程3)指挥人员指定吊车摆放区域或待吊装设备,由吊车司机对地面进行确认,确定吊车摆放位置,作业人员配合吊车司机垫好千斤垫板,吊车司机支起千斤,确保吊车不下陷倾斜,稳定牢靠。4)指挥人员站在司机能看清楚指挥信号的安全位置。指挥人员不能同时看清司机和负载时,应站到能看见司机一侧,并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传5)现场有高压线应先断电,无法断电吊装时,应保证以下安全水平vkv少为4m,35kv以上至少为5米。以上距离不含阴雨或潮湿天气。6)操作人员挂好专用吊索具,指挥人员指挥吊车司机缓慢(试提)上提索具,上提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推索具,防止索具脱出。手推索具时,严禁手握在索具与悬吊重物之间,防止挤手。待索具拉紧后,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指挥人员确认人员撤离后方可指挥起吊。7)吊尖棱利角物体时,应在吊件与吊索的接触处加保护衬垫,防止索具受损破断。8)质量较轻的小件物体,索具与被吊物应采用卸扣等闭环方式连接,防止移动过程中脱钩。9)吊装体积超过5m3、长度超过10m、质量超过0.5t或在高压线附物体长边同一侧的两端,或四角牵引,便于起吊时调整被吊物的方向。10)指挥人员用微动信号指挥上提,待吊装物离开地面10-20cm时,11)指挥吊车将吊装物起升到合适高度,移动物体到卡车车槽上方,12)当吊装带压作业主体装置等大型、较重设备时,起吊至合适高度后,停止起吊,指挥卡车倒车至设备的正下方,然后将被吊物缓慢放到卡13)起吊时,严禁起吊物上站人。14)摘钩时,应等所有吊索完全松弛后进行,确认所有绳索从吊钩上索。8气井带压作业规程15)装车由近到远,先大后小,先重后轻,依次吊装。不得跨越人和16)装车时,操作人员不应停留在车厢上。17)气井带压作业吊装要求吊车不低于35t,各项设备使用专用吊索具。吊装带压作业主体装置时,放倒或竖立装置人员远离至安全区域。6.2.2设备固定1)设备装车后,应进行固定后再移动车辆。如果车辆影响其他作业,在场地平整的前提下,可缓慢移动车辆至安全位置再固定。车辆移动时,2)设备固定应使用专用固定工具,固定在卡车的四角。设备固定应采用向两侧牵引的方式,既“外八字”方式,禁止向同一方向牵引。3)零散物件装车前应及时打好厢板,高出厢板的设备应在装车地点采取固定措施后,方可进行运输。4)大型物件运输,应使用专用铰链进行固定。5)容易滚动的设备应垫上千斤垫板后再固定。6)设备组件应平衡、稳定、整齐放置。7)桅杆及液控管线等特殊部件,要先放入专用运输撬或篮框内固定后,方可吊装上车。6.2.3设备运输设备运输途中执行与承运人签订的货运合同及相关协议。6.2.4卸车1)在摆放油管桥、储液罐、带压作业主体装置、动力源、液控房、发电机房等设备之前,下面应铺设1层厚度不小于0.75mm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并覆盖设备底座外边沿50cm以上,防渗膜四周加高20cm的围埝。如上述设备下面为水泥浇筑地面时(无需铺防渗膜),应在设备四周加高20cm的围埝或采取其它防污染措施。2)卸车按上述吊装要求执行。3)车辆停到卸车位置后,再解除固定,禁止提前拆除固定。车辆倒车时必须有专人指挥。4)卸车应由远到近,依次摆放在指定位置,不得跨越人和设备。5)尽量避开夜间吊装作业,如夜间吊装,必须保证充足的照明。9气井带压作业规程6.3通油管、封堵6.3.1过油管通井1)搭建简易操作台。操作台一边固定在井口装置上,一边用支腿支撑,操作台上有一根高出操作台2m的桅杆,用于系安全带。操作台用花纹钢板网制作,桅杆承重不小于150kg。2)在井口装置油管闸门上安装与井内管柱内径匹配的闸门(全通径旋塞阀),闸门处于关闭状态。2)检查防喷管,本体应无腐蚀、裂纹、无弯曲现象,螺纹完好。3)防喷管拴好牵引绳,操作人员拉好牵引绳,井口周围禁止站人,用吊钩吊起防喷管,井口操作工系好安全带并将尾绳挂在桅杆上,将防喷管安装在闸门(旋塞阀)上。4)将油管通径规放入防喷管内,上紧防喷盒。5)操作人员站在闸门手轮侧面,缓慢打开闸门(旋塞阀),观察油管内压力15min以上,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6)确认压力无异常后,缓慢下放通径规,通至设计深度。7)确认油管内通畅后,匀速起出通径规并检查。6.3.2油管内封堵1)堵塞器下井前应测量堵塞器钢体外径和长度,检查各部件是否完。2)将堵塞器放入防喷管内,上紧防喷盒。3)操作人员站在闸门手轮侧面,缓慢打开闸门(旋塞阀),观察油管内压力15min以上,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4)缓慢下放堵塞器至设计深度坐封投堵。封堵后,打开油管闸门放确认无溢流为封堵合格。5)如果油管堵塞失效,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重新进行油管堵塞。6)如投堵作业为甲方或相关方作业,带压作业施工方应确认封堵效7)其它类型堵塞器执行相应工具使用技术规范。6.4安装气井带压作业规程6.4.1井口准备(移动到勘察井位)1)检查清理井口装置。检查井口装置四通闸门及附件是否齐全完好,手轮灵活好用,法兰连接螺栓齐全。观察压力表工作正常,压力表朝向便于读取压力数据。检查井口装置及周围地面是否干净、平整并清洁。2)拆卸井口装置。将吊索具挂在采油(气)树(井口平板阀)两侧的闸门内侧,拴好牵引绳。卸掉大四通上法兰全部螺栓,操作人员拉好牵引绳,采油(气)树(井口平板阀)运动方向和坠落范围不能站人,缓慢吊起后摆放到合适位置,手轮向上平放。采油(气)树(井口平板阀)用防渗膜包裹好防止油污落地污染。3)清理四通。清理四通上法兰钢圈槽,进一步确认油管悬挂器规格和扣型,检查顶丝与油管悬挂器的完好情况。6.4.2安装安全防喷器组1)连接井口稳定器。将各单闸板防喷器法兰、钢圈槽、螺栓清洁干2)装油管旋塞阀。安装安全防喷器组前,在油管悬挂器上安装全通井油管旋塞阀并关闭。旋塞阀试压合格并处于有效期内,两端螺纹完好,3)清洁大四通。将大四通法兰表面及钢圈槽清洁干净,涂好黄油,将清洁干净的钢圈放入大四通钢圈槽内。4)安装安全防喷器组。 (a)将吊索具挂在安全防喷器组最上部单闸板防喷器两侧油缸护套,套入旋塞阀至大四通以上50cm左右停止。 (b)将所有固定螺栓在最下部单闸板防喷器下法兰穿好,装全上部螺帽。防喷器下法兰钢圈槽清洁干净,均匀涂好黄油。 (c)调整安全防喷器组,液压管线接口朝向液控房,缓慢下放防喷器组,使固定螺栓进入相应螺孔(禁止用手扶螺栓),钢圈进入钢圈槽,面间隙一致,螺栓丝扣两头余扣均匀。