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血液生理。生理性止血过程—P61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止血栓血凝块形成(有效止血)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形成5-HTTXA2(初步止血)①②③7/22/20231生理学重点总结
凝血过程:(瀑布理论)1.**基本过程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①内源性凝血途径: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而由Ⅻ激活所启动的凝血过程②外源性凝血途径:由组织因子(Ⅲ)激活所启动的凝血过程7/22/20232生理学重点总结0-90-70+20+40
0期:Na+快速内流Na+
1期:K+外流K++
2期:Ca2+内流K+外流达平衡K+Ca2+3期:K+外流
K+
4期:Na+-K交换Ca2+-Na+交换+Na+Ca2+K+Na+4.血液循环
特点:1,2,3,4,7/22/20233生理学重点总结1.*窦房结细胞的Ap⑴波形4030-90-70+20+40-60-40⑵特点①有0,3,4期,无1,2期②最大复极电位、阈电位小③0期去极速度慢、幅度低④4期自动去极化快(二)、自律细胞7/22/20234生理学重点总结房室交界
(0.02m/s)优势传导通路
窦房结(+)
左右束支希氏束
浦肯野纤维网
(4.0m/s)心房肌心室肌(内→外)房结区结区结希区房室交界特点:一块;二慢7/22/20235生理学重点总结心泵功能的调节类型特点意义前负荷长度改变-异长调节精细调节心缩力长度不变-等长调节运动时增大CO后负荷阻力增大病理-心肌肥厚心率40-180次/分180心输出量-BP↑SV7/22/20236生理学重点总结(二)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搏出量×心率男(4.5~6L/min)平均5L剧烈运动是正常5-7倍三、心泵功能的评定(P92)(一)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70ml)(三)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3~3.5L/min.m2)(四)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搏出量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60%)——————————X100%心室舒张末期容积7/22/20237生理学重点总结
心脏收缩将约70mL的血液泵入动脉管内,因外周阻力的的存在,仅有1/3进入毛细血管,2/3留在动脉管内,血液对管壁最高的侧压力。心舒时,主动脉回缩,将储存的血液推向前进,此时血液对管壁最低的侧压力为舒张压。7/22/20238生理学重点总结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 ↑↑ ↑↑* ↓↑↑↑ ↓↑↓ ↑↓↓ ↓↓*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A弹性↓血量/血管容量↓影响因素总结7/22/20239生理学重点总结③微动脉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毛细血管A-V吻合支微静脉(三)血流途径①②①迂回通路物质交换,营养通路②直捷通路促使血液回心,防止血液滞留组织③动-静脉短路调节体温7/22/202310生理学重点总结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窦N延髓孤束核BP↑→
颈A窦、主A弓感受器(+)
舌咽N主AN
迷走N心迷走N(+)心交感N(-)缩血管N(-)BP↓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心率↓搏出量↓血管舒张降压反射过程②①③7/22/202311生理学重点总结项内容BP机制1夹闭一侧颈A↑一侧插管翼侧再结扎,颈动脉窦受刺激低,相当BP降低2刺激迷走N外周端↓传出增加,Ach分泌多,心率减慢BP降低3刺激减压N向中端↓减压N单纯传入N,减压反射4静脉注入NE↑↑小动脉收缩,阻力增加5静脉注入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储存血管升压素实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7/22/202312生理学重点总结影响呼吸的因素事项呼吸原理1增加CO2变深变快主要通过中枢化学R2缺O2变深变快主要通过外周化学R3增加无效腔变深变快缺氧和CO2增加4静脉注入乳酸变深变快主要通过外周化学R5剪断双侧迷走N变深变慢肺牵张反射阻断
5.呼吸生理7/22/202313生理学重点总结动脉血中PCO2+外周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20%80%(2).CO2调节途径7/22/202314生理学重点总结动脉血中H++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
3.H+对呼吸的调节7/22/202315生理学重点总结动脉血中PO2↓+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
(-)调节途径(+)7/22/202316生理学重点总结
(二)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廓弹性R70%弹性R肺弹性R
表面张力(2/3)通气R肺弹性回缩力(1/330%非弹性R-气道阻力(80%)气道r,影响因素①跨肺压②惯性阻力③化学物质④神经因素通气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差原始动力:呼吸肌的舒缩7/22/202317生理学重点总结3.通气/血流比值(V/Q)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V/Q=4.2/5=0.84
流经肺的混合V血→全部变为A血7/22/202318生理学重点总结①维持大小肺泡和呼吸时肺泡容积相对的稳定[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与DPL密度成反变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②减少肺间质与肺泡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DPL密度↓表面张力↑DPL密度↑表面张力↓7/22/202319生理学重点总结(三)氧解离曲线1.*概念2.特点:S型3.影响因素表示PO2与Hb氧饱合度关系的曲线7/22/202320生理学重点总结三大类物质的消化过程有机物
消化部位
消化酶
产物蛋白质
胃、小肠胃蛋白酶、胰胆白酶糜蛋白酶、多肽酶
氨基酸淀粉
口腔、胃、小肠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麦芽糖酶
葡萄糖脂肪
