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课件-浙教版圆心角-推荐_第1页
初三数学课件-浙教版圆心角-推荐_第2页
初三数学课件-浙教版圆心角-推荐_第3页
初三数学课件-浙教版圆心角-推荐_第4页
初三数学课件-浙教版圆心角-推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数学课件-浙教版圆心角推荐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初三数学课件-浙教版圆心角推荐初三数学课件-浙教版圆心角推荐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品足理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逆定理2: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数学学科不同于别的学科,它没有音乐课上的美妙乐曲,也没有美术课上的绚丽色彩,更没有体育课上的广阔空间……它有的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上数学课。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如果机械地给他们灌输单纯的数字或符号,就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慢慢地就会降低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呢?在此,我简单谈一下近年来的课改体验。下面我就低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来谈一下,在数学课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创设情境。一、创设生动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数学课,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上课开始的部分,如果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设计一个能使学生产生惊奇感,并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研究兴趣的生动画面,再配上鲜艳的色彩,就会极大地促使学生探究奥秘,点燃起思维的火花。设计一些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的,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是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如在教《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一幅为小蝌蚪找妈妈的生动画面。当:小蝌蚪身上的算式被同学们做对了以后,小蝌蚪自动地游到妈妈身边,而剩下最后两个小蝌蚪时,它身上的算式是同学们没有涉及到,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时,我在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同学们,你们想为它们两个找到妈妈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吧!学会了,你就能为它们找到妈妈了。”同学们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中。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创设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小动物的画面,引起学生注意,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动手探索,提高学习兴趣《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讲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小学低年级儿童更应该注重动手操作的指导。例如:教《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当同学们在积极主动地状态下进入新知识探索以后,教师也不用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去寻找答案。这时,同学们就会摆出很多想法。(1)36-8=28,6减8不够减,从30里借10个,用16减去8,再加上20。(2)36-8=28,6减8不够减,把36分成10和26,用10减去8,得2,再加26。(3)36-8=28,6减8不够减,把36分成10和26,把8分成2和6,用10减2,26减6,再相加。当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时,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并给予合适的改正,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三、提供轻松氛围,调动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是枯燥无味的,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当老师讲授完新知以后,大部分同学已经不能够在聚精会神地听课了。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设计一些轻松愉悦的氛围,放一小段舒缓的乐曲或做个小游戏,调动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的计算放置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计算,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赢得良好的练习效果。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采取了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同学们拿着卡片,算卡片上的算式,对照信箱上的得数往里投。为了防止投错,可以选出检查员把关,及时查出投错的“信件”,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计算,在练习中逐步养成认真负责检查的学习习惯。四、设计多样练习,培养学习兴趣数学课中的练习应多样,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多设计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例如,在教《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设计帮“小动物找家”的练习。(小动物的身上是算式,在房子上写着答案)在练习的同时,还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同时,还有抢答,开火车……面对有趣的练习,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集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实践证明,创设教学起。情境应该贯穿在数学课中的始终,让数学课中也有美妙的音乐,绚丽的色彩,和广阔的动手操作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创建学生科技活动基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基于以上因素,2010年,我校开展了"农村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开发与运用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先后建立了"红领巾气象站"、"重庆市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骑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并形成了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开发与运用策略。