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把握全词主旨。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3.通过拓展比较阅读,了解豪放词风。教学重难点:朗读技巧,作者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设想:1.在初读中,熟悉全词,把握诗词主要内容。2在精读中,赏析精美词句,分析周瑜形象。3在品读中,感受作者豁达超脱的情感态度。教学步骤及设计:​一、导入环节人的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是非成败转头空。无论是生活亦或是政治仕途,都可能遭遇困顿。当人生不尽如人意时应当怎样面对?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一代文豪苏轼的词,看看他是如何面对政治上的失意。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读学习目标三、作者介绍师:提到苏轼,大家都不陌生。那谁来帮大家简单回顾一下作者?生:介绍苏轼年代及主要成就师:嗯,老师再给你补充一下——其实除了诗词,他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建树。正如林语堂先生评价所说:他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刚才XX同学谈到了苏轼的成就,那么关于苏轼的经历,有没有同学可以介绍一下?生:谈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比如乌台诗案等教师:正如你所说,苏轼的一生都可以说是文坛得意,官场失意,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词,正是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所写。四、初读识词师傅:简单的知人论世后,我们一起来初读识词。给同学们3分钟,大家反复自由朗读全词,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读请句读,并思考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师:刚才大家读的都比较投入,现在谁来回答一下:本首词的主要内容?生:上阙主要写了赤鼻矶的景色,下阙主要是抒情(板书写景怀古抒情)师:好,那现在谁来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初读成果?侯华富朗读师:谁来点评一下他的朗读?李怿卓:点评:字音、节奏、感情等角度师:点评的比较到位,那你能不能再来示范一下。李怿卓示范师:效果确实更好一些,俗话说“词读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在精读、品读中继续学习!五、精读思考师:请同学们再读全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3个问题!PPT展示问题,倒计时设置3分钟。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分享成果,解答疑惑。六:展示成果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谁来回答?生:分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因为在读这一句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有种豪迈的情怀。师:你读出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你认为你体会到的这种境界是通过哪个字词体现出来的?生:大江师:实际上大江就是哪里?(长江)那作者为什么不写“长江东去,而写大江东去呢?”生:因为,长江就是感觉比较长,而大江,就让人有种眼前场景很宏大的感觉。师:非常好,你抓住了“大江东去”,所暗含的那种登高望远、一览无余的意味。那你觉得这个“大”字应该怎么读?生:应该重读,然后声音高一点师:那请你试一试。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师:真是荡气回肠!请坐,其他同学也试着再朗读体会一下,注意读出这种大视野、大格局!学生读、点几个学生读(王存瑞、黄迎新)师:除了第一句,大家还喜欢哪一句?生:我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因为,这一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高耸的怪石、惊涛骇浪和岸边的晶莹浪花写得非常形象。而且这是苏轼以为的古赤壁战场旁的景象,所以我读的时候有种穿越时空,回到惊心动魄的古战场的感觉。师:能不能具体说一下,你是怎么读出的这种惊心动魄的感觉?生:主要是通过“穿”、“拍”、“卷”三个字,这个“穿”让我联想到了战场穿梭的羽箭,“拍”有种很有力的感觉,“卷”带来一种狂风扫落叶,横扫千军的气势。师:古人写诗时讲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们平时赏诗的时候也要有这种锤字练字的意识。那你觉得这几个字应该怎么读?生:重读师:除了重读,还有吗?比如说语速上?生:快一点师:好,你来试一下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师:真可谓慷慨激昂,好,同学们自己再读此句,体会一下。点学生读师:还有没有同学想分享一下自己喜欢的句子?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我觉得这一句在结构上特别巧妙,“江山如画”好像把上阙所描述的景色到了一幅画卷上了一样。而“一时多少豪杰”很自然的引出了下阙的周瑜。师:实际上你所说的就是结构作用中的承上启下。“江山如画”一句收住了上阙的景,那我们找个字来形容上阙景物特点的话,哪个字比较合适?(板书壮景)“一时多少豪杰”完成了从“千古风流人物”到“遥想公瑾当年”的一个自然过渡。师:好,我们请东边三排的同学齐读一下上阙,注意运用刚才所学到的朗读技巧。大江东去一二~师:好,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下阙中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谁来解答?生:周瑜是一个年轻有为、人生得意的形象。