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112专题十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热点关解读高考可编辑热点关
2热点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最常见的一种文言现象。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草木的茎或根。“道”的本义就是指道路。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由词的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3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坏人的亲信、党羽”。
所谓词的假借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文中的通假现象,也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晚上”。
4[典题例析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辱人贱行,视厥鄙修短随化,终其于尽
修:(时间)长[答案]C5[讲析]本题通过对已解词义的判断,考查一词多义,此类题在高考中占主流。A项出自《五人墓碑记》其中的“视”与《<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阢陧之象,视清季有加”中的“视”含义相同;B项出自《六国论》其中的“厥”与《报任安书》中“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中的“厥”不同,后者是副词“才”;C项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其中的“鄙”应是“以……为边境”,与《为学》中“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相近,后者是“边境”;D项出自《<兰亭集>序》,其中的“修”与本文中“茂林修竹”中的“修”不同,后者是“高”。
6[典题例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
B.①非我也,岁也。
②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C.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②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7[讲析]本题通过比较的形式考查理解一词多义。A项①句出自《劝学》,②句出自《隆中对》,其中的“用”含义相同,都是“因、因为、因此”;B项①②都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其中的“岁”含义相同,都是“年成、年景”;C项①句出自《师说》,②句出自《论语》,其中的“徒”含义相同,都是“类、同类”;D项①句出自《季氏将伐颛臾》,②句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列”的含义不同,①是“位次”,②是“一般的”。
[答案]D8坐数制稍异于前 制:建造
D.谪戍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 亢:抵挡
[答案]B9[讲析]A项“坐”应为“因为”,与《晏子使楚》中“何坐”?“坐盗”中的“坐”不同,后者是“犯……罪”;B项“数”正确,与“数见不鲜”中的“数”不同,后者读shuò意思为“屡次、多次”;C项“制”应是“规模”,与《岳阳楼记》中“增其旧制”同;D项“亢”应为“高、强”,有的版本作“抗”,“抗”乃通假取义。
10[教师备选例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族庖月更刀,折也
B.①木受绳则直
②未可明昭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C.①人穷则反本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①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11[讲析]A项的“族”①是“灭族”,②是“一般的”;B项的“绳”①是“墨线”,②是“用一定标准约束”;C项的“穷”①是“困境”,②是“尽”;D项的“临”都是“面对”。
[答案]D12热点二:古今异义
从古到今,有些词的词义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古今含义有差异的词一直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单音节词几乎年年都考,对双音节词的考查近三年逐步增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七种情况:
13(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
的河流;“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为河流的统称。“诗”,本指《诗经》,而现在指所有的诗歌。
(2)词义缩小。“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
金。“臭”,古代表示气味,香气、臭气均指,现代却只表示臭气
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而后一意义现在不用了。
14(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
古义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赞”,古代是“引见介绍”的意思,现代多指“赞扬”的意思。“明年”,古代指第二年,即已经过去的时日;现在指下一年,即尚未来临的时日。“故事”,古代指前朝旧例,现代指文学作品中的情节。
15(4)词义弱化。“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
现在用“很”字,如果不特别强调,表示的程度就不怎么高了。
(5)词义强化。“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
仇恨;“诛”最初只是表示责问、谴责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的意思,词义强化了。
16(6)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短
浅,并没有贬义,而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爪牙”一
词,古时指得力的帮手,是褒义词,现在则指帮凶,成为贬义词;
还有“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则是中性词。
17(7)名称或说法改变。如“目”今称“眼睛”,“寡”今称“少”等。区分古今异义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牢记迥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要牢记。例如:“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中的“除”字,在句中当“整理”讲,在现代汉语中是“除去”“去掉”的意思,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再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的“去”字,在句中是“离开”,现代汉语中是“到……去”,古今词义相反。
18②“辨析微殊”。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辨析。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的“爱”字,在句中是“吝惜”的意思,与“爱护”“爱惜”意思相近,但又有根本区别。再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在句中指“父母兄弟等”,现代汉语指“族外姻亲”。
