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培训课件_第1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培训课件_第2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培训课件_第3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培训课件_第4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第三节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第四节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目录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概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简称慢性病、慢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总称。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概述慢病往往可治疗但不能治愈,所以慢病防治的目的:在人生命的全程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发生、降低慢病的患病、早亡及失能;提高病人及伤残者的生活质量。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概述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位于死因排序顺位、疾病谱的前列,是防治的重点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概述慢病防治以明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疾病危险因素及其之间内在关系为基础,选择有科学证据证实有效的策略及方法。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概述慢病防治原则:强调社区及家庭水平降低4种共同危险因素,进行生命全程预防;三级预防并重,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将慢病作为一类疾病防治;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概述慢病防治原则:传统保健服务内容、方式向新型慢病保健模式发展;加强社区慢病防治的行动;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建立适宜的政策、环境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是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主要的疾病。第二节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概况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流行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低发期):20世纪50年代之前,发病率相对较低,死亡仅占人群全部死亡的5%~10%

第二阶段(上升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占10%~30%

1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第三阶段(高峰期):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发病和死亡均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死亡构成达35%~65%

第四阶段(下降期):各国加强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等公共卫生措施,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死亡构成降至50%以下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后和速度不一致,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入各阶段的年代、各阶段持续的时间和危害的程度,以及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是不同的。1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近五十年来,我国不论在农村或城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20世纪70~80年代速度加快。总的心血管疾病从70年代以来一直是首位死因。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概况

1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许多发达国家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冠心病青壮年发病与患病水平,发病和死亡年轻化“城乡差别”缩小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致残和死亡的情况较严重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流行特征

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一高血压流行特征危险因素1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定义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升高的一组临床症侯群。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流行病之一,患病率高,常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hypertension)1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高血压分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高血压患者原因不明(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5%~10%)

1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1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我国高血压的特点

“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三不”:不愿意服药、不难受则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1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男性,更年期后>男性地理分布差异有季节差异,冬季>夏季与饮食习惯有关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正相关与肥胖和精神压力正相关,与体力活动负相关有一定的遗传基础(一)流行特征2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高盐膳食、蔬菜水果摄入少、超重和肥胖、以及过量饮酒可能或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二)危险因素2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缺乏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或应激

A型性格吸烟不确定的危险因素2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二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危险因素2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我国血脂异常的流行特征与西方人群差异:我国血脂异常类型以高甘油三脂、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为主,西方一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中老年患病率明显高于青年;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一)流行特征2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血脂异常的危害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必要因素、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流行特征2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我国血脂异常的流行特征饱和脂肪的过度摄入体力活动少超重与肥胖吸烟(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2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三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特征危险因素2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冠心病(CHD)

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根据WHO的临床分型标准,可分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以心绞痛、心肌梗塞最常见2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与高发国家相比我国流行率仍属较低水平;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地区差异较大:北方高于南方;危险因素水平在不断增高。(一)冠心病的流行特征2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目前认为全人群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单一作用或联合作用所致的慢性疾病,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疾病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其他如肥胖、炎症、感染、促凝因素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糖尿病是最重要的其常见的危险因素3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四脑卒中流行特征危险因素3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定义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为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共同特征有突然发病,出现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临床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stroke)3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地区分布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相差明显。(一)脑卒中流行特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高纬度(寒冷)地区>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与高血压的地理分布保持一致3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我国16省市1987~1993年25~74岁人群MONICA研究结果: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呈现北方高于南方的趋势。3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脑卒中的分型构成在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分布存在差别。目前世界范围内以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为主。中国和日本脑出血的比例高于西方国家。我国内地和寒冷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沿海地区则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病北方>南方,脑出血南方>北方3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时间分布

工业发达国家脑卒中死亡率东欧国家脑血管病死亡率我国脑卒中发病率3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性别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男性高于女性

人群分布种族同一地区不同种族发病情况有明显差异职业可能与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有联系3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较肯定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饮酒。

未确定危险因素: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肥胖或超重、遗传因素、口服避孕药、低气温、高尿酸血症、食盐摄入量多等。(二)危险因素3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五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预防措施社区综合防治4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一)预防策略

总策略:以社区为基础,三级预防相结合,运用健康促进策略,开展综合防治。一级预防策略:全人群高危人群4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对象:全社会人群或全体社区居民

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对象:有特殊发病危险因素的群体和社区居民检出高危险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纠正其高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和具体指导

4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二)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危险因素而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实现: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的双向策略4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一级预防要求采取综合性社区卫生防治措施维多利亚宣言,保证健康心脏的主要措施

合理膳食禁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4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就是对心血管疾病已患病者采取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展或急性复发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俗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级预防4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落实“三早”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加强社区卫生宣教。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指导社区群众自我防病,转送病人至上级医院。使用科学的诊治技术,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控制并发症,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或复发。4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针对发病后期的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康复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延长有活力健康期望寿命减少病人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三级预防4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最有效的方法社区综合防治即充分合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采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手段,针对多个心血管疾病或多个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三)社区综合防治4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心血管疾病人群综合防治计划特点

对象: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组织:卫生部门;社区其他职能部门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内容:一级、二级、三级预防措施:一种疾病的多个病因;多种疾病的同一病因效果评价:疾病监测系统;全程的评价工作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三节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5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定义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特点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病因分型(WHO,1999)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5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一)1型糖尿病的分布地区分布国家间和地区间全球年龄调整发病率最大相差350倍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我国的发病率世界最低(0.59/10万人年)城乡间城市儿童的发病率>郊县和农村(1.12/10万人年vs0.38/10万人年)5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人群分布性别和年龄-男、女相似-高发年龄为青春期种族和民族