1气井带压作业规程 (d)调整井口稳定器。操作人员摇动井口稳定器四角上的手摇跨顶,并在支腿下面垫放基础,伸出四角支腿落下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使套管头及井口装置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水平尺(平衡测量仪)配合手摇跨顶对井口稳定器微调平衡,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拆掉吊索具。6.4.3安装带压作业主体装置1)吊装带压作业主体装置前检查确认吊索具为专用,设备吊点完好。指挥人员应持有效司索指挥证,佩戴明显标识。吊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吊装作业有关规定,防碰、防挤、防挂。2)将专用吊索具安装在带压作业主体装置专用吊耳上,插好保险销。在支撑架下端绑好牵引绳,指挥吊车缓慢将装置整体吊起对准安全防喷器组上部,平稳下放。在吊装过程中装置移动方向和坠落范围内严禁站人。3)将装置与安全防喷器组的连接螺栓对角上紧、上全、上平,两端余扣均匀。在安装过程中,吊车应始终使绳套处于绷紧但又不吃负荷的状4)安装操作人员佩戴安全带,沿梯子上到操作上平台,将安全带挂在平台护栏牢固处,安装完毕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摘掉吊索具。5)吊车配合安装好伸缩防护爬梯后,操作人员上至操作上平台后,指挥人员指挥吊车,分别用吊带将加宽板、桅杆装置吊至平台指定位置,操作人员用稳销固定。之后取下吊索具,操作人员由爬梯下至地面。6)带压作业前应根据施工井的井口状况,再次对带压作业主体装置进行检查,必要时再加固支撑,以防止作业时的摇摆和振动而损坏井口装7)带压作业主体装置安装完毕后,用不低于1.5m地锚倾斜45°四角井口同轴。6.4.4安装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液压动力源、蓄能器组、液压管线、远程控制台、节流、压井管汇。气井带压作业规程1)指挥人员指定吊车摆放区域,将液压动力源和远程控制台放至距井口侧前方10m以远,有窗的一侧应正对井口,铺垫好防渗布并加高20cm围埝。(注:因型号不同,液压控制操作台摆放位置不同,可依据设备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书执行)2)将液压管线按要求对应连接在各液压口,各路管线严禁交叉,下垫防渗布并用管线支架支撑整齐排列。3)连接好压力平衡管线和泄压管线,按要求连接井控管汇(节流管汇、压井管汇)。4)检查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正常,液压油量满足需要,之后启动设备空负荷运转直至正常为合格。5)液压控制系统应在每口井施工前试压,试压可用系统工作压力做一次可靠性试压,每次试压10min。6)各操作手柄有标识或铭牌,有设备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书。7)操作时应精力集中,听到井口人员指令后方可进行操作,防止误8)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液压系统突然失效导致无法液压关井,应进行手动关井并锁紧。9)现场作业远程控制台需配备独立动力源(发电机组),严禁与带压作业主体装置动力源共用动力。6.4.5安装附件1)指挥人员指定吊车摆放区域,依次将逃生滑竿、逃生器、油管滑道、液压油管钳吊至平台指定位置安装。油管滑道必须用专用滑道卡子固定,严禁使用麻绳缠绕或铁丝捆绑方式固定滑道。保证油管通道平整、无障碍物。2)指挥人员指挥吊车,将油管桥、油管分别吊至指定位置,每10根一组排放整齐,油管桥下铺防渗布并加高20cm围埝。6.5作业前检查与调试6.5.1外观检查2)检查机组油、水、气路电路连接正确,无滴、漏,零部件齐全完气井带压作业规程3)观察设备外观清洁。6.5.2燃油供给系统检查1)检查燃油箱内油位在规定范围。2)冬季用油,燃油型号符合标准。6.5.3液压油箱检查1)升降液缸位于下限位置时,液压油位在标定的刻度范围内。2)冬季用油,液压油型号符合标准。6.5.4冷却系统检查高位水箱内的冷却液液面保持在液位计刻度1/2以上位置。6.5.5操作系统检查1)各操作手柄处于中位。2)检查紧急停机杆灵活可靠。3)安全锁紧杆处于锁紧位置。4)各仪表指数正常。5)各路管线无泄漏。6.6试压6.6.1安全防喷器试压1)全封闸板试压。(现场落实)操作人员关闭安全防喷器组全封闸板,由防喷器侧面试压孔处连接好试压管线。(试压管线提前在地面试压合格)无关人员撤离至高压部位10m以外,并安排专人负责警戒。用试压泵或水泥车,对防喷器全封闸板用清密封部位无渗漏为合格。2)半封闸板试压操作人员由操作台处下入试压提升短节1根,与油管悬挂器上的旋塞阀对扣并上紧。关闭安全防喷器组半封闸板,由防喷器侧面试压孔处连接好试压管线。(试压管线提前在地面试压合格)无关人员撤离至高压部位10m以外,并安排专人负责警戒。用试压泵或水泥车,对防喷器全封闸板用清水试压。试压到设计压力值,稳压时间不少于30min,压降不大于气井带压作业规程3)试压结束后,操作人员将试压管线(卸压后)内的清水回收排放干净。如用水泥车,则带压队配合泵车操作人员将水泥车上水管线及试压管线(卸压后)内的清水回收排放干净。6.6.2带压作业主体装置试压(下短节后逐层往上试)1)指挥水泥车停在储液罐附近合适位置(或试压泵),连接试压管2)操作人员由操作台处下入试压提升短节1根,与油管悬挂器上的旋塞阀对扣并上紧。分别关闭上快速单闸板工作防喷器、环形防喷器及平衡、泄压系统,由带压作业主体装置试压孔处连接好试压管线。(试压管线提前在地面试压合格)无关人员撤离至高压部位10m以外,并安排专人负责警戒。分别用试压泵或水泥车,对带压作业主体装置用清水试压。部位无渗漏为合格。6.6.3井控管汇试压1)指挥水泥车停在储液罐附近合适位置(或试压泵),连接试压管2)按设计要求连接好试压管线。(试压管线提前在地面试压合格)无关人员撤离至高压部位10m以外,并安排专人负责警戒。分别用试压泵或水泥车,对井控管汇(节流、压井管汇、防喷、放喷管线)用清水试密封部位无渗漏为合格。6.6.4试压要求在升压过程中人员应站至承压部位10m以外的安全区域。必须靠近观察时,应等停泵后并经现场指挥人员允许,方可靠近观察。观察时注意站位,避开容易刺漏或飞溅伤人的方向。6.7防顶测试1)在提升短节下端连接防滑脱用的接箍,用升降液缸下至防顶卡瓦底部,逐一关闭游动防顶卡瓦及固定防顶卡瓦,用液缸上提短节至设计负2)如短节滑动,说明防顶卡瓦不能有效抱紧,应由专业技师进行检气井带压作业规程3)上提拉力严格执行设计要求,由技术人员根据井内压力确定,严4)上提时有专人指挥,平稳操作,非操作人员撤离井口。