小肠胰脂肪酶甘油、脂肪酸6.消化生理7/22/202321生理学重点总结食道胃小肠蠕动蠕动蠕动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容受性舒张分节运动胃排空
消化道的运动形式
7/22/202322生理学重点总结
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7/22/202323生理学重点总结总结100%糖氨基酸70%NaKClHCO3水等
30%尿素磷酸盐等20%水NaClNa(醛固酮)约12%水(ADH)
HNH3NaNa药粉红马尿酸等NaKNH3NaNH3
原尿HCO3肾小球近端小管远端小管收集管髓袢8.排泄生理7/22/202324生理学重点总结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事项尿量机理1静脉注入生理盐水50↑血浆胶渗压↓滤过率↑↑2静脉注入20%糖↑属渗透性利尿3静脉注入垂体后叶素↓ADH↑↑水重吸收少4静脉注入甘露醇↑属渗透性利尿5静脉注入速尿↑↑抑制转运体破坏外髓高渗区7/22/202325生理学重点总结(一)小管液溶质浓度-渗透性利尿小管液溶质浓度水的重吸收
尿量
(渗透性利尿)糖尿病
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甘露醇不能被近曲小管全吸收50%葡萄糖,小管液渗透压7/22/202326生理学重点总结视上核和室旁核例:大量出汗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透性水的重吸收尿量↓血浆晶体渗透压↑(2)BP↓压力感受器(-)ADH
(3)血容量↓容量感受器(-)ADH分泌调节总结**7/22/202327生理学重点总结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I肾素BP↓血量↓球旁细胞(1)牵张感受器(+)(2)致密斑感受器(+)(3)肾交感神经(+)
醛固酮
肾血流量↓血[Na]↓[K]↑皮质球状带7/22/202328生理学重点总结9.感官生理7/22/202329生理学重点总结眼的调节异常种类特点原因成像位置矫正远视近点移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能力病弱视网膜后凸透镜近视近点移近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能力过强视网膜前凹透镜散光折光面曲率不一致无清晰图像柱状镜老视近点移远晶状体弹性下降视网膜后凸透镜7/22/202330生理学重点总结
声波皮层聂横回↓↑鼓膜听神经AP↓↑听小骨毛细胞兴奋(CM)↓↑圆窗卵圆窗膜盖膜与毛细胞磨擦↑↓↑鼓阶外淋巴←前庭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基底膜听觉过程缓冲7/22/202331生理学重点总结种类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形状杆状锥状分布视网膜周边视网膜中央N联系汇聚单线光物质视紫红三种光敏度高低功能暗视觉明视觉,色觉**两种感光细胞的比较7/22/202332生理学重点总结二、突触后膜的电变化(p280)(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10.神经生理7/22/202333生理学重点总结兴奋在突触传递的过程
神经末稍AP↓电压Ca通道开放↓兴奋性递质←前膜释放递质→抑制性递质↓(Ach)↓(甘氨酸)递质受体结合递质受体结合↓↓后膜通透性↑后膜通透性↑↓↓Na内流K外流CL内流K外流主要Na内流主要CL内流↓(膜电位↓)↓(膜电位↑)后膜去极化(EPSP)后膜超极化IPSP7/22/202334生理学重点总结2.**传递的过程末梢钙通道开Ca2+进入(作用?)
运动NAP传至N末梢Ach量子式释放Ach与后膜N2受体结合
后膜通透性↑Na+内流↓↓、K+外流↑后膜去极化(终板电位)总和肌Na通道开→肌膜APCa++AP7/22/202335生理学重点总结3、*外周胆碱能受体(287-3,4段)类型分布功能阻断剂毒蕈碱受体(M)A、副交感N节后效应器B、汗腺骨骼肌血管1心率减慢;2支气管平滑肌收缩;3胃肠收缩消化液分泌;4汗液分泌;5骨骼肌血管扩张BP降低------M样作用阿托品烟碱受体(N)A、神经节细胞(N1B、终板膜---(N2)1、N节后神经元兴奋;2、骨骼肌收缩------N样作用筒箭毒碱六羟季胺十羟季胺7/22/202336生理学重点总结比较事项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突触类型轴-体轴-树中继核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侧核中央中核神经联系单线,三级换元多线,多级换元向皮层投射点对点,终止在第四层弥散,终止在多层功能产生特定感觉;激发皮层产生冲动维持皮层兴奋状态。7/22/202337生理学重点总结
在有N支配下的肌肉,快速牵拉肌肉引起的牵张反射,称腱反射,如膝跳反射。属单突触反射,肌肉同步收缩。病理检查
持续而缓慢牵拉肌肉所引起的牵张反射,称肌紧张。属多突触反射,肌肉交替收缩,与γN有关,维持姿势1)、腱反射2)、肌紧张:事项腱反射肌紧张刺激突然快速牵拉缓慢持续牵拉传入N主要是Ia纤维主要是II纤维收缩特点快肌同步收缩慢肌交替收缩反射弧单突触多突触生理意义病理检查维持姿势受脑控制7/22/202338生理学重点总结1.失血超过15%时,机体通过哪些调整以维持BP,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跃②压力感受器反射升压③容量感受器ADH分泌增加,减少排尿。④化感受器的加压反射⑤交感N兴奋等2.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回迁房项目土地储备合同范本
- 2025年化工原料供应与采购框架合同
- 2025年度海鲜餐厅服务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现代农业雇佣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国际环保技术引进与实施服务合同
- 2025年购房保密协议文本制定与违约责任界定合同
- 2025年度国际工程承包与项目管理服务合同-@-1
- 二零二五年度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引进与应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数据中心固定资产贷款担保合同书
- 2025年三轮车买卖合同范文(2篇)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第14讲 应急撤离
-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培训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5篇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手术室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