19③要分辨单音词和多音词。a.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词。如“然/后”“地/方”“其/次”“学/者”“其/实”“祖/父”“智/力”“于/是”“交/通”“妻/子”“指/示”“以/为”“因/为”“无/论”等。b.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古文中的双音词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单纯的双音词如窈窕、参差、翩翩、仓皇等;另一类是合成的双音词,如社稷、布衣、公姥、作息、缓急、异同、率尔等。
20颜色故
B.新妇之谓府吏,“感君区区怀抱仓皇北顾
[答案]D21[讲析]本题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判断。A项的“颜色”,古义是“脸色、面容”,今义是“色彩”;
不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也使用的是古义;B项的“区区”,古义是“诚挚、真挚”,另外还作“平庸、小心眼”讲,如“何乃太区区”,有时也表自谦,如“区区不胜感激”等等,题中作“诚挚、真挚”讲,今义是“小”;C项的“怀抱”,古义是“胸襟、抱负”,如本题,再如李白诗“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今义是“怀里抱着”;D项的“仓皇”没发生变化,注意大部分的联绵词,如:仓皇、迤逦、逶迤、匍匐、流连之类的词义都不发生变化。
22[典题例析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城:城墙。池:护城河)
②整顿衣裳起敛容(整顿:整理)
③云鬓半偏新睡觉(觉:睡着)
④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耶(成立:成长立业)
⑤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说给人听)
23⑥下流多谤议(下流:卑鄙)
⑦腹犹果然(果然:吃饱的样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⑦
C.②③④⑦
D.②④⑥⑦
[答案]B24[讲析]本题通过对词语解释的判断来考查古今异义。③句的“觉”,读jué,“醒来”的意思,“睡觉”即“睡醒”,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中的“觉”与之同。⑤句中的“告诉”是两个词,“报告、申诉”的意思。⑥句中的“下流”,是指“地位低微”。
25向前首领烈非常也
非常:不一般的
[答案]D26[讲析]A项出自《琵琶行》,“向”的意思除本句外,还有“假如先前”的意思,如《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B项出自《五人墓碑记》其中“领”的意思在《促织》中也有体现,如“直龁其领”;C项出自《赤壁之战》,“烈”作功业讲与《过秦论》中“奋
六世之余烈”的“烈”相同;D项出自《鸿门宴》,“非常”的古义有①不寻常,不一般的,如《五人墓碑记》,“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游褒禅山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②意外的变故,如题中句。
27[教师备选例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D.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答案]D28[讲析]A项的“故事”,意为“旧例”;B项“交通”意为“交错相通”,《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的“交通”与之不同,意为“彼此通达”,另外还意为“交往、交游”,如“交通王侯”,也讲作“暗中勾结”,如“立与平帝外家卫氏交通,为王莽所诛”;C项“殷勤”,意为“关切、问候”;D项“邂逅”与现代同,意为“不期而遇”。
29热点三: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有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
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
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如:勤心养公姥(《孔雀东南飞》),
“公姥”原本指公公和婆婆,但从全文来看,只出现了婆婆,所以
“公姥”应偏于“姥”,“公”只是陪衬。
30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
形式:
①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
是反义词,这里不知道下面有多深,因此此处只取“深”的意义。又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
词,刘邦说他派人把守住关口,是为了防备其他人进来,所以只
取“入”的意思。
31②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
圃”是相近词,古代种植花卉和果木的处所为“园”,种植蔬菜的
处所为“圃”。从后文看,应只有“园”意,即“果树园”。
又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指蔺相如把国家的利益放在最主要的地位,此处只取“国”之意。
32存亡作息
作息:本指劳作与休息,这里偏重在“作”,突出兰芝的勤劳。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远近:偏重在“远”,文章通过“远”字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33D.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本指离开和归来,这里偏重在“来”,形容琵琶女归来的孤独。
[答案]D
34[讲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偏义复词的能力。所列各项加点词都是偏义复词,且两个语素都是相对或相反。确定偏重在谁一定不要脱离语境;D项的“去来”的语境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日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可见,此句是丈夫离开自己独守空船,所以应偏重在“去”。
35[典题例析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B.是芙蕖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C.文章千古事,得失父兄,性情暴如雷
[答案]C
36[讲析]本题用判断的形式来考查偏义复词、加点词从语素的语意相反或相近角度选材,A项“出入”,由“无完裙”可推知偏重在“出”;B项“耳目”,由“观”可推知偏重在“目”;D项“父兄”,指父亲和哥哥,由诗中兰芝说“处分适兄意”,可推知偏重在“兄”;C项“得失”,“得”是“成功”,“失”指失败,由“寸心知”可推知两个词均表意,属单音词连用。
37饥穰缓急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死生:死去或者活着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不同
38[讲析]A项“饥穰”,据“被(遭受)”推知偏重在“饥”,即“荒年”;B项“缓急”,据“救助”推知偏重在“急”,即“危急”;C项“死生”,据“重于”,推知偏重在“死”;D项“异同”据本句的上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推知偏重在“异”,即“不同”。
[答案]D39[教师备选例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牛马卑鄙
D.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答案]C
40[讲析]本题A项偏重在“国”;B项偏重在“马”;C项“卑鄙”是两个词,“卑”是“地位低”,“鄙”是“见识短”;D项偏重在“巷”。
41热点四:通假字
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一般单纯考查通假字的可能性不大,通假字往往结合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来考查。
在文言文阅读中,通假现象极为普遍。通假字原本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写成的别字、错字。高考考查的是在理解基础上的通假。通假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双声通假、叠韵通假、同音通假。