7常规作业步骤7.1起钻准备7.1.1作业条件。DYJ120-70DD气井带压作业装置安装、调试到位;工作防喷器组、安全防喷器组试压合格;平衡、泄压管线试压合格。钢丝桥塞投堵后试压合格。7.1.2宜安装油管接箍探测仪,防止接箍和大直径工具挂碰防喷器。7.1.3明确沟通方式。起钻过程中,应用防爆对讲机保持操作平台与地面操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以克服障碍物和噪音的干扰,并保证液压操作手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7.1.4甲方提供该井的详细管串数据,并丈量好防喷器之间的距离,以及各防喷器到操作台上平面的距离,防止防喷器卡到油管接箍上。()7.1.5检查卡瓦、卡瓦组及相关部件,确保卡瓦能够卡紧、坐牢,灵7.1.6技术人员根据井压及油管外径计算中和点,并向员工交底。7.1.7在作业前,工作人员应进行工作台逃生演习,以后每周进行工作台逃生和防喷应急演习。7.1.8有多个单位配合实施作业时,工作前先明确各单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牵头单位,进行相关方告知。3/4〞内六角扳手2把、与井内管柱尺寸相匹配的活门吊卡1只。7.1.10岗位检查、调试:气井带压作业规程司钻岗位:检查举升液缸倒换控制闸门开关正确、打开加压表、悬重表开关;对环形防喷器进行调压,开关活动两次;卡瓦工作压力调至700psi;平衡阀、泄压阀均调压700psi,开关活动正常;上、下活动举升液缸排气两次;校正悬重表(加压表)读数;液缸调压:根据当前井内管柱受力情况设定最大下压力(最大上提力)。副司钻岗位:液压钳吊臂调压1000psi,转动灵活。对远程控制台进各阀门处于正确位置。检查确认安全防喷器组各闸板在工作位置,管线连无渗漏。井口操作工甲岗位:对平衡绞车进行调压,检查平衡绞车钢丝绳排列是否整齐,有无变形、断丝。试运转上提、下放正常;油管吊卡是否完好,与绞车钢丝绳连接是否牢靠。井口操作工乙岗位:卡瓦牙是否干净(在卡瓦打开便于查看的时候进行),卡瓦牙块固定压板有无松动,卡瓦牙座固定是否牢靠,卡瓦各连接管线有无漏油;液压钳工作压力调压至1500psi,试运转正常,各密封处场地工岗位:对照场地上排列的油管核对起钻根数,对起出的油管进行检查并逐根编号。至泵输出端。打开控制面板相应控制开关。7.2试提管柱7.2.1试提前设备大班检查带压作业主体装置、动力源、远控台工作状态。7.2.2副司钻操控液压绞车与场地操作人员配合将提升短节提升至操作平台,井口操作人员配合将提升短节缓慢下入带压作业主体装置内与油管悬挂器上的旋塞阀对扣,并用管钳上紧。气井带压作业规程7.2.3司钻操作控制面板将游动卡瓦关闭(轻管柱状态关闭游动防顶卡瓦,重管柱状态关闭游动承重卡瓦),同时关闭相应工作防喷器(15MPa以内关闭环形防喷器,15MPa以上关闭上部单闸板工作防喷器),关闭7.2.4场地操作人员将四通顶丝松退到位(有井口平板阀的场地操作人员打开井口平板阀),液控操作手再次确认后共同向操作平台上司钻交7.2.5司钻控制操作面板打开平衡系统平衡压力,待工作腔内压力稳定后,升起升降液缸,油管悬挂器离开四通座20cm后停止。观察悬重变化及井筒压力数值,15min无异常后进行下步施工。7.3起油管悬挂器7.3.1司钻操作控制面板继续将油管悬挂器缓慢、平稳地提至下部单闸板工作防喷器与环形防喷器(或上部单闸板工作防喷器)之间。上提过7.3.2当油管悬挂器提下部单闸板工作防喷器与环形防喷器(或上部单闸板工作防喷器)之间时,关闭下部单闸板工作防喷器,打开卸压系统卸压,打开环型防喷器(或上部单闸板工作防喷器),继续提出油管悬挂器。(加上装压力表观察压力)7.3.3井口操作人员卸掉油管悬挂器,将油管悬挂器擦洗干净,检查油管悬挂器是否完好,更换密封圈。将油管悬挂器连同提升短节放到井口附近方便取用处,油管悬挂器下端短节丝扣与井内油管丝扣相符。环形防喷器通径应大于油管悬挂器外径。7.4.4注意事项:1)起油管挂作业须由专人指挥,防止程序出错。2)工作平台与地面控制人员之间通过对讲机联络,做到上下两层之3)上提油管挂时应缓慢、平稳,采用小行程。4)退完顶丝后由专人进行检查确认,防止顶丝未退到位。7.4起钻作业7.4.1节箍直接提出环形防喷器的起钻一、适用范围:气井带压作业规程油管<4MPa的井进行起钻作业。二、起钻: (一)重管柱:使用卡瓦组合: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假定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均处于关闭且固定承重卡瓦承受井内管柱重量;环形防喷器处于关闭,下部压力平衡。1、载荷转移:上提管柱,将管柱重量集中到移动承重卡瓦上来。2、打开固定承重卡瓦。3、上提管柱,让油管随移动承重卡瓦一起上行。4、关闭固定承重卡瓦。5、载荷转移:下放管柱,目视悬重表,至指针读数完全释放掉。此时管柱重量释放到固定承重卡瓦上。6、打来移动承重卡瓦。7、下放作业机,使移动承重卡瓦处于液缸下行止点附近。8、关闭移动承重卡瓦。9、重复以上工作操作步骤,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从井内起出。 (二)中和点测试:预计还有5根油管进入中和点位置,应逐根测试此时管柱处于轻、重状态。测试方法:油管随移动承重卡瓦上行过程中:1、关闭固定防顶卡瓦。2、下压管柱并观察:如管柱随移动承重卡瓦下行,说明此时井内管柱仍处于重管柱状态。反之,如管柱不动且移动承重卡瓦出现打滑,表明此时井内管柱已处于轻管柱状态; (三)轻管柱:卡瓦组合: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固定防顶卡瓦气井带压作业规程假定初始状态为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及固定防顶卡瓦等三幅卡瓦均处于关闭且固定防顶卡瓦承受井内管柱上顶力,环形防喷器器关力平衡。1、载荷转移:下压管柱,让移动防顶卡瓦承受上顶力,打开固定防2、上提管柱,使油管随移动卡瓦组上行。定防顶卡瓦。4、载荷转移:上提管柱,打开移动防顶卡瓦;下压管柱,打开移动5、下行作业机,使移动卡瓦组处于液缸下行止点附近。6、关闭移动防顶卡瓦及移动承重卡瓦。7、重复以上操作步骤,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从井内起出。三、注意事项:1、重管柱起钻期间经常检查卡瓦牙是否清洁,是否被杂物填充,及时进行清理。