从“小乔初嫁了”可以看出周瑜很年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以看出他指挥赤壁之战取得胜利,很有能力。师:好,你眼中的周瑜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一种形象。还有没有同学想补充?生:我觉得周瑜是一个英俊潇洒、谈吐不凡的人。教师:咱们说谈吐不凡一般形容人比较有修养,而这个地方你强调的是他的运筹帷幄的能力,所以换一个什么词比较好?生:从容不迫师:其实这个地方我们用谈笑自若、气定神闲、胸有成竹都可以,好请坐。那么我们看这里,周瑜的形象是苏轼亲眼所见的吗?(不是)而是他怎么样写的?(想象的)我们来看这样两则材料:张睿萱读一下师:我们看这两则材料——把成家十年的周瑜写成是小乔初嫁,把诸葛亮的衣着打扮按到了周瑜身上,这些都和下阙中的“遥想”相呼应。所以咱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应该重读还是轻读?快读还是慢读?应该是读出一种江边遥想,渺远幽圹的感觉。比如读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师:好,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苏轼想借周瑜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生:我觉得苏轼站在昔日的古战场,描绘这样一个人生赢家周瑜,主要是为了和自己形成对比,反衬自己当时不受重用,失意的处境。师:你从哪里读出了周瑜和作者的这种对比联系?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就是想象周瑜的英灵如果神佑此处,看到这么落魄的我,会笑我。这种笑也有点自嘲的感觉。师:我们看这张对比图,实际上苏轼把周瑜塑造的越完美,越凸显了自己的窘迫。七、品读感悟师:那么此情此景,苏轼有没有因此变得落寞消沉?大家品读最后一句,体会一下。好,谁来谈一下自己的感悟?生:我觉得这种对比下,苏轼肯定是比较消极的,心里很有落差。师:好,还有没有其他意见?生:我觉得这时候的苏轼心里肯定有消极的情绪,但是也包含着一种自我疗愈之后的积极在里面。因为他看到昼夜不停的大江,盈缺如常的月,应该会用是非成败转头空,最终一切都会如梦消散来安慰自己。所以他才会洒酒以谢江月。而且晚年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an,一声)州。”所以可以看出最后他有种释怀之后的豪情。师:你联系了苏轼在《前赤壁赋》和他的整个人生来谈这种从沉郁到超脱的蜕变,非常好。那我们请西边三排的同学齐读一下下阙,注意把遥想的渺远和人生如梦的豁达读出来,遥想12(板书豪杰、豪情)八、拓展延伸师:这首词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作,通过分析词中的壮景、豪杰、豪情,我们应该对这种词风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拓展延伸一下,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一下豪放派的风格。请同学们比较阅读本词与婉约派代表作雨霖铃,然后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生:婉约派读起来比较委婉细腻,豪放派读起来比较有气势。生:我觉得可以结合本课的所学的景、人、情三个角度分析,婉约派喜欢写一些杨柳晓风这样的秀丽的景物,豪放派则是描绘壮丽的景色。婉约派喜欢写小儿女的悲欢柔情,豪放派则喜欢写大英雄的壮志豪情!师:你从景、人、情三个角度一语中的点出两种风格的区别,特别到位!那我们就请两位同学分别带着这种理解读一下这两首词。好先看婉约派这一首,谁来试一下?女生:寒蝉凄切……教师:恩,确实有南宋俞文豹所说的“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而歌的韵味,好请坐。谁来试一下豪放派这一首?男生:大江东去……教师:真有种关西大汉持铜琵琶,铁卓板,高歌的感觉。听罢直觉天风海雨扑面!太棒了,请坐!九、总结本课师:我们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三读三问领略了东坡居士面对长江赤壁写下的壮景豪情,最后我们再来齐读全词,在朗朗书声中体会他横放杰出、境界大开的豪迈和超脱!学生齐读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十、【板书设计】写景:壮景——豪怀古:豪杰抒情:豪情——放《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体,只有了解学生学情,才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可以说,没有学情分析,一切教学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现就《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情分析如下: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学会有技巧有感情有积淀地朗读,就能把握诗词的主旨大意!学生知识储备:由于小学初中的学习,学生有比较深厚的文言诗词积累。学生能辨析出比喻、借景抒情、对比等表现手法,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轻松完成理解性背诵。学生学习能力:学生能够较好的利用课下注释完成全词的文意疏通,但对豪放派婉约派等主要派别的认识不系统全面。应注重对学生按步骤规范答题能力的训练和引导。学生身心特征:学生学习诗词兴趣高涨,朗读富有激情。但学生断句停顿、语调感情等朗读技巧掌握不到位。同时学生分析诗词时,不能深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应该注重用多重方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其中深沉含蓄的种种情感。同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求知欲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念奴娇·赤壁怀古》效果分析本课我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通过量化可以看出,同学们普遍完成了该课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多形式课堂朗读可以发现,学生能够流利朗读,并在正音之后解决了易错字“浪淘尽”、“华发”、“雄姿英发”等字的读音问题,而学生发言时展现出的对全词内容的理解,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全词的重点字词。