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复习目标:1.了解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心脏的置,结构特点,连接的各血管名称4.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夯实基础,你最棒!!!夯实基础,你最棒!!!结构:心脏快速记忆小秘诀:心脏有四腔上心房下心室左右不通上下相通心脏快速记忆小秘诀:心脏有四腔上心房下心室左右不通上下相通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功能:血液运输提供动力结构功能血管血管名称血管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毛细血管非常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最慢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静脉经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血液血浆成分:血浆中90%是,还包括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以及细胞代谢产生的血液功能:主要作用____________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名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最______最______形态结构圆饼状,成熟后__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____,___细胞核体积_____,___细胞核功能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止血和凝血异常情况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少,会患白细胞增多,说明身体有过少,伤口治疗措施血液循环体循环_______→______→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_______的途径肺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循环:血液性质的变化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有_________(填数字)肺循环:血液性质的变化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有[]___________能力提升,你最强!!!能力提升,你最强!!!我们一起来感受我们一起来感受:1设想一个氧气分子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途径是什么?联系生活:2一位准妈妈下肢受伤发炎需静脉注射治疗(1)最先在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物?(2)孕晚期她需吸氧满足胎儿的需氧量,最先在心脏的哪个腔发现氧气?(3)试说出药物到达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途径.知识梳理,你最行!!!知识梳理,你最行!!!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达标检测,你最赞!!!达标检测,你最赞!!!1.(2017.青岛中考)如图是三种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的是动脉血C.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多D.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比a多2.(2017青岛中考).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B.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C.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D.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3.(2018青岛中考)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B型血的人,可以给乙输血,则乙的血型一定是B型B.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增加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4.(2018青岛中考)右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虚线表示体循环途径,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B.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C.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D.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5.某血液循环图解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右心室→A→B→C→左心房①↓↑②D(1)这是人体的循环图解。(2)C代表的结构是。(3)血液从A到C,血液发生的变化是,原因是因为B与D之间进行了[①]与[②]的交换。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人体内物质运输的知识,理解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必须要依靠血液循环来完成,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和心脏的结构特点及血液循环的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的:本节课就是把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把零散的知识点穿起来,通过复习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预测多数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内容: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预测学困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内容:对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的图解认识;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效果分析本节课是复习课,利用这节课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综合在一起,把零散的知识点穿起来,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三种血管的特点加以区别人体血管,部分学生可以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血液循环的示意图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出相关的问题。这节复习课对于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已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命,关注健康。教材分析本章的内容在七年级下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本章内容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节复习课就是针对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已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和心脏的结构特点;观察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通过本章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血液循环系统具有运输氧与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与代谢废物以及激素等功能。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为人体各处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带走代谢废物。达标检测,你最赞!!!达标检测,你最赞!!!1.(2017.青岛中考)如图是三种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的是动脉血C.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多D.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比a多2.(2017青岛中考).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B.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C.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D.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3.(2018青岛中考)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B型血的人,可以给乙输血,则乙的血型一定是B型B.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增加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4.(2018青岛中考)右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虚线表示体循环途径,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B.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C.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D.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5.某血液循环图解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右心室→A→B→C→左心房①↓↑②D(1)这是人体的循环图解。(2)C代表的结构是。(3)血液从A到C,血液发生的变化是,原因是因为B与D之间进行了[①]与[②]的交换。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三种血管的特点加以区别人体血管,部分学生可以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血液循环的示意图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在整个一节课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整个教学环节富有层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知识得以升华。教师教学准备非常充分,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状态分析比较到位,教学过程中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每一板块的复习都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谋体优势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教学除了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了观察并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并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存在的不足:课堂整体设计还不够创新,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钻研教材和教法还不够,在提高和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方面也有所欠缺。课标分析本章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下的一个二级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的重要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