以防管柱打滑。2、最大上提负荷设定不宜过大,能够提动井内管柱即可,防止上提力过大起钻时遇阻拔断管柱。3、为防止卡瓦牙磨损过快,卡瓦牙块压板内六角螺栓剪断,在载荷转移的时候上提力不宜过大。4、起钻期间节箍过环形防喷器时应快速提出,以减少从环形胶芯包裹节箍处漏气量。5、严防止误操作,固定承重卡瓦和固定防顶卡瓦不能同时关闭。一旦两组卡瓦同时关闭,可能导致卡瓦无法打开,管柱被抱死,增加下步处理工作难度。6、作业机每次行程需小于最大工作行程,即不能到达液缸上、下行止点,否则无法进行卡瓦载荷转移。7、轻管柱时因防顶卡瓦关闭速度较慢,故而每次载荷转移时主操作手需略微延时,确认所需关闭的一副防顶卡瓦已关闭到位再打开之前使用的另一副防顶卡瓦。防止因所需关闭的一副防顶卡瓦尚未关闭到位,即打开之前使用的那副防顶卡瓦,管柱在井筒内压力的作用下上顶飞出。气井带压作业规程8、起钻时,操作人员必须清楚井下管柱结构,尤其是掌握节箍位置,防止正常或紧急关井时工作闸板夹到节箍上。9、打捞起钻,无法判断打捞工具下部是否带有油管,应逐根测试:如果井口安装有内置式卡瓦,可用其检测;否则采用关闭工作闸板,缓慢上提管柱,通过悬重表指针变化来进行判断。10、起钻至后期,主操作手应注意油管内PE软管的位置,结合井内剩余油管数量判断堵塞器是否上移。11、使用平衡绞车起专用油管吊卡上钻台时,防吊卡挂卡钻台。12、起钻过程中,井口作业人员需时刻观察判断油管内堵是否出现刺7.4.2环形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出油管节箍的起钻一、适用范围:12MPa<23/8〞平式油管<21MPa;10MPa<23/8〞外加厚油式油管<21MPa;4MPa<31/2〞外加厚油管<21MPa的井进行起钻二:名词解释:1、低压:指带压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允许油管节箍直接推入/提出环形防喷器胶芯时的井内压力。2、中高压:指带压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需使用环形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入/出油管节箍时的井内压力。3、环形防喷器一次调压:指井内为低压时,使用环形防喷器密封井口,球形胶芯和管柱本体接触部位微漏气状态时设定的环形关闭压力4、环形防喷器二次调压:指井内为中高压时,单独使用环形防喷器密封井口,球形胶芯和管柱本体接触部位微漏气状态时设定的环形关闭压力。三、起钻: (一)重管柱:气井带压作业规程使用卡瓦组合: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假设初始状态为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均关闭且固定承重卡瓦承受井内管柱重量,环形防喷器进行一次调压且关闭,环形防喷器与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压力处于低压范围;下工作防喷器处于关闭。1、载荷转移:上提管柱,将管柱重量集中到移动承重卡瓦上来。2、打开固定承重卡瓦。3、上提管柱,让油管随移动承重卡瓦一起上行。4、关闭固定承重卡瓦。5、载荷转移:下放管柱,目视悬重表,至指针读数完全释放掉。此时管柱重量集中到固定承重卡瓦上来。6、打来移动承重卡瓦。7、下放作业机,使移动承重卡瓦处于液缸下行止点附近。8、关闭移动承重卡瓦。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至上提油管使节箍轻轻碰触到下工作防喷器的闸板9、将环形防喷器关闭压力调节到二次调压值。10、打开平衡阀,将井内的气体传导进入下工作防喷器与环形防喷器之间。观察压力表,直至下工作防喷器的闸板上、下空间压力相同。下工作防喷器。13、上提管柱将节箍提过下工作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15、目视压力表,打开泄压阀降压。至压力表读数降至低压范围,关16、上提管柱,将节箍从环形防喷器胶芯处提出。17、重复1-8项操作步骤,上提管柱至节箍到达井口液压钳卸扣位置18、将油管吊卡扣合在节箍以上的油管本体,上提平衡绞车(吊车副钩)钢丝绳使吊卡靠近顶部的油管节箍。19、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至井口中心。井口操作人员使用液压钳卸扣。20、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出井口。2气井带压作业规程21、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将卸掉的油管吊放至地面,排列到油22、重复上述操作程序,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从井内起出。 (二)中和点测试:预计还有5根油管进入中和点位置,应逐根测试此时管柱处于轻、重测试方法:油管随移动承重卡瓦上行过程中2、下压管柱并观察:如管柱随移动承重卡瓦下行,说明此时井内管柱仍处于重管柱状态。反之,如管柱不动且移动承重卡瓦出现打滑,表明此时井内管柱已处于轻管柱状态; (三)轻管柱卡瓦组合: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固定防顶卡瓦假定初始状态为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及固定防顶卡瓦等三幅卡瓦均处于关闭且固定防顶卡瓦承受井内管柱上顶力,环形防喷器进行一次调压且关闭,环形防喷器与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压力处于低压范围;下工作防喷器处于关闭。1、载荷转移:下压管柱,让移动防顶卡瓦受力,打开固定防顶卡瓦。2、上提管柱,使油管随移动卡瓦组上行。定防顶卡瓦。4、载荷转移:上提管柱,让固定防顶卡瓦紧紧咬合管柱,打开移动防顶卡瓦;下压管柱,打开移动承重卡瓦。5、下行作业机,使移动卡瓦组处于液缸下行止点附近。6、关闭移动防顶卡瓦及移动承重卡瓦。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至上提油管使节箍轻轻碰触到下工作防喷器的闸板7、将环形防喷器关闭压力调节到二次调压值。8、打开平衡阀,将井内的气体传导进入下工作防喷器与环形防喷器之间。观察压力表,直至下工作防喷器的闸板上、下空间压力相同。9、打开下工作防喷器。10、关闭平衡阀。