【过程与方法方面】根据比较阅读,学生能概括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别。【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同学们能结合自己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诗词以及苏轼的人生经历,来谈苏轼从沉郁到超脱的蜕变,领悟苏轼达观的人生观。总之,观评的领导和组内老师,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堂课高效实际,内容丰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作为兼顾问题和人文内涵的名家名篇,其艺术魅力值得我们仔细研习体味。(一)思想性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教育优势,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拥有优良的品德。本词渴望建功立业、豁达达观等精神,都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开展本课利于加深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二)艺术性2000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本课写景述史,兼存豪放文风,其宏大的视角、广博的内涵、都值得学生自习学习借鉴,可以说本课是学生高中阶段诗歌学习必不可少的一课。(三)时代性时代在不断发展,语文教材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比如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具有浓烈的革命斗争精神:《包身工》控诉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琐忆》歌颂了鲁迅先生崇高的革命战斗精神;《依依惜别的深情》讲述的是战争年代的故事……整个教材处处都教育学生不忘过去的艰苦岁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而如今倡导学生跨领域学习,努力以语文为基础,拓展延伸,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本课所学诗词,是宋词豪放派的典范之作,颇能体现宋朝偏安一隅、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四)可接受性各阶段的选材标准都强调“合适教学”“要难易适度,适合教学,应该是经过一定努力,教师能教好,学生学得了的”,这些其实都说的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具有可接受性。本课是新课标指导思想下,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做出的选择。它兼具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适应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真正从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学生初中阶段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进行拔高训练。《念奴娇·赤壁怀古》评测练习1、请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扩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字数1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林语堂曾评价苏轼:“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请结合所熟知的苏轼的诗词,谈谈对苏轼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后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曾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做出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比较注重引导学生的多形式朗读,启发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三读三问”。“三读”即初读,精读,品读。“三问”即“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句?”,“周瑜是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通过“三读三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了解本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存在以下可以改进的不足之处:一:诗歌教学存在功利性不管是学生和家长,还是学校和老师,心中都装着一个大学梦,所以的学生活动总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高考诗歌鉴赏考察表现手法,我们的课堂就尽量围绕手法展开,高考考察文化常识,我们就尽量把作者铺开讲解,尽量不做“无用功”,但事实上,只有真正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才更能深入理解诗词中不可言传的妙处,也更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二、诗歌教学缺乏创新性一直以来,诗歌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