42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的通假字。
①“没”通“冒”。例如:没死以闻。(《触龙说赵太后》)
②“为”通“谓”。例如: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叠韵通假:借字与本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
①“属”通“嘱”。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邪”通“耶”。例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33.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
①“案”通“按”。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庭”通“廷”。例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同上)
44垂失趣唱之三民主义 唱:唱响
[答案]C45[讲析]本题通过判断词义正确与否的形式考查对通假字的理解和判定。A项“垂”通“陲”,作“边际”讲;B项“失”通“佚”,作“散失”讲;C项“趣”通“取”,作“选取”讲;D项“唱”通“倡”,作“倡导”讲。
46要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张良出,要项伯
D.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答案]D47[讲析]本题考查对通假字的判定能力。A项出自《孔雀东南飞》,“要”通“约”,“约定”的意思;B项出自《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的意思;C项出自《鸿门宴》“要”通“邀”,“邀请”的意思;D项出自《报任安书》,“要”读“yào”,“概括”的意思。
48[教师备选例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都是通假字,选出通假意义不同的一项()
A.①莫春者,春服既成
②至莫夜月明
B.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①举酒属客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D.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夫水,则知者乐也
49[讲析]本题意在说明相同的一个词构成通假时,所包含的意思在不同语境中不一定相同。A项的“莫”都通“暮”;B项的“说”,①句通“悦”,意为“高兴、欣悦”,②句通“脱”,意为“解脱”;C项的“属”都通“嘱”;D项的“知”都通“智”。
[答案]B
50[教师备选例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大鸟落于庭,三年不蜚又不鸣蜚:飞起
B.“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遭受
C.如有营,予佐尔贾乡自刭乡:乡村
[答案]D51[讲析]本题意在继续引导学生判别通假字的含义。A项的“蜚”不难看出通“飞”;B项的“离”难度大一些,通“罹”;C项“贾”通“价”;D项的“乡”,通“向”,意为“面向”,“北乡”即“面向北”。
52热点五: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
象,它是指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
惯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和用法。即把用作甲类的
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53词类活用的特点是临时性、语境性,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
境,活用义就消失了。
在广东高考中,此点往往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放在实词理解题(试卷第5题)与其他实词现象结合考查,一是在翻译题中考查。我们把词类活用现象提至此来进行复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及早了解,以做好这两类题。
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
54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
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例如:“遂王
天下”“大楚兴,陈胜王”中,“王”与“天下”相连,“陈胜”与“王”相连,分别构成动宾关系和主谓关系,两个“王”都活用为动词,“称王”的意思。
55②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例如:“驴不
胜怒,蹄之”,“蹄”后跟代词作宾语,在这里是动词,“用蹄
子踢”。
③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例如:“夜则以
兵围所寓舍”,“寓舍”出现在“所”后做动词,“住宿、寓居”的意思。
56④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例如:“樊於期乃前
曰”中“乃”是副词,作状语,于是方位名词“前”就活用成了动词,“走上前”。
57⑤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
动词。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
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刃”“水”都活用为动词,分别为“杀”“游泳”之意。
58⑥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做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
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
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
便活用为动词。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后省略了介词“于”,“军”活用为动词,“驻扎”的意思。
59⑦名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中间往往省略连词
“而”,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例如:“于是相如前进缶”中,
“前”和“进”之间省略了连词“而”,这里表示前后相连的两个动作,“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60(2)名词作状语
①普通名词作状语
a.表示比喻。例如:“嫂蛇行匍伏”。
b.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例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61②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a.表示每一。
例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
也”。
b.表示渐进。
例如:“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c.表示往昔。例如:“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62③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单纯的方位
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
为的趋向。把这些方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往”
“向”等来理解。例如:“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63(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
思,翻译为“使(让)……”。例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