气井带压作业规程11、上提管柱将节箍提过下工作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13、目视压力表,打开泄压阀降压。至压力表读数降至低压范围,关14、上提管柱,将节箍从环形防喷器胶芯处提出。15、重复1-6项操作步骤,上提管柱至节箍到达井口液压钳卸扣位置16、将油管吊卡扣合在节箍以上的油管本体,上提平衡绞车(吊车副钩)钢丝绳使吊卡靠近顶部的油管节箍。17、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至井口中心。井口操作人员使用液18、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出井口。19、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将卸掉的油管吊放至地面,排列到油20、重复上述操作程序,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从井内起出。四、注意事项:1、重管柱起钻期间经常检查卡瓦牙是否清洁,如被杂物填充及时进行清理。以防管柱打滑。2、最大上提负荷设定不宜过大,能够提动井内管柱即可,防止上提力过大起钻时遇阻拔断管柱。3、测试管柱轻重状态时避开节箍推进环形防喷器胶芯,且尽可能选在移动卡瓦组靠近液缸下行止点处。4、为保护卡瓦,防止卡瓦牙磨损过快以及卡瓦牙块压板内六角螺栓剪断,在载荷转移的时候上提力不宜过大。5、使用平衡绞车起专用油管吊卡上钻台时,防吊卡挂卡钻台。6、起钻期间节箍过环形防喷器胶芯时应快速提出,以减少从环形胶芯包裹节箍部位的漏气量。7、防止误操作,固定承重卡瓦和固定防顶卡瓦不能同时关闭。一旦两组卡瓦同时关闭,可能导致卡瓦无法打开,管柱被抱死,增加下步处理工作难度。气井带压作业规程8、作业机每次行程需小于最大工作行程,即不能到达液缸上、下行止点,否则无法进行卡瓦载荷转移。9、起轻管柱时,因防顶卡瓦关闭速度较慢,故而每次载荷转移时主操作手需略微延时,确认所需关闭的一副防顶卡瓦已关闭到位再打开之前使用的另一副防顶卡瓦。防止因所需关闭的一副防顶卡瓦尚未关闭到位,即打开之前使用的那副防顶卡瓦,管柱在井筒内压力的作用下上顶飞出。10、起钻时,操作人员必须清楚井下管柱结构,以防因对节箍位置掌握不准导致节箍被工作防喷器闸板挤压变形,管柱因下部自重断裂落井,井内气体沿油管断落处大量释放伤人。11、起钻至后期,主操作手应注意油管内PE软管的位置,结合井内剩余油管数量判断堵塞器是否上移。12、起钻过程中,井口作业人员需时刻观察判断油管内堵是否出现刺漏。如发现刺漏,主操作手应立即组织抢装旋塞;外堵发生刺漏,先对环13、打捞起钻,无法判断打捞工具下部是否带有油管,应逐根测试:上提管柱,通过悬重表指针变化来进行判断。14、无论是由重管柱操作模式转换到轻管柱操作模式,还是从中和点附近检测完管柱轻、重状态倒换至轻管柱操作模式。一定要注意操作手柄倒换顺序。15、主操作手岗位人员替换休息时,必须对当前井况、操作过程中设备运转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16、起钻过程中注意井内压力变化,尤其是在中和点附近。7.4.3上、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出油管节箍的起钻一、适用范围:27/8〞外加厚油管、31/2〞平式油管、31/2〞外加厚油管的井进行起钻二、起钻:气井带压作业规程 (一)重管柱:使用卡瓦组合: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假定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均处于关闭且固定承重卡瓦承受井内管柱的重量;下工作防喷器闸板处于关闭且防喷器以下压力平衡。1、载荷转移:上提管柱,将管柱重量集中到移动承重卡瓦上。2、打开固定承重卡瓦。3、上提管柱,让油管随移动承重卡瓦一起上行。4、关闭固定承重卡瓦。5、载荷转移:下放管柱,目视悬重表,至指针读数完全释放掉。此时管柱重量集中到固定承重卡瓦上。6、打开移动承重卡瓦。7、下放作业机,使移动承重卡瓦处于液缸下行止点附近。8、关闭移动承重卡瓦。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至上提油管使节箍接近下工作防喷器闸板。9、关闭上工作防喷器闸板。11、打开平衡阀,利用井内的气体对上、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腔室进12、关闭泄压阀。观察压力表,直至上、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气体压力与井筒内的压力相同。13、打开下工作防喷器闸板。15、上提管柱使节箍进入上、下工作防喷器闸板之间。16、关闭下工作防喷器闸板。17、目视压力表,打开泄压阀排气,至压力表指针降为零。18、打开上工作防喷器闸板。19、关闭泄压阀20、上提管柱,将节箍起过上工作防喷器闸板。21、重复1-8项操作步骤,上提管柱至油管节箍到达井口液压钳卸扣气井带压作业规程22、将油管吊卡扣合在节箍以上的油管本体,上提平衡绞车(吊车副钩)钢丝绳使吊卡靠近顶部的油管节箍。23、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至井口中心。井口操作人员使用液24、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出井口。25、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将卸掉的油管吊放至地面,排列到油26、重复上述操作程序,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从井内起出。 (二)中和点测试:预计还有5根油管进入中和点位置,应逐根测试此时管柱处于轻、重测试方法:油管随移动承重卡瓦上行过程中2、下压管柱并观察:如管柱随移动承重卡瓦下行,说明此时井内管柱仍处于重管柱状态。反之,如管柱不动且移动承重卡瓦出现打滑,表明此时井内管柱已处于轻管柱状态; (三)轻管柱卡瓦组合: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固定防顶卡瓦假定初始状态为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及固定防顶卡瓦等三幅卡瓦均处于关闭且固定防顶卡瓦承受井内管柱上顶力,下工作防喷器闸板处于关闭且防喷器以下压力平衡。