1.立足校本资源,建立活动基地,形成开发策略1.1挖掘地方资源特色,确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红领巾气象站"科技实践活动基地雏形建于1975年,但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加上资金短缺,运作经验匮乏,该基地设施设备简陋,教育活动单一。2010年实施课题以来,课题组深入研究,挖掘教育资源,开发了一个集科技创新教育、科技实践活动、生态环境教育等教育多功能为一体的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学校位于郊区,紧邻重庆市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和骑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前者是重庆市百强乡镇企业,后者是骑龙火锅作料生产基地。通过建立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学生走进工厂,了解工厂生产的流程,参观科学知识转化成工业生产以及经济产出过程,体验科学的魅力和力量,对科学知识产生敬畏之情。通过学生考察辣椒、花椒、香料等各种农副产品,经过科学的配方,制作出能烹饪美味佳肴的原佐料的生产流程,感受科学知识的神秘,家乡人的智慧,感受重庆市饮食文化的魅力。近年来,依托三个科技实践活动基地,深入挖掘教育潜能,发挥多元的教育功能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分工合作,职责落实。各部门分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建设、协调、统筹等工作。教导、教科处:主要负责搭建基地工作室组织机构,指导工作室开展活动,协调、统筹基地开发及建设工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基地建设工作室:负责基地建设具体工作,如项目设计、功能区域的划分等。科学教研组:负责基地项目设计、布局。年段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将学科实践活动与科技实践活动整合设计学生科技实践活动项目。1.3项目落实,注重整合。课题组聘请了有关专家,结合新课程改革纲要,深入挖掘基地资源的教育多元功能,在三个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先后建设了11个活动项目,即:气象观测区、气象发布区、气象模拟实验区、气象知识科普区、荣誉展厅、气象工作室、地震基地监测区、小种植基地区、养殖区、美食文化考察区、工业生产考察区,整合教育资源,强调教育的综合性。1.4健全制度,保障落实。制度是基地开发得以落实的保证,为了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基地健全科技实践活动组织机构,制订了评价、考核和奖励等保障机制,制定了"恒心、拼搏、准时、准确、创新、求实"的基地站风,修订了"三心"、"三勤三用"、"三个能力"和"青少年成长五守则"育人目标和基地宗旨,创建了弦律优美的站歌――《红领巾气象站之歌》。2.通过实践活动,形成了农村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基地运用策略2.1机构健全,机制通畅。为了保证基地实践活动的开展畅通,课题组建立了科技实践活动三级网络管理机制。一级网络:学校成立了科技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德育主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团支部书记、科技组组长等为成员。二级网络:由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牵头按年段分别成立科技活动实施小组。三级网络:一至六年级各班落实若干名在科技方面的优秀学生为小辅导员,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校科技特色活动的开展。2.2开发课程,着眼行动。关注自然气象,倡导节能环保。关注家乡,了解美食,了解企业,了解科学知识转化成工业生产的奥秘,我们赋予了基地活动独特的内涵,确定了以"探究气象,关注环保,倡导节能、考察体验"为主题,以"六个行动"、"五进"活动(进基地、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生活)有效地落实了科技实践活动。低段,学校重点开展剪纸、手工活动、小养殖活动、科幻画;中段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气象观测、防灾减灾观测、小种植、气象科技征文、科技手抄报活动;高段重点开展小发明活动、气象发布、气象观测、防灾减灾观测活动、科学征文、撰写考察报告等活动。2.3依托校本,丰富实践。课题组开发了《科技实践活动》、《气象科技活动》校本教材,利用校本教材,我们在1-6年级学生中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等基本知识,学习气象观测、撰写考察报告、小发明专利申请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科技实践活动。2.4关注普及,发展个性。学校注重全员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建立"气象探究"、"科学考察"兴趣小组,为他们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舞台,定期不定时开展培训和实践活动,在低、中年级开展植物与气象、动物与气象观察活动。高年级开展气象与生活、气象与科技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关注气象开始,关注生活,在生活中探究。在学生观察气候物候现象的基础上,科技辅导员选择那些有进一步探究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总结报告,在这个过程上学生自觉地体验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2.5营造氛围,润物无声。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在制度创建氛围的基础上,落实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发展规划,提出"小星火点燃大世界"的校园文化理念,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科技教育校园文化体系。一化:打造以科技为元素的廊道文化和班级文化;二站:气象站、地震监测站;三室室:气象工作室,模拟仪器观测室,机器人工作室;三地:"红领巾气象站"、"重庆市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骑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基地。2.6同行交流,专家引领。为了更好地落实,充分发挥导师、专家、工作室学员的作用,基地活动工作室摸索、实践,探索出了基地活动的有效性,课题组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策略,同行交流,专家引领助推发展。每学期,邀请市区气象局专家和领导指导学校的气象科技活动。通过视像中国,把气象科技课以远程网络形式送教到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康城实验小学达十几次,2012年底,我校还与香港东华三院冼次云小学结为姊妹学校,开展了两次交流活动。工作室主持人受邀参加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办的"全国校园气象站"工作经验交流会,向他们介绍了校园气象站的工作经验。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