面目见之”中,“王”为使动用法,“使我称王”。
64(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
什么,即名词含有对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成“以……
为……”“把……当作……”“对……感到……”。例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师”为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65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人或
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例如:“择善而从之”中“善”意为“好的意见”,“险以远,则至者少”中“险”“远”意为“险峻、距离远的地方”,都成了名词。66(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
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穷”作动词,“看尽”;
“亲贤臣,远小人”中“亲”“远”都作动词,意为“亲近”“疏远”。
67(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后跟宾语时,它就可以表示附加某
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使动用法,“使……变绿”。
68(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还可以表示主语所
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翻译为“以……为……”“把……当作……”“对……感到……”。
例如:“渔人甚异之”中“异”为意动用法,“对……感到奇异”;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中“小”为意动用法,“认为……小”。
693.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如果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受“其”
“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就使动词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例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谗”“讥”在句中作宾语,作名词,“诬
陷、嘲讽的话”;“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中“捕”受“之”限制,作名
词,“搜捕活动”。
70(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或具有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当中的“生”,是“使之生”。
71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襟三江而带手植也
[讲析]此题考查对名词活用情况的判定,A、B、C三项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D项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D72[典题例析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中的“惊”“泣”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④舞幽壑之潜蛟
⑤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⑥不如因而善遇之
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⑧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73A.①②⑥⑦
B.①④⑤⑧
C.②③④⑧
D.②④⑥⑦
[讲析]本题考查对使动用法的判定。例句中“惊”“泣”是使动用法,“使……惊”“使……泣”。①④⑤⑧均为使动用法。②毒:形容词做动词,怨恨。③乱:形容词做名词,祸乱。⑥善:形容词,好好地。⑦小弱:形容词做动词,变小变弱。[答案]B74[教师备选例题1]选出对句中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隶一样的
C.百忧感其心,万事劳正身以黜恶
正:意动用法,以……为正
75[讲析]本题通过对词语解说的判定,来考查词类活用。D项中的“正”应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正”。
[答案]D76[教师备选例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生乎吾前,其闻闻,略考其行事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D.以勇气,闻于诸侯
77[讲析]例句的“闻”,是使动用法,“使……听闻”之意。A项的“闻”,是“懂得”;B项的“闻”是“传说”;D项的“闻”是“出名”;C项的“闻”与例句同,“使……听闻”。
[答案]C78高效作业
79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奏姝,俟我于城隅姝:美丽
D.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渐:浸湿
答案:B
80解析:本题侧重考查一词多义。A项出自《曹刿论战》;B项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此句中的“奏”应是“呈献,进献”;C项出自《静女》;D项出自《氓》。
81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淹:淹没
B.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道:经由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移:改变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听:听从
答案:C82解析:题中A项考查一词多义,此处“淹”应为“久留”;B项考查通假字,“道”通“导”,“引导”之意;C项考查一词多义,解释正确;D项考查古今异义,这里的“听”,应是“任”,指“准许,成全”。
8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卮酒以奉,约为婚姻
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C.行李骨肉为行路
答案:D84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判定。A项出自《鸿门宴》,“婚姻”句中义为“儿女亲家”;B项出自《庄子·秋水》,“东面”是两个词,即“面对东方”;C项出自《烛之武退秦师》,“行李”句中义为“使者”;D项出自《谏太宗十思疏》,“骨肉”取比喻义,指自己的亲儿女,与现代同。
85殷忧而道著熊咆龙吟殷岩泉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
C.引觞满酌左右欲引相如去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其进锐者其退速
答案:B86解析:本题从比较的角度考查一词多义。A项的“殷”,前句读“yīn”,意为“深”,后句读“yǐn”,意为“震动”;B项的“微”,都是“无,没有”的意思;C项的“引”,前句意为“拿”,后句是“拉”;D项的“速”,前句意为“招致”,后句是“迅速”。
875.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A.朝歌夜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C.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答案:B
88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中名词的活用。例句中“鼎”“玉”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鼎看作铛”,“把玉当作石”;A项“朝”“夜”是名词作状语;B项“鉴”与例句同意为“以……为鉴”;C项“间”是名词作状语,“间”是“小路”,这里是“从小路”;D项“垣墙”是名词作状语,意思为“用墙”。