1、载荷转移:下压管柱,让移动防顶卡瓦承受管柱上顶力,打开固2、上提管柱,使油管随移动卡瓦组上行。定防顶卡瓦。4、载荷转移:上提管柱,让固定防顶卡瓦紧紧咬合管柱,打开移动5、下行作业机,使移动卡瓦组处于液缸下行止点附近。6、关闭移动防顶卡瓦及移动承重卡瓦。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至上提油管使节箍接近下工作防喷器闸板。气井带压作业规程7、关闭上工作防喷器闸板。9、打开平衡阀,利用井内的气体对上、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腔室进10、关闭泄压阀。观察压力表,直至上、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气体压力与井筒内的压力相同。11、打开下工作防喷器闸板。13、上提管柱使节箍进入上、下工作防喷器闸板之间。14、关闭下工作防喷器闸板。15、目视压力表,打开泄压阀排气,至压力表指针降为零。16、打开上工作防喷器闸板。17、关闭泄压阀18、上提管柱,将节箍起过上工作防喷器闸板。19、重复1-6项操作步骤,上提管柱至油管节箍到达井口液压钳卸扣20、将油管吊卡扣合在节箍以上的油管本体,上提平衡绞车(吊车副钩)钢丝绳使吊卡靠近顶部的油管节箍。21、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至井口中心。井口操作人员使用液22、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出井口。23、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将卸掉的油管吊放至地面,排列到油24、重复上述操作程序,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从井内起出。三、注意事项:1、重管柱起钻期间经常检查卡瓦牙是否清洁,如被杂物填充及时进行清理。以防管柱打滑。2、最大上提负荷设定不宜过大,能够提动井内管柱即可,防止上提力过大起钻时遇阻拔断管柱。3、主操作手岗位人员替换休息时,必须对当前井况、操作过程中设备运转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气井带压作业规程4、为防止卡瓦牙磨损过快以及卡瓦牙块压板内六角螺栓剪断,在载荷转移的时候上提力不宜过大。5、使用平衡绞车起油管吊卡上钻台时,防吊卡挂卡钻台。6、起钻前,主操作手需认真查看入井管串数据,尤其注意特殊油管 (工具、短节、变扣等)长度。起钻过程中预计每根油管(短节)节箍(或者变扣接头、工具接头)距离下工作防喷器闸板500㎜时,应减速上提,用节箍(变扣接头、工具接头)轻轻去碰闸板,观察悬重表变化,以此推断节箍所处的准确位置。防节箍(变扣接头、工具接头)过工作防喷器时被闸板挤压变形,管柱因下部自重断裂落井。7、主操作手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头脑清醒。严防误操作,卡瓦开关控制手柄以及倒换工作防喷器闸板过节箍的程序绝不能出错。8、作业机每次行程需小于最大工作行程,即不能到达液缸上、下行9、起轻管柱时,因防顶卡瓦关闭速度较慢,故而每次载荷转移时主操作手需略微延时,确认所需关闭的一副防顶卡瓦已关闭到位再打开之前使用的另一副防顶卡瓦。防止因所需关闭的一副防顶卡瓦尚未关闭到位,即打开之前使用的那副防顶卡瓦,管柱在井筒内压力的作用下上顶飞出。10、工作平台上方所有作业人员均须穿戴好全身式安全带,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全体人员应立即通过逃生装置撤离。PE内剩余油管数量判断堵塞器是否上移。12、起钻过程中,井口作业人员需时刻观察判断油管内堵是否出现刺漏。如发现刺漏,主操作手应立即组织抢装旋塞;外堵发生刺漏,先对环13、打捞起钻,无法判断打捞工具下部是否带有油管,应逐根测试:如果井口安装有内置式卡瓦,可用其检测;否则采用关闭工作闸板,缓慢上提管柱,通过悬重表指针变化来进行判断。14、无论是由重管柱操作模式转换到轻管柱操作模式,还是从中和点附近检测完管柱轻、重状态倒换至轻管柱操作模式。一定要注意操作手柄倒换顺序。气井带压作业规程15、作业过程中,密切注意井内压力波动变化,尤其是中和点附近。7.4.4起堵塞器及尾部管柱(此部分需要现场验证)7.5下钻准备7.5.1作业条件。DYJ110-70DD气井带压作业装置安装、调试到位;工作防喷器组、安全防喷器组试压合格;平衡、泄压管线试压合格。预置单流阀及工作筒地面检查合格。7.5.2宜安装油管接箍探测仪,防止接箍和大直径工具挂碰防喷器。7.5.3明确沟通方式。下钻过程中,应用防爆对讲机保持操作平台上、下操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以克服障碍物和噪音的干扰,并保证液压操作手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7.5.4检查卡瓦、卡瓦组及相关部件,确保卡瓦能够卡紧、坐牢,灵7.5.5技术人员根据井压及油管外径计算中和点,并向员工交底。7.5.6在作业前,工作人员应进行工作台逃生演习,以后每周进行工作台逃生和防喷应急演习。7.5.7有多个单位配合实施作业时,工作前先明确各单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牵头单位,进行相关方告知。油管内径规1只、盲堵1只(或破裂盘1只)、螺纹脂1桶、同规格7.5.9岗位检查、调试:表开关;对环形防喷器进行调压,开关活动两次;卡瓦工作压力调至700psi;平衡阀、泄压阀均调压700psi,开关活动正常;上、下活动举升液缸排气两次;校正悬重表(加压表)读数;液缸调压:根据当前井内管柱受力情况设定最大下压力(最大上提力)。气井带压作业规程副司钻岗位:液压钳吊臂调压1000psi,转动灵活。对远程控制台进各阀门处于正确位置。检查确认安全防喷器组各闸板在工作位置,管线连无渗漏。井口操作工甲岗位:对平衡绞车进行调压,检查平衡绞车钢丝绳排列是否整齐,有无变形、断丝。试运转上提、下放正常;油管吊卡是否完好,与绞车钢丝绳连接是否牢靠。井口操作工乙岗位:卡瓦牙是否干净(在卡瓦打开便于查看的时候进行),卡瓦牙块固定压板有无松动,卡瓦牙座固定是否牢靠,卡瓦各连接管线有无漏油;液压钳工作压力调压至1500psi,试运转正常,各密封处场地工岗位:将入井油管排列整齐,检查丝扣完好。配合技术人员丈量好油管长度,按入井顺序逐根编号,油管丝扣均匀涂抹上螺纹脂。油管入井前逐根通内径。至泵输出端。打开控制面板相应控制开关。