时间分布季节性秋冬季节性升高长期趋势增长明显5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二)2型糖尿病的分布流行情况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人群发病率与患病率不同工业化国家患病率居高不下,某些国家的发病率呈趋势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某些地区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5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地区分布国家间或地区间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患病率生活方式西化的发展中国家人群患病率>欧洲人群北美本土及西太平洋区最高我国11省市调查标化患病率最高北京,达4.56%最低浙江,为1.99%城乡分布标化患病率省会城市(4.58%)>中小城市(3.37%)>富裕县镇(3.29%)>贫困县农村(1.71%)5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时间分布

长期趋势持续趋势人群分布

年龄随年龄增加而40岁以上显著,近年来出现了发病年轻化的趋势性别西欧与美国女性>男性韩国及日本男性>女性我国女性>男性职业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种族和民族家族史存在家族聚集性社会经济地位5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其他环境因素5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2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肥胖(或超重)体力活动不足膳食因素早期营养

糖耐量损害胰岛素抵抗(IR)妊娠社会经济状况高血压及其它易患因素5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四)防治措施

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指导控制超重与肥胖增加体力活动5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第四节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三、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6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2020年全球人口80亿,癌症发病将达到2000万人,死亡将达到1200万人,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第一杀手,对人类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胁(WHO)。6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流行概况分布特征危险因素6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一)流行概况全世界2002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1090万,发病率前三位

肺癌(12.4%)、乳腺癌(10.6%)、结直肠癌(9.2%)2002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670万,主要死因前三位

肺癌(17.6%)、胃癌(10.4%)、肝癌(8.9%)估计到2015年,发病人数可达1500万,死亡人数达900万,2/3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WHO-IARC(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6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至90年代的20年间,癌症死亡率29.42%,年龄调整死亡率11.56%主要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等

1990年我国因恶性肿瘤造成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占总疾病负担的8.7%,并推测2020年此比例将至18.7%(WHO)6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二)流行特征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特征6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癌症部位1972~1975年1990~1992年两个时期变化%男女合计男女合计男女合计胃27.112.9884.5830.1213.8021.7610.986.329.95食管25.5013.3019.7920.3510.0115.02-20.20-24.74-21.32肝18.306.9919.0926.149.3617.8342.8433.9141.17肺9.944.5912.6321.968.7415.19120.9390.41111.85子宫颈10.287.173.251.64-68.39-69.00结/直肠5.304.115.295.293.864.54-0.19-6.08-2.78白血病3.002.414.673.893.183.5329.6731.9530.26鼻咽3.071.622.712.110.931.53-30.27-42.56-34.62乳腺3.242.342.991.49-7.72-10.24中华肿瘤杂志1997;19(1):3-9表中国1973~1975年和1990~1992年癌症死亡率(/10万)6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癌症部位地区分布鼻咽癌华南五省相对高发,主要分布于广东(肇庆、佛山、广州)、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省食管癌极为集中,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四川川北地区、大别山、闽南和广东东北地区,江苏苏北地区,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胃癌主要集中在西北和沿海各省,尤以甘肃、青海、宁夏、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更为突出肝癌东南沿海地区、吉林长白山地区肺癌以京、津、沪为多,云南个旧、宣威高发宫颈癌连接成片:内蒙-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江苏、上海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地区分布特征6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表2001年我国城市、农村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顺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城市农村死因死亡率(/10万)死因死亡率(/10万)恶性肿瘤135.59恶性肿瘤105.36肺癌40.31肝癌24.58肝癌20.87肺癌20.23胃癌17.00胃癌19.22结肠、直肠和肛门癌10.25食管癌13.08食管癌7.77结肠、直肠和肛门癌6.586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年龄别发病率变动类型

幼年高峰型

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率高,以后,如肾母细胞瘤

持续升高型

发病率随年龄持续,如胃癌、食管癌

上升后下降型

发病率上升至一定年龄后,如肺癌双峰型

发病率分别在两个年龄段出现高峰,如乳腺癌6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我国主要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2001年,城市死亡率为135.59/10万,农村为105.36/10万,城市居民死因首位死因顺位前五位城市: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农村: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7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表1991~2000年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癌症死亡率及其变化

癌症部位城市(1/10万)农村(1/10万)19912000变化(%)19912000变化(%)全部123.92146.6118.31101.39112.5711.03鼻咽2.172.14-1.381.701.784.71食管8.949.061.3416.3215.24-6.62胃19.6919.941.2722.5520.94-7.14结直肠8.5311.1931.185.146.0417.51肝19.6322.1913.0422.2526.0617.21肺32.5342.0829.3814.2921.1147.73乳腺3.114.3238.911.512.1139.73宫颈1.491.08-27.522.311.91-17.32膀胱1.832.2623.500.891.1119.82白血病3.603.826.113.313.18-3.937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环境理化因素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χ线、γ射线)

化学因素吸烟膳食药物因素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空气污染职业因素7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生物学危险因素病毒HBVHCV

HPHPVEB病毒HTLVHIV霉菌黄曲霉菌寄生虫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haematobium):膀胱癌中华分枝单吸虫(clonorchissinensis):胆管型肝癌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大肠癌7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社会心理因素具有下列性格特点者易患癌症多愁善感,精神抑郁易躁易怒,忍耐性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性格孤僻,脾气古怪7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遗传易感性因素家族聚集现象发病种族差异遗传性肿瘤7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四)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预防措施7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一、预防策略准确鉴定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和早期干预早期警报与监测重点保护恶性肿瘤的易感人群7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二、预防措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7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一级预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