89从负秦曲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垂空文以自见
答案:C
90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A项出自《鸿门宴》,“从”使动用法,意为“使……跟从”,活译为“带领”;B项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负”使动用法,意为“让……承担”;C项出自《<兰亭集>序》,“齐”意动用法,意为“把……看作平等”;D项出自《报任安书》,“垂”使动用法,意为“使……流传”。
91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节选,完成7~10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9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兰亭集>序》节选)
93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品类之盛品 类:天地万物
C.放浪随化,终期于尽 随化:随从变化
答案:D解析:本题意在考查结合语境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侧重在古今异义。D项解释错误,“随化”应为“听任自然的安排”,随,“依附”;化,“造化、自然”。
94阴之兰亭
(刘备)之未东也,阴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如听仙乐耳暂迁
始兴起学校,渐迁其俗
95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意在引导学生由已知义推断、判定词义是否相同。A项“阴”,前“山的北面”,后“暗中”;B项“次”,前“地方”,后“驻扎”;C项“暂”,前“暂时”,后“一下子”;D项“迁”,都是“改变”的意思。
答案:D96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所以游目骋辱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C.激昂利晋,惟君图之
答案:C97解析:例句中的“骋”,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放开”。A项“辱”,使动用法,“使……受辱”;B项“屈”,使动用法,“使……屈身”;C项“激昂”,被动用法,“被……所激动”;D项“利”,使动用法,“使……得利”。98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时倾吐胸怀抱负,在一室之中交谈。
(2)过去所高兴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了陈迹。
99(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2题。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而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地?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选自《荀子·天论》,有删节)
100骋能而化之 骋:施展
B.有错情 情:实情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一词多义和通假字。C项中“错”是通假字,通“措”,指放弃,丢在一边。
答案:C101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大多之
多:与“少”相对,指数量多
C.物物之
物:把……当作物质,名词意动用法
102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词类活用。B项中“多”,应为使动用法,“使……多(繁衍)。
答案:B
103参考译文
尊崇大自然而思念它,哪如把它当做物质一样加以培育而控制它呢?顺从大自然而颂扬它,哪如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盼望时节而等待它,哪如适应时节而驱使它呢?顺应万物而任其繁衍,哪如施展人的智能而去变革它呢?思念万物把它当作物质(看待),哪如治理这些物质而不丧失它呢?希望万物生长,哪如掌握万物而使其成长呢?所以放弃人事而思念大自然,就会失掉万物的真实。
104(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4题。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05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旅店
B.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自然
C.序俊秀 俊秀:相貌俊美清秀
答案:D106解析:此题貌似难度大,但结合语境来推断,答案则显而易见。A项的“逆旅”,由下文“过客”,可推知为“旅店”;B项的“大块”,由上文的“阳春”,可推知“大块”作“自然”讲,可成立;C项“序”由本句的“乐事”可推知通“叙”;D项的“俊秀”,由下文的赏花、饮酒、作诗,可推知应指“才能出众”。
107景 至若春和景假我以文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会桃李之芳园 迁客骚人,多会坐花 因击沛公于坐
答案:C108解析:本题重在考查一词多义。A项“景”,前“风景”,后“阳光”;B项干扰性最大,前“借”,引伸为“提供”,后“借助”;C项“会”,都是“聚会”;D项“坐”,前“坐在”,后通座,“座位”。
109参考译文
那天地是世界万物的旅馆,那光阴是历史长河的过客。虚浮的人生如同梦幻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古人要拿着灯烛作长夜之游,确实是有原因的。况且春天正以它的雾蒙清新召唤着我,自然正把它的锦绿斑烂奉献给我。我们相聚在芬芳的桃李园,
畅叙这天伦的快乐事。我们兄弟们才俊秀发,都赶得上谢惠连,只有我的诗歌,自愧无谢灵运之才。寻幽探奇还没结束,高谈阔论已变成清谈雅叙。花丛映掩之中琼宴重开,明月辉照之下传杯醉饮。要是没有好诗佳作,怎么能抒发风雅的怀抱?如果谁写不成好诗,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酒三杯!
110(四)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5~17题。
盲者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
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
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111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豪宅中介租房合同范例
- 物业用房房租合同范例
- 饭店甲醇销售合同范例
- 2024年实习与就业:劳动合同在实习期的角色3篇
- 采购申请合同范例
- 2024年标准外贸出口海运物流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太原吊车出租合同范例
- 童装定制合同范例
- 2024年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许可协议
- 蚌埠绿色动力购销合同模板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JBT 14543-2024 无刷稳速直流电动机技术规范(正式版)
- 工业自动化设备安装合同范本
- 2024年共青团团校考试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沙盘模拟运营(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烟台理工学院
- 同声传译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大连外国语大学
- 剑桥雅思14Test2雅思写作真题及范文解析
- 信息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烟台职业学院
- MOOC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水电厂标识系统(KKS)编码导则》
- 培训学校安全工作总结(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