7.6下钻作业7.6.1空井筒下尾部管柱(此部分需要现场验证)7.6.2节箍直接推过环形防喷器的下钻一、适用范围:油管<4MPa的井进行下钻作业。二、下钻: (一)开井:1、司钻将举升液缸倒换至两液缸模式。2、平稳上、下运行液缸进行排气。气井带压作业规程3、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从地面起吊准备入井的第一根油管上4、将盲堵(破裂盘)接在油管外螺纹上。6、下放绞车(吊车副钩)钢丝绳使油管依次进入卡瓦、环形防喷器。7、关闭固定承重卡瓦夹持住油管。8、放松平衡绞车(吊车副钩)钢丝绳,取吊卡。9、操作人员扣好吊卡,关闭移动防顶、移动承重卡瓦、固定防顶卡10、打开套管闸门,使液动平板阀的闸板上、下空间压力平衡。11、打开液动平板阀,打开平衡阀。2、打开固定承重卡瓦。防喷器调压600psi,关闭环形防喷器。4、对液动平板阀和环形防喷器球形胶芯之间的腔室进行排空:I、打开套管闸门,通过套管闸门外部加装的针型阀控制,将少量井筒内气体倒入液动平板阀与环形防喷器胶芯之间的腔体;II、关闭针型阀;III、打开泄压阀排空;IV、关闭泄压阀;反复排空操作3-4次。5、平衡防喷器压力:完全打开针型阀,确保液动平板阀上、下压力6、调整环形防喷器关闭压力调节阀开度,以环形胶芯和油管本体接触部位出现微漏气时为最佳,记录下此时环形防喷器的关闭压力。8、打开泄压阀将液动平板阀与环形防喷器之间的压力完全卸掉。附2:测环形防喷器球形胶芯的摩擦阻力:1、调整卡瓦夹持油管的位置:将移动防顶卡瓦上移至一定高度并关态。2、在环形防喷器球形胶芯上部淋机油。气井带压作业规程3、下行作业机液缸,观察加压表读数,确定环形防喷器球形胶芯的 (二)轻管柱:使用卡瓦组合: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假定初始状态为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及固定防顶卡瓦等三幅卡瓦均处于关闭且固定防顶卡瓦承受井内管柱的上顶力,环形防喷器处于关闭,环形防喷器以下压力平衡)1、载荷转移:上提管柱,让固定防顶卡瓦吃力,打开移动防顶卡瓦;下压管柱,打开移动承重卡瓦。2、上行作业机,使移动卡瓦组处于一定工作高度。3、先关闭移动防顶卡瓦、再关闭移动承重卡瓦。4、载荷转移:下压管柱,将固定防顶卡瓦承受的管柱上顶力转移到移动防顶卡瓦上,打开固定防顶卡瓦。6、下压作业机液缸至接近下行止点。7、关闭固定防顶卡瓦。8、重复以上操作步骤,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下入井内。 (三)中和点测试:预计还有5根油管进入中和点位置,应逐根测试此时管柱处于轻、重测试方法:油管随移动卡瓦组下行过程中动防顶卡瓦。4、下压管柱并观察:如管柱不动且移动承重卡瓦出现打滑,表明此此时井内管柱已处于重管柱状态。 (四)重管柱:使用卡瓦组合: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假设初始状态为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均关闭且固定承重卡瓦承受井内管柱重量,环形防喷器处于关闭,环形防喷器以下压力平衡)荷转移:下压管柱。3气井带压作业规程2、打开移动承重卡瓦。3、上行作业机液缸,使移动承重卡瓦处于一定高度。4、关闭移动承重卡瓦。5、载荷转移:上提管柱,使管柱重量集中到移动承重卡瓦上。6、打开固定承重卡瓦。7、下行作业机至接近液缸下行止点。8、关闭固定承重卡瓦。9、重复以上操作步骤,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下入井内三、注意事项:1、为防止卡瓦牙磨损过快以及卡瓦牙块压板内六角螺栓剪断,在载荷转移的时候上提力不宜过大。2、作业机每次行程需小于最大工作行程,即不能到达液缸上、下行止点,否则无法进行卡瓦载荷转移。3、环形防喷器关闭压力不宜调的过大,以包裹住管柱本体不刺漏即4、严防误操作,固定承重卡瓦和固定防顶卡瓦不能同时关闭。一旦两组卡瓦同时关闭,可能导致卡瓦无法打开,管柱被抱死,增加下步处理5、轻管柱时,因防顶卡瓦关闭速度较慢,故而每次载荷转移时主操作手需略微延时,确认所需关闭的一副防顶卡瓦已关闭到位再打开之前使用的另一副防顶卡瓦。防止因所需关闭的一副防顶卡瓦尚未关闭到位,即打开之前使用的那副防顶卡瓦,管柱在井筒内压力的作用下上顶飞出。6、测试管柱轻重状态须避开油管节箍进环形防喷器。7、无论是由轻管柱操作模式转换到重管柱操作模式,还是从中和点附近检测完管柱轻、重状态倒换至重管柱操作模式。一定要注意操作手柄倒换顺序。8、下重钻作业,载荷从固定承重卡瓦转移到移动承重卡瓦,需特别注意固定承重卡瓦载荷是否解除,严防固定承重卡瓦尚未打开,即下放作业机液缸致使油管被挤压折断。9、下钻注意观察悬重表,防遇阻加压吨位过大。气井带压作业规程10、下放液缸期间,作业机面板进导锥前须减速,防止激烈碰撞引起液缸晃动;管柱重量较大时,提前减速,防止液缸高速下行发生顿钻。11、下钻后期管柱重量较大时,宜倒换使用四液缸模式。12、主操作手岗位人员替换休息时,必须对当前井况、操作过程中设备运转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13、轻管柱状态下,主操作手应根据井内管柱重量增加逐渐调小举升液缸的下压力;重管柱状态下,主操作手应根据井内管柱重量的增加逐渐调大举升液缸的上提力。7.6.3环形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入油管节箍的下钻一、适用范围:12MPa<23/8〞平式油管<21MPa;10MPa<23/8〞外加厚油二:名词解释:1、低压:指带压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允许油管节箍直接推入/提出环形防喷器胶芯时的井内压力。2、中高压:指带压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需使用环形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分段导入/出油管节箍时的井内压力。3、环形防喷器一次调压:指井内为低压时,使用环形防喷器密封井口,球形胶芯和管柱本体接触部位微漏气状态时设定的环形关闭压力4、环形防喷器二次调压:指井内为中高压时,单独使用环形防喷器密封井口,球形胶芯和管柱本体接触部位微漏气状态时设定的环形关闭压三、下钻: (一)开井:1、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从地面起吊准备入井的第一根油管上至工作平台。2、将盲堵(破裂盘)接在油管外螺纹上。3、使用液压钳紧扣。气井带压作业规程4、下放绞车使油管依次进入卡瓦、环形防喷器、下工作防喷器,至油管节箍处于液压钳上扣位置停止。5、关闭移动承重卡瓦夹持住油管。6、放松平衡绞车(吊车副钩)钢丝绳,取吊卡。7、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从场地上起吊下一根油管。8、将起吊的油管与前一根油管对扣。9、使用液压钳对两根油管紧扣。10、关闭固定承重卡瓦夹持管柱。11、下放平衡绞车钢丝绳取吊卡。12、关闭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14、对环形防喷器进行调压(调压值尽可能调大一些,确保球形胶芯能紧密包裹住管柱本体不出现漏气)。然后关闭环形防喷器。15、对液动平板阀和环形防喷器球形胶芯之间的腔室进行排空:I、打开套管闸门,通过套管闸门外部加装的针型阀控制,将少量井筒内气体倒入液动平板阀与环形防喷器胶芯之间的腔体;II、关闭针型阀;III、打16、平衡防喷器压力:完全打开针型阀,确保液动平板阀上、下压力17、打开套管闸门,使液动平板阀的闸板上、下空间压力平衡。下工作防喷器。19、打开泄压阀,将环形防喷器与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压力释放至低压范围。20、打开液动平板阀。21、开井操作完毕。 (二)轻管柱:使用卡瓦组合: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气井带压作业规程假定初始状态为移动防顶卡瓦、移动承重卡瓦及固定防顶卡瓦等三幅卡瓦均处于关闭且固定防顶卡瓦承受井内管柱上顶力,环形防喷器进行一次调压且关闭,环形防喷器与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压力低于临界值(即带压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节箍可直接推入环形防喷器的最大压力值);下工作防喷器处于关闭。1、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从场地上起吊一根油管上至工作平台。2、将起吊的油管与井口的油管对扣。3、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至井口中心。井口操作人员使用液压钳对两根油管紧扣。4、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出井口。5、下放平衡绞车(吊车副钩),取油管吊卡。6、载荷转移:上提管柱,让固定防顶卡瓦承受上顶力,打开移动防顶卡瓦;下压管柱,打开移动承重卡瓦。7、上行作业机,使移动卡瓦组处于一定工作高度。8、先关闭移动防顶卡瓦、再关闭移动承重卡瓦。9、载荷转移:下压管柱,将固定防顶卡瓦承受的上顶力转移到移动防顶卡瓦上,打开固定防顶卡瓦。10、下行作业机,使油管随液缸向下入井,至接近液缸下行止点。11、关闭固定防顶卡瓦。重复6-11项操作步骤,至节箍推入环形防喷器与下工作防喷器之间。12、对环形防喷器进行二次调压。13、打开平衡阀,观察平衡泄压系统自行加装的压力表。直至下工作防喷器的闸板上下空间压力相等。下工作防喷器。15、下压管柱,将节箍推过下工作防喷器的闸板。下工作防喷器。表显示处于低压范围,关闭泄压阀。18、将环形防喷器关闭压力从二次调压值降至一次调压值。19、重复6-11项操作步骤,下放油管至节箍到达井口液压钳上扣位置停止。气井带压作业规程20、重复上述操作程序,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下入井内。 (三)中和点测试:预计还有5根油管进入中和点位置,应逐根测试此时管柱处于轻、重测试方法:油管随移动卡瓦组下行过程中动防顶卡瓦。4、下压管柱并观察:如管柱不动且移动承重卡瓦出现打滑,表明此时井内管柱仍处于轻管柱状态;反之,如管柱随移动承重卡瓦下行,说明此时井内管柱已处于重管柱状态。 (四)重管柱:使用卡瓦组合: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假设初始状态为移动承重卡瓦、固定承重卡瓦均关闭且固定承重卡瓦承受井内管柱重量,环形防喷器进行一次调压且关闭,环形防喷器与下工作防喷器之间的压力低于临界值(即带压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节箍可直接推入环形防喷器的最大压力值);下工作防喷器处于关闭。1、使用平衡绞车(吊车副钩)从场地上起吊一根油管上至工作平台。2、将起吊的油管与井口的油管对扣。3、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至井口中心。井口操作人员使用液压钳对两根油管紧扣。4、转动液压钳吊臂,将液压钳转出井口。5、下放平衡绞车(吊车副钩),取油管吊卡。6、载荷转移:下压管柱。使管柱重量集中到固定承重卡瓦上。7、打开移动承重卡瓦。8、上行作业机,使移动承重卡瓦处于一定高度。9、关闭移动承重卡瓦。10、载荷转移:上提管柱,使管柱重量集中到移动承重卡瓦上。固定承重卡瓦。气井带压作业规程12、下行作业机,使油管随移动承重卡瓦的夹持下放至接近液缸下行13、关闭固定承重卡瓦。重复以上6-13项操作步骤,至节箍推入环形防喷器与下工作防喷器之间。14、对环形防喷器进行二次调压。15、打开平衡阀,观察平衡泄压系统自行加装的压力表。直至下工作防喷器的闸板上下空间压力相等。下工作防喷器。17、下压管柱,将节箍推过下工作防喷器的闸板。下工作防喷器。19、目视平衡泄压系统自行加装的压力表,打开泄压阀降压。至压力表显示处于低压范围,关闭泄压阀。20、将环形防喷器关闭压力从二次调压值降至一次调压值。21、重复6-11项操作步骤,下放油管至节箍到达井口液压钳上扣位22、重复上述操作程序,将油管一根接一根下入井内。三、注意事项:1、为防止卡瓦牙磨损过快以及卡瓦牙块压板内六角螺栓剪断,在载荷转移的时候上提力不宜过大。2、轻管柱下钻,尤其是刚开始时,应采用小行程,液缸行程必须小于理论计算出的油管最大无支撑长度。3、环形防喷器关闭压力不宜调的过大,以包裹住管柱本体不刺漏即可。4、防止误操作,固定承重卡瓦和固定防顶卡瓦不能同时关闭。一旦两组卡瓦同时关闭,可能导致卡瓦无法打开,管柱被抱死,增加下步处理工作难度。5、作业机每次行程不能到达液缸上、下行止点,否则无法进行卡瓦气井带压作业规程6、下轻管柱时因防顶卡瓦关闭速度较慢,故而每次载荷转移时主操作手需略微延时,确认所需关闭的一副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